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显微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等。结果术后恢复良好14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显微手术处理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术中操作轻柔,施行控制性降压,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研究喉罩通气和气管插管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应用. 方法 40例经DSA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术中以微量泵持续泵注异丙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记录在麻醉诱导前、插入喉罩或气管导管前、插入后、股动脉穿刺、动脉瘤栓塞及苏醒时、拔除喉罩或气管导管时、拔除后5min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术毕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拔除时病人是否呛咳、躁动、恶心呕吐和术后并发症,及每例异丙酚、瑞芬太尼用药量.结果 喉罩通气复合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行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在麻醉诱导、术中维持及术后苏醒血液动力学平稳,异丙酚、瑞芬太尼用量少,苏醒迅速,咽痛发生率低.结论 喉罩通气操作简单,刺激小,通气可靠,复合应用瑞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术中血液动力学平稳,术后苏醒快,定向力恢复好,只要掌握好适应证,较气管插管复合全凭静脉更适合应用于颅内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中麻醉处理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弹簧圈介入栓塞术患者230例,采用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加快诱导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中监测动脉血压使用血管活性药使血压波动在10%~30%,调节呼吸参数使呼末二氧化碳保持在28~32 mm Hg。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术中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颅内介入治疗方法对手术医生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操作水平要求非常高,不同部位动脉瘤及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均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及后续的治疗措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最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气管粘膜表面麻醉可减少插管反应,合理使用β受体阻滞剂可保障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的防范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颅内动脉瘤行开颅夹闭手术。结果本组术中破裂12例,占总数的21%。其中8例经处理后顺利夹闭;4例术后死于脑疝。结论手术操作失当易增加某些脑动脉瘤早期手术中破裂的机会;动脉瘤破裂后的急性脑肿胀、盲目操作导致的副损伤是影响疗效的直接原因。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破裂难以完全避免,注意术中各环节的预防及合理使用应急对策可有效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并伴有颅内血肿形成的超早期显微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间采用显微手术超早期治疗的52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形成的患者资料,分析并探讨其显微手术操作技巧及治疗效果。结果 52例患者术中夹闭52个动脉瘤,其中4例多发动脉瘤术后予二期介入栓塞治疗,术后一年随诊根据GO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预后良好40例,预后不良10例,死亡2例。其中Hunt-Hess分级V级患者预后较差。结论超早期显微手术清除血肿及夹闭动脉瘤是治疗Hunt-Hess分级V级以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并颅内血肿形成的患者的理想及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9例颅内动脉瘤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方法将我科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9例颅内动脉瘤采用脑血管造影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 9例患者术后复查头颅CTA示动脉瘤瘤体已栓塞,未显影,患者意识清楚,头痛、头昏症状缓解,其中有3例患者言语功能未完全恢复,口齿很不清楚,有1例患者下肢有轻度水肿。结论采用脑血管造影并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目前县市级基层医院颅内动脉瘤治疗的较好方法,该手术创伤小、手术风险小、安全性大,缺点是手术材料弹簧圈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囊状动脉瘤术中并发症及防治。方法对63例患者共66个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中出现5例并发症,其中2例动脉瘤破裂出血,继续栓塞;1例出现脑梗塞,给予扩张脑血管、活血化淤及对症治疗;1例弹簧圈脱出动脉瘤立即手术取出,动脉瘤夹闭;1例弹簧圈脱出动脉瘤并将支架压塌,采用球囊扩张支架将弹簧圈压回动脉瘤。结果4例恢复良好,1例永久性肢体偏瘫。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中并发症与手术操作及患者血管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中的常规准备、治疗原则及技术要求,为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提供基础保障。方法:分析我院近三年129例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总结出经验。结果:在129例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手术中,有121例致密栓塞;有4例连载瘤动脉一起栓塞。术后1~3年随访,患者均无复发。结论:了解掌握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常规准备、治疗原则及基本技术要求,对完善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统计近4年来在我院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术后转归。结果成功夹闭39例,术中行动脉瘤包裹1例。术中过早破裂1例,38例恢复正常工作,死亡2例。术后轻度脑积水5例。结论颅内动脉瘤一旦诊断明确,即应积极处理.Hunt和Hess4~5级者入院后延迟手术可能降低手术死亡率,但在等待期间可能增加再破裂出血的危险,因而总死亡率不减少。精细的显微操作可减少术中过早破裂。脑积水为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可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在颅内动脉瘤手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颅内动脉瘤施行控制性降压及脑保护等措施,预防术中脑动脉瘤破裂及术后脑血管痉挛,并比较诱导期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麻醉及降压效果满意,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麻醉诱导及维持要达到平稳,术中施行控制性降压避免或减少了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围手术期的脑保护可以降低术后动脉痉挛和脑梗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64例在我院完成颅内动脉瘤栓塞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 64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达到100%,手术及术后无并发症出现,全部患者痊愈出院。结论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大大可以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颅内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率,对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顺利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郭亮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7):106-107
