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的诊断及治疗(附1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斌  张忠志  钟镭 《四川医学》2009,30(11):1732-1733
目的探讨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7年1月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收治的15例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行同期食管次全切除并全胃切除、结肠代食管并空肠"P"襻代胃重建消化道。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2例出现颈部吻合口瘘,1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均保守治愈;1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裂开,经换药后二期缝合治愈。10例获得随访,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40%、20%。结论X线钡餐和电子内镜检查对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相互配合可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切除是同时性食管胃重复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王世有 《中国民康医学》2011,(19):2387-2388
目的:观察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60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将60例患者行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对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全组患者围术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3.3%,全组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乳糜胸及切缘阳性等情况发生。结论:食管大部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开胸胃代食管术治疗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例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患者,均行非开胸食管内翻拔脱胃上徙术。喉功能保留3例,其中1例下咽后壁癌患者因胃上徙高度不够,采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全喉切除2例。结果5例吞咽功能全部恢复,无吞咽困难发生。1例发生咽瘘,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保留喉者均有不同程度呛咳症状。3例保留喉功能者术后全部拔管,发音质量良好。随访1~4年,1年生存率100%(5/5),3年生存率60%(3/5)。结论提高对同时性下咽并胸段食管重复癌的认识,采用非开胸胃代食管术治疗,优越性为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是一个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何宗战  向佐敏  王慧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204-204,208
目的 探讨食管重复癌的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9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食管重复癌12例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 术后出现肺部感染1例,无颈部吻合口瘘、乳糜胸等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者,1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经1~3年随访发现肿瘤复发及癌转移1例,死亡4例,出现吻合口狭窄1例,经2次扩张后恢复满意.结论 选择食管次全切除,食管-胃颈部端侧吻合术是治疗食管重复癌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因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再次手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86例按肿瘤部位浸润范围归纳为 6类 ,施行不同手术方式。①残胃部癌 13例 ,9例施行了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②残胃贲门部癌 4 6例 ,3 8例施行了全胃贲门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空肠吻合 ;③贲门部癌 8例 ,直径小于 3cm ,施行贲门部食管胃局部切除、食管残胃胸内吻合 ;④食管下段部癌 11例 ,施行食管下段及胃贲门部切除、空肠或结肠代食管术 ;⑤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7例 ,5例施行了全食管切除、结肠代食管术 ;⑥全胃切除食管空肠襻式吻合术后食管中段部癌 1例 ,施行食管大部切除 ,倒转近端空肠襻代食管 ,食管空肠弓上吻合、空肠空肠吻合。结果  72例再次手术切除了肿瘤 ,手术切除率 83 .7%。术后 2例分别死于结肠坏死和呼吸衰竭。术后吻合口瘘 3例 ,吻合口狭窄 6例 ,切口感染 7例 ,脓胸 3例 ,膈下感染 3例 ,剖胸止血 1例 ,结肠坏死 1例。随访 1989~ 1999年 5 5例切除病人 ,术后平均寿命超过 2年。结论 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术后残胃部癌、贲门部癌或食管部癌仍应采用积极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 ,选用合适手术方式 ,注重手术质量 ,是提高生存率和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胸段食管破裂的诊断治疗经验,探讨手术修补或切除治疗食管破裂的手术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4月~2010年11月收治的14例胸段食管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层缝合或全层缝合行食管修补术10例,分别应用大网膜瓣、膈肌辩、胸膜瓣以及胃底包埋加固缝合.4例行食管部分切除、食管胃胸内吻合术.结果 1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食管修补术10例中修补成功1期愈合者5例,另5例在术后首次造影发现修补口残留小漏口,经延长禁食时间及营养支持后痊愈;因合并贲门失弛缓、早期食管癌及食管异物造成食管多处损伤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4例术后均顺利恢复,无吻合口漏.结论 尽早行食管修补是治疗食管破裂的主要措施,应用不同组织瓣加固修补有重要作用;对于合并食管远端狭窄疾患及食管多处损伤的食管破裂患者,应积极行食管切除、食管胃吻合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食管胃手工分层吻合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切除食管胃手工分层吻合术的恢复情况,统计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率,总结疗效和手术体会。结果:本组患者50例手术均顺利。2例吻合口炎症,5例慢性残胃炎,部分有胸痛、上腹胀痛、反酸、腹泻等症状,未出现吻合口瘘及狭窄。结论:食管胃手工分层吻合可以明显降低食管癌、食管胃交界部癌术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而且可以降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下咽癌侵犯食管上端的手术治疗价值。方法 1998年1月~2003年1月间17例侵犯食管上段的下咽癌病例(梨状窝癌13例,下咽后壁癌4例),行根治性放疗8例;手术治疗9例,其中2例行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和咽胃吻合术,7例行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颈段食管,术后放疗。8例并行双侧功能性颈清扫术,1例行同侧颈清扫术。患者出院后全部随访。结果 9例手术加放疗患者术后1例吻合口狭窄;8例均能经口进食,日常生活自理;9例均应用电子喉可进行交流;5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29个月。8例根治性放疗者6例已死亡,中位生存期13个月。结论 下咽、全喉、全食管切除并胃咽吻合术,或下咽、全喉、食管上端切除、舌瓣和胸大肌肌皮瓣重建下咽及上段食管,辅以术后放疗治疗下咽癌侵犯上端食管的方法可行,预后较单纯放疗好,但生活质量欠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探讨行不同切除范围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胃上部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手术切除的936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526例,全胃切除术234例,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176例,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差异。结果近端胃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全胃切除术、近端胃切除空肠间置代胃术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0.1%和41.7%、53.4%和50.7%、67.2%和6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均显示年龄、病理类型、T分期、N分期、M分期和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结论在对胃上部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治疗中,行近端胃切除并空肠间置代胃术重建消化道显示出较好的近期疗效,有望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同时发生的下咽-胸段食管多原发癌(MPC)的发病特点、诊断及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7例下咽-胸段食管MPC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采取的辅助检查手段、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术后并发症情况和远期疗效等。