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变化。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2组,Ⅰ组(假手术组); Ⅱ组(脑缺血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层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Ⅰ组比较,Ⅱ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均严重受损; 光镜下Ⅱ组缺血性病理改变较重,与Ⅰ组比较,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 脑缺血本身可上调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电针治疗对脑梗死后不同时间点神经蛋白聚糖(neurocan)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组、电针治疗组.用电凝法建立MCAO模型,选取内关、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四穴给予电针刺激,连续治疗4周.选取1、2、4周三个时间点用免疫荧光检测neurocan蛋白的分布,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neurocan tuRNA、neurocan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neurocan主要分布于梗死灶周同区域的胶质细胞及细胞间隙.MCAO模型组neurocanmRNA表达在梗死后1周明显增高,且梗死后2周(0.806±0.224)表达达峰值,持续至梗死后4周仍表达仍增多;电针治疗组neurocanmRNA表达在电针治疗后1周明显降低,而后逐渐下降,至4周(0.031±0.018)达最低值.MCAO模型组neurocan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且有逐渐升高趋势,术后4周(0.878±0.049)达最高值;电针治疗组neurocan蛋白表达在电针治疗后2周明显降低,而后逐渐下降,至4周(0.292±0.042)达最低.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电针对脑梗死后neurocan的表达增加起抑制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抑制胶质瘢痕形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乙酸镁对局灶性脑缺血后大鼠神经行为、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缺血半暗带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乙酸镁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Ⅰ组(假手术+安慰剂组);Ⅱ组(脑缺血+安慰剂组);Ⅲ组(脑缺血+药物组)。用线栓法建立动物模型,不给予再灌注,各组在术后48h断头取脑,处死前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NGF、BDNF的表达。结果Ⅰ组在神经功能评分、梗死体积、组织形态及大脑皮质相应部位NGF、BDNF阳性细胞数均正常。与Ⅱ组相比,Ⅲ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和梗死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Ⅱ组、Ⅲ组缺血性病理改变均较重,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别;Ⅲ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较Ⅱ组增加(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缺血半暗带NGF、BDNF阳性神经元数增加(P<0.05)。结论丹参乙酸镁可增加脑缺血损伤后缺血半暗带NGF、BDNF的表达,但其发挥的神经保护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丁香酚吸嗅对MCAO模型SD大鼠认知和记忆能力的行为学的影响,评价其对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丁香酚组和假手术组,每组20只。采用大脑中动脉内线栓阻断法(MCAO)制造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给予相应处理3 w后,大鼠行神经行为学评分后处死,取大脑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脑梗死容积百分比;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海马CA3区的表达。结果丁香酚吸嗅组干预3 w后与模型组比较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TTC染色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0.01),Morris水迷宫实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海马CA3区BDNF的表达显著性增多。结论丁香酚吸嗅对MACO模型大鼠的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提高脑内BDNF含量,调节脑区功能,从而达到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5.
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表达与调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探讨: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mRAN水平的变化,推测BDNF对损伤病理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原位交检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BDNFmRNA,图像分析间接定量BDNFmRNA水平。结果(1)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均能诱导双侧海马神经元BDNFmRNA水平增高;(2)缺血损伤过重后海马神经元BDNFmRNA水平增高的程度反而小;(3)再灌注后BDNFmRN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电针对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 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s,RHRSP)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神经黏蛋白mRNA(neurocan-mRNA)表达、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环形银夹使SD大鼠的双侧肾动脉狭窄,制成RHRSP,再用线栓法制成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电镜等技术观察电针对脑缺血2h后再灌注1、7、14、30d大鼠脑内神经黏蛋白-mRNA表达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干预作用,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电针组脑缺血-再灌注7、14、30d大鼠脑缺血区周围及海马区neurocan-mRNA表达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神经元、血管壁等细胞超微结构的损伤较对照各组减轻。结论电针对RHRSP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神经抑制因子neurocan-mRNA表达、减轻细胞超微结构损害等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并检测体外表达目的基因的能力。方法应用基因克隆技术将大鼠BDNF的cDNA基因序列克隆入腺病毒质粒pAAV-MCS,PCR酶切测序鉴定序列。与AAV病毒包装质粒pAAV-RC、pHelper用磷酸钙法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得到含转基因过表达BDNF的病毒载体(rAAV-BDNF)。重组病毒感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BDNF基因及蛋白表达情况,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表达产物浓度。结果证实BDNFcDNA片段插入到病毒基因组内,并整合到宿主基因组后稳定表达,病毒滴度可以达到1.29×108PFU/mL。重组病毒感染Hela细胞后能高水平表达BDNF,ELISA结果表明,Hela细胞从病毒感染后第2天到第10天表达BDNF水平呈上升趋势,第10天达到2253pg/mL。结论成功地构建了表达BDNF基因的腺相关病毒载体,并可在体外高水平表达其所携带的目的基因,为将其进一步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性疾病治疗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头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将70只健康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头针组(模型组和头针组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7d、14d、28d共6个亚组)。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再灌注模型,选取顶颞后斜线,顶颞前斜线,进针后接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疏密波,频率2Hz/100Hz,强度2mA,每次20min,每天1次。应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NSS)、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各时间点头针对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缺血区海马齿状回NGF含量的影响。结果头针组与模型组各时相上的组间比较:(1)NSS指标:第7天、14天、28天头针组的NSS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2)缺血区海马齿状回NGF表达情况:各时间点头针组和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缺血再灌注7d、14d、28d,头针组各时间点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头针可通过增加NGF的含量来促进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修复,实现对缺血脑组织保护的目的 。  相似文献   

9.
