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cum sealing drainage,VSD)应用于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compartment syndrome,ACS)腹腔开放伤口效果。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11年7月收治的41例ACS腹腔开放伤口患者资料。其中23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18例为实验组,应用VSD治疗。结果实验组在腹内压(intra-abdominal pressure,IAP)的下降、关腹时间,肠瘘患者伤口缩小能接普通造口袋的时间,减少压疮、伤口感染、切口周围皮炎等并发症及减轻护理工作量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SD有利于ACS腹腔开放伤口的愈合,同时减少并发症及护理工作量,适合在ACS腹腔开放伤口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在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收治的1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确诊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后均急诊行切开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切开减压术后采取传统换药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创面采用聚维酮碘浸泡及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采用VSD进行持续负压吸引。两组患者均根据骨折不同部位采取外固定支架固定、石膏固定、克氏针内固定或钢板内固定;术后均配合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根据患者创面情况,直接缝合伤口或植皮、皮瓣修复创面。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及创面缝合情况,并随访患者1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有2例(4%)患者发生创面感染,再经两次清创及更换两次负压引流后治愈;对照组中有3例(25%)患者发生感染,观察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肝肾功能衰竭。观察组术后创面植皮率为24%,对照组植皮率为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1年,观察患者术后切口恢复良好,未出现肌肉挛缩及骨不连等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患者(8%)减压创面大量瘢痕增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伤口愈合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VSD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可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感染风险,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减轻医护人员工作负荷,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的效果。方法:2006-06~2009-09共收治肢体严重热钢贯穿伤病人32例,均先行创面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7~10 d后更换引流,7 d后再次行二期手术,通过二期缝合,植皮和局部皮瓣转移封闭创面。结论:本组病例通过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坏死组织得到彻底清除,肉芽组织新鲜,具有常规换药无法代替的优越性,它为及早覆盖创面创造条件,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制作挤压综合征模型以探讨负压吸引对挤压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方法 24只新西兰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传统治疗组、负压治疗组、传统加负压治疗组,每组6只,于挤压前和解压后6,12,24,48,72 h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Cr)、血钾(K)、肌酸激酶(CK)及肌红蛋白(Myo).检测局部肢体水肿程度和痛觉丧失程度,光镜下观察肾脏和肌肉组织的变化情况. 结果 各治疗组随时间的推移K、Myo无明显上升,BUN和CR未见明显增高,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对照组在解压后6hK、Myo、BUN、Cr含量从挤压前的(4.61-0.98) mmol/L、(4.22-0.93) ng/ml、(7.76±1.40) mmol/L、(101.32±9.35) μmol/L分别增加至(7.88±1.95) mmol/L、(11.34±3.86) ng/ml、(15.91±1.76) mmol/L、(258.32 ±91.40) μmol/L,与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了肾功能衰竭.负压治疗组和传统加负压治疗组组织水肿程度和痛觉丧失程度较传统治疗组低.光镜下见各治疗组肾脏损伤程度较对照组低,局部肌肉损伤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结论 负压吸引可以预防挤压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开放创伤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过程中不同时间点引流液病原菌阳性率和病原菌构成,探讨单次负压封闭引流术最佳疗效时限。方法对25例开放创伤患者行VSD治疗,并分别在术后3、5、7、9、12和14 d以无菌操作取引流管内引流液行细菌培养。结果术后3、5、7、9、12和14 d引流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64.0%、44.0%、20.0%、36.0%、48.0%和72.0%;检出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杆菌46株,革兰阳性球菌25株。结论开放创伤行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过程中引流液病原菌培养阳性率先降低后增高,术后7 d降到最低,提示7 d是单次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创伤最佳疗效时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双氧水(H2O2)冲洗在感染创面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启东市人民医院自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0例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0例。A组患者给予VSD+生理盐水冲洗治疗。B组患者给予VSD+低浓度H2O2持续冲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创面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创面病理结果、病原体检测阳性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创面组织炎症因子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30/30),高于A组的80.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病理均好转,且B组病理炎症情况优于A组。治疗后7 d, B组患者病原体检测阳性率及血清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 B组患者创面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蛋白表达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8.
<正>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fa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OCS)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密闭的骨筋膜室中组织压力突然升高而引起的肌肉神经急性缺血导致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常见的病因有骨折、肢体受挤压、肢体血管损伤、骨折后固定不当等~([2]),按照病因的作用特点分为两种类型:(1)血管型,如血管阻塞、骨折引起的血管反射性痉挛;(2)非血管型,如骨筋膜室内容物增加(出血或渗液增多)和筋膜室容积减小(包扎或固定不当、严重受压)~([3])。  相似文献   

