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澳大利亚的社区老年照护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薇 《中国卫生资源》2008,11(6):299-301
溴大利亚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区老年照护服务体系,并将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家庭护理和生活照料相对分离又有效衔接。政府是老年照护服务费用的主要支付方。澳大利亚政府强调,联邦和州政府有责任为老年人提供护理,但应尽可能居家或在社区解决,以降低护理成本,节约政府开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社区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者对照护知识及技能的认知情况及护理服务的需求进行调查,为给予照护者相关的护理知识、护理技能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应用MMSE、ADL量表,对社区60例轻度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测量,并应用自行设计的“护理相关知识及照护项目需求调查表”,进行照护知识的知晓率及照护项目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照护者对照护相关知识认知率低,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及安全护理为照护者的主要护理需求项目。结论应加强对社区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的照护者照护知识及技能的指导。  相似文献   

3.
"亲情服务"是极富有人情味的全新理念,是高标准的医疗服务规范,不仅为患者创造一个亲切、温馨的医疗环境,还要求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用好的作风态度全力为患者的心身健康服务.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日益严重,家庭照护功能逐渐减弱,养老护理病房成为了许多老年患者的选择.为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做到"以患者为中心",自2008年1月以来,我科对老年患者实施了亲情服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失智人员及其家庭照顾者对长期照护保险上门服务的体验,为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现象学方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1月通过目的性抽样选取成都市参加长期照护保险的失智人员家庭照顾者52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上门服务工作进行1周参与式观察,采用内容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 失智人员家庭照顾者对长期照护保险上门服务的体验共提炼出4个主题:家庭照护功能提升(照顾负担得以减轻、照护能力得到提高);社会支持增强(拓宽了寻求帮助的途径、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上门服务现存困境(失智人员医疗护理需求未满足;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和对上门服务的期望(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增加照护培训)。结论 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上门服务能够提高失智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家庭照顾者的幸福感,但还需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逐步优化服务模式以促进上门服务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社区失能者家庭的照护者知识掌握状况进行调查,为完善社区家庭照护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社区内2016年10月—2017年6月期间的42位失能者家庭的照护者进行调查,了解照护者照护知识掌握的实际情况及影响因素。用SPSS 11.5进行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42人均不会导管护理,不同性别照护者在口腔护理和沐浴护理以及饮食护理上有差异,不同年龄照护者在口腔护理和沐浴护理上有差异,不同婚姻状况照护者在饮食护理上有差异,不同学历照护者在用药护理上有差异,不同工资水平照护者在生命体征监测、头发护理、更衣护理、移动护理、用药护理上有差异,不同自我健康状况评价的照护者在口腔护理、头发护理、沐浴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OR=2.201,P0.01)照护者更需要照护知识,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相比,高中/职高/中专(OR=1.932,P0.01)和大专/本科及以上(OR=2.748,P0.01)照护者更需要照护知识;月收入越高,愿意学习的可能性越高,与人均月收入3 500元组相比,3 500~5 000元(OR=2.014,P0.01)和≥5 000元(OR=2.482,P0.01)照护者更愿意接受知识。自我健康状况评价差(OR=2.722,P0.01)照护者更愿意学习照料知识。结论随着社区失能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居家照护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努力拓宽以社区照护为主的居家照顾功能,给予照护者基本护理以及利用社会支持资源等方面的指导,尤其是女性,中专或者高中以上文化,月收入3 500元及自我健康评价差的照护者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更好地为军队离休干部服务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取医院-干休所-家庭联动的健康照护模式,对驻地4个干休所60余名军队离休干部进行全程无缝隙的专业照护。结果使得老干部疾病预防、保健护理知识知晓率比联动照护模式实施之前提高10%,再入院频次降低50%。结论医院-干休所-家庭联动的健康照护模式能节省医疗资源,提高为老干部服务的质量,是低投入、高回报的健康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7.
照护认知症患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现阶段对于认知症的照护模式以家庭照护为主,而且绝大多数家庭照护形式为"老一老照护". 如何读懂认知症患者的思想是困扰家庭照顾者的难题之一,随我们一起走进80岁的周阿姨家,听听她与认知症丈夫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照护相结合的尊严疗法在晚期肺癌患者临终关怀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由铜陵市立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共60例,将患者及家属愿意参与家庭照护的30例设为观察组,另3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尊严疗法,并组建家属参与临终关怀小组进行家庭照护,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前后分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心理状况,自尊量表(SSES)评估自尊状态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与SSES评分均优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SSES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取家庭照护相结合的尊严疗法对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自尊水平与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院》2019,(10):1437-1440
医院照护服务作为朝阳产业在医疗行业蓬勃发展,引来更多患者及家属极大的关注。通过对医院照护服务的推广及规范化管理,努力探索医院照护在服务体系、市场维护、筹资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模式改革,使患者在医院可以得到全方位、多元化照护服务,达到让患者满意、家庭满意、政府满意,促进医院照护服务质量持续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正中期照护指的是患者在医院接受急性期治疗后,转到中期照护服务机构,针对亚急性期和急性后期的综合征的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其服务对象大多为老年患者。中期照护是全过程连续性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一环,为此,近日,由北京市老年医院和北京市老年健康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北京市老年中期照护服务推动策略研讨会提出,通过推广老年中期照护服务模式,加快老年康复医联体建设,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理念非常先进  相似文献   

