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旨在提高肝癌患者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肝癌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临床表现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探讨。结果对肝癌患者行心理护理是有效的。结论重视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肝癌患者得到治疗的保障。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是仅有一小部分患者具有手术时机。虽然肝切除及肝移植在小肝癌患者中取得良好结局,但是大肝癌、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肝癌合并肝硬化及脾机能亢进等患者,易失去手术切除机会,且病情发展迅速,常在发病后数月内死亡。即使外科手术根治性切除肿瘤,80%患者5年内面临复发,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  相似文献   

3.
梁晓冬 《实用医技杂志》2013,(12):1303-1304
<正>肝癌是指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2种,人们日常说的肝癌指的多是原发性肝癌。原发性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原发性肝癌在我国属于高发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一大杀手,其危险性不容小视。一些肝癌的早期表现很不典型,临床患者往往无任何不适,容易被忽视。只有部分患者可出现食欲明显减退,腹部  相似文献   

4.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一类肿瘤,我国每年发病患者数占全球发病患者数的53%,是第二大疾病死亡原因。根据2010年我国人群死因流行病学数据,肝癌已经是我国男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第二位,仅次于肺癌。目前,肝癌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每年大约有25万名患者死于肝癌。肝癌总的5年生存率不超过15%,尤其是有症状者,5年生存率低于10%。之所以肝癌的死亡率如此之高,最为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肝癌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肝癌患者的心理反应以及形成原因,以提供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根据访谈和观察结果对肝癌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恐惧焦虑、忧郁悲观、孤独忧伤是患者的常见心理。结论:针对性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护理是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肝癌患者达到预期康复目标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6.
俞悦 《肝博士》2006,(2):72-74
肝癌患者特别是中晚期肝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肝癌患者及其家属若能正确认识,共同努力,使患者建立并维持乐观、向上、积极、勇敢的心理防御体系,牢固树立和肝癌抗争的战斗精神,积极配合正  相似文献   

7.
营养不良是影响肝癌患者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改善肝癌患者营养不良的关键是尽早采取有效评估工具发现并及时干预。现对常用营养评估工具、方法在肝癌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为该类患者营养评估的选择作参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可溶性纤维介素蛋白2(soluble fibrinogen-like protein 2, sFGL2)在评估和预测肝细胞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在绍兴第二医院肝细胞肝癌切除术患者111例。通过Fisher确切概率法和COX回归分析法评估术前sFGL2水平在肝细胞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复发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111名肝细胞肝癌患者其中位随访时间为30.3个月,期间共有47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发生复发,同时复发组肝细胞肝癌患者的sFGL2水平显著高于未复发组肝细胞肝癌患者sFGL2水平。根据sFGL2的平均值62.89ng/mL作为决定值,将肝细胞肝癌患者人群分为高sFGL2组和低sFGL2组。多因素分析显示sFGL2是预测肝癌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子(OR:1.90;95%CI:1.01-3.53;P=0.045)。sFGL2水平与肝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sFGL2是一个简便、高效、易检测、低成本的肝细胞肝癌患者切除术后复发预测指标,sFGL2 > 62.89ng/mL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显著增加,sFGL2有利于肝细胞肝癌综合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BsAg阴转的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40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33例HBsAg阴转的非肝癌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男性、HBsAg阴转年龄>50岁、肝硬化、肝癌家族史、HBV DNA(+)是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sAg阴转年龄>50岁、肝硬化、肝癌家族史是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HBsAg阴转的慢性乙肝患者仍有可能进展为肝癌,HBsAg阴转年龄>50岁、存在肝硬化基础、肝癌家族史是并发肝癌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应定期检测AFP、腹部彩超等检查,以排除肝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肝癌是全球第5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80%为原发性肝癌。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有7%,全球每年有60万以上患者死于肝癌。这种疾病多见于东亚、东南亚和中非,其中50%以上患者位于我国。肝癌患者临床诊断时多为晚期,即使在发达国家,仅有小部分患者适合于肝癌的治愈性治疗(包括肝切除、肝移植、经皮及经动脉消融治疗),肿瘤的大小、肝功能的储备能力及门静脉高压等限制了手术及消融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入医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思想起源可追溯至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时代.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至20世纪,由于放射学崛起,介入医学才逐渐形成体系.新设备和新技术推动了介入医学的进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介入医学已初具规模.其技术及应用领域已超出传统"介入放射学"范围.  相似文献   

12.
介入技术是指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诊疗的创伤最小的技术方法,是介于外科、内科诊治技术之间的新兴方法,包括内镜和血管内介入。近30年来,由于消化内镜及放射介入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消化系统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成为可能。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的介  相似文献   

