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小青龙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名方,原方治疗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证。临证可广而用之,现话病机,谈体会,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杨静  刘建 《四川中医》2010,(6):119-120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犯肺的第一要方,但其性质辛散峻烈,若久服或病者素体肾气不足,恐有拔肾气,动冲气,耗阴阳之弊。本文通过例举病案,探讨说明使用本方也只是喘咳急性发作时的急救之法,不可久服,一旦疾病缓减,就应当改用苓桂剂以温化寒饮善后,以体现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没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根据脉象及症候,常以中医的"支饮"、"咳嗽"、"喘证"论治。小青龙汤乃仲景所制之方,由麻黄、桂枝、细辛、半夏、干姜、五味子、白芍、甘草组成,其配伍聚收散升降为一体,共同达到解表除饮、平调阴阳的目的,为主治外感表寒、内聚水饮的经典方。原载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和《伤寒论·太阳篇》《伤寒论》。原文40条曰:"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  相似文献   

5.
小青龙汤方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甘草组成。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兼以利水;配桂枝可增强宣散寒邪、通畅阳气的作用;干姜配半夏,温化中焦水寒之邪,治心下水气;细辛辛温而散,温散上中下三焦水寒之邪。上药辛散太过,犹恐耗阴动阳,损伤正气,故用炙甘草温以守中扶正;芍药酸敛以护肝阴;五味子酸敛以护肾阴,使本方温散寒饮而不伤正气。  相似文献   

6.
<正>小青龙汤源自《伤寒论》,功专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下面笔者就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验案选析如下。1哮证管某某,女,78岁,2014年7月28日初诊。发作性气短、咳嗽8年余,加重20天。现症:喘息、气短加重,喉中哮鸣有声,夜间不能平卧,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口不渴,形寒怕冷,舌红、苔白,脉弦紧。中医诊断:哮证,寒哮。中药予以小青龙汤加减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药用:炙麻黄10 g、制附子(先煎30 min)、干姜、炙甘草、  相似文献   

7.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小青龙汤加味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寒亏虚,痰浊壅盛型)32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一、饮水即噎杨××,女,42岁.工人,1984年10月6日诊。神志清晰,自觉胸脘间痞闷,按之不痛,饮水喝粥即噎即吐,食干物则不噎不吐,食欲不佳,身倦乏力,小便不利,舌淡无苔,脉沉紧。患者饮水喝粥即噎即吐,系胸膈胃脘间素有水饮内停,复加饮入外来之水,两水相得,水气相互搏击,阻碍气机升降,因而咽之即噎,遂入遂吐。其脉沉紧,沉则主里,紧则主寒主饮,舌  相似文献   

9.
杨淑芳 《中医研究》2002,15(3):62-62
“小青龙汤”出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主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导致的干呕、发热、哮喘、下利等症。由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白芍、甘草八味药组成。共奏解表温中,散寒逐饮之功。笔者常用此方治疗外寒里饮所致病症,疗效满意。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变通小青龙汤是李可老中医在小青龙汤的基础上结合危重症实战经验创制的治疗肺心重症的经验方,临床应用发现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所致的顽固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凡病机属"本气先虚,外寒内饮"者均可选用。  相似文献   

11.
王振萍 《山西中医》2003,19(6):61-61
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白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炙甘草 8味药物组成。小青龙汤证在仲景书中有 5条 :即《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第 4 0、4 1条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第 2 3、35条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第 7条。这 5条原文 ,表面上看前两条为外感病而设 ,后 3条为杂病而立 ,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 ,它们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现结合临证应用体会探析如下。1 方证探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第 4 0条谓 :“伤寒表不解 ,心下有水气 ,干呕 ,发热而咳 ,或渴 ,或利 ,或噎 ,或小便不利 ,少腹…  相似文献   

12.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药物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昧子。用法:水煎服。功用:辛温解表、温肺化饮、止咳平喘。主治:外感风寒兼水饮内停之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干呕,咳喘,痰多而稀,或痰饮咳喘,不得平卧,或下利,或口渴,或小便不利,下腹部胀满,或咽喉噎阻,或身痛,骨节酸痛,头面四肢水肿,舌苔白滑,脉浮紧者。  相似文献   

