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影响的Meta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评价增加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延长药物保留时间的有效性.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国内相关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时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11篇合格文献,828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存在异质性(X2=16.52,P=0.09,P=39%),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增加保留灌肠插管深度对延长药物保留时间的有效性具有统计学意义(RR=4.42).结论 改进的保留灌肠方法在延长药物保留时间方面的效果优于传统保留灌肠方法,但需要今后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
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 对保留灌肠肛管的插入深度进行研究,以解决病人的不适感。方法 将260例保留灌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30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组将肛管插入深度为20-25cm,对照组按常规插管,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及保留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便意感,保留时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插入深度为20-25cm能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明显减轻便宜感。  相似文献   

3.
林洋  王芳  王寒  王瑶 《循证护理》2022,(21):2857-2862
目的:评价不同插管深度的中药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盆腔炎(CPID)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中英文数据库中有关不同中药灌肠插管深度对CPID病人临床疗效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1年1月1日—2021年10月24日。由2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并进行提取资料、质量评价等,最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含1 408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提高临床疗效[总有效率:OR=5.76,95%CI(3.81,8.71),P<0.000 01,痊愈率:OR=2.86,95%CI(1.94,4.22),P<0.000 01],增加药物在肠内的保留时间[OR=8.69,95%CI(5.18,14.57),P<0.000 01];在进行灌肠操作时能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并减少药物外溢、肛门疼痛、管道脱出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收治的120例中药保留灌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将肛管插入25-30cm,对照组给予常规插入深度,观察两组患者便意感、药物保留时间及舒适度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明显减轻便意感,药物保留时间延长,患者舒适度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肛管插入25-30cm,能增加患者舒适度,减轻便意感,使药物保留时间延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延长置管深度对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结局的影响。方法网络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disc,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VIP)、PubMed、荷兰医学文摘数据库(Excerpta Medical Database,Embase)、CINAHL(The 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CINAHL)数据库,搜集关于延长置管深度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结局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8年1月1日。语种为中文和英文,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随机对照研究,共5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延长置管深度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次数[MD=-3.99,95%CI(-6.86,-1.12),P<0.01]、灌肠液保留时间[OR=12.94,95%CI(7.25,23.09),P<0.01]和灌肠效果[OR=12.36,95%CI(7.30,20.92),P<0.01]均优于传统置管深度(7~10 cm)。结论延长置管深度在老年患者清洁灌肠中,可减少灌肠次数、延长灌肠液保留时间和提高患者清洁灌肠效果。受纳入研究发表年限和质量的限制,研究结果有待进一步高质量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保留灌肠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关于保留灌肠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年限均从建库日期开始至2016年1月26日。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的年代、期刊、地域、著作单位和基金等分布,文献类型及纳入研究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76篇文献,近年来发文量保持平稳趋势,以期刊论文为主,多发表在护理类期刊,山东、广东和四川省发文量较多,作者单位集中于医院,但研究缺乏基金支持;58篇为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插管深度3—60cm;纳入文献样本量15~560例,均未进行样本量估算;8篇报告了纳人标准,6篇报告了排除标准;50篇报告了组间基线可比。结论我国保留灌肠插管深度研究处于平稳阶段,但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学质量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科研设计中应遵循随机、对照和盲法的原则,制定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合理设置对照,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输液式保留灌肠药物灌注速度与在体内保留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液式保留灌肠的药物灌注速度与在体内保留时间的关系,探寻最适宜的灌肠速度,以指导输液式中药保留灌肠在临床的应用。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每组选用相同的药方、灌肠方法、插管深度、温度,将100ml药液以:A组10min、B组15min、C组20min匀速滴完。观察三组灌肠液保留时间,患者便意感、不适感产生情况,灌肠后第一次排药量及临床疗效。结果三组比较B组灌肠液保留时间长(χ2=7.67,P<0.01);患者不适感、便意感和灌肠后第一次排药量均少于A、C组;临床疗效优于A、C组(χ2=4.13,P<0.05)。结论采用以15min匀速滴注100ml药液的输液式保留灌肠速度可提高灌肠效果,减少患者便意感、不适感,延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改进慢性肾脏病保留灌肠方法。方法将80例需保留灌肠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保留灌肠法灌肠,实验组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进行保留灌肠,改进插管深度和方法。比较2组患者灌肠时间、药物保留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等变化。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灌肠时间短,保留时间长。实验组治疗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一次性双腔气囊尿管进行保留灌肠改进灌肠方法,可明显延长药物在肠内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
周英  康翠  吴红 《护理研究》2012,26(10):905-906
[目的]比较两种灌肠方法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及对慢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9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留灌肠方法,实验组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方法.[结果]两组病人灌肠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灌肠天数、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灌肠方法能够有效地延长灌肠药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从而提高疗效和缩短灌肠天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思维方法在肛肠病患者术前清洁灌肠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痔痿患者术前清洁灌肠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例.观察组从灌肠的操作方法及技巧,灌肠体位、插管长度及角度,灌肠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循证,获取最佳的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按<护理学基础>中传统清洁灌肠方法实施操作.比较2组患者灌肠后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肠腔清洁度及肠粘膜损伤情况.