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影响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能障碍的因素。方法 采用MMSE和HAMD对78例CT证实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进行智能和抑郁状态评定。将痴呆组(24例)和非痴呆组(54例)CT表现作比较,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同不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MMSE结果作比较。结果 痴呆组梗塞总容积明显大于非痴呆组,且优势半球梗塞发生率高,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MMSE结果明显氏于不伴有抑郁的脑梗塞患者。结论 多发性脑梗塞患者智  相似文献   

2.
对脑梗塞引起痴呆的25例和未引起痴呆的63例二组患者资料进行对比,探讨脑梗塞引起痴呆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是痴呆发生可能性最大的危险因素,既往卒中发作史和心脏疾患为痴呆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CT表现为双侧半球梗塞灶、多发梗塞灶、底节丘脑区梗塞灶与痴呆的发生关系密切,也应视为脑梗塞引起痴呆的重要临床因素。对诸危险因素易致痴呆的机理和痴呆组的一些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性脑梗塞与智能障碍的关系及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MMSE、HDS量表并结合FAQ对46例经CT和MRI证实的ACI者进行智能测定,并与多灶性脑梗塞相比较。结果发现ACI痴呆发生率为19.5%(9/46),与多灶性脑梗塞组无显著差异(P>0.05)。ACI的梗塞部位、数目及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与智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表明ACI是血管性痴呆中一个易被临床忽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脑梗塞范围与血象、血糖关系黄祖培我科对近几年来128例脑梗塞患者,梗塞灶在CT上表现与血象、血糖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28例脑梗塞患者,病前无糖尿病病史,通过病史及头颅CT扫描结果均符合脑梗塞之诊断,男78例,女50例...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40例急性脑梗塞患病RBC-C3bRR和RBC-ICR.CIC,C3等,发现脑梗塞患者RBC-C3bRR(12.71±2.38%%)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8.40±3.61%),P<0.01;RBC-ICR(19.6±2.17%)高于正常对照组(7.10±2.13%),P<0.01。大梗塞灶组(梗塞灶≥2.0cm)RBC-C3bRR低于小梗塞灶组(梗塞灶<1.9cm).RBC-ICR则相反。脑梗塞组CIC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C3含量极高,P<0.01。本文对此结果的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多发性脑梗塞痴呆(MID)40例,其中轻度24例占60%,中度13例占32.5%,重度3例占7.5%。头颅CT扫描发现梗塞灶112个,平均2.8个,梗塞部位以基底节、皮质下白质、丘脑、内囊多发性脑梗塞多见。基底节梗塞产生痴呆者病灶较皮质下梗塞者面积小。痴呆程度与梗塞数目、脑萎缩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病性痴呆与Alzheimer病患者脑局部区域的血流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测定多灶脑梗塞痴呆及Alzheimier病患者的脑局部区域的血流量(rCBF),方法 用^133氙(^133Xe)吸入法测定10例多灶脑梗塞痴呆患者。10例Alzheimer病及20名正常人的rCBF。结果 两个病例组双半球,脑干-小脑rCBF均明显低于正常健康组,脑梗塞痴呆组多数病例双侧半球灰质rCBF降低呈斑块状,Alzheimer病例组均为双侧大脑半球弥散性对称性的rCBF降低,前乾脑  相似文献   