<正>颅内动脉瘤手术风险大,术后病残及病死率高,动脉瘤夹闭术对麻醉有较高要求。2006年3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在全麻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4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4例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38~62岁;首发症状为头痛、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应用颅内支架结合电解可脱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技术要点、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采用Neuroform支架与电解可脱弹簧圈结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19例。其中,颈内动脉分叉处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13例、大脑中动脉瘤4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结果17例栓塞操作顺利完成,2例发生术中再出血,给予及时填塞,出血停止。19例动脉瘤患者恢复良好,无神经功能障碍。术后随访6~12个月,无再出血及血栓栓塞症状发生,复查DSA或CTA无动脉瘤复发。结论颅内支架结合弹簧圈是一种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深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徐亚  陈华群  朱卫国 《江苏医药》2012,38(2):233-234
前交通动脉瘤是常见的颅内动脉瘤,随着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设备的普及,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现率越来越高.不断改进的显微神经外科操作技术使前交通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越来越高,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渐成为前交通动脉瘤的首选治疗,但同时前交通动脉瘤术后并发低钠血症的现象也引起了临床医师的重视.低钠血症是神经外科术后的常见并发症[1,2].我科2003年3月-2010年6月收治前交通动脉瘤患者46例,开颅术后并发低钠血症17例,诊断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中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显微外科手术夹闭138例(144个)动脉瘤,分析总结其手术时机及术中操作要点。结果138例患者,显微手术治疗144个动脉瘤,死亡8例,病死率5.8%。结论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动脉瘤效果良好。对动脉瘤术前Hunt分级Ⅰ~III级者应尽早手术;Ⅳ、Ⅴ级者应先行脑室外引流,辅助尼莫地平等药物治疗,待病情平稳再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4月间诊治的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82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联合组(n=41)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80.48%(P<0.05),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2.20%明显低于对照组21.95%(P<0.05)。结论:万古霉素与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联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感染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疗效,颅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2009年1~4月我科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20例,在夹闭动脉瘤前后应用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对动脉瘤、载瘤动脉和邻近血管进行常规检查。结果5例(25%)患者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应用MDU发现血流异常,调整动脉瘤夹后血流正常。15例术中MDU监测显示血流信号正常,与术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等检查结果存在一致性。18例(90%)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颅内动脉瘤术中常规应用MDU有助于减少动脉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夹闭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颅内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制定适应的防治方案,提高脑动脉瘤栓塞治疗的成功率。方法选我院2007年7月~2014年7月采用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共172例。其中,电解弹簧圈栓塞78例,水解弹簧圈栓塞55例,两种弹簧圈混合栓塞39例。结果 172例患者术中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动脉瘤破裂出血5例,血栓形成2例,弹簧圈脱出2例,严重脑血管痉挛1例。采用正规操作抢救后恢复良好。结论颅内脑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并发症以动脉瘤破裂出血最为常见,其余有血栓形成,弹簧圈脱出,严重脑血管痉挛等。严格正规的操作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3年经翼点人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23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行瘤颈夹闭术。GOS术后评分:恢复良好171例,轻度病残35例,中度病残8例,重度病残5例,死亡5例。结论熟练的显微操作技术,对载瘤动脉和瘤颈的充分显露,重要穿支血管的保护,必要时采用动脉瘤颈逐步缩窄术.以及术中麻醉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颅内动脉瘤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引起的脑血管瘤样突起,多因动脉壁局部薄弱和血流冲击而形成。颅内动脉瘤极易破裂,患者病情严重,病死率及病残率极高。目前针对颅内动脉瘤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动脉瘤夹闭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脑血管痉挛、脑水肿、继发性脑出血及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因此术后对患者严密监护,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