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提供理想的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使烧伤患者减轻水肿,平稳度过休克期。 方法 根据经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和蛋白质平衡的数学模型,利用系统控制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实验组的31例烧伤患者进行液体复苏治疗,并与采用传统经验补液公式复苏的对照组29例患者复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采用新方案进行治疗的患者,补液总量比传统方案治疗者减少约15%~20%,患者尿量满意,水肿(净体重增加)较轻,更易平稳度过休克期,且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感染并发症也较少(P<0.05)。 结论计算机模拟设计的湿性医疗技术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能更好地满足采用湿性医疗技术治疗的患者休克期复苏需要,比传统经验公式更科学、 合理, 既能使烧伤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又可减轻水肿,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液体复苏是治疗烧伤休克的重要手段,能否科学有效地补液,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可直接影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目前,虽然液体复苏方案已较成熟,个性化补液方案的实施、血流动力学及腹腔压力监测的应用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但由于烧伤休克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致使严重烧伤休克患者的治疗难度仍较大。因此,笔者于本研究中将国内外烧伤休克液体复苏补液公式、复苏溶液类型、补液方式及指标监测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探寻更有效的烧伤休克液体复苏模式、提高烧伤休克的防治效果提供思路与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传统公式计算量与实际补液量,总结高海拔地区84例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复苏经验。方法:收集84例小儿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补液临床资料,分为两组,A组:1990年—2000年45例,按照传统烧伤公式计算量补液;B组:2000年—2008年39例,在传统烧伤公式计算量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需要进行补液。通过观察两组休克期补液量及尿量,分析总结休克期补液疗效。结果:第一个24小时,B组患者液体总入量(4 550±520)mL明显多于A组(3 740±48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每小时尿量比较,A组(37±11)mL少于B组(41±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个24小时,B组患者液体总入量(3 853±326)mL多于A组(2 980±30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每小时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海地处高海拔地区,气候干燥,烧伤患儿不论面积大小其不显性失水均增多,气管切开插管患者丢失量更大,抗休克治疗应增加液体的补充才能平稳度过休克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方法与输液技术。方法本研究基于63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统计伤后第1个24h每小时1%TBSA输液量(Aq)和体表面积(BSA),以Aq、BSA和烧伤面积指数(BAI)为参数,产生补液公式Q=∑△q(0.55BSA×BAI)。然后,用新公式和中国液体复苏公式分别计算补液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伤后3h~8hAq分别为10ml·h^-1·1%TBSA^-1、9ml·h·1%TBSA^-1、8ml.h^-1·1%TBSA^-1、7ml·h^-1-1%TBSA^-1、6ml·h^-1·1%TBSA、5ml-h^-1.1%TBSA^-1;9h~12h各为4ml·h^-1·1%TBSA~;后12h各为3ml·h^-1·1%TBSA;伤后第1h、2h分别取6ml·h^-1·1%TBSA^-1、7ml·h^-1·1%TBSA^-1。新公式计算全天总量为8074ml,即1.53ml·kg^-1·1%TBSA^-1:各时段补给量占全天总量的比率与63例患者的实际补液量比率基本相符。伤后第2d,△q值为2.5ml·h^-1·1%TBSA^-1~3nil·h^-1·1%TBSA^-1。结论新公式较好地解决了体重和烧伤面积相对性对估算补液量的影响、输液速度控制及累积丢失量补给等问题,证实了液体复苏新公式优于传统复苏公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补液方案,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5例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液体复苏方案,对比补液前后患儿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变化情况,以及不同延迟复苏时间、年龄、烧伤面积、烧伤深度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及尿量。结果根据患儿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以及临床监测指标对补液量及补液速度做出适当调整后,补液前8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94.8±37.1)%,第1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1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112.6±34.8)%,第2个24 h实际补液量为第2个24 h公式计算量的(78.1±23.6)%;补液后8、24、48、72 h患儿尿量均较补液前明显增多(t=5.733、13.283、17.437、14.371,P均=0.000),补液后24 h患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容均较补液前明显降低(t=3.875、4.411,P均=0.000);年龄<3岁及烧伤面积≤30%TBSA患儿第1个24 h平均补液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烧伤面积>30%TBSA者(t=7.117、5.662,P均=0.000);年龄<3岁患儿第1个24 h平均尿量明显多于年龄≥3岁者(t=4.803,P=0.000)。结论严重烧伤休克延迟复苏患儿液体复苏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年龄、烧伤面积等因素对补液量的影响,实施个体化液体复苏方案,而不能完全遵循补液公式。 相似文献
6.
