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提高常规血培养的细菌检出率,将血液L型培养与常规培养同步进行,以提高细菌检出率.方法用血液L型培养与常规培养同时进行培养.结果371份血液标本用2种增菌液同步培养结果显示可明显提高细菌检出率,在53株细菌L型中葡萄球菌为39株,占73 6%.66株细菌型中葡萄球菌为54株,占68.2%.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引起败血症的细菌L型和细菌型均以葡萄球菌为主. 相似文献
2.
血液标本细菌L型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战建伟,王淑梅(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总公司医院,257064)我室从1992年-1993年4月对500例血培养进行了L型细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分析。共培养出细菌型(B型)64例(12.5%),细菌型伴L型(B型+... 相似文献
3.
L型是细菌因变异而产生的一种细胞壁缺陷的变异型。大多数细菌在能干扰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溶菌酶、溶葡萄球菌素及机体免疫因素等作用下可产生L型,尤其是目前对许多长期发热、诊断不明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现象比较普遍,易导致细菌成为L型。当细菌变成L型后,往往在一般培养基上不能生长而报告阴性,造成漏诊。近年来,我们在106例常 相似文献
4.
男,72岁.高位截瘫11 a,大小便失禁,多次因尿路感染而住院治疗,本次住院3个月,在我科做细菌培养达11次之多,其中第5~7次培养出Esbls+细菌,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过多,最后只能使用舒普深等抗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在第8~9次培养中无细菌生长,但患尿常规检验白细胞(++),且有尿路感染症状,后与临床联系改为高渗培养,直接取中段尿标本0.1 ml接种于L型平板及血平板上,置35℃培养3 d,血平板无细菌生长,L型平板长出菌落,涂片染色G-、形态不一呈长丝体、圆球体,细胞壁染色显示整个菌体浓染呈紫色,菌落于低倍镜下呈油煎蛋状,菌落较小,中心致密并深陷入培养基中,透光度差,四周较薄. 相似文献
5.
1935年Klieneberge将缺壁的细菌命名为L型细菌以来,经过许多学者研究,证实L型细菌是有许多理化因子诱导变异的结果[2].几乎所有的细菌螺旋体和真菌等都有可能变成L型.发生L型变异后在一定条件下仍可存活致病.我们从一患儿脑积液中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L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L型细菌的检验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35年Klieneberge R-Nobel首先发现一种菌落形态类似支原体的细菌,Van Rooyen(1936)、Dienes(1939)证实此种细菌是由串珠状链杆菌(streptobacillus moniliformis)变异而来。其后Klieneberge R-Nobel将此种胞壁缺陷的细菌,以她的工作单位“Lister 研究院”第一个字母“L”命名.已知L 型细菌是细菌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等因素的作用下出现的一种变异菌,其主要特征是细 相似文献
7.
L型细菌在形态、生化特性等许多方面与原菌不同,往往被检验人员忽视而造成漏检。我们初步探讨了临床L型细菌的培养与鉴定。认为开展此工作不但可提高致病菌检出率,还能对临床用药给以指导。一、L型细菌培养基的制备1.普通增菌液:(1)普通牛肉浸液1000ml 中加入NaCl 5g,蛋白胨10g,1mol/L MgSO_4·7H_2O10ml 和葡萄糖3g,调整pH7.4~7.6装三角烧瓶,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引起血液、前列腺液、尿液及腹水感染的菌群类型及其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和L型高渗培养法从血液、前列腺液、尿液及腹水标本中分离培养细菌及其L型.结果 409份感染标本共检出细菌167株,检出率为40.8%,包括沙门菌、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及奈瑟菌.检出L型细菌42株,检出率为16.9%,包括葡萄球菌、肠道杆菌及奈瑟菌.结论 沙门菌和葡萄球菌及其L型是引起血液感染的常见病原菌,葡萄球菌及其L型是其他感染标本分离的常见病原菌.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一些慢性迁延性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段尿细菌培养常为阴性,但细菌L型培养却为阳性,为提高细菌L型的检出率,我们采用过滤增菌培养的方法,使其检出率较细菌L型直接培养方法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就诊患者留取的清洁中段尿。1.2细菌L型培养基L型增菌液,L型平板,0.45μm滤膜(购自浙江康泰公司),M-H平板(英国Oxoid公司),按常规方法配制。1.3细胞壁染液150 g/L鞣酸(市售成品,批号20031020),50 g/L结晶紫(市售成品,批号20041010)。1.4培养与观察方法1.4.1用无菌注射器吸取1 m l…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合格痰标本革兰染色镜检找到白细胞吞噬细菌对临床检验工作的意义。方法从日常送检的住院患者的痰培养标本中随机选择75例合格痰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革兰染色镜检找到有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的标本作为吞噬细菌组,未找到的作为对照组,所有镜检的标本同时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临床资料的查询,最后统计分析各组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和临床资料的符合情况。结果75例合格痰标本中有41例检出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吞噬细菌组中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一致的有24例(58.5%),对照组中有27例(79.4%),两组间镜检结果培养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另外,吞噬细菌组中镜检结果与临床资料相符的有35例(85.4%),对照组中有14例(41.2%),两组间镜检结果培养结果与临床资料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25,P=0.00)。结论革兰染色镜检找到白细胞吞噬细菌现象的合格痰标本有较高的临床资料符合性,这样的痰标本有助于临床检验工作者有目的、有依据地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工作,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价值的痰培养检验报告,因此痰培养的同时做革兰染色镜检的工作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13.
张守进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6,(1)
从血液中检出L型大肠埃希菌一例山东五莲县第四人民医院(262309)张守进近年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L型细菌的出现已不容忽视。现报道我院从血液分离到的一株L型细菌。病例盖某:女,44岁,于94年12月因发烧,腰痛十天入院。体温39.2℃,白细胞12....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尿结石患者碎石标本中L型细菌的感染情况,为临床术后抗感染及预防尿结石复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0-12月该院265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标本,分别进行普通细菌及L型菌培养。结果在265例结石患者中,细菌L型伴普通细菌感染8例,占3.0%(8/265),单纯L型细菌感染7例,占2.6%(7/265),单纯普通细菌感染80例,占30.0%(80/265)。检出L型细菌15株,普通细菌96株。L型细菌的耐药性比普通细菌明显提高。结论尿结石的L型细菌培养阳性率比国内其他报道结果低,对临床泌尿系感染患者增加接种高渗培养基进行L型菌的分离培养,能降低假阴性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男,72岁。高位截瘫11a,大小便失禁,多次因尿路感染而住院治疗,本次住院3个月,在我科做细菌培养达11次之多,其中第5~7次培养出Esbls+细菌,临床上使用抗生素过多,最后只能使用舒普深等抗β-内酰胺类药物治疗,在第8~9次培养中无细菌生长,但患者尿常规检验白细胞(++),且有尿路感染症状,后与临床联系改为高渗培养,直接取中段尿标本0.1ml接种于L型平板及血平板上,置35℃培养3d,血平板无细菌生长,L型平板长出菌落,涂片染色G-、形态不一呈长丝体、圆球体,细胞壁染色显示整个菌体浓染呈紫色,菌落于低倍镜下呈油煎蛋状,菌落较小,中心致密并… 相似文献
16.
17.
L型细菌是细菌变异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在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和机体抵抗力低下的情况下产生。近年来,关于L 型细菌的报告不断增加,本文就48例L 型细菌败血症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4~68岁,平均34.2岁。入院诊断肺炎者21例;上呼吸道感染者15例;尿路感染者5例;低热原因待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