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前列腺素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肾病26例、单纯糖尿病24例和同年龄的健康对照者25例血浆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及空腹血糖(FSG)、基础胰岛素(IF)、血肌酐(SCr)水平。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TXB2明显高于对照组,6-k-PGF1α明显下降,SCr与6-k-PGF1α呈负相关,与TXB2呈正相关,TXB2/6-k-PGF1α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与内源胰岛素释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前列腺素变化与肾脏损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病人前列腺素系统(PGs)代谢异常在肾脏损害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②方法 选择72例DN肾功能代偿期病人,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组测定在不同程度肾脏损害时尿血栓素B2 (TXB2 ),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排泄量,并观察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的关系。③结果 DN各组尿TXB2 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F= 5.28,q= 3.46~5.34,P< 0.05,0.01),且随肾脏损害加重呈递增趋势,与UAER呈正相关(r= 0.27,P< 0.05);6-K-PGF1α的升高则以早期正常清蛋白(Alb)尿组最高(F= 15.76,q= 7.93~8.26,P< 0.01),随肾脏损害加重而下降,并与CCr呈正相关(r= 0.30,P<0.05),DN各组C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尿TXB2/6-K-PGF1α在肾功能代偿期亦无显著变化。④结论测定尿TXB2,6-K-PGF1α及其比值有助于了解肾脏损害程度及肾功能状态,并可根据DN的不同时期制订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4.
无论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IDDM)还是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中,出现糖尿病肾病伴发高血压较为常见。我们对35例糖尿病肾病伴有高血压患者,口服开搏通(Capoten)加用前列腺素E_1(PGE_1)静点进行治疗,收到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前列腺素E1治疗糖尿病肾病,观察其作用及纠正糖尿病肾病代谢异常.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5例,观察10天,观察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脂、尿蛋白及双肾血管血流情况.结果前列腺素E1能显著降低尿微量白蛋白,降低尿白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同时发现其有使肾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增加的效应.从而改善肾动脉的灌注,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素E1能纠正糖尿病肾病的代谢异常,对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有治疗前途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尿病肾病 (DN)患者血浆胰岛素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关系 ,以探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方法 4 7例DN患者分为两组 :正常血压组 2 1例 ,高血压组 2 6例。测定空腹及餐后 2h血糖、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空腹及餐后 2h血糖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空腹及餐后 2h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及胰岛素抵抗 (IR)值则有极显著差异 ,高血压组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 (P <0 .0 1)。结论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在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临床上糖尿病肾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HTK〗观察前列腺素E1(PGE1)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血流动力学的影响。〖HTW〗方法〓〖HTK〗将糖尿病肾病Ⅲ、Ⅳ、Ⅴ期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及常规+PGE1治疗(PGE1组),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肾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Vsmax)、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Vdmin)、肾血流量(Q)及阻力指数(RI)。〖HTW〗结果〓〖HTK〗① DNⅢ期及Ⅳ期患者,PGE1组治疗15d后Vsmax、Vdmin及Q均明显增加(P<0.01),RI明显降低(P<0.01),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② DNⅤ期患者,PGE1组Vsmax、Vdmin及Q较治疗前增加(P<0.05),RI较前降低(P<0.05);对照组Vsmax、Vdmin、Q及RI无明显变化(P>0.05); ③ 各期疗效比较,Ⅲ期的治疗效果最好(P<0.01);两种治疗方案比较,PGE1组疗效较佳(P<0.01)。〖HTW〗结论〓〖HTK〗PGE1对改善DN肾血流动力学具有显著疗效,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Ⅴ期后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联合氯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入选的52例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每天给予氯沙坦100mg口服;治疗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前列腺素E120μg静脉滴注,每天1次,14d为1疗程,2周后重复,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检测尿微量清蛋白排出量、血肌酐、尿素氮、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清蛋白排泄量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4.36,P〈0.01),血肌酐、尿素氮、血糖等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微量清蛋白排出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t=4.86,P〈0.01)。结论前列腺素E1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降低尿微量清蛋白排出率,而且对肾功能及血糖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PGs)是调节肾脏功能的主要激素之一。研究表明PGs与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笔者应用前列腺素E1(1ipo PGEl)治疗32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观察尿白蛋白、尿血栓素 B2、尿6-酮-前列腺素F1等指标变化,评价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32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8年ADA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持续的蛋白尿(>0.5g/24h)或白蛋白尿(>300g/24h尿),诊断为糖尿病肾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4例;年龄45~72岁,病程3~12年。 1.2 方法 32例均为住院患者,经糖尿病饮食及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前列腺素E1(北京泰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mg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次/d,连续2周。观察尿蛋白(Upro)、尿白蛋白(Ualb)、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尿6-酮-PGF1α(U-6-K-PGF1α)、尿血栓素2(UTXB2)。 2 结果 32例糖尿病患者经前列腺素E1治疗2周,各项指标前后的变化见表1。