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孙凯  董铁立 《中原医刊》2011,(11):52-53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两种麻醉方式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子宫肌瘤剔除术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麻醉组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选择第2—3腰椎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1.19%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2~16ml,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缩宫素注射后1min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血压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缩宫素对静脉全麻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小。  相似文献   

2.
缩宫素对静脉全身麻醉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薇 《四川医学》2006,27(8):868-869
目的 探讨缩宫素对不同麻醉方法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同期剖宫产手术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组(n=20),采用咪达唑仑、氯胺酮、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n=20),选择L2-3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12—15ml。观察记录麻醉前、麻醉后、缩宫素注射后的生命体征: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脉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两组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硬膜外组血压下降显著(P〈0.05)。结论 缩宫素对静脉全麻剖宫产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小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缩宫素的剂量与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以及缩宫素的最低有效剂量,避免缩宫素导致的患者血压、心率的过分波动。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三组,于剔除肌瘤时分别将缩官素5u(I组)、10u(Ⅱ组)、20u(Ⅲ组)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0min内),观察三组患者在注药前和注药后1、3、5、1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以单盲法向妇科医师询问止血情况。结果三组患者的HR在注药后1、3min高于注药前(P〈0.05),Ⅲ组患者HR高于同时点Ⅰ组(P〈0.05),三组的SBP、DBP注药后1、3min显著低于注药前(P〈0.01),在注药后1min时,Ⅱ、Ⅲ组的SBP低于Ⅰ组(P〈0.01)。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静脉滴注缩宫素5u即可达到止血目的,同时可避免血流动力学的过度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去氧肾上腺素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局部注射缩宫素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Ⅰ、Ⅱ、Ⅲ组分别于局部注射缩宫素时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1μg/kg、2μg/kg、3μg/kg,记录注射缩宫素前1min基础值(T0)、注射缩宫素即刻(T1)、注射缩宫素后30s(T2)、1min(T3)、3min(T4)、5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SBP、DBP在T2、T3、T4时较基础值降低(P〈0.05),HR较基础值增高(P〈0.05);Ⅱ组患者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HR较基础值降低(P〈0.05);Ⅲ组患者SBP、DBP在T3、T4、T5时较基础值增高(P〈0.05),HR较基础值降低(P〈0.05)。结论注射缩宫素时静脉给予2μg/kg去氧肾上腺素可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汪涛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5):150-151,153
目的研究对比剖宫产患者采用静脉推注、静脉缓慢滴注和子宫底肌注缩宫素三种不同的方法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待胎儿娩出后立即A组静脉推注缩宫素20U;B组静脉缓慢滴注乳酸林格式液500mL加缩宫素20U;C组子宫底肌注缩宫素20U。观察三组患者用药后的MAP、HR变化。结果A组患者的循环功能明显具变化,B组患者的循环功能稍有变化但没有A组明显,C组患者的循环功能无明显变化,A组与B、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剖宫产术中静脉应用缩宫素对患者的循环功能短时间会产生影响,而静脉推注对循环功能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及缩宫素对剖宫产患者的循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40例无妊娠合并症,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n=20),分别于娩出胎儿后A组立即给予催产素10U缓慢静脉注射加催产素20U子宫肌注射,B组催产素20U子宫肌注射,两组均于术后给予米索前列醇25μg纳肛.应用CFD-Ⅱ型心血管功能检诊仪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胎儿娩出后及应用缩宫素后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结果两组在硬膜外麻醉后每搏功指数、大循环血容量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分别为P<0.05或P<0.01),娩出胎儿后每搏血量、心输出量、每搏功指数、大循环血容量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下降,总血管阻抗升高(分别P<0.05或P<0.01).两组血液动力学参数分别于娩出胎儿后(2.1±0.4)min及(3.0±0.6)min回复至基线水平.两组间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对患者血液动力学产生显著影响,术中联合应用缩宫素是安全的,并有利于血液动力学变化的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麻复舍硬膜外麻醉对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40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分别接受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采用桡动脉及颈内静脉穿刺监测HR、MAP、CVP。结果:A组在切皮、气腹后15min、气腹后30min、拔管后的HR、MAP、CVP均较切皮前明显增加(P〈0.05);B组除CVP在气腹时略有增加外(P〈0.05),HR、MAP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显著减轻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液动力学的稳定,是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荣斌  塔拉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9):46-46,3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作用。方法选择9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用垂体后叶素12u+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子宫肌层注射;对照组40例用缩宫素20u、+0.9%氯化钠注射液10mL子宫肌层注射。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及手术时间。结果平均手术时间垂体后叶素组为(86.78±35.67)min,明显短于缩宫素组的(105.46士40.12)min(P〈0.05),术中出血量垂体后叶素组(60.58±51.24)ml,明显少于缩宫素组的(105.49±59.36)ml(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问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9.
