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寻求一个适合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测量大鼠体温的最适部位。方法分别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及电子体温计测量大鼠的口腔、腹部(去毛)、肛内三个不同部位的体温,并将非接触式红外仪所测的三个不同部位体温与电子体温计所测体温计进行比较,得出与后者所测体温最接近的测量部位。结果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在肛内、口腔、腹部三个部位所测体温分别为(34.98±0.20)℃、(35.66±0.24)℃、(36.08±0.32)℃,电子体温计所测大鼠肛内、腹部、口腔三个部位体温分别为(38.36±0.41)℃、(37.87±0.41)℃、(38.19±0.55)℃。两种测温仪所测量各部位的体温有显著性差异,两种测温仪在腹部所测体温差最小,为2.11℃。结论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测量大鼠体温的最适部位是腹部(去毛)。  相似文献   

2.
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与玻璃体温计测量大鼠体温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与玻璃体温计测量大鼠体温的差距。方法用两种测温仪对同一批大鼠先后进行体温测量,比较二者之间的差异,求得差值。结果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所测的温度明显低于玻璃体温计所测的温度,二者之间温差为(5.3±1.5)℃。结论用非接触式红外测温仪所测得的大鼠体温不能代表其实际体温,实际温度为所测温度加上5.3℃。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检验红外线温度仪测量体温准确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抽查400例住院患者,探讨红外线快速测温仪测量体温的误差,进行自身对照试验研究采取腋下传统法测量体温,红外线法测量体温,每例患者均用两种方法测体温,获800次体温值。结果红外线温度仪测得的体温,低于汞柱式体温计测得体温的1.8℃±0.3℃。结论红外线温度仪测量体温的准确性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求一种简易、可靠的测量实验动物体温的方法。方法分别用水银体温计、非接触性红外测温仪计、电子体温计先后对同一批大鼠进行肛温测量,并比较非接触性红外测温仪在8cm、10cm、12cm三个不同测量距离所测量的体温变化。结果非接触性红外测温仪在三个不同距离所测的肛温值非常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红外测温仪计与水银体温计所测体温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均温差为3.37℃;电子体温计与水银体温计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电子体温计所测温度值与传统水银温度计相符;红外测温仪快速,且在其规定测量距离范围受距离影响很小,但在大量测量前,需预试,找出与水银温度计的温差补偿值。非接触性红外测温仪与电子体温计是测量实验动物体温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体温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目前,体温监测已经成为术中常规监测项目之一,人体正常体温范围是36.5℃~37.5℃,临床上通常将核心体温(机体核心部份的平均温度)为34℃~36℃定义为轻度低体温。据文献报道,在施行外  相似文献   

6.
<正>乙型脑炎疫苗的免疫程序为8月龄初次免疫,2岁加强免疫。为了解湖北省十堰市2~13岁健康儿童中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状况,2010年5月份在湖北省十堰市城区各学校、幼儿园随机抽查917名2~13岁健康儿童开展了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以湖北省十堰市2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2~13岁健康儿童为抽查对象,分为2~7岁、8~13岁2个年龄组,共采集917名儿童血清。儿童免疫接种史来源于接种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解湖北省十堰市12岁以下健康儿童中流行性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状况,探讨免疫策略,2011年5月对湖北省十堰市城区各学校、幼儿园抽查450名12岁以下健康儿童,进行乙型脑炎抗体水平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本市2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2~12岁健康儿童作为抽查对象,分为<2岁、3岁~、4岁~、5岁~、6  相似文献   

8.
<正>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以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全身麻醉后,由于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受到抑制,身体长时间暴露于手术室22~24℃的室温环境中的裸体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温的管理对于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和保持全身最佳状态有很大的影响。2004年6月至2007年10月,我们观察了患者手术期体温的变化,探讨了手术期体温管理对预防术中、术后低体温发生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人体通过自身调节来维持正常的体温,以进行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全身麻醉后,由于人体温度调节功能受到抑制。现体长时间暴露于手术室22~24℃的室温环境中和体患者应保持适当的体温,术中体  相似文献   

