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郭琳佳  刘文宏 《重庆医学》2018,(16):2177-2180
目的 分析因脑干梗死导致核间性眼肌麻痹(INO)患者的临床与影像特点.方法 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该院神经内科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证实的9例以INO为主要表现的脑干梗死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影像特点,同时结合文献简述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 9例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6岁,其中中青年(年龄小于60岁)患者5例,占55.6%.8例(88.9%)患者以水平性复视为主要表现,伴随症状以头晕最为多见(55.6%),单侧受累多见(77.8%).前核间性眼肌麻痹6例,前核间性合并后核间性眼肌麻痹3例,5例(55.6%)保留会聚运动.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显示中脑导水管腹侧病变1例,脑桥被盖背侧中线附近病变8例.头颅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与梗死灶相关的血管狭窄或闭塞6例,常见为大脑后动脉狭窄(5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3~23 d,中位数为14 d.6例(66.7%)患者住院期间眼部症状消失,1例随访患者在发病后3个月内眼部症状消失.结论 表现为INO的脑梗死主要由脑干背侧中线附近的小灶梗死引起,多数伴后循环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病机制各异,临床预后良好,临床上遇到中青年以复视为首发症状患者应重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报告核间性眼肌麻痹4例,除1例年轻病例诊断为脑干炎症外,其余3例均为缺血性脑干血管病的中老年患者。4例中双侧性核间性眼肌麻痹1例,单侧者3例。本文对核间性眼肌麻痹的病因及临床表现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在脑干病损时本综合征多见,它的出现对脑干病变的定位和定性诊断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对脑干病变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9例经CT、MRI证实为脑干病变的患者行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分析。结果:眼球垂直注视麻痹、会聚麻痹对中脑病变有定位意义;核间性眼肌麻痹对中脑、脑桥病变有定位意义;眼球水平运动障碍对脑桥病变有定位意义;延髓病变无眼球运动障碍;眼球震颤可发生在脑干各种部位病变。结论:眼球运动障碍对脑干病变定位有临床意义;眼球震颤尤其是垂直性、旋转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的内科性病因及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眼肌麻痹病人的住院资料,并分成青年组及中老年组进行统计,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76例眼肌麻痹中脑干梗死56例,占73.7%,为眼肌麻痹的主要病因。青年组中吸烟患者10例,占51.3%;中老年组高血压24例,占(61.7%)。结论引发眼肌麻痹疾病较为多样,脑干梗死是引起眼肌麻痹最常见原因。吸烟为青年人最常见危险因素,中老年组高血压为最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眼肌麻痹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眼肌麻痹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及不同病因下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4例(41.3%),高血压动脉硬化12例(20.7%),脑干(腔隙性)梗死8例(13.8%)。颅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4例(6.9%),非特异性神经炎2例(3.4%),颅内肿瘤3例(5.1%)。重症肌无力4例(6.9%)。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1.7%)。结论:老年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并不同于青中年人群分布,需仔细分析临床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6.
高健  吕志宇 《四川医学》2013,(11):1741-1743
目的 探讨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2009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5例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脑桥旁正中梗死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结果 15例患者均有一侧肢体无力,肌力从0级至轻瘫,与肢体瘫痪同侧的中枢性面瘫9例,与肢体瘫痪同侧的舌瘫7例;一侧肢体感觉障碍11例;10例起病时伴有头晕或眩晕;13例伴有构音障碍;6例有饮水呛咳;1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共济失调;1例患者出现复视,在体征上表现为病灶侧眼球外展障碍对侧肢体瘫痪的交叉瘫.头颅MRI示梗死灶位于一侧脑桥内侧,多为楔形,底部紧靠脑桥腹侧表面,尖部朝向脑桥被盖;病灶大部分位于基底动脉旁中央支的供血区域内,常位于脑桥中上部,很少累及第四脑室底.结论 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位于脑桥内侧2/3区域,主要由基底动脉穿支病变引起;凡在临床诊疗中发现一侧偏瘫或偏身感觉障碍伴有头晕或眩晕、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的患者均要考虑到脑桥旁正中梗死,及时行MRI检查;一侧脑桥旁正中梗死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将HRP泳入大鼠室旁核,在其延髓孤束核—迷走背核复合体与脊髓侧索后部、侧角、中央灰质等处出现顺行标记的纤维与终末。连续追踪时,可以区分两条室旁核下行径路。外侧径路自室旁核入下丘脑外侧区与未定带;至下丘脑尾侧部行于被盖腹侧区及其背外侧,在内侧丘系与大脑脚间。至中脑、脑桥时,随外侧丘系移向腹侧;继则行于脑干腹外侧浅部;延入脊髓侧索,最后入灰质。内侧径路经间脑室周、中脑中央灰质、第四脑室底、孤束核—迷走背核复合体、延髓与脊髓中央管周下行。  相似文献   

8.
