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 重度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返支的松解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返支在中、重度腕管综合征中手术探查、松解的必要性,提高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8例22侧中、重度腕管综合征行正中神经松解的同时对正中神经返支进行探查、松解,切除对返支形成卡压的拇短屈肌尺侧腱纤维束及纤维腱弓。结果:22侧手术中均发现对正中神经返支存在易卡压因素,不同程度可见局部压痕、压迹、纤维化。手术后随访6个月-1年,功能评定:优:11侧,良:6侧,可:5侧;优良率77.3%。结论: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手术松解正中神经的同时应探查正中神经返支。  相似文献   

2.
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月我科共收治16例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患者,16例均先作颈部及上臂麻痛点封闭.7例因症状反复发作而改作手术治疗,其中4例单纯松解了锁骨上臂丛神经,3例臂丛神经和上臂段桡神经均作了松解.结果随访6个月~3年,按成效敏等的评定标准:优7例,良8例,差1例.结论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上臂桡神经卡压客观存在,此类患者可先保守治疗,以颈部和上臂压痛点局封为主,若效果不佳行手术治疗,可先松解臂丛神经,再松解上臂桡神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腓总神经卡压综合症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对1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分析.结果 10例患者均手术治疗,其中2例曾试行封闭治疗,疗效不佳,最终手术.手术1~3个月恢复正常者8例,6个月恢复者1例,另1例观察3年部分恢复.结论腓总神经卡压征,应及早手术探查,查明致压原由,解除卡压并彻底行神经松解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性压迫因素所致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1995年8月~2005年8月收治的单纯外源性压迫所致腓总神经损伤病人32例的临床资料,其外源性压迫因素有石膏边缘卡压、小夹板及压垫压迫、牵引架布托卡压和下肢被动长时间外旋压伤腓骨颈处等。27例行保守治疗,方法包括电针灸配合应用药物熏洗、理疗、按摩、药物等;手术治疗5例,方法包括切开腓管减压、彻底松解神经周围粘连较重的组织,甚至将神经外膜松解。结果随访1~18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优24例,良4例,可2例,差2例。2例差者均为病程超过6个月者,最终1例行肌腱移位,1例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外源性压迫所致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早期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超过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停止者应行神经松解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2例2型糖尿病伴有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均采用膝外踝腓神经管腓总神经、内踝跗管胫后神经、足背腓深神经同时神经松解显微减压手术治疗。结果本组12例患者术后3d内麻木、刺痛感都即有明显减轻,随访9—12个月后,下肢感觉基本恢复,无足部溃疡发生。结论糖尿病性周嗣神经病变患者的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手术治疗,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减轻麻木、刺痛等不适,促进足部感觉恢复,降低肢体溃疡和截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资料与方法本组肘部周围神经卡压患者25例,男17例,女8例,年龄22~56岁。其中肘管综合征6例,旋前圆肌综合征3例,肘管综合征伴旋前圆肌综合征6例,骨间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4例,桡管综合征3例,骨间背侧神经卡压综合征3例。治疗:本组1例早期骨间掌侧神经卡压病人经三角巾悬吊,休息观察8周,肢体功能恢复。1例孟氏骨折病人出现骨间背侧神经卡压,手法复位后经局部制动,观察治疗6周,功能恢复。其余病例均行神经松解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尺神经松解前移术。结果本组大部分病例病程较早,肌力轻度下降,效果较好,功能大部恢复。1例肘管综合征出现手内在肌及小…  相似文献   

7.
