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与尿蛋白的关系。方法 对 36 2例尿白细胞 <5个 /HP的慢性前列腺炎 (CP)患者的尿蛋白进行研究 ,并与 10 3例非CP患者比较。对尿蛋白阳性的CP患者行进一步检查。结果 CP患者尿蛋白阳性率为 5 2 % (19/36 2 ) ,其中Ⅱ、ⅢA型组阳性率为 5 6 % (12 /2 15 ) ,ⅢB型组阳性率为 4 8% (7/14 7) ,而对照组的阳性率为 4 9% (5 /10 3) ,3组尿蛋白阳性率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19例尿蛋白阳性的CP患者 ,耻骨上膀胱穿刺抽取尿液检测 ,蛋白也呈阳性 ,其尿蛋白定量为 4 0~ 16 0mg/2 4h ,平均 (78± 34)mg/2 4h。这 19例患者复查时 ,其中 9例晨尿及随机尿蛋白均呈阴性 ;7例晨尿蛋白呈阴性 ,随机尿蛋白呈阳性 ;3例晨尿及随机尿蛋白均呈阳性。结论 本研究提示 ,不伴有尿路感染的CP不会增加蛋白尿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实验室检查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4例住院SARS患者实验室资料,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肌酶(CK)和血清电解质。结果:20例(83.3%)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4例(16.7%)淋巴细胞计数降低,15例(62.5%)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5例(20.8%)血清LDH升高、钠降低,3例(12.5%)血清CK升高,2例(8.3%)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血糖升高,所有患者血小板计数、血清钾、氯均正常。结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及肝功能损伤是SARS患者实验室检查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观察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新生儿与非高胆新生儿血清酶、血浆蛋白及阴离子间隙 (AG)的差别 ,及两组病儿并发窒息和低氧缺血性脑病 (HIE)时与无以上并发症时上述指标的差别 ,以期了解高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②方法 高胆组 12 6例 ,对照组 4 8例 ,两组中并发窒息和HIE者 5 9例 ,无并发症者 115例。股静脉采血 ,使用美国产OLYMPUSAU 10 0 0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上述指标。③结果 高胆组谷草转氨酶 (AST) ,谷氨酰转肽酶 (GGT) ,碱性磷酸酶 (ALP) ,乳酸脱氢酶 (LDH)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 .6 0~ 6 .37,P <0 .0 1) ;谷丙转氨酶 (ATL) ,血浆总蛋白 (TP) ,清蛋白 (ALB)两组均在正常范围 ,差异无显著性 (t=0 .4 5~ 0 .6 4 ,P >0 .0 5 ) ;肌酸激酶 (CK)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羟丁酸脱氢酶 (HBDH) ,AG两组均较正常升高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 .30~ 1.5 9,P >0 .0 5 )。两组并发窒息和HIE者CK ,CK MB ,LDH ,HBDH ,AST ,AG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 ,差异有极显著性 (t=3.0 2~ 10 .5 9,P <0 .0 1)。④结论 高胆时血清酶AST ,GGT ,ALP ,LDH明显升高 ,但ALT ,TP ,ALB不受影响 ;当并发窒息和HIE时 ,不论是否高胆 ,CK ,CK MB ,LDH ,HBDH ,AST ,AG均升高 ;其中AST ,LDH既受高胆影响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治疗脂肪肝3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7例脂肪肝患者系 2 0 0 0~ 2 0 0 3年门诊及住院患者 ,男 2 7例 ,女 10例 ;年龄最小 2 9岁 ,最大 6 1岁 ;总胆固醇 (TC)升高 2 8例 ,三酰甘油 (TG)升高2 9例 ,谷丙转氨酶 (ALT)升高 30例。对照组 18例 ,男 14例 ,女 4例 ;年龄最小 30岁 ,最大 5 7岁 ;TC升高者 12例 ,TG升高 14例 ,ALT升高 14例。穴位注射组 (治疗组 )与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及实验室指标比较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①肝区胀痛 ,食欲不振 ;②B超检查确定为脂肪肝 ;③肝功能异常 :ALT升高 ;④高脂血症 :T…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在病程不同时期,动态观察60例SARS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ARS重症组病例与普通组病例的肝损害差异。结果76.7%患者ALT升高(146.3±118.3)u/L、40.0%患者AST升高(81.3±29.8)u/L,30.0%患者Bil升高(35.3±15.6)μmol/L;病程第2周肝损害最多见。SARS重症组ALT,AST和Bil异常升高率高于普通组,但仅AST差异有显著性。激素治疗组与非激素治疗组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的差异并无显著性。约93.5%患者经常规保肝治疗3周后肝功复常。1例尸检显示肝脏广泛轻度非特异炎症反应。结论SARS病人合并肝脏损伤相当普遍,表现为转氨酶的轻中度升高,少部分病例伴有胆红素的轻度异常,适当保肝治疗是必须的,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的方法与临床上常用的肝纤维化诊断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寻找新的方便实用无创性诊断肝纤维化指标。方法 按AST/ALT比值是否升高和血小板计数是否下降将 4 6 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观察组 ( 2 4 0例 )和对照组 ( 2 2 0例 ) ,与患者同期肝纤维化血清指标、B超、A/G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异常程度和异常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观察组 2 4 0例中有 2 36例出现肝纤维化指标异常 ( 94 .78% ) ,其中轻度 15 0例 ,中度 77例 ,重度 9例。而对照组 2 2 0例出现异常的有 80例 ( 36 .36 % ) ,肝纤维化异常程度分别为轻度 6 2例 ,中度 15例和重度 3例。B超检查结果同样是观察组比对照组异常明显。而A/G在两组对比中无显著差异。结论 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B超之间有没有确切的相关性目前还缺少依据 ,但从临床角度看 ,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认为AST/ALT联合血小板计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肝纤维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并发其他脏器损害的临床特点 ,并分析可能引起的原因。方法 收集 2 0 0 3年 3月 11日~2 0 0 3年 5月 15日在北京佑安医院收治的SARS病人 83例 ,观察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进行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血糖等的检测。