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去氧肾上腺素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局部注射缩宫素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36例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Ⅰ、Ⅱ、Ⅲ组分别于局部注射缩宫素时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1μg/kg、2μg/kg、3μg/kg,记录注射缩宫素前1min基础值(T0)、注射缩宫素即刻(T1)、注射缩宫素后30s(T2)、1min(T3)、3min(T4)、5min(T5)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SBP、DBP在T2、T3、T4时较基础值降低(P〈0.05),HR较基础值增高(P〈0.05);Ⅱ组患者SBP、DBP无明显变化(P〉0.05),HR较基础值降低(P〈0.05);Ⅲ组患者SBP、DBP在T3、T4、T5时较基础值增高(P〈0.05),HR较基础值降低(P〈0.05)。结论注射缩宫素时静脉给予2μg/kg去氧肾上腺素可使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2.
宋晓丽  李禹  汤新 《现代医学》2006,34(1):39-41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或(和)术中应用乌拉地尔在喉显微手术中的降压效果。方法60例行喉显微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Ⅱ组静脉注射乌拉地尔,Ⅲ组为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加静脉注射乌拉地尔。记录患者T0(入室10min后诱导前),T1(气管插管毕),T2、T3(支撑喉镜后2、7min)以及T4(气管拔管后)各个时点的血压(SBP、DBP)、心率(HR),以及术中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和术毕患者清醒时间。结果T1时Ⅱ组SBP较Ⅰ、Ⅲ组及T0高,HR较T0增快(P〈0.05);T2时Ⅰ组SBP和DBP较T0及Ⅲ组高(P〈0.01),Ⅱ组SBP较T0及Ⅲ组高(P〈0.05);T3时Ⅱ组SBP、Ⅰ组SBP和DBP均较T0及Ⅲ组高(P〈0.01);T4时Ⅱ组SBP和HR较Ⅰ、Ⅲ组及T0高(P〈0.05)。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丙酚用量Ⅰ组多于Ⅲ组(P〈0.01),Ⅱ组多于Ⅲ组(P〈0.05);术毕清醒时间Ⅰ组比Ⅱ、Ⅲ组长(P〈0.01)。结论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可以显著抑制支撑喉镜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减少异丙酚用量,并可使患者较快清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效学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择期上腹部手术病人40例,其中20例有阻塞性黄疸的肝功能异常病人,AsAⅢ级,为肝功能异常组(Ⅰ组),另20例肝功能正常病人,ASAⅠ~Ⅱ级,为对照组(Ⅱ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第8~9胸椎硬膜外穿刺成功后,2min内注入0.75%RP溶液(含肾上腺素5μg/m1)2mg/kg,30min后分别静注γ-羟丁酸钠、瑞芬太尼和阿曲库铵诱导插管并维持,并持续吸入N2O:O2(1:1)。观察硬膜外注药后30min内的感觉、运动阻滞效果;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均连续测定并记录注药前、后10、20、30、60、90、120和180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心电图(ECG);同时记录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感觉和运动阻滞特征相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注药后各时点SBP、DBP、MAP均下降,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Ⅱ组注药后10~90min内各时点SBP、DBP、MAP均下降,与注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注药120min后各时点SBP、DBP、MAP均趋向回升,Ⅱ组回升明显,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HR:两组注药后均减慢,Ⅰ组或Ⅱ组分别在注药30min或90min后各时点减慢明显,与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麻黄素用量较大,与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肝功能正常和异常患者在注药后30min内,感觉和运动阻滞效果无明显差别;肝功能异常患者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差,低血压发生率较高,故麻醉用药要分次、少量,并应加强对循环功能的监测及管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缩宫素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探讨预防性应用去氧肾上腺素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A组(单纯缩宫素组n=30)与B组(预防性应用去氧肾上腺素组n=30)。