显微外科治疗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间后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远期疗效。方法 分析 10例患者术中发现的解剖卡压因素 ,神经卡压后的病变程度 ,并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术中发现解剖卡压因素有 5个 ,神经卡压后病变程度可分为 4类。 10例病人中 6例行神经外松解或束间神经松解 ,2例切除病变行神经移植或直接吻合 ,术后获满意的伸拇、伸指功能恢复 ,另 2例卡压近端有神经瘤形成 ,行神经松解术后 ,疗效欠佳。结论 手术中应仔细探查并解除造成骨间后神经的卡压因素 ,神经病变轻者可行神经松解术 ,病变严重有神经瘤形成或卡压处神经变细仅外膜相连者应切除病段 ,重建神经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微型推刀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8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包一涵  杨小辉 《海南医学》2011,22(4):75-76,89
目的探讨微型推刀内窥镜下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经验与方法,并对其术后进行疗效分析。方法在臂丛麻醉下,采用腕掌部单切开应用微型推刀在半开放U型槽内及内窥镜辅助下切断腕横韧带,治疗特发性腕管综合征86例103腕,达到腕管减压和正中神经松解的目的。结果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按Kelly临床疗效评定,优良率为92.2%,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应用微型推刀在半开放U型槽内及内窥镜辅助下治疗特发性腕管综合征,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有效,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源性压迫因素所致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单纯外源性腓总神经损伤32例,石膏边缘卡压、小夹板及压垫压迫、牵引架布托卡压和下肢被动长时间外旋压伤腓骨颈处等.保守治疗的方法是电针灸,配合用药物熏洗、理疗、按摩、药物等;手术治疗的方法包括切开腓管减压、彻底松解神经周围粘连较重的组织、甚至将神经外膜松解.结果 优24例,占75%;良4例,占12.5%,可2例,占6.2%.结论 外源性压迫所致的腓总神经损伤的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早期应以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超过3个月神经恢复停止者应行神经松解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自2005年-2008年临床上设计切取以腓动脉最远侧肌间隔穿支血管供血的腓肠神经筋膜蒂腓肠肌皮瓣,修复23例伴有死腔和骨髓炎感染的小腿下1/3段和足踝创面,切取筋膜皮瓣面积(8~13)cm×(6~8)cm,其深层的肌肉(4~6)cm×(4~6)cm。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2个月,23例中22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缘远端发生小部分坏死,成活的皮瓣外观和功能良好。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筋膜肌皮瓣,血供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小腿下段和足踝部伴有死腔或骨髓炎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10例前跗管综合征患者,并对25只新鲜成人足的前跗管应用显微解剖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病原因为足背严重挫伤、束紧鞋带、前跗管内骨赘及腱鞘囊肿、空凹足等。腓深神经在前跗管内受压为发病的主要因素。除临床特征外,肌电图检查在鉴别诊断中很有帮助。我们对8例9只足进行了减压手术,经1.5~4年随访,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36-38+42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神经检测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8~11月于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例DPN患者进行神经电图检测,比较足底内侧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的电生理特点。结果检测360条感觉神经,足底内侧神经异常率86.7%(104/120),腓浅神经异常率73.3%(88/120),腓肠神经异常率46.7%(56/120),足底内侧神经及腓浅神经异常率显著高于腓肠神经异常率(足底内侧神经vs腓肠神经P=0.000,腓浅神经vs腓肠神经,P=0.000),足底内侧神经异常率高于腓浅神经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例患者腓肠神经及腓浅神经检查正常,足底内侧神经显示异常。有临床症状患者39例,足底内侧神经与腓浅神经的检测异常率均显著高于腓肠神经(足底内侧神经vs腓肠神经,P=0.000,腓浅神经vs腓肠神经,P=0.001),足底内侧神经与腓浅神经的检测异常率无显著差异;无明显临床症状的21例患者中,足底内侧神经异常率显著高于腓浅神经及腓肠神经(P=0.004,P=0.000)。结论足底内侧神经检测对DPN尤其是无症状性的早期DPN诊断有重要价值,进行DPN诊断时如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检查正常应增做足底内侧神经检测以提高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小腿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的走行、来源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吻合关系.设计以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逆行岛状皮瓣,进行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通过选取10例成人小腿标本,进行腓肠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显微解剖研究,观测腓肠神经滋养血管的来源、构成及相互吻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节段性腓动脉穿支为血供的带蒂逆行岛状皮瓣并应用于临床。修复足踝部缺损10例。结果:解剖研究表明:小腿腓肠神经全程均有伴行动静脉滋养,行程中不断接受不同平面的穿支加强,并与周围组织形成广泛的吻合。在踝上3~7cm范围内有较大的腓动脉穿支与之吻合,提供血液滋养并藉此为其周围皮肤供血。以此神经血管蒂设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10例,全部成活。结论:以腓动脉穿支一腓肠神经滋养血管一皮肤血管网的营养皮瓣,为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较好的方法,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下肢神经潜在性损伤前后的神经传导参数的定量变化,探讨针刺刺激在末梢神经再生和修复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30名韩国志愿者为对象,检测其腓神经和胫神经的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进而挑选出远端波幅或运动传导速度(MCV)小于其置信区(x珋-s)下限的神经,或潜伏期大于置信区(x珋+s)上限的神经,分组进行实验。治疗组进行针刺治疗,腓神经选取阳陵泉、解溪穴;胫神经选取委中、昆仑穴1,个月后复查并比较2组间前期和后期的神经传导参数。结果被挑选的腓神经为20根,胫神经为17根。腓神经远端波幅及近端波幅平均值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胫神经的传导参数平均值则治疗前后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刺阳陵泉和解溪穴对压迫踝关节前部引起的腓神经潜在性损伤起到快速修复作用;而只有单纯的远端波幅降低的胫神经,对其针刺治疗,未见显著性的神经传导参数定量变化。  相似文献   

15.