8.
观察72例脑梗死患者,合并心电图(ECG)改变59例,占81.9%。腔隙性脑梗死及脑血栓ECG以窦性心动过速及左室肥厚劳损多见,脑栓塞以心房纤颤多见。CT与ECG对照发现,颤顶叶夫面积梗塞80%ECG正常;顶叶大面积梗塞灶ECG均提示心房纤颤。指出ECG改变与脑梗塞死型及部位相关。本组9例脑栓塞均由心房纤颤及心肌梗死引起,积极防治心脏病可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66例多灶性脑梗塞并脑白质疏松、脑室扩大患者的症状、体征、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头颅CT图像作双额径、双尾径及Ⅲ脑室外侧至半球外侧裂径与其相应颅腔径比率测定。结果表明有痴呆患者BC比率增加,ⅢV—S比率减少,与健康对照组及脑梗塞并白质疏松非痴呆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病人血液中脂蛋白(a)的变化及其与脑梗塞类型的关系赵玉武,郭述苏,赵焕蒂,周翠玲本文观察了68例脑梗塞病人血LP(a)的变化,重点分析了LP(a)与梗塞类型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脑梗塞病人68例,发病后1~10天,经头颅CT扫描。其中皮层梗塞30...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塞抗氧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研究自由基清除剂甘露醇及抗坏血酸(VitC)在急性脑梗塞中的作用,将急性脑梗塞患者103例分3组,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或大剂量VitC和血塞通治疗,对照组只给予血塞通静脉滴注,疗程为14天。结果显示,小剂量甘露醇及大剂量VitC组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损伤明显减轻。小剂量甘露醇组治疗后CT检查显示,梗塞灶明显减小,而大剂量VitC组及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结果提示,脑梗塞早期应用具有抗氧化作用的药物,如小剂量甘露醇及大剂量VitC对急性脑梗塞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多发腔隙梗塞性(67例)、震颤麻痹性和帕金森综合征性(13例)皮质下痴呆,与慢性精神分裂症(80例)的精神障碍和脑CT扫描的改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两者的精神障碍相类似,但经CT扫描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只发现2例(5%)基底节小低密度灶,难以用皮质下病变来解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精神障碍和脑CT扫描改变。  相似文献   

13.
皮质下痴呆与慢性精神分裂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多发腔隙梗塞性(67例),震颤麻痹性和帕金森综合征性(13例)皮质下痴呆,与慢性精神分裂症(80例)的精神障碍和脑CT扫描的改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两者的精神障碍相类似,但经CT扫描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只发现2例(5%)基底节小低密度灶,难以用皮质下病变来解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精神障碍和脑CT扫描改变。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多发腔隙梗塞性(67例)、震颤麻痹性和帕金森综合征性(13例)皮质下痴呆,与慢性精神分裂症(80例)的精神障碍和脑CT扫描的改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两者的精神障碍相类似,但经CT扫描的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只发现2例(5%)基底节小低密度灶,难以用皮质下病变来解释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精神障碍和脑CT扫描改变。  相似文献   

15.
多梗塞性痴呆与P30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梗塞性痴呆与P_(300)徐存理,刘玉琛,李耀群我们对多梗塞性痴呆(MID)病人进行P300识认电位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对本病的预测、诊断提供一客观指标。1临床资料1.1病例选取经颅脑CT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MI)且末次卒中发作10天后的120?..  相似文献   

16.
脑梗塞患者血与脑脊液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检测了4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浆与脑脊液(CSF)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结果发现: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血浆与CSFTN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NF水平与梗塞灶的大小明显相关。提示TNF参与了急性脑缺血的炎性反应过程,抑制炎性反应的治疗可能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脑梗塞部位与临床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61例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男112例,女49例,年龄28-76岁,平均63.7岁,有114例为急性起病进展型,47例为进展型,161例CT检查共发现499个梗塞灶,小梗塞灶98例,大梗塞灶63例。临床表现有偏瘫者146例,偏身感觉障碍87例,失语46例,面瘫8例,智能减退21例,嗜睡8例,凝视麻痹4例。  相似文献   

18.
多梗塞性痴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随机对102例经CT诊断为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进行了智能检测,主要根据认识能力甄别检查法(CCSE)和功能活动调查法(FAQ),发现39例符合多梗塞痴呆,63例为多发性脑梗塞。该法可作为多梗塞痴呆的早期判定标准。本文还观察了梗塞数目、面积和梗塞部位与痴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方法:对40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患者进行临床,CT及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分析,结果:高血压,卒中史为MID的重要危险因素。MID临床表现为智能障碍而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则较轻微,梗死灶多位于基底节区,额叶,颞叶,且双侧梗死较单侧梗死更多见。  相似文献   

20.
脑梗塞患者周围血细胞因子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26名健康对照者及34例脑梗塞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活性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示:急性期和恢复期脑梗塞患者PBMCIL-1、IL-6活性及血清TNF水平较对照者明显增高,急性期脑梗塞患者又较恢复期脑梗塞患者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增高的程度与梗塞灶大小密切相关。提示:脑梗塞后早期炎症反应、细胞因子的产生在脑缺血和(或)再灌注损伤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