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构建含有小鼠Fas Ligand(FasL)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FasL蛋白在其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构建表达小鼠Fas L的树突状细胞(DC)模型,深入研究DC联合T细胞防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新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从小鼠脾脏中提取RNA并逆转录为cDNA,以该cDNA为模板扩增FasL基因,插入pcDNA3.1(+)载体中构建pcDNA3.1(+)-FasL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将其转染HEK293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Western blot确定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酶切及测序证实FasL序列正确插入表达载体pcDNA3.1(+),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能正确表达FasL蛋白,G418筛选后能够得到稳定表达FasL的抗性细胞株即FasL-HEK293。结论重组质粒pcDNA3.1(+)-FasL和稳定表达FasL的HEK 293细胞成功构建,为后续FasL-DC细胞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将核小体Th表位与CTLA4Ig融合基因融合,研究CTLA4Ig作为真核表达载体的可行性。方法用touchdown PCR法扩增CTLA4Ig基因,同时引入核小体Th表位(H2B14-28)。将PCR产物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pcDNA3.1(+)-CTLA4Ig—H2B。将表达质粒转染COS-7细胞,Western blot检测转染细胞裂解上清中融合蛋白的表达。将构建表达CTLA4Ig—H2B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喂饲BALB/c小鼠,取脾脏进行免疫组化鉴定重组蛋白在动物体内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和基因序列测定显示重组质粒构建成功。在pcDNA3.1(+)-CTLA4Ig—H2B质粒转染后48h细胞裂解上清中,检测到CTLA4Ig融合蛋白的表达,该蛋白能与抗人CTLA-4单抗特异结合。重组蛋白在BALB/c小鼠脾脏免疫细胞胞浆中有阳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能稳定表达核小体Th表位和CTLA4Ig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人Trim6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Trim6,并观察其在HEK293T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提取HeLa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扩增出Trim6编码区全长基因片段,克隆到pcDNA3.1(+),通过酶切、菌落PCR及测序进行鉴定.将该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用蛋白印迹检测Trim6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成功构建人Trim6表达载体,该载体可以在HEK293T细胞细胞系中表达Trim6.结论:构建Trim6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Trim6,为研究Trim6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人CTLA4-FasL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表达CTLA4-FasL融合蛋白,通过体外实验初步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特异引物分别扩增出CLTA4和FasL胞外区的cDNA,将它们拼接后,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中,体外表达纯化。Western blot分析CTLA4-FasL融合蛋白的抗原性。体外细胞结合试验研究其结合特异性配体作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其抑制免疫应答的效应。结果 测序证实所扩增的PCR产物分别是CLTA4和FasL胞外区的cDNA,其序列与文献报道相符。成功构建了pcDNA3.1-CTLA4-FasL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表达获得的蛋白具有CTLA4和FasL的抗原性。体外细胞结合试验显示,CTLA4-FasL融合蛋白可以分别与Jurkat细胞表面的Fas受体和Raji细胞表面的町分子结合。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显示,该融合蛋白可以有效抑制异基因淋巴细胞的刺激作用及诱导淋巴细胞凋亡,并显示了显著的协同效应。结论 成功构建了CTLA4-FasL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体外表达并纯化了CTLA4-FasL融合蛋白,体外实验证实CTLA4-FasL融合蛋白是一个可以有效抑制免疫应答的双功能分子。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大鼠葡萄糖转运体1(GLUT1)的真核表达载体。 方法: 以RT-PCR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获取GLUT1全长cDNA片段,将其克隆至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lut1,随后用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转染HEK293细胞,以RT-PCR法检测重组质粒在mRNA水平的表达,以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重组质粒在蛋白水平的表达。 结果: 以构建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Glut1转染293细胞后,在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检测到了葡萄糖转运体1的表达。 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大鼠葡萄糖转运体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lut1,且证实其可在293细胞中成功表达目的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外源性GLUT1表达对缺血缺氧脑细胞的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小鼠β-防御素2(mBD2)与甲型流感病毒A/PR/8/34(H1N1)血凝素(HA1)基因融合表达的真核载体,并检测其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方法:用PCR技术分别从质粒pcDNA3.1(+)/mBD2和peDNA3.1(+)/HA1中扩增mBD2与HA1基因片段,再用重叠延伸PCR法(overlap-PCR)将HA1与mBD2通过一段多肽接头Gly4Ser融合为mBD2-HA1。