手术过程中A组子宫局部注射缩宫素20U,B组在给予缩宫素的同时静脉缓慢注射去氧肾上腺素2μg/kg,在注射缩宫素前(T0)、注射后1min(T1)、注射后3min(T2)和注射后5min(T3)时用监护仪同时监测并记录A、B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A组患者中,与T0相比,T1、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与T0相比,T1、T2、T3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T1、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缩宫素可致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去氧肾上腺素可减轻缩宫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小儿短小手术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的临床使用价值,选取小儿短小手术64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n=20)氯胺酮组;Ⅱ组(n=20)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组;Ⅲ组(n=24)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组。术中持续监测患儿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记录麻醉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麻醉5min后三组的BP、HR较术前均有所上升,RR和SpO2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麻醉20min后,Ⅱ组HR与Ⅰ、Ⅲ组明显下降(P〈0.01),Ⅱ组SBP,DBP较Ⅰ组、Ⅲ组明显下降(均P〈0.05),Ⅲ组SpO2与Ⅱ组比明显下降(P〈0.05);RR Ⅰ组较Ⅱ组明显增快(P〈0.05),Ⅲ组较Ⅱ组明显下降(t=3.393,P〈0.05);三组均有不良反应病例发生,术后苏醒时间Ⅱ组明显短于Ⅰ组和Ⅲ组(P〈0.01)。认为小儿短小手术采用静脉泵注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患者,ASALII级,每组20例。随机分为三组:I组为对照组(生理盐水1mL);Ⅱ组地佐辛5Ing;Ⅲ组地佐辛10mg。观察记录注药、注药后10min(L2)、诱导后(T3)、插管后mln(T4)、3rain(T5)、5ra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L比较,在,B时三组的SBP、DBP、FIR明显降低(P〈0.05);在T4时,I组的SBP、DBP、HR均较T1明显升高(P〈0.05),而II纽、Ⅲ组几乎无变化(P〉O.05);与I组比较,Ⅱ组SBP在B,T6时刻明显降低(P〈0.05),而II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诱导前10min静注地佐辛5mg、10mg均能抑制全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但静注地佐辛5mg时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7.
董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27):90-91,9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气雾剂喷涂喉罩在全麻腹腔镜手术中抑制咽反射和术后咽喉痛的效果.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石蜡油喉罩组(Ⅰ组,n=40),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喉罩组(Ⅱ组,n=40)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喉罩组(Ⅲ组,n=40)。分别将石蜡油、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利多卡因气雾剂涂抹于喉罩表面,均在全麻静脉诱导后以盲探标准法置入喉罩,并记录全麻诱导前、喉罩置入前、喉罩置入即刻、喉罩置入后5min时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及术后咽部不适或咽喉痛的发生率。结果与喉罩置入前相比,Ⅰ组患者喉罩置入即刻和喉罩置入后5min时SBP、DBP、HR显著升高(P〈0.05),Ⅱ、Ⅲ组患者的相应指标则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Ⅰ组患者喉罩置入后的SBP、DBP、HR指标均高于Ⅱ、Ⅲ组(P〈0.05),Ⅱ、Ⅲ组患者术中呛咳和术后咽喉痛、咽部不适感的发生率明最低于Ⅰ组(P〈0.05)。Ⅱ、Ⅲ组之间比较,患者的SBP、DBP、HR的变化及术中呛咳和术后咽喉痛、咽部不适的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气雾剂使用简便,药效安全,可有效抑制喉罩在全麻手术中引发的咽反射和术后咽痛。  相似文献   

8.
周世勇  王东久  张红  周伟  郭纪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7):114-114,121
目的观察预注地塞米松和麻黄碱预防芬太尼引起咳嗽的效果。方法本组160例全麻患者ASAⅠ-Ⅱ级,年龄18~60岁,随机分为Ⅰ-Ⅳ组。Ⅰ组:静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Ⅱ组:静注麻黄碱6m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Ⅲ组:静注麻黄碱6mg+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稀释成5mL);Ⅳ组:静注生理盐水5mL。四组均在5min后静注芬太尼3μg/kg(2s内注完);分别记录预注前、预注后1min、注射芬太尼后1min、2min出现的咳嗽反应和心率、血压变化。结果Ⅳ组的咳嗽发生率明显高于Ⅰ、Ⅱ、Ⅲ组(P〈0.05或P〈0.01);Ⅲ组和Ⅰ、Ⅱ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或P〈0.05);Ⅰ、Ⅳ组在T3时SBP明显降低、心率明显减慢(P〈0.01);Ⅱ、Ⅲ组在T1时,HR明显加快,SBP明显升高(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麻黄碱预注可有效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射。  相似文献   

9.
