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与循环血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水平相关的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的关系. 对象与方法 55~75岁居民,研究分5部分:1.随机抽取900名受试者,并与心肌梗塞患者配对后,研究IGF-Ⅰ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身高的关系.2.从总样本的各血清基因型中随机抽取50名,研究其多态性和血清IGF-Ⅰ浓度的关系.3. 1 110名候选者作口服糖耐量实验(OGTT),从中选220名2型糖尿病患者,并以596名糖耐量正常者作对照,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4.选取477例心肌梗塞患者及808例正常对照,研究该基因多态性与心肌梗塞的关系.5.研究前述220名糖尿病患者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性与IGF-Ⅰ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的关系.了解所有候选人的健康状况、用药及吸烟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腰臀比及血压.测定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葡萄糖水平及总IGF-Ⅰ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IGF-Ⅰ基因上游1 kb的CA重复序列,分析PCR产物.对不同基因型之间的身高和血清IGF-Ⅰ浓度作方差分析,并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GF-Ⅰ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的关系. 结果发现IGF-Ⅰ基因启动子区有10种不同的等位基因,人群中88.4%是192 bp等位基因的纯合子(46.7%)或杂合子(41.7%),提示其他基因型可能起源于该野生型等位基因.该192 bp等位基因的非携带者平均身高比携带者低2.7 cm(P=0.004),血清IGF-Ⅰ浓度低3.8 mmol/L(P=0.003);非携带者中2型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性增加,均为1.7,而192 bp等位基因的杂合子个体2型糖尿病的相对危险性为1.4,心肌梗塞为1.2(纯合子个体数据未提供).在已患2型糖尿病的IGF-Ⅰ 192 bp等位基因非携带者患心肌梗塞的相对危险性为3.4,而杂合子个体为2.9,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本研究表明IGF-Ⅰ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与IGF-Ⅰ表达水平相关,192 bp等位基因缺失导致的相对低水平的IGF-Ⅰ与患2型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的危险性增加有关. (宣琪摘张维铭校)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的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与胰岛素分子序列具高度同源性 ,其受体在结构与功能上也类似于胰岛素受体。IGF Ⅰ的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分化 ,并对毛细血管基底膜有溶蛋白作用〔1〕。本研究检测糖尿病患者总IGF Ⅰ水平 ,探讨IGF Ⅰ与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胰岛素的应用及血糖的控制对IGF Ⅰ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按 1997年ADA标准确诊的 1型糖尿病患者 2 5例 ,年龄 (33.9± 8.9)岁 (19~ 49岁 ) ,体重指数 (BMI) (2 0 .4±1.8)kg/m2 ,病程 1个月~ 7年。 2型糖尿病患者 39例 ,年龄(5 0 .8…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分子遗传水平进行基因多态性研究,以探讨2型糖尿病易伴发冠心病的内在原因。方法对81例2型糖尿病患者、93例非糖尿病(非DM)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血脂分析、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AI1)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和非DM相比PAI1基因启动子4G频率明显增加(42%和31%,P<0001);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与不伴冠心病相比,PAI1基因启动子4G频率及4G/4G基因型频率存在明显差异(52%和30%,32%和14%;P分别<0001、005);非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与不伴冠心病相比,PAI1基因启动子4G频率及4G/4G基因型频率则无明显差异(31%和31%,8%和16%,均为P>005)。结论PAI1基因4G等位基因可能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内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壮族人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多态性与血清中MCP-1含量与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150例T2DM患者[正常白蛋白尿(D0)组51例,微量白蛋白尿(D1)组54例,临床白蛋白尿(Dz)组45例]和70名健康对照者(NC组)的MCP-1基因启动子区A-2518G多态性进行检测,比较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同时检测66例T2DM、70名NC者MCP-1水平。结果DN(D1+D2)组的GA、AA基因型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D0组(P〈0.01)。D1和D2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D0组与NC组间基因型频率有统计学差异,但等位基因频率无统计学差异。GG、GA的人群MCP-1表达水平较AA型者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MCP-1基因启动子区A-2518G多态性、病程与DN显著相关,GA和AA基因型及病程〉5年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壮族人群中MCP-1基因启动子区A-2518GGA、AA基因型可能是DN发生的危险因素;病程〉5年可能是DN进展的危险因素。MCP-1启动子区A-2518G基因多态性可影响MCP-1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护骨素(OPG)基因启动子区950T→C多态性与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OPG基因型。结果OPG基因启动子区950T→C多态性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脑血管病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视网膜病变相关,合并视网膜病变患者C等位基因比例显著高于无视网膜病变患者(x^2=4.696,P〈0.05)。结论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6.
