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引起股四头肌瘫痪,因失去自主伸膝功能,使膝关节负重时不稳,患者常需借助拐杖或手压腿才能破行,给病人带来很多不便。治疗股四头肌瘫痪有很多种办法。我们科从1979~1987年采用腹肌代股四头肌来改善下肢运动共100例,平均随访一年以上,获满意效果,现将我们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股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因幼儿颈部较短,颈静脉暴露不充分很少使用.股静脉因位置较易确定,不易滑动,静脉直径大,常选用股静脉穿刺,易出现按压位置不正确,导致血肿,很少出现股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股四头肌瘫痪是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最常见的畸形之一。以往多采用绳肌前移替代 ,近年先后采用腹外斜肌、腹直肌、阔筋膜张肌、缝匠肌及髂腰肌为动力肌重建股四头肌功能 ,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成功的经验较多 ,但该手术的常见失误则报导甚少 ,现结合文献复习 ,报告如下。1 手术适应症选择时的失误临床上单纯的肌四头肌瘫痪不多 ,常伴有其它肌肉的瘫痪。它的治疗是一个涉及面广而处理又十分复杂的问题 ,手术适应症选择是否得当 ,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但如考虑不周 ,则往往可以出现这样或那样失误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  相似文献   

5.
1例股静脉穿刺并发股神经损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华  李静 《全科护理》2009,7(27):2533-2533
股静脉穿刺是儿科常用护理技术,因幼儿颈部较短,颈静脉暴露不充分很少使用。股静脉因位置较易确定,不易滑动,静脉直径大,常选用股静脉穿刺,易出现按压位置不正确,导致血肿,很少出现股神经损伤。我科1例患儿因股静脉穿刺抽血致股神经损伤,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患儿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缪萍  王楚怀  潘翠环  于瑞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4):4091-4093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图对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股四头肌失衡程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与Q角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PFPS病例组及正常对照组各30人,分别进行Q角测量,同时在双足半蹲动作时检测股外侧肌(VL)及股内斜肌(VMO)表面肌电图(sEMG),分析股内、外侧肌时域指标,对Q角与VL/VMO肌电比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病例组VL、VMP时域指标ZCR、RMS、IE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L较VMO高.Q角与VL/VMO肌电比值之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系数为0.149(P> 0.05).结论:PFPS患者VL运动单位募集数量、活化程度要高于VMO.股四头肌失衡程度与Q角大小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股浅静脉与股深静脉在血栓形成上存在差异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方法 选择14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观察下肢深静脉148条,统计分析股浅静脉血栓与股深静脉血栓在发病率及闭塞程度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48条下肢深静脉血栓中,股浅静脉完全闭塞及部分闭塞分别为139条及9条,股深静脉完全闭塞及部分闭塞分别为92条及47条,股浅静脉较股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高(P<0.01),股浅静脉血栓形成导致血管闭塞程度较股深静脉重(P<0.01).结论 股浅静脉较股深静脉易患血栓且闭塞程度重与其距小腿较远,小腿肌肉收缩形成具有一定速度的血流在股浅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8.
表面肌电仪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肌电活动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仪分析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康复训练前后股内侧斜肌(VMO)和股外侧肌(VL)肌电活动的变化。方法26例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神经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组(A组)和单纯训练组(B组)各13例,均接受相同的家庭训练,但A组患者在神经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下进行训练。所有患者在开始训练前和训练8周后,利用表面肌电仪对VMO和VL的神经肌肉电活动进行连续6h评定,同时对膝关节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VMO/VL神经肌电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A组患者的VMO/VL神经肌电比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肌电生物反馈仪配合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的康复训练可促进股内侧斜肌的募集。  相似文献   

9.
陈秋生  杨建成 《现代康复》2000,4(10):1515-1515
目的探讨小儿麻痹后股四头肌瘫痪治疗方法的改良。方法游离缝匠肌中、下2/3段,止点不切断前移代股四头肌。结果手术53例,随访34例,随访时间14~45个月,平均28个月。伸膝平均肌力由术前0.89级增至术后2.76级。所有患膝关节较术前稳定有力,步成改善。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效果确实、时间缩短、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自2003年股静脉穿刺置管术2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50~77(平均62)岁。1.2操作方法(1)用物准备:18G套管针(BD公司生产)、3M透明敷料、棉签、碘伏。(2)向患者简单介绍置管的方法、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3)穿刺点选择:将左手中、食指齐放于髂前上棘和耻骨联合的中点处扪及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内侧0.5~1 cm处即为穿刺点。(4)穿刺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穿刺侧下肢伸直并略外展、外旋,小腿弯曲与大腿呈90,°腿下垫一小枕。穿刺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穿刺部位皮肤常规碘伏消毒,以30~°40°角进针,缓…  相似文献   