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凯时注射液)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将8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前列腺素E1,对照组给予血栓通,观察两组尿蛋白、肾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2周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尿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尿蛋白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结论:前列腺素E1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比常规治疗更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尿微量白蛋白(mAlb)、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和血清Ⅳ型胶原(Ⅳ-C)在糖尿病早期肾病监控中的价值。方法:按WHO标准随机选取206例门诊糖尿病人,以随意尿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mAlb,对硝基酚糖苷法测定NAG,空腹血清Ⅳ-C用ELISA法测定。结果:尿mAlb与NAG随肾损伤加重而相关性增大。在尿蛋白阴性病人中有35.3%mAlb升高,在尿mAlb正常病人中有27.7%NAG升高。糖尿病人Ⅳ-C均值高于参考值。结论:尿malb和NAG是诊断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二者同时测定在尿蛋白明性糖尿病人中有47.6%阳性检出率。Ⅳ-C反映肾单位基底膜胶原肽合成动态,随肾病发展有增高倾向。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探讨染色体7q35区醛糖还原酶(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DN)相关性。②方法 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DNA测序技术及高浓度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对139例按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早期DN组(DN+组,61例)和非DN组(DN—组,78例)2型DM病人的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进行了检测,并以63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CON组)。③结果 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位点存在T、C两种等位基因和CC、CT、TT三种基因型,DM组T、C等位基因频率和CT、CC基因型频率与CON组差异无显著性(X^2=1.77、1.23,P〉0.05);DN+组T等位基因频率和CT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DNG—组和CON组(X^2=8.63~12.71,P〈0.01),C等位基因频率和CC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DN—组和CON组(X^=8.42~14.10,P〈0.01)。④结论 AR基因启动子区C-106T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3.
前列腺素E_2和生长抑素的胃粘膜保护作用与巯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工作观察到,酸性乙醇引起胃粘膜损伤时,粘膜内非蛋白巯基(NPSH)含量明显下降,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如在酸性乙醇灌胃前,给动物服用保护剂量的前列腺素E_2(PGE_2)或生长抑素(SS)可以不同程度地翻转上述所有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与高血压、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对83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及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胰岛素(INS)、 C肽(CP)和血糖(BG)等指标测定,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结果 三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TC、TG、HDL-C及LDL-C水平分别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其与对照组比较,INS、CP 水平呈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冠心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冠心病和高血压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心理因素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理异常如抑郁、焦虑等与糖尿病(DM)发生及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表对81例DM患者和84例正常对照进行测查。结果:DM组疑病、抑郁、癔病、精神衰弱量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中病程≤3a组与病程>3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组和NIDDM组疑病、癔病量表得分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别(P<001);IDDM组与正常组抑郁得分差别显著(P<001);NIDDM组与正常组比较抑郁呈边缘相关(P=0062)。结论:心理异常在中国DM患者中确实存在,且不受DM病程及分型影响。心理异常可能是DM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GDM病人(GDM组)及3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体血清及脐血中EGF的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葡萄糖及胰岛素刺激前后两组胎盘组织中EGF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 GDM组EGF、EGF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8.79~55.88,P<0.01);胰岛素及葡萄糖刺激后两组EGFR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t=85.02~112.28,P<0.01)。结论 EGF与GDM的发病可能无明显关系,而与其合并巨大儿有关,其受体水平升高可能是高糖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刺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肪肝与胰岛素抵抗(IR)、血脂紊乱的关系。方法将104例T2DM患者分为合并脂肪肝与无合并脂肪肝组,对空腹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G、LDL、FINS、BMI、HOMA-IR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并脂肪肝患者存在明显的IR及脂代谢紊乱,提示减轻IR,防止高胰岛素血症,维持正常脂质代谢,对预防脂肪肝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Hu Shi-xue胡师学 Pan Xiao-ren潘孝仁 Huang Pei-lan黄佩兰Lin Ji-sui林基燧 WenQing-cheng文庆成and Chi Zhi-sheng池芝盛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Capital Hospital Beiji''ng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1984,97(6):405-410
363 diabeitics in Beijing and Tianjin and 602
non-diabetics served as control were tested for
the serum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cluding to-
tal serum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HDL-chole-
sterol (HDL-C), rat.io of HDLrC to LDL-.Cihole-
sterol (LDL-C).
The occurrence rate of hyperlipoproteina.e-
mia in the diabetic gro'up (21.7To) was s.ignificant--
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8.3To,
p相似文献
19.
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方法:对某大型化工企业集团6387名职工糖尿病流行病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计算饮酒量,比较不同饮酒状况及饮酒量人群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以不同饮酒量情况下糖尿病患病率和相对危险度(RR)。结果:饮酒组和戒酒组的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都高于不饮酒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尿病患病率都随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BMI为18.5~25时少量饮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根据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年龄进行标准化后,还不能认为饮酒导致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关于饮酒与糖尿病的关系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但正常人少量饮酒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