王小红  陈捷  陈丽笙  林岚 《微创医学》2013,8(3):283-285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该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垂体后叶素组和缩宫素组。垂体后叶素组在行子宫肌瘤剔除前于子宫肌壁注射垂体后叶素6 U,缩宫素组则在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20 U。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及用药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垂体后叶素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均小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用药10 min后,垂体后叶素组收缩压上升,显著高于缩宫素组;用药30 min后,两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患者在行剖宫产手术同时剔除肌瘤的安全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对在我院妇产科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妊娠并行剖宫产手术者10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按照是否同时剔除子宫肌瘤分成两组.其中行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手术的患者58例(治疗组).其余50例患者仅实施剖宫产手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58例均治愈,手术时间(60.0±19.3)rain。术中出血量(268±49)ml,术中缩宫素使用量(46.1±6.2)U,术后缩宫素使用量(26.5±4.7)U;对照组50例手术时间(47.6±11.3)min,术中出血量(254±35)ml,术中缩宫素使用量(27.4+4.3)U,术后缩宫素使用量(25.9±3.8)U。治疗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t=45.581),术中缩宫素使用量较对照组多(t=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术中出血量(t=5.824)、术后恶露干净时间(t=4.338)、术后住院天数(t=4.55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如肌瘤大小、所处部位、类型以及术者手术经验等综合考虑,决定是否在剖宫产同时行剔除肌瘤及其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高血压老年病人行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血压调控作用。方法择期行LC术合并高血压的老年患者238例,ASAⅠ-Ⅲ级,随机分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GEA)组和气管内插管全麻(GA)组,每组119例。GEA组于诱导前取T9Ⅷ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3—4ml,确定有麻醉平面后诱导,两组全麻诱导用乙托醚酯0.2~0.3mg/kg,异丙酚1.5~2mg/kg,维库溴铵0.1~0.15mg/kg和芬太尼2ug/kg静脉诱导。术中间断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和维库溴铵并吸入0.5%~2.5%异氟醚维持麻醉,GEA组于手术开始前10min硬膜外给予1.6%利多卡因6—8ml。监测并记录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心率(HR)、血压(SBP/DBP)。记录手术中两组的用药量、手术结束自主呼吸恢复时间(min)、拔管时间(min)、完全清醒时间(min)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GEA组病人苏醒快,拔管早,围手期生命体征平稳,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老年病人LC血压平稳,循环稳定,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探讨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本文选择2010年5月-2011年12月来本院治疗的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70例,均接受腹腔镜监视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手术,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倒,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垂体后叶素加含量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子宫肌层注射,而对照组患者接受缩宫素予以子宫肌层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较少,且手术时间也显著减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注射药物后15min时,观察组患者收缩压上升显著较对照组高,术后患者体温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值显著较对照组少(P〈0.05);术中用药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值无明显差异(JD〉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在用药后10min、20min时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而在40min时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垂体后叶素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能够显著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并且对病人血压的影响世.十分短暂,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缩宫素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探讨预防性应用去氧肾上腺素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组(单纯缩宫素组n=30)与B组(预防性应用去氧肾上腺素组n=30)。手术过程中A组子宫局部注射缩宫素20U,B组在给予缩宫素的同时静脉缓慢注射去氧肾上腺素2μg/kg,在注射缩宫素前(T0)、注射后1min(T1)、注射后3min(T2)和注射后5min(T3)时用监护仪同时监测并记录A、B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A组患者中,与T0相比,T1、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与T0相比,T1、T2、T3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T1、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缩宫素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去氧肾上腺素可减轻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应用0.75%甲磺酸罗哌卡因剖宫产手术中静滴缩宫素对患者血压和心率的影响。方法50例ASAI级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两组都是硬膜外麻醉下L1~2间隙,穿刺头向置管。给药实验量2%利多卡因5mL,5min后无全脊麻出现时给0.75%甲磺酸罗哌卡因注射液5~7mL。A组:胎儿取出后子宫注射缩宫素20U;B组胎儿取出后子宫注射 静脉滴注缩宫素20U。监测ECG、HR、MAP、SPO2,经鼻导管给氧2.0L/min分别于注射缩宫素前和注射缩宫素后5、10、15和20min记录MAP和HR。结果A组MAP、HR在注射缩宫素后下降不明显,B组静滴缩宫素后MAP下降较明显,HR呈增快的趋势。结论在应用0.75%甲磺酸罗哌卡因的剖宫产手术中静滴缩宫素可导致患者MAP明显波动。  相似文献   

15.
