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演练在提高疗养院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训练考核小组,制订培训方案,在理论培训基础上,对文职护士进行流程式演练和应急式演练,在动态演练中培训救护流程及护理要点。结果文职护士野战救护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应急能力考核成绩提高(P0.05)。结论情景模拟演练可以提高文职护士野战救护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明芳  李巍  舒勤 《护理学报》2006,13(5):77-79
目的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探索培养合格军队护理人才的模式。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及访谈法,调查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的学员共95人。结果被调查者对现代战争认识模糊,对新概念武器尤其是战伤救护5项技术知晓率极低;多数人因对军事护理有强烈兴趣而选修《现代野战护理学》并认为该课程急需开设或很有必要开设;排在前4位的培训需求依次为战时心理护理、战伤救护5项技术、野战外科护理、战伤休克;学生最愿意选择的培训方式是技术操作训练,其次为模拟演习、课堂讲授与临床实践;室外被认为是进行训练的最佳场所。结论为护理专业学员开设军事护理课程非常必要且迫在眉睫,训练应力求贴近实战并加强战时心理护理与战伤救护5项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3.
组织野战救护演练的做法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及自然灾害、重大疫情、事故的救护需要,我们结合“亚热带地区护理技术规范”课题研究,在组织全院护士掀起群众性野战救护技术练兵热潮的基础上,举行了一次野外实地救护演练,有力地提高护理人员在战时战伤救护、和平时期灾难抢救中的应急反应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野战护理学》课程教学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对战伤救护的卫勤保障需要.提高护理专业学员军事医学知识与战伤救护技能,本文从《野战护理学》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意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科学地进行《野战护理学》课程教学设置,探索有效的野战护理教育训练模式,以期为军事护理学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损伤严重度评分指导护理应急分队进行野战救护技能训练的效果,以达到优化救护流程,提高野战应急保障能力的目的。[方法]选取本院护理应急分队队员51人,按训练年度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成立组织、制定培训方案、设定4个子模块进行集中训练等方法施训;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新损伤严重度评分训练模块进行施训,进行相关项目考核,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两组队员在体能、理论、6项操作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模拟情景综合演练时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队员的自我满意度及医生对其满意度较高。[结论]用新损伤严重度评分进行伤情评估并指导救护实施,可提高护理应急队员的野战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灾难救护综合模拟演练在国防生《野战护理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参加综合模拟演练的2012级国防生161名,在国防生《野战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尝试开展了灾难救护综合模拟演练,演练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本次教学内容、安排和效果的评价。结果本次教学贴近学生需求,国防生普遍认可本次综合模拟演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满意率均在97%以上,认可率在98%以上。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病情观察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意识以及灾难救护能力,有利于今后更好地承担灾难救护任务。结论灾难救护综合模拟演练应用于国防生《野战护理学》实践教学中具有较好效果,今后还应结合国防生特点,进一步改善综合模拟演练的成熟度,提高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展战术战伤救治(tactical combat casualty care,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为军医大学演习学员更好掌握通气技术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5月对参加"联卫-2017"演习的军医大学应届毕业学员进行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对教学考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的看法。结果 425名学员参加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考核,333名学员(78.4%)考核结果为优秀,78名学员(18.4%)出现不同程度的操作步骤错误,有3名学员(0.7%)伤情判断出现错误,采取了错误的通气技术,延误伤员病情,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访谈结果显示,学员认可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认为有助于其掌握通气技术。结论 TCCC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模块教学设计较为合理,能够有效促进演习学员对战术区域救护阶段通气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8.
《野战护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适应未来战争需要,培养合格的军事护理人才,探寻《野战护理学》课程最佳的内容设置及教学方法。方法采用半封闭式自编问卷结合访谈进行调查,对象为《野战护理学》必修课学员共75人。结果学员认为有必要开设本门课程,学好本课程所需具备的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医学知识,其次为基础护理、外科护理;学员希望获取的知识有核、化学、生物武器损伤的救护,其次为战创伤救护技术、战伤休克的防治原则及护理、多发伤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战时医疗后送体系、战时常见传染病的治疗原则与护理;对野战内科护理知识的需求最低。学员最喜欢的教学方式为技术操作训练。室外为学员最为向往的教学地点。多数学员认为,考核方式应选取模拟伤员救护实际能力考查。对教学方法的改进上,学员认为应增加模拟训练。结论《野战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精选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方式,灵活应用多种考核方式。应根据教学实践经验编写针对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野战护理学》教材,进一步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手段。  相似文献   

9.