11.
人性照护是人道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性照护理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生理及心理舒适程度,护理人员的人性照护行为不仅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及医院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缩短恢复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护士提高自身的工作满意度,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同时,还加深了患者与护士的关系。鉴于人性照护在我国临床护理的重要性,现对其在我国护理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重点阐述了目前人性照护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临床护士的人性照护水平及提高人性照护能力的干预方法,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以期为人性照护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方角度出发,了解四川省0-3岁婴幼儿家庭照护服务的需求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符合四川省实际情况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和对策建议。方法:采用自编问卷,以四川省0-3岁婴幼儿家长为调查对象,通过随机抽样调查,收集婴幼儿照护服务相关数据资料,剖析不同家庭背景需求特征,共回收有效问卷24 376份。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孩子越少、年龄越大、家庭收入越高、母亲受教育程度越高、父母有工作的家庭更愿意选择将孩子送至托育机构接受照护(P < 0.01)。婴幼儿家庭倾向于选择幼儿园托班,收费在3 000元以下,全日制早送晚接,提供餐食且离家近的托育机构。准备送托家庭希望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的学历在大专及以上,更看重其生活照护能力。无送托计划的家庭不愿送托的首要原因是“认为孩子太小”,此部分家庭中,孩子的主要照护人受教育程度在高中及以下的占83.83%。结论:四川省不同家庭背景在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上存在差异,提示应以家庭意愿为导向,大力发展多元普惠托育、鼓励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多途径规范托育机构管理、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不断提升照护服务质效,为婴幼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自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以来, 我国各级医疗机构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 为出院患者或罹患疾病且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提供针对性优质照护。2021年4月, 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以专科护士为服务主体的"互联网+"全病程管理实践, 将医院出院患者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通过组建多学科服务团队, 构建"互联网+"信息交互平台, 实施贯穿患者院前管理、院内评估和院后追踪康复的全病程管理流程, 为居家患者提供PICC换药护理、造口护理和母婴护理等专科护理服务。截至2022年2月, "互联网+"全病程管理服务范围扩展到医院50公里外, 累计服务1 181人次, 该管理凸显了三级医院专科护理服务特色, 精准对接患者需求, 体现了全人照护理念, 可为快速推动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长期护理保险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政策制定和服务经办流程复杂且矛盾突出。对此,基于整体性治理理论,以成都市为例,从部门合作、公私整合、社会参与三方面剖析长期护理保险的运行机制,提出改进策略:推动长期护理保险主体的行动整合,促进长期护理保险与长期照护服务的良性互动,发挥保险的需求拉动效应,持续优化照护服务促进政策,提升照护服务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美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的服务机构、服务方式和服务提供者及其角色。美国长期照护服务机构可提供长期入住照护、短期入住照护、成人日间照护及居家照护服务,服务方式逐渐从机构服务向居家与社区服务转变。长期照护服务由正式照料者和非正式照料者共同提供,正式照料者提供有偿服务,非正式家庭照料者以女儿(29.3%)和配偶(21.2%)为主,随着居家和社区服务可用性增加,家庭照料者与有偿的正式照料者分担长期照护的可能性更大。美国长期照护服务体系结构完善,准入机制严格且系统,强调服务质量和效果评价,且重视老年人个人意愿,尊重其服务偏好和选择权利。基于美国的经验,我国在探索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时,应以居家和社区照护为主,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会和家庭的力量,注重服务机构和内容的多样化,建立完善和详细的服务使用评估标准,强调服务质量的有效性评价,体现人性化。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90年代,美国通过联邦政府医疗资助项目,将家庭健康护理扩展到社区健康护理。按照美国社区健康护理的模式,在社区的紧急救护中心、社区精神健康中心和老人院等基础设施上,老年人在社区健康护理中可以得到:家庭健康服务、临终关怀、紧急救护、精神照护等服务。同时社区在接收需护理和康复的患者资料及信息方面基本上已经实现网络化,更为社区健康护理提供了很好的网络数据支持,而这类护理模式还  相似文献   

17.
在人口老龄化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双重背景下,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弱化,养老照护逐渐走向社会化,其中供给模式是落实老年照护服务的关键环节。美国、日本和瑞典三个国家分别代表了私营型、公私合作型和公营型供给模式,分析和比较三种模式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对建立我国老年照护服务供给模式具有一定启示,具体包括发展以公营为基础、公私合作为主、私营为补充的多元老年照护供给模式;明确界定政府在老年照护服务中的角色与功能;充分发挥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在老年照护服务中的中坚力量;正确把握老年照护服务供给市场化和家庭化的尺度;建立健全老年照护供给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以帕金森病患者支持服务为例,探索连续性照护的关键要素与实现机制,构建照护模型。方法 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选取与患者连续性照护相关的7组家庭、6名医疗机构工作者及4名社区机构工作者为对象进行访谈,对资料进行三级编码,构建理论模型。结果 连续性照护包含三个关键要素:信息、关系及管理的连续性。信息的连续性包括信息共享、互补、整合与转介;关系的连续性包括建立稳定制度、实践全人关怀;管理的连续性强调识别连续性照护需求及提供全程健康管理服务,以此建构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慢性病连续性照护模型。结论 研究所构建的慢性病连续性照护模型,通过融入社会工作视角,拓展了慢性病管理的内容与形式,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完善老年服务和长期护理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多元福利体系已经建成。本文认为与医疗有关的长期护理应纳入基本医疗保险,与生活有关的长期照料属私人事务,当私人在经济上和服务上不能提供有效供给时,政府需要"兜底线",瞄准对象,建立长期照护津贴制度,为弱势家庭提供长期生活照料的帮助;财政支出政策应由"补供方"为主转向"补需方"为主。文章认为现阶段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不适合中国国情,建议完善健康养老、积极养老政策降低失能概率;构建"支持和维护家庭"的养老和长期照护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0.
<正>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事关婴幼儿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婴幼儿照护的重要意义与国家责任,要求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以家庭、社区和照护服务机构为重点,展开全方位的政策扶持,标志着婴幼儿照护服务将全面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