10.
苏丽娜 《家庭用药》2012,(10):62-63
基础体温,又称静息体温,是指女性经过6~8小时的睡眠以后,体温尚未受到运动、饮食或情绪变化等因素影响所测出的值,是人体一昼夜中的最低体温。测量基础体温安全无任何副作用、经济费用低、简便易行无痛苦。测量几个周期的基础体温,不仅能有效提高求治效率,也是了解自身基本状况、把握“孕”气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们自1995年2月~1997年10月,对本辖区32所幼儿园1554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了氟化防龋工作,以期控制和降低本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现将防龋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调查组以1995~1997年本区32所幼儿园15544名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年龄3~6岁,其中男7659人,女7885人。对照组为1992~1994年本区32所幼儿园17119名3~6岁儿童,男8472人,女8647人。两组在人数、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我区学龄前儿童视力低下发生的现状,进一步重视保护好儿童的视力,我所于1998年4~10月对本区幼儿园的3~6岁儿童进行了视力调查,结果如下。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区45所幼儿园及新入幼儿园的3~6岁儿童共计6481名,其中男3312名,女3169名。 1.2 方法 由本所专业儿保医师采用北京同明眼科仪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1月至1987年12月,我们对贵州省遵义、安顺两市及遵义地区所属桐梓县、正安县、道真县、务川县、仁怀县、习水县及赤水县;毕节地区毕节县、织金县及金沙县;铜仁地区德江县等92所小学及6所幼儿园进行了头癣调查,并作了病原菌培养分离,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一、对象:为遵义及安顺两市市区15所小学。共18146名小学生;遵义郊区3所,共2430名;各县城37所,共38998名;农村小学37所共20170名;另外,县城幼儿园6所共888名幼儿。年龄介于5—16岁,幼儿园儿童为2—5岁。7岁以下者共6968名;7—14岁72983名,14岁以上681名;男42780名,女37852名,总数为80632名,包括21个民族,其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测量时间长短对腋下体温测量值准确性的影响,以指导临床合理、准确地测量体温。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0年11月~12月宁德市某三级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患者60位,每位患者在不同时间段测量三次腋下体温,测量时间分别为5rain、7min、10min。结果测量5rain的体温值与7min、10min的体温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min与10min的体温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为保证准确的测量体温,腋下体温测量时闻应为7min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重度烧伤患者不同核心温度监测方法的体温差异。方法选择ICU治疗的特重度烧伤患者15例。进行多人次的血温、膀胱温度和肛温监测;分析相关因素对体温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无红外烧伤治疗机治疗时,血温/膀胱温度组(11人次)为(38.6±0.3)℃/(38.6±0.3)℃;膀胱/肛温组(11人次)为(39.0±0.6)℃/(39.0±0.7)℃。有红外烧伤治疗机治疗时,血温/膀胱温度组(25人次)为(38.6±0.3)℃/(38.4±0.4)℃;膀胱/肛温组(37人次)为(38.8±0.3)℃/(38.8±0.3)℃。结果显示,不论有无红外线烧伤治疗机治疗,血温/膀胱温度和膀胱温度/肛温度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温/膀胱温度呈显著正相关(r=0.829,P<0.05),膀胱温度/肛温亦呈显著正相关(r=0.948,P<0.01);血温/膀胱温度与年龄、性别、烧伤面积、APACHEⅡ评分和是否应用烤灯无明显相关性(P>0.05)。腹泻和大便期间与肛温/膀胱温度呈显著负相关(r=-0.570和r=-0.700,P<0.01),尿量与其温差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重度烧伤患者,血温、肛温和膀胱温度都能准确反映患者的核心温度。尿量对膀胱温度监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腹泻和大便明显影响肛温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我科阑尾炎术后患者两种体温计测量方法所得结果的比较。探讨阑尾炎术后患者出现外科吸收热的患者使用非接触红外额温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入住我科的35例阑尾炎术后13 d的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比较,对同一研究对象序贯采取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和使用非接触红外额温计测量额温温度,记录两种测量方法所测温度值以及即时采集同一患者的脉率。结果非接触红外额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各时间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2:003 d的患者进行体温测量比较,对同一研究对象序贯采取用水银体温计测量腋窝温度和使用非接触红外额温计测量额温温度,记录两种测量方法所测温度值以及即时采集同一患者的脉率。结果非接触红外额温计与水银体温计在各时间点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在2:0022:00的6个时间点,凡是出现体温升高时间点的体温值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非接触红外额温计测得数值绘制的体温单曲线平缓,与脉率曲线无正相关。而水银体温计绘制出的体温单能够清晰的显示外科吸收热或者体温特异性升高的热型。与脉率曲线升高成正比。结论非接触红外额温计不能简单的应用于阑尾炎术后患者体温的测量,在发现体温略有升高时一定要用水银温度计复测体温,保证得出准确的体温值,以此来指导临床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7.
背部测温法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体温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患儿腋下体温与背部体温的差异性,探讨背温测量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9年1月至2009年8月入住PICU的不同年龄的患儿110例进行体温测量试验。每例患儿分别测量10min腋下体温与背部体温。记录并进行比较。结果腋下体温与背部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温监测具有较腋温测量准确性高、护理工作量小的优点,可作为PICU体温测量的常规方法之一,测量时间应为10min。  相似文献   

18.
体温测量是临床重要的常规检查,是人的四大生命体征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意义重大。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腋温常用测量时间是5min,而《护理学基础》认为腋温测量时间为8min~10min。为此笔者对242例住院患者进行不同时间测量腋温,旨在探索腋下体温最佳的测量时间。  相似文献   

19.
念珠菌是人体常见的共生菌,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往往引起内源性感染.为了探讨不同年龄的健康儿童咽部念珠苗带苗率的情况,我们对1052名儿童进行了咽部白念珠曾带苗率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共检查哈尔滨市区2所小学、3所幼儿园的健康儿童共1052名,其中幼儿园儿童与小学生均为526人,年龄分布:3岁~:90人,4岁~:101人,5岁~:111人,6岁~;112人,7岁~;112人,8岁~:99人,9岁~:71人,10岁~:76人,11岁~:88人,12岁~:92人,13岁~:100人.乃性儿童568人,女性儿童484人.受检儿童2周内均无上呼吸道感染史,未用过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类药物。  相似文献   

20.
冯玮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28-329
目的选择准确、方便的方法。方法分别选用水银体温计与电子体温监测探头,对50例重症患者进行体温测量。结果在六个时点水银体温计与电子体温监测探头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电子体温检测探头对重症患者具有实时、动态、安全等特点,减少由于仪器、护理人员、患者原因导致的测量误差。能够准确及时的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