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CTP)预测急性重型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的价值.方法 20例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起病3天之内行CTP,观察有无胰腺缺血.20例胰腺正常的对照组同样行CTP.3周后对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复查CT增强扫描观察有无胰腺坏死.结果 对照组CT显示胰腺血流量(PBF)和胰腺血容量(PBV)总是大于肝脏血流量(HBF)和肝脏血容量(HBV) (P <0.01).以对照组的扫描结果为标准,当PBF和PBV小于HBF和HBV时,认为存在胰腺缺血(P<0.01).20例患者中10例存在胰腺缺血.3周后,存在胰腺缺血的10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胰腺坏死;10例未发现胰腺缺血的患者均表现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未发生胰腺坏死.CTP预测胰腺坏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0.9%.结论 CTP能早期发现胰腺缺血,预测胰腺坏死,可以作为评价急性重型胰腺炎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和分型中的作用。方法95例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均进行屏气CT扫描,其中,14例进行增强扫描,30例患者进行多次扫描。结果本组95例中,80例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表现为胰腺肿大水肿,胰周间隙和肾旁前间隙蜂窝织炎,实质密度不均匀,另15例诊断为出血坏死型胰腺炎,除有上述表现外,还可见出血坏死区域。结论CT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分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T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01~2012-01来我院住院的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腹部CT检查,观察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效果。结果:CT扫描诊断符合率100.00%;通过CT扫描,4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都获得了正确的判断与处理。结论:CT技术能够准确有效的诊断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T与MRI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8例高度疑似急性胰腺炎患者行CT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与临床确诊结果符合情况。结果 58例患者经过CT和MRI扫描,其中MRI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明显高于CT,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5、12.02、15.88,P均0.05)。结论 MRI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高于CT检查,MRI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2013年7月~2014年7月的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护理,从而做到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护理方法与经验的有效探讨。方法在护理过程中使用心理护理、一般护理、观察护理等非手术模式来完成护理过程。结果 8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治愈率77例(91.7%),死亡4例(4.8%),转其它科室3例(3.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的精心护理在转归过程中起到较为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螺旋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我院46例经临床和手术明确诊断的急性胰腺炎CT征象进行分析评价,并进行CT分级。结果46例急性胰腺炎病例中,42例首次扫描诊断为急性胰腺炎,1例在复查CT扫描时确诊为急性胰腺炎,3例在首次及复查时CT均表现为正常。40例A、B、C级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6例D、E级患者,其中4例非手术治疗,2例行手术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方法,它不仅可以发现并发症,而且还可以准确地进行CT分级,对临床判断预后、制订正确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CT扫描预测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共121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以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受检者11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Philips HD1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以及Philips MX8000双排螺旋CT机分别进行B超扫描和CT扫描诊断。观察比较不同诊断方法对预测急性胰腺炎以及其大出血、血管异常、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评价其诊断优良率。结果①应用CT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的灵敏度为89.3%,特异度为90.9%,明显高于应用B超诊断的65.3%、52.7%,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应用CT扫描诊断急性胰腺炎大出血、血管异常、胃底静脉曲张等并发症的灵敏度分别为83.5%、86.8%、80.2%,而特异度分别为89.1%、86工4%、85.4%,均显著高于应用B超诊断的56.2%、59.5%、45.4%,53.6%、57.3%、44.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CT扫描诊断的评定优良率为93.5%,也显著高于B超诊断的77.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腹部CT扫描预测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明显优于采用B超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急性胰腺炎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85例急性胰腺炎采取5mm~10mm间隔平扫及增强扫描,对胰周液体聚集者作扩大区域扫描.结果:急性胰腺炎CT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胰腺肿胀(83/85),胰腺坏死(44/85),胰周积液(46/85),胰腺脓肿(14/85).