许文军  梁玉甲  陈玉峰 《吉林医学》2011,(17):3441-3443
目的:探讨预输注小剂量多巴胺对脊-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三组,Ⅰ、Ⅱ组在脊-硬联合麻醉用药前5 min开始使用微泵预输注多巴胺,娩出婴儿输注缩宫素结束后5 min停注;Ⅲ组不输注任何血管活性药物。记录脊-硬联合麻醉前5 min(T0)、脊-硬联合麻醉后5 min(T1)、10 min(T2)、输注缩宫素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手术结束(T7)时的SBP、DBP和HR。记录术中失血量、输液量、尿量、恶心呕吐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与T0时点比较,Ⅲ组SBP、DBP在T1和T3时点显著降低,HR在T1时点显著降低,在T3时点则显著增高。Ⅰ、Ⅱ组SBP、DBP在T1和T3时点明显高于Ⅲ组,HR在T1时点明显高于Ⅲ组,在T3时点则明显低于Ⅲ组。Ⅰ、Ⅱ组使用麻黄碱与阿托品明显低于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病也低于Ⅲ组。尿量Ⅰ、Ⅱ组明显多于Ⅲ组。结论:预输注小剂量多巴胺可有效维持脊-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醉前预注羟己基淀粉130/0.4对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ASAⅠ-Ⅱ级老年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纽于麻醉前30分钟输注羟乙基淀粉130/0.4500ml,对照组输注乳酸林格氏液500ml。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1)、麻醉后5min(1、2)、10min(1、3)、及20min(T4)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的变化。结果:与T1比较,对照组1、2、1、3及T4时SBP、DBP及HR均明显下降(P〈0,001),而观察组仅T2时SBP、DBP及HR下降明显(P〈0.001)。组间比较,T2、T3及T4时,对照组SBP、DBP及HR较观察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输入足量HES130/0.4扩容可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时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气管内注入利多卡因在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需行气管切开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利多卡因组,Ⅱ组为生理盐水组。每组39例,Ⅰ组患者在吸痰前气管导管内注入2%盐酸利多卡因2mL,Ⅱ组患者在吸痰前气管导管内注入生理盐水2mL。5min后开始吸痰,吸痰均由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操作,观察吸痰前和吸痰后lmin、3min、5min、lO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与吸痰前相比,Ⅰ组吸痰后SBP、DBP、HR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吸痰后SBP、DBP、HR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与Ⅰ组相比,Ⅱ组SBP、DBP、HR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注入利多卡因在气管切开患者吸痰中的效果良好,血流动力学稳定,是一种较为实用、安全、操作简单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长托宁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长托宁作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Ⅱ-Ⅲ级的稿人50例,随机分为长托宁组和东莨菪碱组,免用术前药,入室后肌注长托宁0.01mg/kg和东莨菪碱0.006mg/kg,40min后开始麻醉和手术。记录给药前、给药后10、20、30、40min时的心率(HR)、血压(Bp)变化情况及观察病人镇静、口干程度。[结果]Ⅰ组SBP在给药后30、40min时低于给药前;DBP在20、30、40min时较给药前低;HR在20、30min时较给药前低,(P〈0.05)。Ⅱ组SBP、DBP在给药后30min时均较用药前高,且明显高于I组,(P〈0.05)。HR在20、30、40min时高于给药前,且较Ⅰ组明显增快,(P〈0.05)。组间比较口干与镇静程度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长托宁作为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前用药较东莨菪碱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拔管时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龙成 《四川医学》2006,27(9):952-953
目的掌握术后拔管时机,减轻苏醒期心血管应激反应。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全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20例。Ⅰ组为呼吸恢复,出现吞咽反射后拔管;Ⅱ组为清醒配合医生指令时拔管。记录麻醉前、吞咽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两组病例拔管后不用给氧时SpO2〉95%所需的时间(M)。结果Ⅱ组拔管时SBP、DBP、HR显著高于本组和Ⅰ组各观察时段及Ⅰ组拔管时(P〈0.05);Ⅰ组各时段SBP、DBP、HR无明显变化,拔管后1min、5minSpO2显著低于麻醉时及拔管前(P〈0.05);Ⅰ组拔管后需要面罩给氧的时间显著长于Ⅱ组(P〈0.05)。结论全麻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反射拔管较清醒拔管的心血管应激反应小,但SpO2较清醒拔管时低,需面罩给氧。  相似文献   

14.
