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与癫痫的内在关系,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 对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老年急性脑梗死6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3例中复杂部分性发作34例,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部分性发作继发泛化4例,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18例;影像学提示该类患者的梗死部位以皮质多见;49例服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总治疗时间30~50 d,停药后随访12月未见复发.结论 老年人首次发生癫痫发作应警惕急性脑梗死的可能;该类癫痫发作经对因处理后效果好,不易复发,不需长期服用抗癫痫药.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癫痫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人癫痫的患病状况、病因、治疗状况及死亡原因。方法对我院23例老年癫痫患者进行了全面检查、抗癫痫药物监测及对部分患者测定血清白蛋白值。结果23例癫痫患者占同期1281例老年患者的1.8%,该门诊平均年新发例病率为0.16%;均为60岁及以上始发的症状性癫痫,70岁以上发病者占82.6%,强直-阵挛型发作占65.2%。单用苯妥英钠的18例中,33.3%的患者每日用200~250mg,临床控制较好,维持苯妥英钠血药浓度于7.7~16.2mg/L。癫痫发作病因确诊为脑血管病(未包括癫痫发作时无脑血管病症状的腔隙梗塞)9例,占39.1%。死亡16例,死因与肺部感染有关者10例。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对单用苯妥英钠者首用剂量以200mg/d为佳;肺部感染是本组癫痫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犯关节为主的慢性全身炎症性疾病,反复发作及慢性迁延性滑膜炎是类风湿关节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进展,老年人RA的发病率相应增高。老年人免疫防御功能下降,而对自身抗原反应增强,老年人RA病变后果较重,且多并发数种慢性病变,对非甾体抗炎药及慢作用药耐受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对老年RA关节病变患者采用口服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并联合慢作用药物治疗,与单纯慢作用药物治疗对照,并进行了1年随访,以探讨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人RA关节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病继发癫痫临床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血管继发癫痫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2008年12月收治的经CT证实的58例脑血管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发作类型及部位。结果该组患者的脑血管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5.36%(58/1082),癫痫的发病率与脑血管病的发作类型、发病部位、病灶部位有关,其中以脑出血患者、中颞叶、单纯部分性发作的发病率较高,且病灶部分在脑叶和累计大脑皮下较多。结论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原因主要与脑水肿有关,病灶主要位于脑叶,发病类型以单纯性部分发作为多,累及大脑皮质者发生癫痫的危险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与继发癫痫的关系。方法对350例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发作时间、类型、病变部位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蛛网膜下隙出血及脑栓塞概率较大,皮质病变癫痫发病率较高。结论脑卒中是老年人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早发性癫痫较易控制,迟发性需长期规范治疗,脑电图异常对指导临床用药、预防性治疗癫痫有益。  相似文献   