11.
概述过去十年作者在实验室进行有关髌股关节及髌股关节疼痛综合征(PFPS)的研究,研究了正常人髌股关节的几个指标及PFPS患者的康复成效。研究结果反映股内侧肌(VMO)对于控制髌股关节的压力分布所发挥的力学作用、下肢方位对促进VMO募集的影响,以及髌骨叩压、股四头肌的疲劳恢复与生物反馈辅助对PFPS康复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自建表面肌电图的标准化测试分析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股内侧肌(VM)与股外侧肌(VL)在控制髌骨运动中的变化特征。 方法选取PFPS患者7例(13个膝)作为病例组,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20个膝)作为对照组,并分别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测量蹲起运动VM和VL的平均波幅和峰值时限(TBP)。 结果PFPS组和对照组VM∶VL平均振幅比值分别为(0.97±0.31)和(1.09±0.3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组下蹲时的平均比值(1.00±0.16)明显高于起立时的平均比值(0.83±0.15)(P<0.05)。在蹲起时PFPS组的TBPVM较TBPVL延迟(8.77%±5.12%)与对照组(-1.45%±4.02%)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所用表面肌电图的标准化测试能发现本组PFPS患者下蹲时VM的峰值时限明显滞后于VL,可用于评定局部型PFPS患者术后或康复治疗前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表面肌电图(s EMG)评定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股内侧肌(VM)和股外侧肌(VL)动态平衡的变化。方法:分别对PFPS患者6例手术前后和健康者10例行s EMG测试、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健康人、PFPS术前和术后3组间平均振幅右VM∶VL比值分别为1.09±0.36、0.90±0.28和0.94±0.35,3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VM与VL达峰值时限的差值(ΔTBP)分别为-1.45±4.02、7.55±5.84和-1.82±2.9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PFPS者术后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恢复到健康人水平(P0.05)。PFPS者VAS术后1.60±0.91较术前3.09±1.14减小(P0.01),Lysholm评分术后71.27±16.52较术前54.82±17.50明显提高(P0.01)。结论:本研究s EMG标准化测试VM和VL的峰值时限,能敏感反映PFPS患者手术治疗前后髌骨在冠状面上动态平衡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股疝本身发病率较低,约占腹外疝的5%[1],其疝内容物多为大网膜或腹膜外脂肪,少数为小肠,仅为液体者较少见,我科2003-09-2010-09共收治“囊肿”型股疝患者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女性4例,年龄52~89(平均68)岁;均为单侧,右侧3例、左侧1例;均因股根部近“球形”包块就诊,大小约为(2~3)cm×(2~4)cm×(2~4)cm,伴局部轻度红肿、疼痛、压痛者2例,术前B超检查证实为液性回声者3例,未查B超行急诊手术2例;合并2型糖尿病2例,慢性支气管炎1例,老年性便秘3例,冠心病1例.第5例为男性,45岁.  相似文献   

15.
秦长喻  杜晓宏 《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1690-1691
<正>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两腔分离的一种病理改变。DeBakey等[1]1955年将主动脉夹层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股静脉两种不同取血方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继瑞 《全科护理》2009,7(27):2473-2473
[目的]探讨股静脉斜穿刺术与传统采用的股静脉直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需取血进行检验的刚出生1月以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及股静脉直穿刺术取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股静脉斜穿刺术抽血成功58例,成功率96.67%,股静脉直穿刺术抽血成功47例,成功率78.33%;股静脉斜穿刺术溶血次数4例。标本溶血率为6.67%,股静脉直穿刺术溶血次数18例;标本溶血率30.00%。两组相比,无论穿刺成功率,还是标本溶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无论是穿刺成功率还是标本溶血率均优于传统的股静脉直穿刺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可由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及邻近肿瘤压迫等引起,其再通率很低,据文献报道为1%~2%,其结果可导致下肢静脉压增高,浅表静脉曲张、肿胀、静脉性跛行等静脉回流障碍综合症。只有建立新的静脉回流通道才能解除瘀积,症状才得以缓解,本院自1994年7月~1996年3月共收治8例骼股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均采用两侧股静脉大隐静脉搭桥转流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髂股静脉血栓形成8例,男7例,女1例,右骼股静脉闭塞2例,左骼股静脉血栓形成6例,平均年龄53岁,病期15天~3个月,平均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静脉斜穿刺术与传统采用的股静脉直穿刺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需取血进行检验的刚出生1月以内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及股静脉直穿刺术取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股静脉斜穿刺术抽血成功58例,成功率96.67%,股静脉直穿刺术抽血成功47例,成功率78.33%;股静脉斜穿刺术溶血次数4例,标本溶血率为6.67%,股静脉直穿刺术溶血次数18例;标本溶血率30.00%.两组相比,无论穿刺成功率,还是标本溶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无论是穿刺成功率还是标本溶血率均优于传统的股静脉直穿刺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置管在重度烧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不同年龄选择应用一次性股静脉穿刺针。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置入股静脉。结果:快速而有效地建立静脉通道。本组病人顺利通过休克关。结论:使用一次性股静脉穿刺针行股静脉穿刺,方法简单,明显减少静脉的损害,迅速、有效地建立静脉通道,迅速补充血容量,使患者平稳度过烧伤各期,大大提高了抢救、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肾移植术后并发股神经病的早期发现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股神经病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例肾移植术后并发股神经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例股神经病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半年内恢复运动功能,其中1例遗留股四头肌萎缩。结论对肾移植术后存在感觉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问诊和针刺试验,行肌电图检查和移植肾区彩色超声波检查,可及早发现病因。对术侧下肢早期进行理疗及功能锻炼有助于防止肌肉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