结果 在肝损害方面 ,第 1周有 18 9%的病人ALT (谷丙转氨酶 )升高 ,14 9%的病人AST (谷草转氨酶 )升高 ,有少部分病人出现黄疸 ;在第 2周、第 3周SARS病人的肝损害明显上升 ,其中以ALT单项增高为主 (分别为 5 0 7%和 6 7 2 % )。同时有近 5 0 0 %的病人出现白蛋白降低 ,第 1周有显著差异。至第4周及第 5周开始逐渐恢复正常 ,但有个别SARS病人恢复后 ,肝功能仍不正常 ,在心肌损害方面 ,主要以心肌酶升高为主 ,以第 1周及恢复期 (第 4周及第 5周 )升高明显 ,而在急性期升高不明显 (P <0 0 5 )。肾损害方面只出现在第1周 ,以尿素氮 (BUN)升高为主。在胰腺损害方面 ,表现为血糖升高 ,而无明显的症状。结论 SARS病毒不仅引起肺脏的损伤 ,而且还可以造成多器官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的肝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伤寒杆菌对肝脏的损害和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 35 0例伤寒患者肝功能及乙型肝炎病毒(HBV)标记物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 30例 (6 5 .7% )出现ALT和AST升高 ,其中 83例 (36 .1% )伴有血清总胆红素 (STB)升高 ;32 0例进行HBV标记物检测 ,发现HBV感染 4 5例 ,伤寒重叠HBV感染率为14 .1% ,重叠感染组的ALT ,AST及STB均值比单纯感染组显著升高 (P <0 .0 5 )。结论 :伤寒患者中肝损害较常见 ,其中重叠HBV感染者肝损害程度更重 ,但重叠HBV感染者中肝损害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9.
AST/ALT比值对慢性肝炎及各期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AST/ALT比值对慢性肝炎及各期肝硬化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2 0 3例慢性肝病患者AST/ALT比值及血清胆汁酸 (TBA)、总胆红素 (TSB)、白蛋白 (ALB)、钙 (Ca2 )含量。其中包括 10 2例慢性肝炎患者 (慢性肝炎组 ) ,10 1例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组 )。比较两组患者AST/ALT比值的构成及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的AST/ALT比值变化的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的AST/ALT比值分布构成比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 )不同级别肝硬化患者AST/ALT比值异常率之间的线性趋势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3)两组患者的TBA、ALB及Ca2 的异常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4)不同级别肝硬化患者 ,TBA、TSB、ALB、Ca2 的异常率之间的线性趋势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采用AST/ALT比值鉴别诊断慢性肝炎、各期肝硬化 ,其特异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托尼萘酸对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托尼萘酸对常温下手术造成的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并探讨这种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4 2例肝切除手术患者 (入肝血流阻断时间均在 2 0min左右 )随机分为 2组 :常规手术组 (n=18)和托尼萘酸实验组 (n =2 4 )。观察手术前后血浆ALT ,AST和LDH水平的改变。结果 :使用托尼萘酸后病人血浆中升高的ALT和AST水平其下降速度明显高于常规手术组 (P <0 .0 1和P <0 .0 5 ) ,LDH虽低于对照组 ,但无统计学上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人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 ,肝脏主要酶学在血液中明显升高 ;使用托尼萘酸后其血中ALT ,AST和LDH水平明显降低 ,提示使用托尼萘酸对人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250例SARS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患者肝功能损害的一般规律.方法收集250例确诊SARS患者病程第1~6周的肝功能结果,分析总结SARS病程中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PA在SARS病程的1,2周有明显下降(异常率分别为84%和64%),但很快恢复正常;TP和ALB在病程中均有一定比例的降低,A/G比值下降较明显(异常率均保持在50%以上).ALT病程第1周有52%的患者升高,第3周异常率达到87%,之后开始逐渐回落;AST的异常率及升高幅度均较ALT明显低(整个病程中异常率均<50%).GGT在病程第3~5周有比较高的异常率(32%,40%和28%).CHE在病程第1周有29%的患者降低,第5周异常率达到46%,第6周开始稍有回升.TB,DB,TBA,ALP和LAP在整个病程中均无明显改变.结论SARS患者在病程早期即有明显的肝功能损害,且恢复较慢,提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要注意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SAR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对54例重症SARS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4例患均有高热、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肺部阴影。大多数患ALT、AST及LDH升高。肺部和免疫系统是病毒主要作用的靶器官。治疗以综合支持对症为主,及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有较好疗效。结论:综合支持治疗对降低重症SARS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何超 《大家健康》2016,(8):12-13
目的:分析尿液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患者112例,分别通过尿液分析仪检验、尿沉渣镜检进行检验,观察两种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与尿液分析仪相比,尿液沉渣镜检的尿隐血阳性率明显更高,尿液沉渣镜检中白细胞、红细胞、管形、蛋白的阳性率及其在各疾病中的检出率均明显较高(P <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54例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合并多器官损害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重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合并多器官损害病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日~4月5日收治的54例重症SARS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重症SARS患均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中并发多器官损害49例(90.7%),死亡12例(22.2%),器官损害中以肺脏损害最常见,其次是肝、心、脑、肾和血液系统,其他器官受累较少。结论 重症SARS患容易出现多器官损害,病死率与脏器损害数有关。