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清  章琳  张俊 《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3):129-130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写到"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2008年卫生部等17个部委印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2015年)〉,提出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指出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工作是精神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岩卫校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建立健全在校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现对我校近2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教育干预办法进行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中职生心理适应能力,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心理适应能力自测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新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的达38.4%,很差的达24.4%,初中生源学生、男生及独生子女心理适应能力很差的比例较高。结论中职学校应对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洪华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51-153
研究和测查高职高专学生所面临的主要心理挫折及应付方式,探讨影响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挫折心理教育与有效挫折应对方式的训练,能有效控制挫折心理状况的发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中职学校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执业能力的合格人才。通过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的心身和谐发展。方法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即评估心理状况-分析导致心理问题原因-建立教育目标-构建心理教育实施体系-采用SCL-90量表评价教育效果。结果至少存在一个因子分为阳性的学生由50.44%下降至33.50%,因子平均分超过常模人数由32.29%下降至19.98%。经统计学处理均P〈9.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中职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心理干预对护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我校多年来对学生采取了一系列的心理干预措施,其内容有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专项指导,心理卫生知识专题讲座、心理放松训练与指导,班主任有针对性的个别谈心及引导等。为评定我校护生心理干预的成效,我们随机抽取了1个护士班进行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比较,以便为今后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干预提供方法和依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为本校98级5班的70名护生,干预前年龄15.76±0.84岁。1.2方法:分别在学生第一学期即干预前和第三学期干预后两次采用症状…  相似文献   

6.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调查了某医学院校1 079名本科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不同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数据分析显示,性别和录取专业满意度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提出应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知识教育、提高心理疏导能力、创新朋辈辅导帮扶、减少异常心理发生和促进心理健康成长的“学校—学院(系、部)—班级—宿舍—学生个人”的五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学分制下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抽取本校2010级护理专业实行学分制的班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调查第一、第二阶段对实验组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分制下学生存在心理问题,通过干预,效果明显.结论 对学分制下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立心理咨询室,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课外活动,学校与家庭相配合的途径,使护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医学专科院校女大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医学专科院校在校大学女生心理状况,针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采用心理健康问卷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对医学专科院校随机选择200名女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及个案访谈。结果医学专科学校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心理应激、适应性障碍等问题。结论医学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专业能力、创造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某校中职医护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和依据。方法采用周步成教授翻译和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475名学生施测。结果 475名中职医护新生MHT量表总均分为(36.86±16.58)分,各内容量表得分为2.27~5.68分,其中恐怖倾向检出率最高,达52.63%,女生冲动倾向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父母离异或失亲家庭学生敏感倾向量表得分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结论中职医护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应加强女生和父母离异或失亲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和建立适合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心理健康状况与危机状况的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改革和实践.结果 初步形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能够增强中职学生心理保健的自我意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0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SCL-90问卷对2010级845名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参加检测的学生中有个别学生存在中度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学生工作者的重视;女生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等因子明显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在躯体化、抑郁、恐怖等因子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结论: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各级教育工作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及时给予心理指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高中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特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对 2 0 0名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高三学生在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均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常模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高中三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 ,预防和控制不良心理问题 ,提高心理素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职新生自我和谐现状及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188名中职新生进行调查。结果 (1)中职新生自我和谐总体状况较好,但部分学生自我和谐水平较低;(2)自我的刻板性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6.397,P<0.01);(3)自我和谐及各因子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及父母婚姻状态3个人口学变量上差异无显著性;(4)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结论通过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中职新生的自我和谐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掌握居家学习期间中职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特殊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居家学习的1 098名中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中职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8.10%,学习焦虑检出率最高。女生MHT量表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二年级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最高,城镇中职生对人焦虑、冲动倾向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农村中职生。结论 居家学习期间,上海市某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存在学习焦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等问题。女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一年级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独生子女、农村中职生也存在一定心理问题。中职学校应关注居家学习期间学生心理健康,针对性地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王光曙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8):149-150
目的了解护理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的状况并探讨其原因。方法 2008—2011年期间,对我校04、05、06、07级共691名护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历届被调查的学生均有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自2008—2011年,问题学生比例由14%逐年上升至21%,被调查的学生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人际关系不协调、不爱参加社会活动、焦虑、抑郁等。结论护理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足够重视,分析其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军医院校学员对卫勤保障海训的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指导院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训练前和演习前对参练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2次测定。结果第二次测定与第一次测定相比,除强迫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因子的分值都有不同程度增加(P<0.01,P<0.05)。第二次测定各因子阳性症状的发生率比第一次高。结论军校平时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学员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上,积极疏导不良情绪,增强心理素质;在重大军事活动前心理指导重点应放在树立学员的自信心、提高环境适应能力和克服恐惧心理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高中三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特点。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高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高三学生在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均分和总分明显高于常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高中三年级学生开展学校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预防和控制不良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浅谈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研究显示,高等学校医学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为了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医学高等人才,建立医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心理咨询中心与同伴心理互助两种心理援助模式有机结合,建立起学生工作办公室、学生家庭、教研室实验室、医务科和心理科室四位一体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系统,并发挥网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构建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医学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玲  李震 《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4):60-61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若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入手,全面了解中职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以学生为本,贴近学生实际,以能力为本,注重学以致用。要在实际教学中关注藏护生的个性差异,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实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培养藏护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华桂春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0):152-153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而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前提是学生具有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所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应是所有专业教育的基础。中职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的时期。因此,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绝对不容忽视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