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RA)和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慢性肾衰(CRF)高血压患者血浆心钠素(ANF)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口服氯沙坦(Los组)或福辛普利(Fos组)连续12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及12周测定坐位舒张压(SiDBP)、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ANF、血管紧张素Ⅰ(AⅠ)和血管紧张素Ⅱ(AⅡ)。用SPSS7.0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经12周治疗,两组患者SiDBP均降至目标值。Fos组与治疗前比较,AⅡ下降,ANF和Scr升高(P<0.01)。Los组AⅡ明显升高(P<0.01),ANF在短暂升高后降至治疗前水平,Scr无变化。结论ACEI可能对CRF高血压患者肾内灌注压有影响,ANF动态改变可作为肾内灌注压变化的指标之一。ATRA对肾内灌注压影响小于ACEI。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 PHT)时局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alpha, TNF-α)、血管紧张素原与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 NF-κB)在门静脉高压症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肝硬化PHT病人脾脏动、静脉组织和正常血管TNF-α mRNA及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情况,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方法检测局部NF-κB的活性.结果 对照组内脾脏动、静脉组织TNF-α mRNA与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分别为(0.24±0.08)、(0.21±0.12);(0.23±0.09)、(0.18±0.05),显著低于肝硬化PHT组脾动脉、脾静脉组织TNF-α mRNA及局部血管紧张素原mRNA的表达(0.38±0.11)、(0.36±0.16);(0.48±0.12)、(0.43±0.10)(P=0.025;0.029);对照组脾动、静脉局部NF-κB未被检测到明显的活性,而于肝硬化PHT组检测到显著具有活性的NF-κB表达(P=0.031),且PHT组脾脏动、静脉TNF-α mRNA表达与NF-κB的活性显著的正相关(r=0.796,P=0.035;r=0.849,P=0.041).结论 肝硬化PHT病人局部TNF-α、血管紧张素原表达增强,NF-κB的活化,三者相互作用,可能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内脏血管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6名飞行员复杂持技飞行前后的血浆心钠素(ANF)、环磷酸鸟苷(cGMP)、环磷酸腺苷(cAMP)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并以16名地勤人员作对照.结果发现,飞行前空地勤人员上述物质含量均无明显差异(P>0.05).特技飞行刚结束,飞行组血浆ANF、cGMP及cAMP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十分显著(P<0.001).特技飞行后6h,飞行组血浆ANF含量已恢复正常(P>0.05),但cGMP及cAMP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5).结果提示,复杂特技飞行可引起血浆ANF、cGMP及cAMP显著升高.这些物质在血液中含量增加对特技飞行时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可能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合并肺动脉高压(PHT)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8例SSc合并PHT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后病情变化,并与73例未合并PHT的SSc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8例SSc合并PHT患者中,21例为血管源性PHT,7例为严重肺纤维化导致的肺源性PHT。与未合并PHT患者血清中白蛋白、γ-球蛋白、IgA、IgG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肢端溃疡/指端凹陷性瘢痕、肌酶升高、肾脏受累、食管钡餐及ECG异常的发生率及ANA、抗RNP抗体阳性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上述指标有助于发现合并PHT的可能性;PHT是SSc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多伴有其他脏器损害,预后不良,应尽早采取综合治疗,尤其是针对原发病和诱因的强化治疗,血管扩张剂(主要是钙离子阻滞剂)和抗凝剂是治疗PHT的基本药物,病情顽固患者用前列环素制剂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心房利钠因子(ANF)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以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心钠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的变化和意义。结果表明:心衰病人血浆ANF含量为1319.5±740.7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84.8±79.1pg/ml,且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心衰病人血浆ANF水平与ATⅡ及ALD水平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52和0.288。这提示ANF和RAA系统共同参与了心功能不全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 2 0名老年人糖餐前后血压、血管紧张素 ( Ang )、心钠素 ( ANF)进行测定 ,结果提示餐后血压下降伴有 Ang 浓度下降 (0 .0 5≥ P≥ 0 .0 1 ) ,ANF浓度上升 (0 .0 5≥ P≥0 .0 1 ) ,Ang /ANF比值下降 (P>0 .0 0 1 ) ,回归处理表明餐后血压下降幅度和 Ang /ANF比值减少幅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甲减 )病人血浆心钠素 (ANF)水平的改变。 