重症SARS并发多器官损害的治疗应该强调对多器官损害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从而提高重症SARS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HUA)患者血浆肝功、肾功和血脂等生化指标,并探讨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6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38064例成年体检者中,筛选出无症状 HUA 患者1969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血尿酸(UA)水平正常的健康体检者350例,测定患者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并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无症状 HUA 患者的 BMI、舒张压(DBP)、UA、γ-谷氨酰转移酶(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血浆总蛋白(TP)、肌酐(CRE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浆葡萄糖(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 HUA 患者的 UA、GGT、ALT、总胆红素(TBIL)、CREA、TG 和 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HUA 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HUA 患者 UA 水平与血浆 GGT、AST、ALT、CREA、TG、HCY 浓度呈明显正相关(P <0.05),而与血浆 HDL-C 浓度呈明显负相关(P <0.05)。结论无症状HUA 患者的肝功、肾功、血糖和血脂的代谢状态与 UA 正常者明显不同,而血浆 GGT 活性可能是反应其体内氧化应激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参照相关诊断分为痰瘀阻络型(31例)、脾肾两虚型(33例),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血生化等一般资料,评估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脾CT之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评分(NFS),并测量肝纤维化四项、踝肱指数(ABI),行上腹部CT。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脾肾两虚型和痰瘀阻络型HOMA-IR值明显升高;脾肾两虚型HDL值、LN值、肝脾CT比值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及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痰瘀阻络型比较,脾肾两虚型HA、肝脾CT值之比明显降低、HOMA-IR、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肝脏脂肪浸润,其中脾肾两虚型患者易进展出现肝脏纤维化,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常温下肾动脉阻断后缺血时间与术肾泌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4例常温下行肾动脉阻断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4例的肾动脉阻断时间<20 min(A组),40例的肾动脉阻断时间≥20 min(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肾泌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的术肾泌尿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P<0.05);A组孤立肾患者术后1年内无1例发生肾功能不全,B组孤立肾患者术后1年内有3例发生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发生率为2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术肾泌尿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高于未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者(P<0.05);A、B两组行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者的泌尿功能恢复时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开腹手术者和腹腔镜手术者的泌尿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长于A组(P<0.05)。结论:在肾动脉阻断手术中,肾阻断缺血时间越短对泌尿功能的恢复越有利,同时还能减少远期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血清酶活性及CRP、Fn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SARS患者血清中CRP、Fn和反映组织细胞损伤的血清酶活性变化规律。方法:观察SARS患者急性发病期和康复期血液中各项指标的变化,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采用:ROCHE诊断公司速率法试剂盒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CRP和Fn测定采用ELISA方法。结果:急性期患者CRP明显升高,同时伴随血清LDH、CK、ALT和AST活性的部分升高,至恢复期CRP明显降低,血清ALT和LDH活性进一步升高,而AST和CK基本恢复正常;Fn在急性期明显降低,康复期恢复正常水平。结论:SARS患者康复期血清反映细胞膜损伤的酶活性进一步升高,提示组织细胞损伤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究芦丁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肝功能及肝脏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60只,选出12只作为正常组,余下小鼠腹腔注射STZ,连续给药5 d,建立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成模小鼠随机划分为模型组与芦丁低、高剂量组。正常组与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 芦丁低、高剂量组分别按小鼠体质量予芦丁50 mg/kg、100 mg/kg灌胃,给药8周,每日1次。测定给药第4周,第8周小鼠餐后随机血糖,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的含量。通过HE、Masson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肝组织形态。结果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鼠血糖上升(P<0.01),血清中ALT、AST、LDH含量增高,TP、ALB含量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芦丁组小鼠给药第4周血糖降低(P<0.05),给药第8周血清ALT、AST、LDH含量下降,TP、ALB含量升高,其中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P<0.05,P<0.01)。形态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肝细胞增大变形,肝索排列紊乱,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较高;芦丁低、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形态有所改善,高剂量组作用更明显。结论 芦丁可改善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的肝功能,缓解糖尿病小鼠肝脏组织的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