组织聘用护士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努力提高聘用护士野战救护技术水平。方法以“五大技术”及徒手心肺复苏、输液为主要内容制定操作标准,分准备、训练、考核、演练4个阶段实施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结果346名护士野战救护训练考核成绩为(88.3±6.5)分;野战救护演练效果良好;“五大技术”和徒手心肺复苏单人组成绩分别为(82.3±7.8)分、(86.5±5.4)分;双人组成绩分别为(85.0±5.6)分、(91.2±5.3)分;无输液架输液单人组成绩为(94.1±3.8)分。结论组织聘用护士野战救护训练及演练有助于实现“3个转变”,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练就“3个能力”,提高技术水平;搞好“3个结合”,完成卫勤保障任务。  相似文献   

10.
野战护理程序记录单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战时护理记录单是战时伤员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多年来,由于野战护理学的发展滞后于野战外科学,战时护理记录一直处于空白。当前护理程序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但应用于战伤救护中尚未见报道。为更好地将战时伤员的伤情准确地记录下来,以期得到及时全面的救治和护理,减少死亡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1.
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评估及教改初探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 探讨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改革,提高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法 回顾性研究本校已毕业的5届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基本功考核和综合素质测评情况,对94级护理本科生临床教学进行改革,包括(1)提前培训临床护理带教老师;(2)实行护师全程带教;(3)改革考评内容与调整主考教师。结果94级护理本科生临床基本功考核优良率100%。结论 实行护师全程带教势在必行;健全临床护理教师轮训制度;结合 典型病例进行护理教学查房,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教师开展临床护理研究,既有利于学科发展,也有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具备扎实实践技能的护理专业大学生是护理专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笔者在护本2004、2005、2006届学生中探索实施了<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模式,通过"明确实践教学理念、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调整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实践教学过程督促、改建技能考试制度、完善实践教学支持条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针对学生在临床实习前临床综合应用能力不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缺乏有效融合的问题,我院在四年制护理本科课程中增设了护理综合操作实践小学期课程,旨在通过组合护理技能操作,依托模拟平台,进行互动式训练,提升学生的护理综合实践能力,同时促进教师护理操作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军队护理专业军事医学综合训练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分析国内护理专业军事医学教育训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军护理专业军事医学综合训练的基本构想,并组织实施了初步教学实践与评价。结果表明:军队护理专业军事医学综合训练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其效果是满意的;军事医学综合训练有助于提高护理专业学员的军事医学综合素质及野战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情境模拟教学对本科护生非技术性技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高校2015级本科护生107名,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组,观察组54名,对照组53名。在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学期初授课前和学期末授课后采用非技术性技能调查表分别对2组受试对象进行测评。结果 观察组的本科护生,其非技术性技能总分以及人文关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临床思维能力、临床问题决策能力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情境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实训教学中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实训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护生非技术性技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粤港澳大湾区护理本科实践教学的优势与不足,为湾区内护理本科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网络资料调查法、文献分析法与访谈法对粤港澳大湾区10所全日制护理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横向比较。结果 广东高校与香港高校分别参照国标、香港护士管理局规定设立培养目标,澳门无统一标准;港澳高校较注重临床实践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理念;澳门临床师资准入标准明确,具有相对完善的临床教学架构;港澳实习基地注重与社会的联系,重视学生国际视野的培养,广东高校临床资源丰富,实习护生承载量大;港澳高校实践方法与评价方式的运用始终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结论 港澳高校实践教学设置值得广东高校商榷与借鉴,三地应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三地高等护理教育深度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BL教学方法结合对比型的查房模式对本科护理实习生在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将本科2012级34名和2013级34名护理本科实习生按前后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运用常规带教模式,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结合对比型的查房模式作为外科护理教学的重点进行培训。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试卷及回顾性调查问卷形式评价培训成效。结果与传统常规护理实习教育模式相比较,PBL教学方法结合对比型的查房模式培训后的本科实习生的理论知识考核以及一级护理查房成绩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教育模式。实验组教学方法培训学生及带教老师双方的满意度分数分别为(91.40±5.21)分及(86.10±7.06)分,与传统教学方法培训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本科护理实习生开展PBL教学方法结合对比型的查房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明显强化学生专科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使学生及带教教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认知学徒模式理论,探索临床护生护患沟通技能培训模式的构建,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2008级护理学专业于A医院实习的22名护生为研究组,实习期间应用认知学徒模式开展沟通技能培训;同时选取同校于B医院实习的22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两组护生干预前后同时进行沟通能力测评表及改编版沟通技能自信问卷调查,同时对研究组进行培训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护生在沟通能力和沟通自信心方面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在沟通自信心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沟通能力总分及基本语言沟通能力及基本非语言沟通能力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85.7%的护生对培训效果表示满意。结论基于认知学徒模式的沟通技能教学能提高护生护患沟通能力,而对护生沟通自信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该教学模式总体设置合理,结合多种教学形式,形成了良好的整体教学效应,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