方法 甲亢、甲减病人为观察组 ,献血者为对照组。采用双抗体 -聚乙二醇放免法测定血浆 ANF水平。 结果 (1)甲亢病人治疗前 AN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甲减病人治疗前则低于对照组 (P<0 .0 1)。 (2 )甲亢、甲减治疗前后 ANF水平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经治疗后 ANF恢复正常。 (3)甲亢心脏病人 ANF水平明显高于无甲亢心脏病 (P<0 .0 1)。相关分析显示 ANF与 FT3呈正相关 (P<0 .0 1)。 结论  ANF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疾病病情轻重以及考核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通过离体灌流方法观察C型利钠肽(CNP)对离体猪冠状动脉血管张力的影响,探讨C型利钠肽的扩血管能力及其机制。方法本实验分为三组:C型利钠肽组(CNP组)、硝酸甘油组(GTN组)、利钠肽受体C(NPR-C)激动剂组(c ANF4-23组)。1上述各组中分别加入去甲肾上腺素(NE),然后分别加入GTN、CNP和c ANF4-23,比较CNP和硝酸甘油对冠状动脉的扩张能力,并了解c ANF4-23是否有扩血管作用。2在CNP组预先加入NPR-C受体抑制剂(c ANF4-28),比较加药前后的扩血管作用变化。380m M高钾溶液预收缩血管,然后分别加入CNP、c ANF4-23,观察高钾对CNP和c ANF4-23扩血管作用的影响。结果 1CNP、NPR-C受体激动剂(c ANF4-23)及硝酸甘油均有明显的舒血管作用。CNP组舒血管作用与c ANF4-23组类似,低于G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预先加入NPR-C受体抑制剂(c ANF4-28),CNP组最大舒张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高钾溶液中加入CNP、c ANF4-23,血管舒张作用明显抑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管舒张作用未被完全抑制。结论本研究阐明CNP对冠状动脉具有良好的舒张作用;CNP主要通过NPR-C受体介导发挥舒血管效应;CNP/NPR-C路径所致的血管舒张主要与钾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9.
黄海  李醒三 《广西医学》2000,22(5):993-995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T)是一临床常见的病症,可由许多心、肺和肺血管疾病所引起,称为继发性肺动脉高压(Second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SPH),少数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Primary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PHT预后差,治疗棘手.随着近年来先进技术的应用及对该症病理生理的深入研究,已有不少进展.笔者就其发病机理及Ca2+阻滞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 CCB)对PHT的影响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肺动脉高压(PHT)的发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早期诊断并进行干预.方法 选取我科2008-2012年收治的以动静脉内瘘作为透析血管通路、透析时间在1年以上的资料完整的MHD患者84例,根据超声心动图检测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35 mm Hg诊断PHT.比较MHD合并PHT组(PHT组)和MHD不合并PHT组(非PHT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心脏超声检查指标;比较不同透析龄、原发病、临床表现的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PHT的相关因素.结果 (1)84例患者中,36例(42.9%)并发PHT,PASP(53.1±11.8)mm Hg.与非PHT组比较,PHT组患者透析龄长,血红蛋白(Hb)水平降低,左房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主肺动脉内径、右房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血流速度之比(E/A)、瓣膜钙化者比例均增高,LVEF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透析龄>5年组MHD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高于透析龄<2年组,有呼吸困难的MHD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高于无症状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原发病为糖尿病的MHD患者PHT发生率及PASP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b、瓣膜钙化、E/A与MHD并发PHT存在回归关系(P<0.05).结论 MHD患者PHT的发生率为42.9%;透析龄>5年者PHT发生率显著升高.贫血、转移性钙化、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可能参与了MHD患者PH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美托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部分血管活性肽的干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Ⅰ(AⅠ)、血管紧张素Ⅱ(AⅡ)、心钠素(ANF)和醛固酮(ALD)水平,经美托洛尔干预治疗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62例EH组和48例非高血压组血清AⅠ、AⅡ、ANF和ALD水平,并进行比较研究.测定美托洛尔干预治疗前后上述血管活性肽变化.结果EH血清AⅠ和ALD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AⅡ和ANF无显著差异(均P《0.05).