经鼻腔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Fu JD  Song WX  Zhang JL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4):3123-3125
目的评价内窥镜在治疗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3例视神经管内下壁骨折的患者,鼻窥镜引导下中鼻甲切除后1/3,开放蝶窦开口及后组筛窦,辨别骨折的位置以及视神经管、颈内动脉压迹及视神经隐窝,开放视神经眶口及颅口及全长,未剪开视神经鞘膜,2例视神经管颅口处硬膜破裂者,用中鼻甲剪下的黏膜敷于漏口处,一根油纱条填塞于蝶窦及中鼻道,可疑脑脊液漏者7—10d拔除纱条,其余患者3d拔除纱条。评价视力的标准为:失明、光感、眼前手动、眼前数指、能见视力表符号5个级别,术后视力提高1个级别以上为有效,视野的改善也为有效。结果术前6例无光感者,5例有效,其余7例有残存光感者均有效,有效率92%。结论经鼻腔内窥镜视神经管减压手术为微创治疗,对视神经可全程减压,对视神经干扰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改进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手术方法。方法:新鲜成人小腿标本20侧,对腓动脉及其分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测;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治疗足背、外踝、足跟创面9例。结果:研究发现腓动脉神经营养皮支(腓动脉肌间隙皮支)以节段动脉的形式分布于腓肠神经及周围皮肤:据此设计了寻找腓动脉神经营养皮支的皮瓣游离方法;临床应用9例全部成活。结论:以寻找腓动脉神经营养皮支为特点的皮瓣游离方法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H反射、F波(FW)和神经传导速度(NCV)在早期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以及判断预后中三者的作用和灵敏度。方法:对4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表面电极法常规顺向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腓总神经和腓肠神经共141条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及波幅、133条运动末端潜伏期(ML)及波幅;85条FW潜伏期及出现率、44条H波(HW)潜伏期及出现率。结果:共有107条神经SCV减慢或波幅降低;113条ML延长或波幅降低。55条FW潜伏期延长或出现率降低;31条HW潜伏期延长或消失。H反射、FW和NCV分别反映了神经远、近端功能状态,其检测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H反射、FW和NCV在早期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及了解神经远、近端受损程度从而客观评价相应病情及估价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腓肠神经移植桥接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行性及初步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7例患者,选择截瘫平面以上最近位2条正常的肋间神经,完整游离后移位到腰后,显露骶2、3神经根起始部,选择性切断每条神经根的大部分神经束;取同侧等长度的带血管腓肠神经;行2股电缆式移植桥接吻合移位的肋间神经近端与骶2、3神经根远端,每股缝合2~3针,吻合肋间血管与腓肠神经血管、腓肠神经血管与臀下动脉。分析本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手术时间为120~180分钟,平均150分钟;术中出血量为350~550ml,平均400ml;住院时间10~14天,平均12天;随访8~12个月,平均9个月,1例术后12个月有排尿、排便反射及主动排尿功能的恢复,但仍存在轻度的尿失禁,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右提睾反射恢复,2例术后10个月有排尿便意改善,1例术后9个月出现会阴部S1~2级的感觉恢复,1例术后6个月无明显改善。结论:应用截瘫平面以上正常的带血管肋间神经移位、带血管腓肠神经移植吻合骶神经根重建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的可控性排尿功能是可行的和有效的,重建的排尿功能最接近生理性,可能是目前重建弛缓性膀胱功能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促进腕管综合征减压术后正中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 选取腕管综合征的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PRP注射组各20例。对照组行腕管切开减压正中神经松解术;PRP注射组行腕管切开减压正中神经松解+PRP注射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感觉、肌力及肌电图指标恢复情况。 结果 共有31例患者得到随访,对照组有4例患者失访,PRP注射组有5例患者失访,均随访12个月以上。2组术后1、3、6和12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肌力分级、正中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e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在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的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PRP 能促进腕管综合征减压术后正中神经的感觉及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的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内镜辅助下运用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探查三叉神经并分离责任血管,在微血管与三叉神经间垫入Teflon涤纶绵。结果:41例患者术后疼痛完全缓解,无永久性并发症。结论: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确切,使三叉神经功能可以得到保护,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内镜辅助治疗可提高微血管减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