孙凯  董铁立 《中原医刊》2011,(13):62-63
目的探讨缩宫素对两种麻醉方式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择期子宫肌瘤剔除手术者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组20例,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组20例,选择第2~3腰椎穿刺置管,注入2%利多卡因加1.19%甲磺酸罗哌卡因混合液16ml,观察记录麻醉前5min、麻醉后5min、缩宫素注射后1rain的生命体征:心率(HR)、无创血压(NIBP)、脉氧饱和度(SpO2)。结果两组缩宫素注射后血压下降,但连续硬膜外麻醉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结论缩宫素在静脉全麻下对子宫肌瘤剔除患者血液动力学影响小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小儿扁桃体手术的影响。方法:选择45例小儿扁桃体切除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Ⅰ组采用芬太尼3.0μg/kg,丙泊酚2.0mg/kg,维库溴铵0.1 mg/kg,术中吸入2%的异氟烷麻醉维持,Ⅱ组舒芬太尼0.3μg/kg,丙泊酚2.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术中吸入2%的七氟烷麻醉维持,Ⅲ组舒芬太尼0.4μg/kg,丙泊酚2.0 mg/kg,维库溴铵0.1 mg/kg,术中吸入2%的七氟烷麻醉维持,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扁桃体切除前(T6)、切除即刻(T7)、切除后3 min(T8)、5 min(T9)、10 min(T10),手术结束麻醉拔除气管导管后3 min(T11)、5 min(T12)、10min(T13)等时刻病人的血压、心率的变化,麻醉后病人苏醒时间,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与T0时比较,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插管前T1时SBP、DBP明显下降(P〈0.05),HR明显减慢(P〈0.05)。与T0时比较,T2、T3时SBP、DBP相对稳定无明显变化,T4~T6时SBP、DBP明显下降(P〈0.05),而T2、T3、T4时HR明显增快(P〈0.05),T5、T6时HR基本恢复麻醉前水平,以T7、T11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T12时,T8、T9、T10、T12、T13时SBP、DBP基本恢复麻醉前水平,T7、T8、T9、T11、T12时HR明显增快(P〈0.05);T10、T13时HR基本恢复麻醉前水平。与T1时比较,三组患者在T2~T5时SBP、DBP明显升高(P〈0.05),HR明显增快(P〈0.05)。与Ⅰ组比较,Ⅱ组T1~T12时SBP、D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T1、T4、T5、T6、T9、T10时HR明显减慢(P〈0.05),其他时点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Ⅱ组比较,Ⅲ组T2、T3时SBP、DBP明显降低(P〈0.05),其他时点SBP、D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T4、T7、T8、T11、T12时HR明显减慢(P〈0.05),但其他时点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Ⅰ组比较,Ⅱ组、Ⅲ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Ⅰ组(P〈0.05),苏醒时间短于Ⅰ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少于Ⅰ组(P〈0.05);Ⅲ组与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七氟烷麻醉对小儿扁桃体手术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麻醉结束后苏醒快,术后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阿托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前用药对血压、心率和腺体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Ⅰ组)和阿托品组(Ⅱ组),ASAⅠ~Ⅱ级,选择全身麻醉。入室后两组分别静脉注射盐酸戊奎醚1.0mg和阿托品0.5mg,记录两组用药前(基础)、用药后20min、插管后10min、CO2气腹10min和手术结束时的HR、SBP、DBP、SP02,并观察用药后10min的口干程度(VAS评分)以及气管插管后口腔及呼吸道分泌情况。结果:两组基础SBP、DBP、H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后20min、插管后10min及C02气腹10minⅡ组比Ⅰ组明显增快(P〈0.05),Ⅱ组各时点HR均较基础值显著增快(P〈0.05),Ⅰ组HR仅在CO2气腹10min时较基础值略有增加外,其余各时点略低于基础值(P〉0.05)。两组SBP、DBP在气腹10min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时点无显著性差异;Ⅰ组SBP、DBP仅在CO2气腹10min时略增高外,其余各时点较基础值略有下降。两组VAS评分给药后20min较给药前20min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选择性优势,药效强且作用维持时间长,比传统的抗胆碱药作用效果好,有利于腹腔镜胆囊手术的患者术中和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3种镇痛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肛肠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效果,寻求更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择期行肛肠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与可乐定口服组(Ⅰ组);静脉应用芬太尼与可乐定自控镇痛PCIA组(Ⅱ组);硬膜外应用左旋布比卡因与可乐定自控PCEA组(Ⅲ组)。