Ⅰ、Ⅱ、Ⅲ期EH组间四者血清水平的方差检验无显著差异(均P《0.05),23例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组与39例无心脑血管并发症组间四者也无显著差异(均P《0.05).AⅠ与AⅡ,ALD与AⅡ间呈显著正相关(r=0.513,P《0.01;r=0.362,P《0.05),AⅠ、AⅡ、ALD均与平均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r=0.443,0.469,0.513;均P《0.05).EH患者经美托洛尔干预治疗后血清AⅠ、AⅡ、ANF、ALD显著性下降(均P《0.01或P《0.05).结论EH患者血清AⅠ和ALD显著升高,经美托洛尔干预治疗后,血清AⅠ、AⅡ、ANF、ALD显著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风心病二尖瓣狭窄 (MS)患者经皮穿刺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前后血浆心钠素 (ANF)、肾素 (PRA) -血管紧张素 (AT) -醛固酮 (Ald)系统 (RAAS)以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正常组与MS组PBMV前后血浆ANF和RAAS的水平 ;二尖瓣口面积 (MVA)、平均跨瓣压差 (PGmean)的测定用超声心动图 (UCG) ;平均左房压 (LAP)的测定用心导管法。结果 MS组PBMV术前ANF、PGmean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MVA低于正常组(P <0 .0 0 1) ,PRA、AT -Ⅱ、Ald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PBMV术后ANF、PGmean、LAP均明显降低 (P <0 0 0 1) ,MVA明显扩大 (P <0 .0 0 1) ,PRA、AT -Ⅱ、Ald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NF水平与PGmean ,LAP成正相关关系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40 ,0 .41,P <0 .0 5 )与MVA呈负相关关系 (r为 - 0 .39,P <0 .0 5 ) ;RAAS水平与ANF水平、血液动力学参数无相关关系。结论 ANF水平变化与血液动力学改善明显相关 ,与RAAS水平无相关关系 ,说明人体内ANF与RAAS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较为复杂 ,可能与心功能不全、血液动力学的异常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乳头体是突出于下丘脑底面的半球形核团、是脑内血管最密集、血液供应最丰富的区域之一,也是神经病学和解剖学较少涉足的领域。心钠素(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血管调节多肽,已有人发现乳头体内侧核含有许多ANF免疫活性神经元,但尚未见乳头体ANF含量的定量分析及病态下乳头体ANF含量变化的报告。本实验分三组对实验性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HR)、对照组SHR和Wistar大鼠的乳头体和正中隆起ANF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发现:随着血压升高,乳头体ANF含量呈动态变化,出血组SHR乳头体ANF含量为93.98pg/mg,对照组SHR为68.82/mg.Wistar大鼠为30.09pg/mg,出血组SHR和Wistar大鼠乳头体的ANF含量有显著差异(t=2.40,p<0.05),而三组大鼠正中隆起处ANF含量相对稳定。实验结果表明,乳头体ANF以某种方式参与了对血压的调节,高血压、高盐饮食对乳头体ANF含量都会产生明显影响,但具体调节方式和调节途径目前还不清楚,而正中隆起ANF与血管调节活动无关。可能主要参与对垂体前叶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孙政  曹杰  唐伟镖  杨镇 《广东医学》2007,28(4):555-557
目的 探讨脾脏动、静脉组织核因子-кappaB(nuclear factor-кB,NF-кB)的活化在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chemiluminescent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肝硬化PHT患者脾脏动、静脉和正常血管NF-кB的活性.结果 对照组脾动、静脉NF-кB未被检测到明显的活性,其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19±0.12)和(0.25±0.16);而于肝硬化PHT组脾动、静脉内检测到显著具有活性的NF-кB表达(1.44±0.23)和(1.38±0.18),P<0.05.结论 肝硬化PHT血管组织NF-кB的活化可能是肝硬化P-HT时内脏血管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始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脏动、静脉组织核因子-κappa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化在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性血管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chemiluminescent 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肝硬化PHT患者脾脏动、静脉和正常血管NF—κB的活性。结果对照组脾动、静脉NF—κB未被检测到明显的活性,其相对表达值分别为(0.19±0.12)和(0.25±0.16);而于肝硬化PHT组脾动、静脉内检测到显著具有活性的NF—±B表达(1.44±0.23)和(1.38±0.18),P〈0.05。结论肝硬化PHT血管组织NF—κB的活化可能是肝硬化PHT时内脏血管病变形成和发展的始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凌爱仙 《新疆医学》1994,24(1):59-59
心钠素(ANF)是心房肌细胞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循环激素,具有强大的利尿、利钠、舒张血管和降低血压的作用。肝功能受损可导致血中ANF水平的改变。为探讨ANF检测的意义,笔者用放射免疫法对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共98例进行了血浆ANF浓度的检测。材料和方法一、检测对象: 1.正常对照组:42例。男26例,女16例。年龄  相似文献   

17.