将mBD2-HA1融合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经酶切、PCR和测序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转入HEK293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检测其瞬时表达。结果:融合基因mBD2-HA1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BD2-HA1构建成功,并在HEK293细胞中成功表达融和蛋白。结论:融合基因mBD2-HA1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防御素在流感病毒核酸疫苗中的佐剂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 )-M2e/CtB, 并初步研究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特性及免疫特性.方法: 重叠PCR法扩增甲型流感病毒M2e基因和霍乱毒素CtB基因, 将扩增得到的融合基因片段M2e-CtB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 )中, 再转化E.coli JM109.将酶切鉴定、 PCR扩增及序列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命名为pcDNA3.1a( )-M2e/CtB.用KEGEN TRANS Ⅲ阳离子聚合物将重组质粒pcDNA3.1a( )-M2e/CtB转染NIH3T3细胞, 经免疫荧光、 RT-PCR产物序列分析、 Western blot检测其稳定表达产物.结果: 重组质粒pcDNA3.1a( )-M2e/CtB含完整的M2e和CtB基因, 与相对应基因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100%.重组质粒转染NIH3T3细胞后获得了有效表达, 并且稳筛株细胞裂解物和上清均能用抗霍乱毒素抗体和抗流感病毒抗体检测到Mr约18 000的蛋白条带.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a( )-M2e/CtB, 初步证明其在体外表达的重组蛋白可分泌至胞外, 且有M2e和CTB的双特异反应原性和免疫原性, 为流感病毒核酸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β-淀粉样蛋白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β-淀粉样蛋白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开展老年性痴呆DNA疫苗的保护性研究打下基础。方法提取Tg2576转基因鼠基因组DNA,PCR扩增β-淀粉样蛋白(Aβ1-42)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KpnⅠ/XhoⅠ分别对扩增产物和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酶切,将目的基因定向克隆到pcDNA3.1载体上;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初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特异扩增出Aβ1-42片段,大小为126bp,片段成功插入pcDNA3.1载体中。经双酶切及序列测定结果表明Aβ1-42目的基因正确重组入pcDNA3.1载体中。结论成功构建Aβ1-42真核表达质粒。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含有人睾丸精子结合蛋白基因(testisspermbindingprotein,tsbp)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tsbp,并进行表达和纯化。方法:以克隆有tsbp全长cDNA序列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5X1/tsbp为模板,用PCR扩增tsbp,并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tsbp。以重组体稳定转染HEK293细胞后,应用RTPCR、Western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His6tsbp融合蛋白的表达。选择高表达量的细胞克隆,扩增并用Ni2 NTA金属亲和层析柱(IMAC)从细胞裂解液中纯化融合蛋白His6tsbp,纯化产物的纯度用SDSPAGE和Westernblot进行鉴定。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B/tsbp。以重组体转染HEK293细胞后,用RTPCR检测到tsbp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Westernblot检测到培养细胞中有融合蛋白His6tsbp的表达。经Ni2 NTA金属亲和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纯化的重组蛋白His6tsbp。结论:构建了pcDNA3.1/mycHis(-)B/tsbp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含结核分枝杆菌(MTB)脂蛋白G(Lpr 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His-Lpr G-FLAG,并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和纯化Lpr G融合蛋白。方法以MTB H37Rv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法扩增Lpr G基因,并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 DNA3.1-His-Lpr G-FLAG,酶切鉴定并测序。将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后,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is-Lpr G-FLAG融合蛋白的表达。利用Ni-NTA金属亲和层析柱从细胞上清和细胞裂解液中纯化融合蛋白His-Lpr G-FLAG,并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纯化后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pc DNA3.1-His-Lpr G-FLAG的真核表达载体,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转染质粒后,HEK293T细胞裂解液中检测到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Mr)为27 000。