13.
介入医学是医学领域内发展最迅速的学科之一,存在十分良好的发展前景。目前介入放射治疗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主要是学科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介入诊疗技术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要加强学科自身建设,加强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介入放射学科要强调创新;要重视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结合,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信息科学相结合研究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仍然是重中之重,针对该两大疾病的治疗技术及其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自然是未来的总体方向。管腔内支架(endoluminal stent,ES)作为介入医学领域的一项高新技术,用于临床的历史不长,但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该项技术无论在临床疗效与应用范围,还是在新型ES研制与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必将成为21世纪介入医学的研究热点。大力发展介入放射学是当今介入医学战略的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14.
56例右膈动脉供血的大肝癌栓塞治疗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罗小平  喻明宪 《重庆医学》2001,30(3):215-216,268
目的 研究大肝癌右膈动脉开放的DSA表现及高度选择性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以提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高度选择性插管至供应癌肿的膈动脉,并用碘油化疗药充分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结果 本组258例5-15cm大肝癌在介入治疗术中发现在膈动脉供应癌肿血液的56例(21.7%),其中首次介入治疗时发现22例(8.6%),第2-3次介入治疗时发现34例(13.3%);经高度选择性栓塞治疗后,所有病例肿瘤均明显缩小,6个月生存率56例(100%),1年生存率45例(80.4%),2年生存率21例(37.7%)。结论 右膈动脉供应癌肿血液在大肝癌病例中较多见,找到并高度选择性充分栓塞其血供是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蒋霆辉  茅爱武 《当代医学》2009,3(5):104-106
自的介入医学近几十年的发展越来越凸现出一些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医学伦理、学科理念方面的新特点,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小剂量低伤害介入治疗(或称:密集低损介入治疗、频微介入)在诊断困难和及时治疗相矛盾时显示了其重要的作用和伦理意义。介入医学追求至善的伦理特性和可能性在整个医学领域拓展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介入性超声治疗淋巴囊肿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不同的介入性超声方法治疗盆腔淋巴囊肿,以淋巴囊肿缩小1/2以上或消失,且临床症状缓解为有效标准,评价介入性超声对盆腔淋巴囊肿的治疗价值。结果:37例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共48个淋巴囊肿,其中7个行超声引导下置管引流术,29个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12个行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术加硬化治疗,三种介入性超声治疗方法的有效率分别为71.4%、89.7%、91.7%。结论:介入性超声是治疗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囊肿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尤其是酒精硬化治疗,可作首选。  相似文献   

17.
近几十年,冠脉介入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诊疗手段,来华的留学生也对此非常感兴趣,并涉猎了该领域的学习。但心血管介入作为一项有创的诊疗技术,具有一定的医疗风险,规范留学生的心血管介入培训既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也保证了医疗安全。本文结合心血管留学生冠脉介入教学实践,探讨如何规范留学生的心血管介入诊疗培训。  相似文献   

18.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鹏程  官彬  彭吉民 《河北医学》2012,18(5):637-640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9 年1 月至2011 年1 月期间,对19 例经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明确出血部位后,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结果:16 例患者在栓塞后立即停止出血,3 例出血明显减少,经过一周对症治疗后,出血完全停止.栓塞后7 例出现轻度发热,5 例出现下腹胀痛,1 例出现臀部疼痛,经对症治疗得到有效缓解.结论:使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产后出血,具有止血快、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保留生育能力等优点,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传统上必须采取开胸手术才能得以根治。近10余年来,由于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先心患者可以通过心导管介入微创治疗治愈,使之成为先心病的重要诊疗手段。来华的心内科留学生也对此非常感兴趣,热切期望学习该技术。但心血管介入技术门槛高,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本文结合我科留学生培训的教学实践,探索留学生的先心病介入规范化培训,使之能满足留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也确保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Budd—Chiari综合征患者33例,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征采用的不同介入治疗方法,观察介入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30d下腔静脉压力、肝脾形态及门静脉、脾动静脉及肝动脉右前支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压力、狭窄两端压力差[(13.89±2.94)、(1.73±0.23)mmHg]较术前[(20.67±5.82)、(8.18±1.62)mmHg]明显降低,而介入治疗后下腔静脉直径[(2.53±0.58)cm]较治疗前[(0.59±0.23)cm]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30d肝右叶最大斜径[(12.0±1.7)cml、尾叶最大斜径[(7.0±0.6)tin]、脾脏最大斜径[(11.0±O.9)cm]均较治疗前[(15.8±1.6)、(8.1±1.3)、(14.5±2.6)cml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0d门静脉流速[(18.4±2.3)cm/s]及肝动脉右前支峰值流速[(56.3±6.2)cm/s]均较治疗前[(15.8±2.6)、(46.5±7.3)cm/s]明显增加,而治疗后30d脾静脉流速[(10.3±2.6)cm/s]较治疗前[(15.8±2.6)cm/S1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介入方法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成功率高,能明显改善腔静脉压力,使肝脾明显回缩,且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是一种微创、恢复快、疗效显著且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柞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