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识情况,探索适应的宣传模式,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表,对1600名大学生进行无偿献血相关知识和行为的调查.结果 总体上看献血者对无偿献血的认知程度高于非献血者,除了"献血者年龄为18~55岁"、"献血后休息2小时"和"无偿献血是自愿行为"三项在献血者和非献血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获取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广播电视、流动采血车和报纸;42.0%的大学生曾无偿献血,男生献血率高于女生(P<0.05);未献血者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害怕献血会传播疾病、担心影响自己身体健康、认为自己身体不好、家人反对献血以及不知道在哪里献血等.结论 应继续加大无偿献血宣传教育力度,壮大大学生无偿献血队伍,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昆山市妇女健康自我保健意识状况,为探讨制定干预措施和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取随机样的方法抽取昆山市18~65岁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女性人群,进行现场无记名问卷调查。结果(1)不同年龄组女性身体不适时就诊情况、对保健知识的关心情况、健康体检情况的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职业女性"身体不适时就诊"以农民的最高(66.20%),显著高于其它三类职业女性;(3)不同学历女性"身体不适时不就诊或自己找药吃"的比例以高学历的最高,且学历越低该比例越低。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妇女保健知识,从而提高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与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大学生的健康意识逐步增强,了解自身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由于大学生缺乏对生殖健康的了解并羞于谈性,在对待性问题上,产生错误的观念和做法,而影响自身健康的问题也已越来越突出.因此,必须提高对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在校大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评,对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三方面进行分析。方法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六个项目的测试。结果我校在校大学生体质的总体水平处于良好状态,但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成绩仅达“合格”。结论对部分身体形态、身体技能、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特别是部分女生,应分别主动加强这三方面锻炼。为自己将来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对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在对大学新生讲授健康教育课的同时,以发放问卷的形式掌握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其自身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和疾病的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性教育,以积极配合治疗。结果:健康教育课中饮食与健康、运动与健康等课节的授课,对预防和治疗在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积极作用。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授课,普遍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使他们大都能重视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健康。  相似文献   

6.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扭伤、摔伤、擦伤、切割伤、烧烫伤等意外,甚至出现外伤出血、关节脱位、骨折、脊柱损伤等身体伤害;有时也可能发生食物中毒、醉酒、窒息、溺水、触电等危急情况。传统的救护观念缺乏对现场救护伤病员的重要性和可实施性的认识,常常使伤病员丧失最早、最宝贵的几分钟、十几分钟"救命的黄金时刻"。作为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家庭和社会责任,应学会高质量的救护知识和技能,从而能在第一时间救护自己及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及时有效的健康教育对大学生预防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在对大学新生讲授健康教育课的同时,以发放问卷的形式掌握学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了解程度及其自身消化系统的健康状况。对于有消化不良症状和疾病的学生建立健康档案,同时进行进一步的指导性教育,以积极配合治疗。结果:健康教育课中饮食与健康、运动与健康等课节的授课,对预防和治疗在青少年中发病率很高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有积极作用。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授课,普遍提高了在校大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使他们大都能重视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解大学生的献血行为,及影响其献血行为的主要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方法.方法 使用自制问卷,随机抽取莆田学院720名学生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①大学生献血者与未献血者对于无偿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和男女生献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了解程度高于非献血者.②大学生了解无偿献血知识的主要渠道是"由他人得知".③献血者中绝大多数人认为献血是一件有意义的事,而未献血者认为自己未献血的主要原因是身体条件不符合献血标准.结论 性别、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宣传方式等因素均对大学生无偿献血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相应针对措施,促进大学生无偿献血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需要会阴部暴露治疗的烧伤病人对自己身体隐私暴露的心理感受。方法选自本院住院治疗的躯干、会阴、双下肢等需要暴露治疗的烧伤病人100例,对其进行身体隐私的心理调查。结果文化程度低者、未婚者及女性对暴露隐私出现屈从、害羞心理,而文化程度高者、已婚者、男性易出现无所谓心理。结论病人对隐私暴露健康意识处于较低认识阶段,文化程度较高者比文化程度低者认识能力稍高,未婚者及女性对隐私的认识趋于保守,护士应着重提高病人对隐私的知识教育,尤其女性未婚者,同时应做好保护病人隐私的护理。  相似文献   

10.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姬可平社科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成立宪章中给健康下了一个定义:“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1]在激烈竞争的今天,做为大学生来说,知识重要,身体重要,但良好的心理状态更重要。一女...  相似文献   

11.
人体怎样才算健康 时下,人们都在关心自己的健康。那么,究竟什么是健康呢?一般认为,身体无病无残即健康。医务人员也曾认为,“结实的体格和完善的功能,并能发挥其作用者”就是健康。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又认识到健康是一种复杂的综合状态,于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强壮,而且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内涵包括:  相似文献   

12.
吕斌 《开卷有益》2010,(3):12-12
生了宝宝之后,很多新妈妈开始关心自己孕期变胖的身体能否恢复往日的风采,然而产后身体比较虚弱,该如何进补才能恢复体力和健康而又不至于使身体继续胖,还能达到健美的目的呢?营养专家给新妈妈们提供了有助于产后恢复的饮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方法通过问卷,对621名大学生的有关AIDS病相关知识、信息了解、现况掌握等情况进行摸底,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校大学生在AIDS病的相关知识方面较为贫乏;对AIDS病的认识程度各专业学生之间有一定差异,本科和专科学生之间的差异并不明显.结论大学生的AIDS病知识薄弱,学校健康教育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14.
团体健康体检者心理行为分析及干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 ,关注健康 ,提高生命质量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动 ,观念也由过去只有生了病才去医院发展到没病也到医院对自己的身体主动检查 ,体检正在被各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认识和接纳 ,从而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奠定了基础 ;但同时在健康体检时 ,尤其是单位组织的体检 ,因受检者的心理不同 ,组织的好坏不同 ,其体检的效果也就不同 ,现将我院开展体检以来的体会总结如下。1 受检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1.1 重视 这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受检者对体检有充分的认识 ,非常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 ,能按要求、时间主动配…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学习对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建议,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大学生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教学,以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获得最佳的心理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校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程度,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法,以不记名问卷方式对我校6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49%的大学生能准确回答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50.1%的大学生认识模糊,0.9%的大学生不知道艾滋病的传染途径.结论 加强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提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人们对健康保健愈来愈重视,故健康教育应用于临床势在必行。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而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教学的途径帮助人们学到保持和恢复健康的知识,自觉的培养关心健康的态度,形成健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你知道吗?你的身体也有自己的年龄!这个年龄与你的出生年月日并没有太多关系,而且它可以“返老还童”。身体年龄更多取决于你后天对健康的。“培养”和“呵护”,会随着你对身体关注程度的高低而随时改变。你的身体年龄是几岁?《健康之友》立即为你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9.
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习惯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方法由经治医师实施包括住院教育、出院教育和随访教育在内的系统的医院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及习惯养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康教育提高了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促进了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影响。方法由护理人员实施包括住院教育、出院教育和随访教育在内的系统的医院健康教育,分别于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进行评估。结果健康教育前后,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及习惯养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健康教育提高了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生活习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促进了患者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冠心病患者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