邓晓清  郑金瓯 《广西医学》2005,27(10):1554-1556
目的探讨眼肌麻痹的损害部位与病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167例眼肌麻痹的病变部位与病因的关系.结果眼外肌病变病因包括肌营养不良,甲亢性肌病,老年性眼睑下垂;神经肌肉接头疾病病因包括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周围神经损害病因包括Tolosa-Hunt综合征,海绵窦区动脉瘤,海绵窦区肿瘤,眶部血栓性静脉炎,脑炎,后交通动脉瘤,糖尿病性眼肌麻痹,Miller-Fisher综合征,癌性多颅神经炎,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核性损害病因包括脑干梗塞,脑干出血,脑干脑炎,脑干肿瘤,多发性硬化,Wemick脑病,放射性脑病;核间性损害病因包括多发性硬化,脑干梗塞,系统性红斑狼疮,白塞氏病;核上性损害病因包括脑干梗塞,脑干出血,脑干脑炎;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病因包括脑干肿瘤,脑叶肿瘤,脑叶梗塞,脑叶出血,脑炎,动静脉畸形;眼内肌麻痹病因包括脑干梗塞,肺癌.结论眼肌麻痹的病因复杂,与损害部位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正> 一个半综合征可理解为 Foville 综合征加上同侧内侧纵束综合征或核间性眼肌麻痹。关键性体征为眼球运动障碍:病变侧眼球水平方向上固定,对侧眼球只能外展。病变位于脑桥被盖部累及该处网状结构中的侧视中枢和内侧纵束。病因有缺血性梗塞,脑干胶质细胞瘤,脑血管畸型,脱髓鞘疾病,外伤性出血。本病早在1953年已有记载,1967年 Fisher 命名为一个半综合征(One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眼肌麻痹的病因与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眼肌麻痹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及不同病因下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眼肌麻痹15例(32.61 %),脑干(腔隙性)梗死13例(28.26 %),高血压动脉硬化7例(15.22 %),颅内肿瘤4例(8.69 %),颅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2例(4.35 %),非特异性神经炎2例(4.35 %),重症肌无力2例(4.35 %),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2.17 %).结论:老年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需仔细分析临床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第四脑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35例第四脑室肿瘤中,室管膜瘤15例,髓母细胞瘤12例,血管网状细胞瘤4例,星形细胞瘤4例,除4例先行经右枕角穿刺脑室外流后开颅外,其余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开颅,于显微镜下分块或完整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次全切除8例,大部分切除4例。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脑神经功能障碍1例,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小脑缄默征1例,意识障碍后死亡1例。结论了解第四脑室肿瘤毗邻脑干及重要的神经结构,熟悉第四脑室的显微解剖,术中保护脑干功能,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肿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HRP注入大白鼠上丘水平导水管周灰质外侧区后,标记细胞出现在下列脑区:前额内侧皮质,额顶运动皮质,额顶体感皮质,扣带前、后皮质,纹状皮质17、18区,颞叶听皮质,下托及海马1、2区:缰核、丘脑室旁核、背内侧核、前背核、束旁下核、未定带,下丘脑前区、背侧区,下丘脑背、腹内侧核,乳头体上核,背、腹侧乳头体前核,下丘脑外侧区:中缝背核、被盖背外侧核、中缝正中核、黑质网状部,外侧丘系腹侧核及二叠体旁核;兰斑、上橄榄核、第四脑室底灰质、脑桥尾侧网状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外侧网状核小细胞部、薄束核及楔束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干出血破入第四脑室患者的病例特点、手术方式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手术治疗31例高血压脑干出血破入第四脑室病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31例高血压脑干出血破入第四脑室患者中17例行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死亡率29.4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 (MSA) 的临床、磁共振成像 (MRI) 特征及MRI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MS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并探讨MRI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MSA的临床与MRI表现复杂,MSA c小脑体征突出,MRI表现为脑桥、小脑中脚、蚓部萎缩,T2WI出现脑桥、小脑中脚高信号,并与临床小脑损害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P<0.05) ;MSA p帕金森样症状明显,MRI改变多位于基底节核团,表现为壳核萎缩,T2WI壳核背外部低信号、壳核外侧缘高信号,后者与临床帕金森样症状无关联性(P>0.05)。结论综合分析临床资料与MRI信息有助于提高MSA各亚型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对24例脑干出血患者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结果发现BAEP在脑干出血异常率为100%,且主要表现在病灶侧,部分病侧可累及对侧,主要以Ⅴ、Ⅲ波潜伏期(PL)及Ⅰ~Ⅴ、Ⅰ~Ⅲ、Ⅲ~Ⅴ,波间期(IPL)延长,随着病情好转,BAEP亦逐渐恢复正常,头为BAEP在脑干卒中的定侧及估价脑干功能恢复上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周立新  陆建常 《广西医学》2006,28(3):338-340
目的提高对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CT及MRI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CT及MRI表现,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5例第三脑室胶样囊肿位于第三脑室前上部与侧脑室孟氏孔相邻,CT表现为高密度4例,低密度1例;MRI上T1WI呈高信号1例,等信号4例,T2WI低信号1例,等信号3例,混杂信号1例.病灶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清晰,增强后无强化,周围脑实质无水肿.3例出现两侧脑室不同程度脑积水,1例病灶边缘可见小片状钙化.结论第三脑室胶样囊肿发病部位特殊,CT及MRI是诊断第三脑室胶样囊肿的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以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为首发症状的脑血管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年内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依视力下降和视野缺损为首发症状的48例脑血管病患者病例,对其临床症状做初步统计。结果患者主诉包括单眼视力下降、双眼先后视力下降、双眼偏侧视物不见和双眼同时视物不见。经专业检查后确诊前循环脑梗死5例,后循环脑梗死33例,脑血管畸形3例,烟雾病3例,颈动脉闭塞4例。前循环病变表现主要为单眼视功能障碍,后循环病变多表现单、双侧枕、颞叶梗死;基底动脉综合症及脑干梗死。后循环平均年龄高于前循环平均病变年龄。结论在以视功能障碍为首发的脑血管疾病中既有前循环病变也有后循环病变,但后循环比率明显高于前循环。单眼视觉功能障碍多为前循环病变,是颈内动脉病变的眼部症状;双眼功能障碍多为后循环病变累及枕颞叶所导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眼内硅油迁移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玻璃体切除伴硅油填充手术且经随访影像学检查确诊的18例硅油向后迁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患者术后均行头颅CT平扫检查。收集患者硅油填充适应征、填充侧别、术前及术后眼压等一般资料,观察病侧眼内硅油迁移部位、形态、CT值及脑室积油的动态变化等影像特点。结果 18例患者中,术后较术前视力减低1例,改善17例。眼内硅油迁移部位位于视神经乳头部1例,视神经15例,视交叉2例,侧脑室内1例。迁移硅油呈球状1例,类圆形15例,管状2例。影像上病灶均呈高密度灶,多数边界清楚,CT值范围54.89~89.23HU,平均70.95±8.18HU;患侧眼内硅油CT值范围62.12~102.44HU,平均74.51±11.37HU。其中1例患者在多次CT检查随访中,观察到右侧侧脑室前角硅油移至第四脑室,大小、形态未发生变化。结论 头颅平扫CT是观察是否发生硅油迁移首选检查方法,放射科医生应熟悉其迁移路径及影像特点,避免误诊为脑室积血。术后多次随访或改变检查体位,有助于对疾病的精准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