本文观察15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麻醉前后和体外循环前后血浆心钠素(ANF)、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和醛固酮(Ald)水平的动态变化.结果示:适度芬太尼和安氟醚麻醉,手术和体外循环不影响先心患者血浆ANF水平.风心病人基础ANF水平高,麻醉对其无明显影响,手术中进一步升高,体外循环后显著下降(P<0.01).麻醉对PRA、AⅡ和Ald影响不大.体外循环对PRA无明显影响;但使风心患者术中升高的AⅡ恢复,及降低的Ald显著升高(P<0.01).ANF与AⅡ呈直线正相关,r=0.630(P<0.05).  相似文献   

18.
提要本研究是在大鼠VD_3+Nicotine引起的心血管钙超载模型上观察心钠素(ANF)治疗(10ug ·kg~-1/d),对钙超载的影响。结果发现,钙超载组动物主动脉、心肌组织钙含量较对照组分别增高24倍(54.4±2.2vs 2.3±0.04fumol/gww)和9倍(16.9±2.1vs1.8±0.1umol/gww)。ANF治疗能显著抑制钙超载的发生,主动脉和心肌组织钙含量较钙超载组分别降低92%(3.8±0.4 umol/gww)和66%(5.6±0.6umol/gww)。离体滋流的钙超载血管环较对照组对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反应增强;对乙酰胆碱舒张反应减弱,对硝普钠舒张反应无影响。ANF能显著改善钙超载所致的血管反应性障碍。实验结果表明,ANF具有显著的防治心血管钙超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高温、噪声及复合因素(高温十噪声)对大鼠血浆和心房组织心钠素(ANF)与内原性类洋地黄物质(EDLS)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高温可使血浆ANF含量明显降低(P<0.01),心房组织中ANF水平明显减少(P<0.001),噪声及复合因素也可使心房组织ANF含量明显下降(P<0.001),但上述因素对血浆EDLS影响不明显,仅暴露高温及复合因素后心房组织的EDLS含量明显增高(P<0.01).这些变化对心脏血流量、周围血管阻力和内环境稳态可能产生一定影响,使机体耐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用RIA对27例EHF患者血浆ANF测定的结果。资料表明:(1)EHF患者血浆ANF含量(1441.85±898.3pg/ml)明显高于健康人(268.4±86.9pg/ml)(P<0.01)。(2)血浆ANF含量的高低与病情轻重呈平行的关系,即轻型患者虽有增高,但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P>0.05);中型患者增高较显著,重型及危重型患者上升最高,均与健康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3)血浆ANF含量也与病期有一定的关系,即ANF自发热期开始增高,休克期与少尿期达到高峰,多尿期逐渐下降,至恢复期接近正常。(4)有7例急性肾衰患者进行GID治疗后,ANF与ALD、β_2-MG、BUN均较透析前有明显下降(P<0.01)。最后,对EHF患者血浆ANF增高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