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胶质瘤内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NGF(NeverGrowth Factor,神经生长因子)、BDNF(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脑胶质瘤内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肿瘤病理分级、实体肿瘤部位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70例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NGF和BDNF的表达。结果NGF和BDNF阳性细胞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内的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之间阳性细胞表达率也有差异,分别是:I级16.56%,11.24%;II级32.45%,18.23%;III级40.91%,21.44%;IV级24.71%,15.39%,正常脑组织内的表达率为7.06%,5.98%,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NGF和BDNF阳性细胞表达率在不同部位胶质瘤内各不相同,分别为:颞叶42.57%,24.19%;顶叶35.62%,20.09%;小脑28.67%,16.17%;额叶21.45%,12.4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NGF和BDNF在脑胶质瘤内高表达;NGF和BDNF阳性细胞表达与胶质瘤的病理级别、肿瘤部位有关;NGF和BDNF可能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和方法利用BDNF、TrkB的抗体及地高辛标记的BDNFDNA探针,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对正常成年大鼠腰段脊髓BDNF及其TrkB受体的分布与细胞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BDNF及其mRNA在脊髓各型神经元中都有明显的表达,TrkB受体则主要分布在腹角运动神经元中,中间带及背角部分细胞亦有表达。胶质细胞中同时有BDNF及其mRNA、TrkB受体的表达。结论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各型神经元,不仅是BDNF的效应细胞,其自身亦表达BDNF,靶源性、旁分泌、自分泌方式产生的BDNF共同参与了脊髓神经元的调节。胶质细胞不仅为神经元提供旁分泌因子,其自身亦受BDNF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脑水肿和内皮素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实验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和密度梯度法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对Wistar大鼠缺血皮层和血浆内皮素(ET-1)和脑皮层比重的影响,结果表明,脑缺血前后10d分别每天给予不同剂量的神经生长因子(2mg/kg,1mg/kg,2mg/kg,3mg/kg)能不同程度地影响脑缺血皮层中内皮素的变化,缺血性脑水肿也相应地得到改善,且呈量效依赖关系,为该药治疗脑血管病提供其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皮层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脑梗死1、7、14、21、28d组及TMS1、7、14、21、28d组,每组各8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脑梗死模型;在规定的时间点行神经功能评定,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梗死侧皮层BDNF的表达。结果(1)和脑梗死28d组相比,TMS28 d组大鼠Bederson神经功能评分、平衡木实验、网屏实验评分均较低,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棒实验虽评分较低,但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大鼠脑梗死1d后梗死侧皮层可见较多BDNF阳性表达神经细胞,主要位于梗死灶周围,至第7d表达达高峰,然后开始下降;TMS7、14、21d组梗死侧皮层BDNF表达增加。结论TMS能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机理可能与TMS能增加脑梗死侧皮层BDN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时大鼠海马各区及齿状回神经元β-神经生长因子(β-nervegrowthfactor,β-NGF)及其受体trkA2和p75NGFR基因表达变化对神经元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mRNA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等方法,分别观察各缺血组和对照组大鼠海马各区及齿状回神经元上述3种基因表达的变化和神经元凋亡状况。结果正常大鼠海马和齿状回神经元均表达β-NGF、trkA2和p75NGFRmRNA及蛋白,无神经元凋亡。急性脑缺血后,海马CA1、CA2和CA3区均出现大量凋亡的神经元,其密度均明显高于同组CA4区及齿状回(P<0.01)。缺血组海马CA1、CA2和CA3区神经元β-NGF、trkA2和p75NGFR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的对应区域(P<0.05或P<0.01),它们的表达水平彼此间均呈正相关(r=0.213~0.835,P<0.05~P<0.0001),并均与对应区域的凋亡神经元密度呈负相关(r=?0.551~?0.823,P<0.0001)。缺血组CA4区及齿状回神经元β-NGF及其受体的表达无显著变化,且与凋亡无相关关系。结论β-NGF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方式发挥神经元保护作用,β-NGF可能对其两种受体的表达具有正性诱导作用,缺血引起的β-NGF及其两种受体表达减少可能是导致对缺血敏感的海马CA1、CA2和CA3区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转入大鼠海马原代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中,获得NSCs-BDNF基因工程干细胞并移植治疗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方法 分离培养新生大鼠海马区NSCs,检测其增殖、分化等特性;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BDNF,转染NSCs,获得NSCs-BDNF基因工程干细胞,检测其BDNF的表达和活性;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NSCs-BDNF移植入模型缺血侧海马,进行组织学和行为学检测.