经Ni-NTA金属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得到高纯度的融合蛋白His-Lpr G-FLAG。结论成功构建并在HEK293T细胞中表达和纯化了His-Lpr G-FLAG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pCDNA3.1-MT2A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293T和SMMC7721细胞株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方法:使用基因合成法合成MT2A基因,在其N端添加Kozak序列及His标签序列,将扩增后的目的基因双酶切连接至pcDNA3.1(+)载体的BamHⅠ和NotⅠ之间。转化DH5α大肠杆菌后,挑取阳性克隆子进行质粒抽提电泳及测序鉴定。将鉴定正确的pCDNA3.1-MT2A质粒采用脂质体法转染293T和SMMC7721细胞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情况。结果:pCDNA3.1-MT2A重组质粒经酶切电泳及DNA测序证实,目的基因MT2A的序列完全正确,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激光共聚焦观察发现该重组质粒表达于293T和SMMC7721细胞的胞质中。结论:成功构建pCDNA3.1-MT2A融合基因并进行真核表达,发现MT2A主要定位于293T和SMMC7721细胞的细胞质中。本研究为探讨MT2A在肝癌细胞内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个有效表达CD23的系统。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人的CD23cDNA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B上,构建成pcDNA3·1/CD23质粒表达载体;将pcDNA3·1/CD23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检测CD23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扩增的CD23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的一致;通过构建表达载体和转染细胞实现了CD23cDNA在293T细胞膜上的表达。转染效率达80%以上,并获得了较高水平的表达。结论扩增CD23cDNA基因,经过转染HEK293T细胞,实现了CD23在HEK293T细胞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克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l)基因的全长cDNA,构建含有SIRT1基因及其突变体T200I、E420K的重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IRT1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扩增SIRT1基因的全长cDNA,扩增产物通过双酶切将全长cDNA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得到pcDNA3.1 (+)-SIRT1重组质粒;同时采用定点突变法构建其突变体pcDNA3.1 (+)-T200I和pcDNA3.1(+)-E420K表达载体.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DNA序列测定,筛选出重组成功的真核表达载体.结果 成功克隆了SIRT1基因全长cDNA,并成功构建了pcDNA3.1 (+)-SIRT1及其突变体的真核表达载体;阳性重组质粒酶切后经测序比对鉴定,与预期序列完全相符,转染293T细胞后可以表达带有HIS标签的SIRT1蛋白.结论 此方法可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SIRT1及其突变体pcDNA3.1(+)-T200I、pcDNA3.1(+)-E420K真核表达载体,为SIRT1基因及其突变体T200I、E420K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了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大鼠Sirt2 基因, 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K293细胞中表达.方法:利用RT-PCR从大鼠脑组织总RNA中扩增出包含Sirt2编码区的cDNA片段, 产物纯化后T-A克隆连接至pMD20-T载体.以此为模板, 将该基因编码区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中, 转染HEK293细胞检测其表达.结果:测序证实所克隆的Sirt2编码区cDNA正确地插入pcDNA3.1myc-his(-)中, 经免疫荧光检测证实其在HEK293细胞中得到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大鼠Sirt2 cDNA, 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HEK293细胞中得到有效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大鼠Sirt2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miR-21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使其在骨肉瘤MG63细胞中表达, 为研究miR-21对骨肉瘤细胞MG63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根据miRNA的成熟序列以及附近约200多碱基共433个碱基序列, 设计PCR引物, PCR扩增, 退火后用T4连接到线性化的pcDNA3.1(+)质粒中, 并对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菌落PCR及测序分析, 鉴定完全正确的重组质粒转染骨肉瘤细胞MG63, G418(400 mg/L)筛选4周获得miR-21稳定表达细胞系, 用Northern blot及real time RT-RCR法鉴定pcDNA3.1(+)-miR-21可在真核细胞中过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miR-21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获得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系.结论:miR-21的真核表达载体在骨肉瘤细胞MG63中稳定高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miR-21在骨肉瘤MG63中的功能及基因调控机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扩增人IgG Fc基因并与人CD5基因信号肽序列融合,构建真核分泌型表达载体,实现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为利用Fc基因制备融合抗原,研究抗原基因和抗原蛋白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方法:从外科手术切除的扁桃体中分离人淋巴细胞,用Trizol试剂提取淋巴细胞的总RNA,通过RT-PCR方法从淋巴细胞中扩增人IgG Fc 片段的基因序列,并将其克隆到pMD-T18 质粒载体上.