第 6 4届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学术年会有关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主要内容介绍如下。1 遗传因素的研究Jenniferaltomonte等研究表明叉头转录因子(Foxo1)能刺激肝载脂蛋白 (apo)C Ⅲ的基因表达 ,而apoC Ⅲ升高造成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性高甘油三酯 (TG)血症 ,其中Foxo1是胰岛素抵抗和apoC Ⅲ过度表达分子水平的桥梁 (2 2 5 OR)。Morclilio等从西班牙的Malaga省Pizarra镇随机抽取 12 2 6名个体 ,先行标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再进行基因分型 ,主要有apoAⅠ基因XmnⅠ、MspⅠ多态性和apoCⅢ基因Sstl多态性。apoAⅠ基因MspⅠ多态…  相似文献   

7.
最近,除糖耐量减低(IGT)以外,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的糖耐量阶段———空腹血糖损害(IFG),即空腹血糖(FBG)在6.1~6.9mmolL。目前尚不清楚IFG与IGT个体是否具有相同的代谢紊乱。本文旨在探讨IFG与IGT在胰岛素分泌及胰岛素敏感性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来自芬兰Botnia研究项目的5396例处于不同糖耐量阶段的个体。根据FBG及餐后2h血糖水平分为正常糖耐量(NGT)、IFG、IGT、IFG合并IGT(IFGIGT)、轻度糖尿病及糖尿病(DM)。测定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  相似文献   

8.
2型糖尿病家系瘦素基因启动子C2549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中国人瘦素基因启动子的基因型分布 ,探讨瘦素基因多态性与血浆瘦素水平之间的关系 ,探讨瘦素基因多态性与 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代谢间的关系。方法 以 2型糖尿病家系中的糖尿病患者、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为研究对象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 ,对 489例中国人 (包括 2 69例 2型糖尿病患者、1 35例非糖尿病一级亲属和 85例正常对照 )的瘦素基因启动子 2 549位核苷酸变异 (C2 549A)进行研究 ,同时进行血浆瘦素水平、人体测量学、代谢、临床参数的检测。结果  (1 ) 2型糖尿病患者AA基因型频率 (0 .0 63)和A等位基因频率 (0 .349)高于正常对照(AA基因型频率为 0 .0 1 2 ,A等位基因频率为 0 .2 53 ,P <0 .0 5)。 (2 )糖尿病患者中AA、AC基因型携带者空腹血浆瘦素较CC型降低 (P <0 .0 5) ,女性中AA基因型携带者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低于CC、AC基因型携带者 (P <0 .0 5) ,男性中AA、AC基因型的糖尿病病程较长 (P <0 .0 5)。 (3)非糖尿病一级亲属中女性AA基因型携带者空腹瘦素水平低于AC基因型携带者。男性AA基因型和AC基因型的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较CC基因型降低 (P <0 .0 5)。结论  (1 ) 2型糖尿病患者瘦素基因C2 549A多态性与空腹血浆  相似文献   

9.