9.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创伤性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2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设计独特,对传统外科引流作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能有效保护创面及彻底引流,作者将VSD应用于创伤性小腿骨筋膜室(OCS),针对其渗液多、时间长的特点,能有效吸出渗液,保护创面,预防感染,为Ⅱ期闭合创面提供较大方便,对抢救生命和保肢及肢体功能的最大恢复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我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SD)加微波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61例,结果显示,微波结合VSD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好、安全、操作简便,能减少患者痛苦和费用,减轻医务人员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应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处理早期贯通性枪伤的疗效。方法:8只市售健康成年猪用国产95式步枪造成双侧软组织贯通伤,随机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后3 h,实验组进行VSD处理,对照组常规处理伤口。于伤后2、24、48和72 h做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伤后3、12、24、48、72 h取伤道内组织做细菌学检查,伤后72 h处死,对伤道横截面进行肉眼观察和病理学检查。结果:MRI上"双低信号区"经病理学观察证明为凝固性坏死组织。VSD处理显著抑制细菌增殖,常规方法不能阻止感染,72 h后仍可见伤道周围组织明显水肿。结论:VSD处理早期枪伤可起到抗感染、解压和促进愈合作用,并使坏死组织和未失活组织之间的界限易于辨认。  相似文献   

12.
蒋均远  方礼明  黄楠  武永刚 《武警医学》2010,21(7):595-596,600
 目的 通过对间歇负压吸引和常规持续负压吸引疗效的比较,探索更好的治疗骨科开放损伤的方法.方法 58例开放损伤患者随机分为间歇负压吸引组和常规持续负压吸引组.比较两组吸引成功时间和日平均吸引量.结果 两组吸引成功时间和日平均吸引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负压吸引技术疗效好于常规持续负压吸引,是一种更好的治疗骨科开放损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双向真空封闭吸引(VSD)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住院糖尿病足溃疡患者33例,以双向VSD进行处理,灌洗后保持创面湿性环境,对照组33例以传统单向VSD覆盖处理,比较两组的等待植皮天数、VSD使用频次、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双向VSD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双向吸引VSD具有疗效迅速,使用频次少,感染控制好,肉芽生长快,植皮易成活等特点,可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节省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植皮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6例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有效清创,使用VSD技术后,取刃厚皮片或薄中厚皮片,大块邮票状植皮后,再次使用VSD技术治疗.结果 16例患者植皮完全成活.讨论该方法操作简单,术后护理方便,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以收治的18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伴或不伴骨、软骨、肌腱外露的儿童病例为实验组,给予彻底清创后行VSD治疗,1~2疗程后行植皮或皮瓣转移术。植皮病例术后再行VSD治疗。以20例四肢创伤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儿童病例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VSD治疗1~2疗程后15例创面肉芽生长良好,其中包括创面骨外露5例,软骨外露3例,肌腱外露4例,均行游离植皮;3例创面肉芽生长少,其中2例软骨外露范围较大,1例为足背大片肌腱外露,均行皮瓣转移。所有病例创面均修复愈合。与常规换药方法比较,实验组伤后至Ⅱ期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换药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植皮成活率较对照组高(P<0.05),并发症(感染、外露骨坏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VSD技术能刺激肉芽生长、减少皮瓣手术、减轻痛苦、缩短疗程,是治疗儿童四肢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时应根据患儿全身及创面局部特点适当调整,对软骨外露范围较大的创面多数需配合皮瓣手术。  相似文献   

16.
负压封闭引流(VSD)是引流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其已在四肢外科广泛应用,但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有待拓展。本文结合笔者的使用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就VSD在腹部外科应用的适应证和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概述,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和评价采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高位小肠外瘘的临床效果。方法笔者科室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12例高位小肠外瘘患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32~65岁,平均52岁。对瘘口及瘘道采用VSD进行引流,同时辅以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手段进行治疗。结果全组患者瘘口全部关闭愈合,避免了手术,且愈合时间较短,平均愈合时间45.3d。结论采用VSD应用于高位小肠外瘘引流效果较常规方法优势明显,既能有效控制感染,又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引流是外科医生最常使用的技术,但是,对选用何种引流争议不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相对较新,在腹部外科的应用报道不多,作者总结了其在腹部外科的应用经验,重点介绍该技术的原理、优势和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真空封闭技术治疗开放性骨折合并的感染创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创面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995年2月-2000年10月共收治开放性骨折合并创面感染18例,其中表浅感染2例,深部感染7例,创伤后慢性骨髓炎9例,创面彻底清创后,将内置引流管的聚乙烯醇缩甲醛(PVA)泡沫置入创面,再用聚氨酯(PU)薄膜将PVA泡沫及周围正常皮肤一起覆盖密封,引流管接负压瓶,形成真空封闭,结果:处理14-30d(平均18.6d),创面感染均得到控制,创面肉芽新鲜,创面面积缩小16.2%,II期游离植皮后,创面均愈合,其中14例随访1.5-36个月,感染无复发,结论:真空封闭技术能有效控制开放性骨折合并的创面感染,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有利于创面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