86例异位妊娠破裂手术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颖  骆龙坤 《黑龙江医学》2008,32(3):196-198
目的通过对86例异位妊娠破裂手术的麻醉处理总结,探讨此类手术最佳的麻醉选择及管理方法。方法病人进入手术室前尽可能输乳酸林格溶液500~1500mL。A组(81例):持续硬脊膜外阻滞,试验量为1.5%利多卡因0~5mL,5min后如无全脊麻征象,根据可能的出血量及循环稳定情况酌情分次给予1.0%。1.5%利多卡因+0.5%~0.75%罗哌卡因5.0~10mL;B组(5例):局麻+静吸复合全麻,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2~0.03mg/kg、依托咪酯0.1~0.2mg/kg、阿曲库胺0.8~1.0mg/kg、芬太尼1.0~2.0μg/kg,术中以低浓度异氟醚、少量芬太尼、充足的维库溴铵维持麻醉。分别记录A组给予试验量后5min(T1)和给予全量后5min(T2)的血压、心率数值;B组诱导完毕(T1)及插管结束(T2)时的血压、心率数值;A组硬外阻滞不全加静脉辅助药者例数;两组血压下降20%以上者的例数;各组输血的例数。结果A组T1时间点血压下降幅度较B组同一时间点明显加大,心率上升亦较明显;硬膜外阻滞不全加静脉辅助药者42例;A组血压下降20%以上者15例(占32%),需辅助呼吸者12例;B组血压下降20%以上者1例(占20%);A组输血11例,B组输血3例(自体输血2例)。结论异位妊娠破裂手术选用硬膜外阻滞生命体征变化较明显,对重度休克病人局麻+静吸复合全麻相对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于该院分娩的100例孕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自然分娩组(B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和缩宫素使用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剖宫产率为18.O%;B组剖宫产率为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产后出血量、缩宫素使用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分娩中可以实现无痛,且镇痛效果较好,可以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对母体和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血压病人手术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40例高血压病患者胸部和腹部手术,随机分成两组: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组(I组),异丙酚组(Ⅱ组)。前者在诱导前行与手术部位相应区域的硬膜外穿刺置管,注入1%利多卡因3~5ml,出现麻醉平面后诱导插管。两组依次静注咪唑安定0.1—0.15mg/kg,异丙酚0.5-lmg/kg,芬太尼4-sμg/kg,维库溴安0.1—0.15mg/kg。过度通气3分钟后行气管内插管,术中微泵输入异丙酚4—12mg/(kg.h)。记录术前、诱导、插管、术中、清醒拔管时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前、诱导及插管时血液动力学无显著差异,但在术中及术后清醒拔管时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异丙酚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血压病患者手术具有血液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腰-硬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100列选择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Ⅲ、Ⅳ组均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完成,娩出胎儿后宫腔注射缩宫素10 u,随后静脉输注5 u(Ⅰ组)、10 u(Ⅱ组)、15 u(Ⅲ组)、20 u(Ⅳ组)四种不同剂量缩宫素,观察输注缩宫素时T0、T1(5 min)、T2(10 min)、T3(15min)、T4(20 min)、T5(30 min)时血压及心率,并记录麻黄碱用量,恶心呕吐及出血情况.结果:四组使用缩宫素血压均下降、心率增快,Ⅳ组血压下降明显,麻黄碱用量大,恶心呕吐列数多,四组在出血量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缩宫素可加重腰-硬麻醉下产妇低血压,增快心率,随着缩宫素剂量增加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马莉  石倩茹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2):1211-1212
目的 探讨催产素对腰硬联合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妇产科子宫肌瘤剔除手术40例,分为腰硬联合组(C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20例.C组阻滞平面控制在T6-T8以下水平,G组全身麻醉用丙泊酚1.5 mg/kg,芬太尼0.15-0.2 μg/kg,维库溴铵0.1 mg/kg.两组均在子宫肌瘤剔除后出血量>300 ml,静注催产素10 IU,促进子宫收缩,记录催产素注射前及注射后1、5、1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两组MAP在T1、T2均较T0明显下降(P<0.05),C组较G组下降明显(P<0.05);C组HR在T1、T2、T3均较T0明显增加(P<0.01),在T1、T2较G组明显增加(P<0.05),在T3较G组增加更加明显(P<0.01),G组HR在T1、T2均较T0明显增加(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行子宫肌瘤摘除术应用催产素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行择期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硬膜外复合全麻组;B组:单纯全麻组。术中监测麻醉前、插管后3min、切皮时、手术1h和拔管即刻5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糖、皮质醇变化。计算全麻药物用量和术毕拔管时间。结果A组血压、心率改变较B组平稳(P〈0.05),B组麻醉后血糖、皮质醇浓度较A组显著升高,A组较B组全麻醉用药量少,拔管时间短(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用于胃癌根治术血液动力学平稳,应激反应小,拔管时间短,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全麻,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