13.
小青龙汤乃太阳病水饮咳喘证之主方 ,笔者于临床上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百日咳等属寒痰水饮内阻者 ,往往收效明显 ,兹介绍如下。1 支气管哮喘治疗 35例 ,显效 32例 ,好转 2例 ,无效 1例。病例 :何某某 ,男 ,78岁 ,1996年 12月 2 3日初诊。主诉 :反复咳喘 33年 ,加重 10天 ,每遇寒冷加重。现病史 :患者于 1967年冬季因外感风寒后咳嗽气喘 ,经中西药治疗 3天病愈 ,以后每入冬季咳喘发作 ,1973年后每遇寒冷即发作咳嗽气喘病 ,1980年后冬季持续性咳嗽气喘 ,重者难以平卧 ,张口呼吸。现症 :咳嗽气促 ,胸闷如窒 ,咳嗽痰白量少 ,咳嗽声音…  相似文献   

14.
年云娜 《光明中医》2014,(8):1757-1759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证篇,由麻黄(先煎)10g,桂枝10g,芍药10g,炙甘草10g,五味子10g,干姜10g,细辛3g,姜半夏10g组成。小青龙汤为温阳宣肺、蠲痰涤饮之剂,临床应用证实,凡见咳、喘、痰、满,或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体浮肿因"外感风寒,内有寒饮"所致者,均可辨证应用本方,必获良效。现代研究认为,小青龙汤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抗炎、解热、抑菌、抗过敏作用,且能增强人体免疫,还对部分脏器癌有抑制作用。根据传统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目前临床已将该方应用于呼吸、循环、消化等多系统疾病的治疗,且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今后,随着对该方研究的深入,更多的新用途将会被不断挖掘出来。  相似文献   

15.
小青龙汤在肺心病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晓夏 《光明中医》2008,23(9):1337-1337
小青龙汤源于《伤寒论》,是一首治疗太阳经病表里双解的有效方剂,临床上多将之用于感冒等病的治疗。笔者根据其组方原则,结合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的证候特点,用于肺心病的冶疗,收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张宇  艾芳 《山西中医》2010,26(8):41-42
小青龙汤出自《伤寒论》,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伤寒论》40条谓:“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其41条云:“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该方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  相似文献   

17.
常钢 《亚太传统医药》2013,9(7):144-145
小青龙汤为《伤寒论》中的一首名方,也是临床中较为常用的一首方子。原方用于"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之外寒内饮证。后世对本方应用多有发挥,然必谨守外有表证而内有水饮之基本病机,应用本方加减才能获效。现将笔者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心得记录一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小青龙汤药理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瑞军 《时珍国医国药》2001,12(11):1044-1044
小青龙汤首载于《伤寒论》,为张仲景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水饮的著名方剂。本方由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组成 ,近年来关于本方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药理及临床应用的报道较多。本文综述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 ,以供同道参考。1 小青龙汤药理作用1.1 对 Gc R、βAR、c AMP水平的作用用放射性配基竞争结合法测定连续激发哮喘和小青龙汤治疗后 ,各时点大鼠肺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 ( Gc R)和β受体 (βA R)含量。结果表明 :激发第 1d肺组织胞浆 Gc R结合位点数显著升高。3d后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肺组织胞膜 βA R结合…  相似文献   

19.
仲景之小青龙汤,力专效宏,临床只要运用得当,无论常见病或疑难病,皆能获效。 陈某,男,63岁,2008年4月14日就诊。受凉咳喘3个月,在当地医院治疗不效,后转县级医院,诊断为慢支炎、肺气肿、肺心病,治疗效果不显。咳嗽痰多清稀色白,晨起吐痰盈杯盈碗,气喘胸闷,不能平卧,入夜尤甚,面色黧黑,面目及双下肢浮肿。口渴不欲饮,大便2~3日1次,小便量少,纳差神疲,舌淡苔白滑,脉弦滑。辨为寒饮内伏,上扰于肺,支饮咳喘。治以疏风宣肺散寒,温化里饮,止咳平喘。  相似文献   

20.
痰饮的产生主要由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其致病具有阳虚阴盛、证候繁杂、易兼夹其他病的特点。痰饮病的治疗应遵循"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治疗原则,详审病机,分辨痰饮停留部位,抓住痰饮病阳虚阴盛,本虚标实这一特点,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小青龙汤,屡获佳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