糖耐量低减 (IGT)是发展为 2型糖尿病的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在早期通过干预治疗是可逆的。但单纯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群胰岛素抵抗程度轻重的限制 ,尤其是肥胖IGT患者 ,需要实行药物干预治疗。我们采用小剂量二甲双胍对肥胖IGT患者进行短期干预治疗 ,以评价小剂量二甲双胍对胰岛素抵抗为主的肥胖IGT患者的干预治疗效果。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0 0例均为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从普查和健康体检中经口服葡萄糖耐量确诊的IGT患者。入选标准是 2次检测空腹血糖值FPG 5 5~ 7 7mmol/L ,OGTT 2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基因启动子区CA重复序列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选出性别、年龄匹配的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147例,正常糖耐量者159例,将抽提的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再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纯合子样本测序确定CA重复的次数,以确定等位基因,分析其与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 CA重复各基因型分布在2型糖尿病组及正常糖耐量组无显著差异.携带≥(CA)20等位基因的受试者较不携带该种等位基因的受试者具有显著低的血尿酸[(4.18±1.25对4.63±1.36)mg/dl,P=0.03].结论 携带CA重复次数≥20的等位基因可能是2型糖尿病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11.
施良  陈军建  袁国跃  贾珏  俞力 《山东医药》2009,49(37):29-30
目的探讨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与中国人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53例初诊T2DM患者(T2DM组)和162例糖耐量正常者的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腰围、BMI、血浆内脂素、血糖、血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内脂素基因型分布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C、CC基因型患者比较,T2DM组TT基因型患者餐后2h血糖升高、HDL—C降低(P分别为0.04、0.01)。结论内脂素基因启动子-1535C/T多态性与中国人T2DM、脂代谢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治疗行血液透析(HD)的成年患者后 ,对血清生长激素 (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Ⅰ、IGF Ⅱ、IGF结合蛋白 (IGFBP) 1、IGFBP 3变化及rhGH作用进行评价。病人与方法 采用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 ,选择了 2 0名有超过 6个月血液透析史的成人尿毒症患者( 1 2男 ,8女 ,平均年龄 4 8.6岁 )。其中rhGH治疗组 9例( 4女 ,平均年龄 4 9岁 ,平均体重 56kg) ,给予rhGH治疗[4IU/ (m2 ·d) ,每天晚 8:0 0点皮下给药 ],治疗 6个月 ,对照安慰剂治疗组 1 1例 ( 7男 4女…  相似文献   

13.
旨在探讨中国人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的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I/D)多态性与血清中ACE水平及心肌梗塞的关系。心肌梗塞患者103例;正常对照96例。位于ACE基因第16内含子的I/D多态性经PCR扩增可分为三种基因型:纯合缺失型(DD),纯合插入型(I),杂合子型(ID)。血清ACE水平在DD、DI、I型分别为28.3±9.9U/ml、24.5±8.4U/ml、19.2±4.8U/ml,即DD>DI>ⅠⅠ。结果显示,心肌梗塞患者的D等位基因的频率(0.61)高于正常对照组(0.48),P<0.01。认为:ACE基因的缺失多态性与中国人血清ACE水平及心肌梗塞相关。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患者血清IGF-I水平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血清IGFI水平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俞茂华孙侃方京冲史虹莉杨秀芳朱禧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具有胰岛素样活性,对糖、脂肪代谢的作用与胰岛素有类似之处,近年来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清IGFI水平降低,且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呈明显负相...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血清ACE水平与 2型糖尿病并发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 方法 应用PCR方法检测 136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6 4名健康者ACE基因的缺失 /插入多态性和血清ACE水平 ,并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 ,筛选出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 结果  (1)ACE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总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3.3487,P >0 .0 5和 χ2 =3.72 5 7,P >0 .0 5 ) ,且在增殖期DR组和背景性DR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意义 (χ2 =3.335 9,P >0 .0 5和 χ2 =1.4 2 12 ,P >0 .0 5 )。 (2 )糖尿病并发DR组的DD基因型及D等位基因频率与无DR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χ2 =10 .8783,P >0 .0 5和 χ2 =9.16 55 ,P >0 .0 5 ) ,且血清ACE水平在DR患者中明显升高 (t=12 .72 2 ,P <0 .0 5 ) ,与ACE基因多态性呈一致表现。 (3)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ACE基因DD型、血清ACE水平、血胆固醇、空腹血糖和糖尿病病程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糖尿病患者中DD基因型具有患DR易感性 ,并且在DR患者中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清ACE水平呈一致表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Ⅰ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AGTⅠR)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 (DN)及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 用PCR技术分别检测 86例 2型无肾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和 15 3例不同程度蛋白尿的DN患者AGTⅠR基因多态基因型。结果 糖尿病肾病患者与无肾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相比 ,AGTⅠR A116 6 C基因AC型频率和C突变基因的携带率增高 (分别为 9.15 %vs 2 .0 0 % ,4.5 8%vs1 16 % ) ,差异均有显著性 (χ2 =4.30 ,P <0 .0 5 ;χ2 =3.97,P <0 .0 5 ) ,AC型患者的血压高于AA型(t=2 .10 ,P <0 .0 5 )。不同病期糖尿病肾病各组之间AGTⅠR A116 6 C变异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116 6 C基因AC型 2型糖尿病患者易感肾病 ,检测AGTⅠR A116 6 C基因多态性可能有助于DN的预防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是易感个体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持续性肝内炎症反应[1] 。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基因的多态性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倍受关注。目前已发现TNF α启动子基因有 4个位点 (- 16 3,- 2 38,- 30 8和- 376 )发生鸟嘌呤 (G)向腺嘌呤 (Α)的突变 ,但仅在 - 2 38和- 30 8位点的核酸替换直接影响TNF α的体外表达量[2 ] 。本研究中 ,我们分析Ⅰ型ΑIH患者的TNF α基因 - 2 38和- 30 8位点多态性。一、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 :采用 1998年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推荐的描述性诊断标准和计分…  相似文献   

18.
内脏素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的单核甘酸多态性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酶连接检测反应(LDR)和基因芯片相结合的方法,检测151例2型糖尿病组和69例正常对照组的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检测空腹胰岛素水平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 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位点总的等位基因(CC、TT、CT)频率和等位基因(A、G)频率分别为20.45%、50.0%、29.55%和45.45%、54.5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型糖尿病患者的超质量组与非超质量组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其CC基因型的体质量指数(BMI)平均值比,TT基因型高(F=4.939,P<0.05).结论 本地区汉族人的内脏素基因启动子区-3186 C>T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其变异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BMI有着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受体糖蛋白Ⅲa基因与心肌梗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受体糖蛋白(GPIIa)基因变异与心肌梗塞(MI)发病的关系。方法运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对40例MI患者和相应数量健康人作对照行GPIIa基因全部外显子筛查。同时,以RFLP和ASO技术检测82例MI和68例健康人对照的GPIIa基因PlA多态性,并与50例美国健康白种人比较。结果发现GPIIa基因外显子5中存在核苷酸静止突变;150例中国人的GPIIaPIA多态基因型均为PlA1/PlA1,与美国白种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表明中国人群的血小板受体GPIIa基因与MI发病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糖尿病 (DM )患者维生素D受体 (VDR)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 (BMD)及骨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RFLP技术 ,检测 6 8例 2型DM患者、5 4例 1型DM患者和 6 2例健康人的VDR基因型。并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BMD ,放免法测血清BGP、降钙素和 2 5 (OH)D3 ,免疫放射法测血清完整PTH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前肽。结果  (1)DM组VDR基因型分布与健康组差异无显著性 ;(2 )健康组AA基因型者腰椎和大转子BMD高于aa型 ,股骨颈和Ward′s三角BMD高于aa和Aa型 (P <0 .0 5 ) ,而 2型DM组Aa基因型者股骨颈和大转子BMD高于aa型 ,1型DM组Aa基因型者仅股骨颈BMD高于aa型 (P <0 .0 5 ) ;(3)VDR基因TaqⅠ位点多态性与BMD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DM患者VDR基因ApaⅠ位点的多态性与BMD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