6.
口服或鞘内注射巴氯芬(ITB)过量会引起癫痫发作,并增加器质性脑损害患者的危险性。口服巴氯芬也与难治性癫痫和非惊厥性癫痫状态(NCSE)有关。多发性硬化(MS)患者病程在15年以上发生癫痫的危险性增加近三倍,累积发病率达3.1%,2/3以上表现为全面性发作,NCSE少见。作者研究了MS患者癫痫发生率和ITB对发作频率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7.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以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如何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已经越来越成为医学界所关注的问题。长期正规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治疗被认为是控制发作的最佳治疗方案。尽管目前已有20余种药物经临床证实对控制发作有效,尚有约30%的患者在经多种AEDs正规治疗并已达最大治疗剂量后,仍然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发展成为难治性癫痫。值得注意的是,在难治性癫痫的患者中,多数表现为对多种AEDs的耐受,尽管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和作用机制。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可能存在一种共同的机制影响着AEDs的作用。目前,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一定进展,主要为多药转运体过度表达机制,即由于多药转运体的过度表达,使AEDs在通过血脑屏障时被主动泵出的量增加,使局部的AEDs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浓度,从而导致癫痫的难治性。近些年对肿瘤耐药机制的研究,使该理论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与关注,而对于与之相关的多药耐药(multiple drugs resistance,MDR)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研究,也逐步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对在1987年1月—1997年12月间因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21例中的24例首发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年病人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资料显示:60岁以上首次癫痫发作的24侧占同期因癫痫发作而住院的121例的19.83%;急性脑血管病为主要原因(79.17%);发作形式以部分性发作为主(62.50%);头颅CT检查发现病灶在皮层的发生率最高(56.52%)。结论 老年癫痫发作有其自身特点,针对老年癫痫发作的不同病因应采取不同的浩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以50例老年人和30例非老年人动态心电图监测24小时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1次、且未行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为对象,比较分析了老年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的时辰分布特征。发现老年冠心病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在24小时内围绕9:59呈单峰分布(r=0.26249,P<0.02),与心性猝死时辰分布特征相似;而非老年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呈现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位于6:00~9:00,第二个高峰位于18:00~21:00。二者之间的不同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后90 d内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以期指导临床预后评估。 方法选取2010至2018年浙江医院收治的首次癫痫发作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9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常规脑电图特点、用药情况等。采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90 d内死亡风险有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首发癫痫持续状态、肺部疾病、脑电图改变是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t=1.986,χ2=4.550、6.299、5.771;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后发现,仅年龄是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9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089,95%CI=1.025-1.157,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提示,地西泮针的使用是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后90 d死亡的保护性因素(OR=0.189,95%CI=0.071-0.505;OR=0.255,95%CI=0.081-0.811;P<0.05)。 结论年龄是老年人首次癫痫发作后9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使用地西泮针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癫痫发作125例,非癫痫发作误诊为癫痫发作14例。结果主要病因为脑血管病(46.4%),其次为病因不详(29.6%)。125例癫痫发作患者中,部分性发作86例(68.8%),全面性发作39例(31.2%);53例行常规脑电图检查,12例(22.6%)出现非特异性异常,1例(1.9%)出现癫痫样电发放;43例行长程视频脑电图检查,38例(88.4%)出现癫痫样电发放。14例非癫痫发作均误诊为癫痫发作。结论脑血管病是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病因,部分性发作为老年患者癫痫发作最常见的发作形式。Todd麻痹和非抽搐性癫痫持续状态为癫痫发作的特殊形式,极易误诊。代谢障碍性疾病、晕厥、短暂性全面性遗忘、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所致的非癫痫发作与癫痫发作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脑电图异常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视频脑电分析仪监测患者脑电图,记录患者脑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的类型,出院后随访1年,分析脑梗死患者梗死位置及异常脑电图与癫痫发作的关系。结果 15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中134例(89.3%)存在早期视频脑电图(VEEG)监测异常,其中53例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17例患者诊断为早发性癫痫;按照位置不同分为部分皮层及皮层下91例、分水岭位置18例及大面积脑梗死41例,其癫痫发作及癫痫异常放电发生率,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17例早发性癫痫通过抗癫痫药物治疗,院后癫痫未再发作;53例早期监测到癫痫样异常放电但无临床癫痫发作患者中迟发性癫痫发生率,明显高于早期VEEG无异常且无癫痫异常放电患者(P0.05)。结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积极监测其脑电图,对脑电图癫痫异常放电患者,应密切关注以预防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3.
非痫性发作(NES)在癫痫中心约占患者数的20%,发病率为1.4~3.0/10万人口,许多患者多年未能明确诊断,且常用多种癫痫药物治疗。NES诊断的金标准是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本研究用V-EEG进行确诊来评价发作频率、有无EEG癫痫样放电和药物疗效三标准在预测NES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癫痫患者的常见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1993~2012年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87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发病临床特点、临床结局等。结果 87例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78.5±10.4)岁,年龄>75岁占73.6%。住院期间并发癫痫占73.6%,全身性发作占75.9%,部分性发作占12.6%,记录不详占11.5%。老年人癫痫发作的主要原因为脑血管病(42.5%),其余主要为代谢性疾病、颅内肿瘤、脑变性病和脑外伤等。所有患者中有47例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占54.0%,放电阳性率仅为6例,占12.8%,主要表现为背景和节律异常,弥漫或局限性慢波活动,散在性棘波、尖波等。结论脑血管病为老年人癫痫的主要原因,全身性发作是主要的癫痫发作形式。老年癫痫患者行常规脑电图检查的比例并不高,且癫痫放电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15.
文献虽有成人癫痫状态(SE)的病因及预后的报道,但并未将老年患者分出单独评价,由于老年患者痫性发作的病因有别于成人,又由于老年人更容易患内科和/或神经科疾病,因此,老年 SE 可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本文研究了342例60岁以后首次发作的老年患者,其中102例有 SE。病人和方法 342例均至少有1次 EEG 及 CT  相似文献   

16.
老年癫痫发作指60岁后发生的癫痫,其发病率日渐增多,仅次于脑血管病和痴呆[1].老年癫痫多为继发性癫痫,现对65例老年癫痫发作患者的资料做一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门诊及住院收治65例老年癫痫发作患者,男42例,女23例,年龄60~75岁,平均67.2岁.病史1~5年48例,6~10年15例,10年以上2例.全部病例无癫痫家族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48例脑卒中病例中82例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0.96%,8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中,早发型癫痫发病率(68.29%)明显高于迟发型癫痫(3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型癫痫以出血性脑卒中(82.14%)为主,以部分性发作(78.57%)多见,迟发型癫痫以缺血性脑卒中(80.77%)多见,以全身性发作(65.38%)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层病灶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79.27%)明显高于皮质下病灶(2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型癫痫是否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迟发型癫痫是否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对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与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发作类型、治疗等密切相关,了解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性,利于指导治疗,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刘树群 《山东医药》2013,53(29):56-57
目的 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经CT或MRI证实的脑卒中患者1 120例,其中继发癫痫88例.回顾性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癫痫发作的主要类型、部位及其与脑卒中类型和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颞叶,类型以单纯部分性发作较多,脑出血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高于脑梗死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P均< 0.05).脑卒中病灶部位在脑叶的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病率高于其他部位(P均<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中脑出血病灶累及脑叶者易继发癫痫,继发性癫痫病灶主要位于中颞叶,发病类型以单纯性部分发作较多.  相似文献   

19.
成人癫痫诊断和药物治疗规范(草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癫痫(epilepsy)是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且常具自限性的异常放电所导致的综合征。以反复、发作性、短暂性、通常为刻板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由于异常放电神经元的位置不同,放电和扩散的范围不等,患者发作可表现为感觉、运动、意识、精神、行为、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或兼而有之。每次发作称为痫性发作,持续存在的癫痫易感性所导致的反复发作称为癫痫。在癫痫中,由特定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特定的癫痫现象称为癫痫综合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性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纳入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癫痫发作复发率及耐药发生率,应用生存分析及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癫痫发作复发和耐药的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74例连续的缺血性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患者,男性45例,女性29例,年龄(66.64±11.50)岁;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26例,迟发性癫痫发作患者48例。迟发性癫痫发作[优势比(odds ratio, OR)2.5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11~5.88;P =0.027]和部分性发作(OR 3.68,95% CI 1.29~10.48;P =0.015)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复发的预测因素;早发性癫痫发作是耐药性的独立预测因素(OR 6.20,95% CI 2.04~18.84;P =0.001)。结论迟发性癫痫发作和部分性发作患者易复发,早发性癫痫发作患者易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