记录VAS评分,同时监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糖。结果三组VAS术后10h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后Ⅰ组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评分明显高于Ⅲ组(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术后SBP和HR明显升高(P〈0.05),Ⅱ组、Ⅲ组术后SBP和DBP均下降(P〈0.05)。Ⅰ组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上升(P〈0.05),Ⅱ组和Ⅲ组均显著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血糖上升(P〈0.05),Ⅱ组、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可乐定与芬太尼PCIA和可乐定与左旋布比卡因PCEA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肛肠术后镇痛效果均佳,尤其PCEA镇痛效果更明显,两者抑制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肩关节脱位复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麻醉效果。方法:ASAI~Ⅱ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病人60例,随机分为常规臂丛麻醉组(Ⅰ组)、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Ⅱ组)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Ⅲ组),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麻醉前3分钟、麻醉后1分钟、复位时、复位后3分钟的SBP、DBP、HR、SPO2,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呼之睁眼的时间,记录复位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手术医生满意度。结果:Ⅰ组、Ⅱ组、Ⅲ组病人用药后SBP、DBP、HR、SP02均有变化(P〈0.05),但Ⅲ组变化轻(P〈0.05);Ⅲ组术后呼之睁眼的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Ⅱ组、Ⅲ组VAS和医生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种麻醉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每组20例。Ⅰ组(GE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Ⅱ组(G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2组分别于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气腹后5min(T2)、气腹后20min(T3)及拔管时(T4),观察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同时抽取静脉血测各时点血糖(GLU)、皮质醇(COR)和醛固酮(ALD)。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各时点COR、GLU、ALD及HR、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组T2、T3、T4时,HR、SBP、DBP及COR、GLU、ALD显著高于T0(P〈0.05)。组间比较,Ⅱ组B、T3、T4时,COR、GLU、ALD及HR、SBP、DBP显著高于Ⅰ组同时点(P〈0.05)。结论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能有效抑制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期间应激反应,为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咪达唑仑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射频温控热凝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行射频温控热凝术ASAⅠ-Ⅱ级的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Ⅰ组)和芬太尼-丙泊酚(Ⅱ组)。于麻醉诱导前(基础值),穿刺时,意识消失时,加温lmin、3min和术毕时记录SBP、DB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用量,睫毛反射消失、睁眼及治疗室停留的时间;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意识消失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治疗室停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丙泊酚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和术中知晓的发生率降低(P〈0.05或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穿刺、意识消失时,加温1min时,加温3min时的SBP、DBP、HR均降低(P〈0.01),SpO2无统计学意义(P〉O.05);与Ⅱ组比较,Ⅰ组意识消失时,加温lmin,加温3min时的SBP升高(P〈0.05),DBP、HR、SpO2在以上各时点及SBP在穿刺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一芬太尼复合小剂量咪达唑仑町增强镇静镇痛作用,减少药物用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且不影响麻醉的恢复,是三叉神经射频温控热凝治疗术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