结果 NSCs-BDNF移植后可以观察到动物行为学的改善,术后4周Longa评分1.343±0.293,脑切片可以观察到海马齿状回神经元数目的增加,术后4周存活率87.5%±6.6%,较对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Cs-BDNF移植对实验性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认知功能及神经营养因子水平的影响,为临床精神分裂症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天津市安定医院住院的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帕利哌酮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研究组临床症状;采用Stroop测验(SCWT)、数字符号编码测验(DSCT)、持续操作测验(CPT)和连线测验A(TMTA)评定对照组和研究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两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营养因子3(NT-3)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PANSS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8.12±11.84)分vs.(38.45±7.24)分,Z=24.14,P0.01];治疗后,研究组认知功能指标(SCWT、CPT、DCST及TMTA时间)、BDNF、NGF及NT-3水平均较治疗前高,但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帕利哌酮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治疗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进一步研究抑郁的发病机制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 (EGb)及盐酸文拉法辛 (venlafaxine)在抑郁治疗中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采用慢性综合应激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观察抑郁大鼠经不同药物治疗前后的行为学变化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DNF)的免疫组织化学改变。结果 抑郁大鼠海马CA3区BDNF表达显著减弱 ,开场行为中探究行为减少 ,排便增多 ;EGb及venlafaxine联合给药 2 8天后 ,与其他给药组相比 ,大鼠海马CA3区BDNF表达增强 ,探究行为增多 ,排便量减少。结论 慢性综合应激致抑郁大鼠存在脑损伤 ,EGb及venlafaxine联合用药可能通过保护神经元、减轻脑损伤而达到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脑心通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IL-6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实验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中IL一6水平的影响。方法: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脑中动脉梗死(MCAO)模型,应用干一湿重法观察脑含水量变化、HE染色观察梗死周围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中lL一6的表达。研究不同剂量脑心通对脑梗死后大鼠行为学评分.脑含水量及脑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lL一6表达的影响。结果:脑梗死组织周围炎细胞浸润和IL一6阳性细胞表达于梗死后6h开始增多,48h达高峰,并持续到7d。脑心通治疗组大鼠脑梗死后脑水肿减轻,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中IL一6阳性细胞减少,大、中剂量脑心通治疗组效果较为显著。结论:脑心通有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_6的过度表达,保护神经元,减轻脑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Proper placental development is essential during pregnancy since it forms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maternal–foetal circulations and is critical for foetal nutrition and oxygenation. Neurotrophins such as nerve growth factor (NGF),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n (BDNF), neurotrophin-3 (NT-3) and neurotrophin-4/5 (NT-4/5) are naturally occurring molecules that regulate development of the placenta and brain. BDNF and NGF also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angiogenesis. Rec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levels of BDNF and NGF are regulated by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which is an important omega-3 fatty acid and is a structural component of the plasma membrane. Oxidative stress during pregnancy may lower the levels of DHA and affecting the fluidity of the membranes leading to the changes in the levels and expression of BDNF and NGF. Therefore altered levels and expression of NGF and BDNF may lead to abnormal foetal growth and brain development that may increase the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etabolic syndromes and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in children born preterm. This review discuss about the neurotrophins and their role in the feto-placental unit during critical period of pregnanc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