烧伤休克期能否平稳度过是影响烧伤患者全程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而液体复苏则是防治烧伤休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的发展历史,综述了液体复苏的方法及影响因素,展望了液体复苏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求为烧伤休克期外科切痂植皮疗法液体复苏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不同的创面治疗方法对烧伤休克期体液变化及液体复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烧伤面积为30%TBSA~90%TBSA的严重烧伤患者,分别采用烧伤再生医疗技术(A组,30例)和传统的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B组,30例)治疗,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两组患者休克期体液变化及液体复苏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休克期补液量、净体重增加量(水肿)、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情况和全身感染性脓毒血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A组患者尿量多于B组、休克征象发生率低于B组,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度烧伤治疗中,不同的创面治疗方法对烧伤休克期患者体液变化、复苏及预后均有影响,烧伤再生医疗技术比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更有利于减轻烧伤对患者体液的影响以及液体复苏、稳定有效血容量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方法。方法计算170例烧伤患儿的体表面积中间值,以烧伤面积均为60%TBSA作为伤情指标,分别采用传统儿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与体表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患儿第1个24 h的液体输入量,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以患儿体重18.14 kg(170例患儿体重中位数)、体表面积0.71 m~2(170例烧伤患儿平均体表面积)为基数,传统儿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出的第1个24 h液体输入量为2177.29 mL,比体表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量(2582.42 mL)少405.13 mL。结论体表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第1个24 h计算量略多于传统儿童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公式计算量,克服了以体重和烧伤面积作为参数估算补液量所存在的某些偏差,强调计量总量在24 h内均匀输入,简化了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9.
烧伤休克液体复苏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现代抗休克液体复苏方法和复苏终极目标实现手段。方法:依据对休克病理生理变化新的研究成果和休克概念的转变为本研究的切入点。结果:现行的液休复苏方法和监测手段对于稳定休克最初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有效的,但不能纠正深在的休克病理状态。结论:按照休克复苏终极目标的观点,在现行液休复苏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对最初复苏后依然存在的内脏缺血、代偿性休克和全身组织氧合不足等病理状态的再复苏。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大鼠脑组织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变化及意义。方法:将24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高原与兰州地区严重烧伤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和即时复苏组及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NPY的表达。结果:NPY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神经元细胞的胞浆中。高原地区各组间在伤后1~72 h差异显著(P<0.01)。高原地区各组与兰州地区相比较,NPY表达均减少。结论:NPY表达减少与高原严重烧伤延迟复苏脑损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小儿烧伤休克护理指标在液体复苏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光辉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3):214-215
目的:总结小儿烧伤休克期某些临床护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对输液抗休克的指导意义。方法:对1997年7月至2001年6月间收治的58例大面积烧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观察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尿量等护理指标的变化,分析补液速度与输液量对护理指标所产生的影响。结果:58例中根据各临床护理指标的变化,对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采取相应的调整,56例患儿休克期渡过比较顺利,两例患儿来院较晚,延迟复苏,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注重休克期临床护理指标的观察,可有效防治小儿烧伤休克。 相似文献
13.
14.