结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的确诊和监测病情的发展等方面有较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腹部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并发症诊断及预测预后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151例,分析腹部CT中常见表现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的关系.对比不同Balthazar CT 严重指数 (CTSI)分级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CT中具有脂肪肝、胸腔积液、肝上间隙积液、肾上腺受侵(AGI)、肾周间隙受侵(PSI)和胃裸区受侵(GBAI)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上述CT征象阴性患者(P<0.05).随着CTSI分级加重,患者的禁食时间、发热时间、住院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逐渐延长,假性囊肿、中转手术、器官衰竭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P<0.05).结论 重度脂肪肝、AGI、GBAI、PSI和肝上间隙积液为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和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治疗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及治疗对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2月接受了ERCP诊疗的30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病例特点,比较ERCP前后患者的Ranson评分。结果30例患者中内镜下治疗26例,其中乳头切开24例,胆管取石9例,胆管支架2例,鼻胆管引流2例,胰管取石4例,胰管支架12例,有4例未行治疗。3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前及术后的Ranson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根据Ranson评分计算的预测病死率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胆源性胰腺炎ERCP是安全的,不会增加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图1ERCP术前及术后的Ranson评分经t检验(P=0.33)天数为16.5天,术前Ranson评分平均为0.71±0.19分,术后Ranson评分平均为0.53±0.15分,术后平均住院15.6天。经t检验,两组患者的术后Ranson评分均无显著差异。3讨论ERCP及其内镜治疗已成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方法[4]。Soetikno等[5]总结了834例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结果,早期内镜治疗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认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内镜介入治疗越早,并发症发生率与病死率越低。本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下乳头切开胆管取石9例,乳头切开胆管支架2例,鼻胆管引流2例,术后无内镜治疗并发症发生,腹痛缓解,淀粉酶正常。治疗后Ranson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不会增加病死率,与文献报道一致。表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行ERCP治疗是安全有效的。Fan等[6]报道195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在入院后24h内行ERCP及EST与常规治疗,结果显示,轻症急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第三代双源CT上腹部超低剂量灌注成像,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对比研究急性胰腺炎患者重建图像与常规CT增强扫描的图像质量。方法纳入拟诊为急性胰腺炎的患者33例行超低剂量CT灌注扫描,收集同期行上腹部常规增强扫描的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上述各期图像质量进行客观及主观评价,并记录辐射剂量。客观测量指标包括各期腹主动脉CT值、门静脉CT值及胰腺CT值,并以腰大肌为参照物计算出各期腹主动脉、门静脉及胰腺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腹主动脉CT值、CNR、SNR及胰腺CT值、CNR灌注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均高于常规增强扫描,门静脉CT值、CNR、SNR及胰腺SNR灌注重建门脉期高于常规增强扫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SNR灌注重建动脉期与常规增强扫描无统计学差异(P0.05);门静脉CT值、CNR、SNR灌注重建动脉期低于常规增强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重建动脉期、门脉期图像质量主观评分为(4.6±0.48)、(4.6±0.49)分,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Kappa=0.667、0.678)。上腹部超低剂量灌注扫描辐射剂量为(8.4±0.7)mSv。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基于第三代双源CT超低剂量灌注重建的多期图像质量不低于常规CT增强扫描图像,可用于临床诊断工作。  相似文献   

12.
彭雅松  王东 《西南军医》2012,14(3):502-504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hypertriglyceridemia pancreatitis,HT-GP)在各种原因所致的胰腺炎病例中,约占10%,而这一比例在妊娠期胰腺炎中高达56%[1],自1865年speck首次报道高脂血症与胰腺炎的关系以来,关于高脂血症与胰腺炎发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脂血症性胰腺炎也成为继胆源性,酒精性之后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常见病因,急性胰腺炎与高脂血症的并存率约为12%~38%,且常在发病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MSCT和MRI增强扫描在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将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与随访前均接受MSCT、MRI增强扫描,对比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影像学特征、病理性质的差异并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MSCT和MRI增强扫描结果得知:胰腺癌患者胰腺体积增大、胰腺周围组织及大血管的侵犯、胰腺周围淋巴结肿大、动脉期强化不明显、胰胆管不规则扩张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患者(P 0. 05);慢性胰腺炎患者病变及病变周围囊肿、病变钙化、胰胆管平滑状扩张等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胰腺癌患者(P 0. 05);采用MSCT和MRI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临床中的诊断率显著高于单一使用MSCT或单一使用MRI的诊断准确率(P 0. 05); MSCT与MRI单项诊断结果无差异性(P 0. 05)。