结果 观察组灌肠液在肠内保留的时间、灌肠液外溢、肠粘膜损伤、肠腔清洁度及患者舒适感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肛肠病患者术前清洁灌肠护理操作中运用循证护理可减少灌肠液外溢,延长灌肠液在肠内保留时间,使溶液和肠道内物质充分融合后再排出,肠腔清洁度好,避免了插管不当所致肠粘膜损伤,提高了患者舒适感和清洁灌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VIP、CNKI、CBM和WanFangData中关于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1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个RCT,共1735例患者。根据干预时间的长短进行亚组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干预两周后:中药保留灌肠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19,95%CI(1.87,5.44),P〈0.0001]。中药保留灌肠组与对照组相比,AST[MD=-82.50,95%CI(-145.66,-19.34),P=0.01]、ALT[MD=-44.78,95%CI(-65.90,-23.66),P〈0.0001]和TBIL[MD=-37.51,95%CI(-74.07,-0.95),P=0.04]下降更多,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好。②干预1个月后:中药保留灌肠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4.17,95%CI(2.37,7.32),P〈0.00001]。中药保留灌肠组与对照组相比,AsT[MD=-17.86,95%CI(-29.97,-5.76),P=0.004]、ALT[MD=-27.84,95%CI(-42.45,-13.24),P=0.0002]和TBIL[MD=-54.15,95%CI(-116.52,-8.23),P=0.09]下降更多,患者肝功能恢复更好。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中药保留灌肠干预能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减轻病毒对肝细胞的损伤,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常用的中药灌肠药为生大黄、菌陈、丹参和赤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插管深度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插管深度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结肠炎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插管30 cm,对照组插管15~20cm,分别进行药物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药物在肠内的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慢性结肠炎采用30cm深度肛管插管药物保留灌肠的疗效优于传统插管深度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改进灌肠方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微秀 《现代护理》2005,11(7):506-507
目的 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方法 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厦灌后的体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总有效率明显增高。结论 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渍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4.
赵飞跃 《当代护士》2009,(10):69-70
目的探讨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取双腔球囊乳胶导尿管代替一次性肛管,用一次性输液器控制注药速度,球囊内注水防止药液外溢,并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插管深度及灌肠后体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均〈0.01)。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灌肠药液外溢,延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利于药液与溃疡面的广泛接触,从而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灌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灌肠用具对肝性脑病保留灌肠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我院治疗肝性脑病(HE)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改良保留灌肠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保留灌肠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灌肠液在肠道保留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灌肠液在患者肠道中的保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我院改良的灌肠用具能明显提高灌肠疗效和插管成功率,降低管道脱出和药物外泄等问题发生的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估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主要电子数据库,辅助其他检索方式,按纳入标准纳入研究并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2篇临床RCT文献,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RR=1.33,P<0.00001,95%CI:1.26-1.4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血红蛋白,消减蛋白尿等方面更为显著(P<0.00001)。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在临床总有效率、延缓肾脏衰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由于受所纳入文献质量及临床实施偏倚的影响,此结论还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同时设计严谨的科学试验进一步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婴幼儿腹泻治疗的效果。方法将30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法,观察2组患儿灌肠后首次大便排出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大便排出时间及临床疗效2方面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深插入保留灌肠法对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柄固定方式的安全性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评价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两种股骨柄固定方式的效果差异,以期为临床选择股骨柄固定方式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1979~2004.12)、MEDLINE(1966~2005.2)、EMBASE(1984~2004)和Cochrane图书馆(2004年第4期),手工检索<中华骨科杂志>、<骨与关节损伤杂志>和<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均从创刊检索至2005年2月,收集所有相关随机对照试验,并利用RevMan 4.2对纳入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RCT 9个,合计1 075例髋关节(髋例数).合并后分析发现,第1代和第2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组栓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骨水泥固定组[OR 0.02,95%CI (0,0.11),P<0.000 01],而第3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组栓塞发生率与非骨水泥固定组无统计学差异 [OR 0.80, 95%CI (0.36,1.78), P=0.58];骨水泥组股骨柄下降率 [OR 12.20, 95%CI (3.58,41.54), P<0.000 1] 和皮质增生现象发生率 [OR 69.97, 95%CI (27.88,175.57), P<0.000 01],明显低于非骨水泥组.结论第1代和第2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组的栓塞现象发生率高于非骨水泥固定组,而第3代骨水泥技术固定组与非骨水泥固定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骨水泥组的股骨柄下降和皮质增生现象发生率低于非骨水泥组,但在术后大腿痛、股骨柄假体翻修以及异位骨化发生率等术后并发症等问题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检索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采用Rev Man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符合RCTs纳入标准的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随机对照试验论文25篇,均为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与单用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较单用抗生素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中药灌肠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总有效率比单用抗生素有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CR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观察组先行结肠透析,之后以中药制剂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11盘床症状和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SCr、BUN、β2-MG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1,P〈0.05),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中药灌肠治疗CRF有一定疗效,而结肠透析配合中药制剂保留灌肠治疗CRF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