然后以上述含有Fc片段序列的质粒载体和含有人CD5基因的质粒为模板,通过重叠延伸PCR方法将Fc片段与CD5信号肽基因序列进行融合,并将其插入到pcDNA3.1A 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成与CD5信号肽融合的Fc片段基因的分泌型表达载体.经磷酸钙介导转染293T细胞使其表达.结果:测序表明扩增的Fc基因序列与GeneBank发表的序列完全一致,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本实验构建的Fc基因分泌型表达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进行高效分泌性表达,表达水平在转染后48小时可达50 μg/1×106细胞.结论:采用RT-PCR扩增了人IgG Fc cDNA 基因,经过与人CD5信号肽序列融合构建了分泌型表达载体,实现了在293T细胞中的高效表达,这为今后构建特定抗原基因与IgG Fc基因融合表达载体,研究DNA疫苗及Fc的生物佐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克隆人类泛素水解酶22(ubiquitin-specific processing enzyme 22,USP22)基因,构建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的真核载体.方法 利用RT-PCR技术以HeLa细胞总RNA为模板分别扩增USP22基因cDNA序列两片段,依次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重组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观察融合蛋白表达及绿色荧光的分布.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USP22序列与GenBank收录数据一致,酶切显示重组质粒pEGFP-USP22构建无误,质粒转染后有80 %左右HEK293T细胞表达绿色荧光,且在胞质与胞核中广泛分布.结论 成功克隆USP22基因并构建与GFP融合表达的真核载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USP22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人DRR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通过转染HEK293细胞建立稳定的DRR1表达细胞株.方法:通过改造质粒pIRES,在其MCS1和MCS2中分别引入串联亲和纯化标签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形成一个新的表达质粒pFSIG.将PCR扩增的DRRl1基因插入pFSIG中进行酶切和测序验证.用重组质粒pFSIG-DRR1转染HEK293细胞,通过G418和绿色荧光检测筛选DRR1稳定表达细胞株.通过Westernblot鉴定FS-DRR1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PCR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pFSIG-DRR1表达质粒;建立了稳定转染的HEK293细胞系,Western blot检测证明重组DRR1在该细胞系中成功表达.结论:融合有串联亲和纯化标签的DRR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稳定表达细胞HEK293株的建立为在生理条件下研究DRR1的相互作用蛋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新型转录因子Mdfic和c-Myc标签融合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dfic-Myc,实现其在成肌细胞C2C12中的表达。方法 PCR方法扩增Mdfic的开放阅读框,酶切后的PCR扩增产物和退火后的人工合成的c-Myc标签共同克隆至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cDNA3.1-Mdfic-Myc融合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过PCR、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脂质体法转染C2C12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dfic-Myc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Mdfic-Myc真核表达质粒;RT-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Mdfic-Myc融合蛋白在成肌细胞C2C12中获得高效表达。结论 pcDNA3.1-Mdfic-Myc融合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及其在成肌细胞中的表达为进一步体外研究Mdfic蛋白单独的功能及其与其他分子间功能性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含乙肝核心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c^NheⅠSpeⅠ,为预防性及治疗性表位疫苗的研制打下基础.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在原核表达质粒pTrc-core的HBcAg e1-loop及e2-loop内分别添加NheⅠ及SpeⅠ酶切位点,双酶切此重组载体pTrc-core ^NheⅠSpeⅠ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产物经纯化、连接,构建成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Bc^ NheⅠSpeⅠ,并通过酶切、PCR及测序对该质粒加以鉴定.为了证实质粒pcDNA3.1-HBc^NheⅠSpeⅠ作为表达载体的可行性,实验中以GFP为报告基因,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该质粒的基础上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HBc-GFP,并将其转染HeLa细胞,共聚焦显微镜观察HeLa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将质粒pcDNA3.1-HBc-GFP转化大肠杆菌JM109,密度梯度离心回收并纯化其表达产物HBcAg-GFP,电镜下观察其成颗粒性.结果酶切、PCR及测序结果均与预期结果相符,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HeLa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的成功表达.电镜下观察到重组蛋白HBcAg-GFP为颗粒性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c ^NheⅠ SpeⅠ,该载体可作为治疗性及预防性DNA疫苗的候选载体,为深入研究预防性及治疗性表位疫苗提供了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