结论 MSCT与MRI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在胰腺癌与慢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本院自 1996年至今 ,采用CT导向经皮穿刺引流术 ,对 10例胰腺炎并发急性积液、假性囊肿 (非感染或感染性 )进行治疗 ,本文讨论介入的方法及其在治疗胰腺炎并发症的效果及作用。材料与方法一、病例本组 10例 ,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5~ 6 4岁 ,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 ,体温 30~ 4 0℃ ,腹痛剧烈 ,恶心呕吐 ,伴腹膜炎。发病 3~ 5d ,CT扫描示腹腔、胰周大量积液。 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 ,经保守治疗 1个月左右 ,病情已有稳定 ,但仍有发热、腹痛、腹膜炎症状及体征 ,CT扫描示胰周有较大 (直径大于 5cm )囊肿 ,密度欠均匀。二、介入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表现对急性胰腺炎经治疗后随访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9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超声的特征性表现,检测患者入院第1天、第1周和第2周的血清VDBP水平,并通过与健康成人的血清VDBP水平对比分析。结果超声与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发现率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第1天和第1周的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2周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维生素D结合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定期超声检查,并结合血清VDBP水平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治疗后随访过程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运用CT扫描图像分析急性胰腺炎的远期后遗症。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85例患者,患者在CT图像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在急性发作至少1个月后接受了1次或多次随访CT扫描,我们把所有随访CT扫描的结果制成表格,包括初次急性胰腺炎发作的时间间隔。结果 16.5%的患者有残存的炎症改变,距离急性胰腺炎初次发作的中位数间隔时间是78天。27.1%的患者有残存的积液,且持续存在的中位数时间是132天。4例患者有残存的实质样炎性包块,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肿瘤。其它远期后遗症包括胰腺导管扩张、胰腺萎缩、新发或增强的胰腺钙化、胆道扩张也做出分析。图片分析显示了这些残存改变和远期并发症。结论识别急性胰腺炎的残存改变,其中一些是长期存在的,对于正确解读胰腺CT来说十分重要。这些残存改变与急性胰腺炎或胰腺/胰周肿瘤很相像,可能会引起误诊,尤其是在没有之前CT图像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7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17例发生肝损害,占23%,其中轻症胰腺炎(MAP)13例,占19%,重症4例,占80%.MAP肝功能损害较SAP轻,重症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症重,肝功能恢复时间延长.结论:急性胰腺炎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因、各种破坏因子、炎症递质的参与、内毒素作用等因素,在AP伴肝损害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86例疑似急性胰腺炎合并脂肪肝患者,行CT检查及超声检查,分析检出情况及病情分级情况。结果 两种诊断方式在脂肪肝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化验、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症状后发现,386例患者中368例为急性胰腺炎。CT扫描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60%、96.49%、75.00%,超声检查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63%、97.83%、72.22%,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胰腺炎急性期伴有脂肪肝行CT与超声检查无明显差异,能够真实并且准确的反应疾病情况。  相似文献   

19.
轻症急性胰腺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0例无胰腺疾病的患者和23例临床上诊断为轻症急性胰腺炎、CT分级为A~B级的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灌注扫描。分别测量正常胰腺组织和MAP患者胰腺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的平均值,并进行分析。结果:MAP相对于正常胰腺表现为较高的灌注,以A级MAP高灌注更为明显,而B级MAP由于水肿的存在,局部产生了等灌注或低灌注效应。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于MA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是一种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向永华  祝益民  金科  陈桦  王海  何四平   《放射学实践》2013,28(4):459-462
目的:评价MRI在儿童轻型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作用并探讨适合的MRI检查序列。方法:对20例胰腺正常儿童及10例经临床确诊的轻型急性胰腺炎患儿行MRI检查。扫描序列为脂肪抑制快速小角度激发T1加权成像(FLASH)、刀锋技术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BLADE-TSE)、常规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成像(TSE)、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以及DWI成像(b=400、600、800s/mm2)。评价各成像序列在胰腺炎诊断中的优势,确定DWI成像时的合适b值。结果:本组10例胰腺炎患儿在MRI上均有阳性表现,在FLASH序列上胰腺相对于肝脏呈等信号(2例)及低信号(8例),在BLADE-TSE序列上,胰腺相对于肝脏呈较高信号。在FLASH及BLADE-TSE序列上,胰腺炎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胰腺与肝脏信号强度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LASH序列显示胰腺炎胰腺内在信号改变明显;True-FISP序列在显示胰周炎症敏感清晰;BLADE-TSE序列与常规TSE序列对胰腺及胰周炎症均可较好显示,但成像质量BLADE-TSE序列优于常规TSE序列。DWI成像时选择b值600s/mm2时图像既有较好对比度又有较高信噪比。结论:MRI在儿童轻型急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FLASH、BLADE-TSE以及True-FISP序列可作为评价胰腺炎的常规扫描序列,DWI扫描时使用b值为600s/mm2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