战伤休克的液体复苏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一般战伤,休克的发生率为10%~15%,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休克的发生率可高达25%~30%。约50%的战伤伤员因失血休克而死,所以战(创)伤休克伤员的早期救治非常重要。近年来随着对休克病理生理、发病机制、组织体液及氧代谢研究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包括军队)在战(创)伤休克的液体复苏时机、早期液体复苏方法与原则、复苏终点与标准,以及复苏液体的选择上作了许多有益探索,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和概念。本文重点对这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5.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未控制出血的创伤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traumatic shock,HTS)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36例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法,比较常规液体复苏组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以及7.5%高渗氯化钠组和林格氏液组的治愈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常规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63.5%,死亡率为36.5%,ARDS发生率为23.8%,MODS发生率为35.1%;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82.7%,死亡率为17.3%,ARDS发生率为8.7%,MODS发生率为16.5%.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高渗氯化钠组治愈率为86.6%,死亡率为13.4%,ARDS发生率为3.1%,MODS发生率为9.4%;林格氏液组的治愈率为74.O%,死亡率为26.0%,ARDS发生率为14.2%,MODS发生率为23.6%.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特别是7.5%高渗氯化钠更能减少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皮肤切开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在烧伤休克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士民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3,15(4):321-322
目的:解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静脉反复穿刺失败的难题。方法:采用皮肤切开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代替静脉切开。结果:本组24例穿刺成功率100%,比静脉切开节时省力,有效地保护了静脉的重复使用,无1例发生静脉炎,静脉栓塞及套管脱出等静脉置管并发症。结论:皮肤切开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适合于烧伤复苏治疗,利于反复穿刺。 相似文献
17.
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大鼠严重烧伤后延迟复苏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特点。方法:240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严重烧伤模型(TBSA30%,Ⅲ度),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即时复苏组(IFR)和正常对照组(C),分别于伤后1、6、12、24、72h、7d取材。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CGRP的含量。结果:在3800m海拔高度,IFR组血浆CGRP于伤后12h达最低点,DFR组于伤后6h达最低点;1500m海拔高度,IFR组与DFR组均于伤后12h达最低点,CGRP血浆含量明显高于3800m海拔高度者。两个海拔高度间,DFR组在伤后6h即出现显著差异(P<0.01),并一直延续至伤后24h,IFR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原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后同一海拔高度,延迟复苏组血浆CGRP的含量低于即时复苏组;海拔越高,血浆CGRP的含量越低,延迟复苏后CGRP下降的越早。提示消耗的心肌保护物质越多,缺血缺氧越严重。 相似文献
18.
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大鼠早期低压液体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大鼠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探讨早期低压复苏的理想复苏压力。方法W istar大鼠64只,基础平均动脉血压(MAP)为(129.9±14.3)mmHg,断脾法复制非控制性出血休克模型,将血压(MAP)降至40或50mmHg,分为3个处理时段,第1时段模拟院前救治时段,用2∶1乳酸林格氏液和6%的右旋糖酐输注分别将MAP维持在40、50、60、70、80、100mmHg,维持1小时;第2时段模拟医院确定性处理情况,结扎脾动脉止血,输血输液将MAP恢复至100mmHg,维持2小时;第3时段,观察第1时段不同压力复苏对大鼠休克复苏效果的影响。观察指标包括动物存活情况、血压、液体输注量、血细胞比容及动脉血气等。结果院前急救采用高压复苏(80、100mmHg),动物存活时间短,在第1时段末就有50%的动物死亡,需要的液体输注量大,血液稀释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明显,血气指标差;而以<70mmHg(50、60、70mmHg)的血压复苏,动物存活时间延长,液体输注量小,血液稀释轻,血气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以50、60mmHg血压输注效果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在第三时段末动物死亡率为75%。结论对非控制性出血休克及活动性出血,止血前采用高压复苏会增加血液丢失及血液稀释,明显影响休克复苏效果,适当低压复苏有利于动物的后期恢复,输注压力以50、60mmHg最好,但太低的输注压力(40mmHg)也不利于休克复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51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根据早期复苏方法分为限制性复苏组(27例)和常规复苏组(24例),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早期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疗效评估。结果限制性复苏组:ISS评分30.72,复苏输液量2 089 ml,复苏时间102.72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98.36 g/L;常规复苏组:ISS评分30.90,复苏输液量2 965 ml,复苏时间246 min,复苏后血红蛋白79.90 g/L。两组I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复苏后血红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急诊抢救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能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复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前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11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47例肝脾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常规液体复苏组(A组23例)和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24例),对比两组手术前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红细胞比积(HCT)等指标,对比两组术后患者存活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腹腔间隙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 A组术后的死亡率、MODS发生率、ACS发生率均高于B组(P<0.05),B组红细胞比积明显高于A组,B组凝血酶原时间较A组无明显延长(P均<0.05),B组血清乳酸水平与A组相当(P>0.05)。结论限制性输液在肝脾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术前救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降低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