结果 术前有6例明确为MPC,另外1例经术后病理证实。所有病例均为鳞状细胞癌,胸段食管癌均为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下咽癌中高分化4例、中分化3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全喉全下咽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术,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均恢复良好的吞咽功能。2例发生术后并发症:胸腔积液1例,伤口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随访至今,1例无瘤生存超过5年,3例术后3年现仍健在,2例术后2年复发死亡,1例术后10个月局部复发出血死亡。结论 下咽-胸段食管同时性MPC病史特点相似,应该常规应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以免术前漏诊;全下咽全食管切除胃咽吻合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的优点,是治疗下咽-胸段食管同时性MPC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食管及贲门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运用首次通过法多层螺旋CT(MDCT)灌注成像前瞻性评价食管及贲门癌的肿瘤血管生成.方法 纳入经病理证实且未接受抗癌治疗的44例食管及贲门癌患者进行MDCT灌注成像,另纳入21例食管正常的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比较食管癌组与对照组、鳞癌组与腺癌组、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的灌注参数有无差异. 结果食管癌组较对照组有更高的血容量(BV)、血流量(BF)、强化峰值(PEI),更短的峰值到达时间(TTP),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鳞癌组与腺癌组的灌注参数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转移组较未转移组具有更短的TTP及更高的BF,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MDCT灌注成像可用于评价食管及贲门癌的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的血管分布或血管生成与其组织学类型无关;高BF值及短TTP值可能有助于预测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及E6 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Xu WG  Zhang LJ  Lu ZM  Li JY  Ke Y  Xu GW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21):1910-1914
目的 探讨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与上消化道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ISH)技术检测了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食管癌、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PV16E6mRNA的检出率分别为 :70 %(2 8/ 4 0 ) ,6 7 6 % (5 0 / 74 ) ,4 7 5 % (19/ 4 0 ) ,35 5 % (2 2 / 6 2 )和 2 0 % (10 / 5 0 )。贲门癌与食管癌的检出率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95 5 )。胃癌 (胃体癌 +胃窦癌 )的检出率明显低于贲门癌和食管癌 (均P<0 0 1)。正常人群胃黏膜中HPV16E6mRNA检出率明显低于食管癌 (P <0 0 1)、贲门癌 (P <0 0 1)、胃癌 (胃体癌 +胃窦癌 ) (P <0 0 5 )。贲门癌HPV16E6mRNA检出率与分期呈负相关 (P <0 0 5 ) ,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HPV不仅在鳞状上皮中增生繁殖 ,在腺上皮中也能活跃地生存。HPV16感染与上消化道肿瘤 ,尤其是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发生可能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数字钡餐造影检查,探讨不同病理食管癌放疗前后的影像学变化,并分析数字钡餐造影在不同病理食管癌放疗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采用单纯放疗方法治疗的食管癌50例,其中鳞癌45例,腺癌4例,鳞腺癌1例,全组患者放疗前后均行数字钡餐造影检查,对比分析其放疗前后的影像表现。结果:放疗后其X线影像学表现出现差异,如病变范围缩短,充盈缺损缩小甚至消失、黏膜皱襞恢复变规整、管腔狭窄程度改善、食管动力学等,其中鳞癌放疗前后的影像表现差异最大,病灶有明显改善,腺癌及鳞腺癌放疗前后的影像表现差异不明显。结论:不同病理食管癌放疗后效果有明显不同,其中鳞癌放疗效果显著,腺癌及鳞腺癌效果较差。研究表明数字钡餐造影对于帮助临床判定不同病理食管癌的放疗效果、及时了解有无并发症及初步估计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is the most difficult gastric and esophageal dissection procedure.No report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Siewert type ii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have compared the outcomes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all three Siewert types of adenocarcinoma.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Methods From October 2008 to June 2013,73 patients underwent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fo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The patients were prospectively evaluated regarding the executability of the technique,short-term results of the procedure,en bloc resection rate,curative resection rate,complications and additional treatment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and follow-up outcomes.Results Sixty-eight of the 73 patients (93.2%) underwent en bloc resection; the mean maximum specimen diameter was 33.7 mm.Fifty-seven of 61 patients (93.4%) who underwent curative resection were successfully followed-up for 1.0 to 56.0 months (average,24.1 months).Local recurrence developed in one patient with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Twelve patients underwent noncurative resection,including lateral resection margin residues in three,vertical resection margin residues in one,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or un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in four,lymphatic or vessel invasion in one,vertical residual margin residues combined with signet ring cell carcinoma in one,and un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 with lymphatic or vessel invasion in two.In the noncurative resection group,one patient was lost to follow-up,seven underwent additional surgery,and the remaining four were periodically followed up; none had local recurrence or distant metastases.The only complication was delayed bleeding in three patients,which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b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r endoscopic therapy.Conclusions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is safe and effective fo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R0 en bloc resection is possible and can avoid the risk of local recurrence.  相似文献   

15.
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新的分型标准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食管胃连接部腺癌新的分型标准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回顾分析食管远端癌、贲门癌、近端胃癌病人资料,采用新的分型标准对其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条件的203例病人中,食管远端腺癌29例(Ⅰ型),真性贲门癌80例(Ⅱ型),贲门下胃癌94例(Ⅲ型).3型肿瘤术后5年总的生存率分别为Ⅰ型34%,Ⅱ型27.5%,Ⅲ型24.5%(P<0.05).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37.5%,34.5%和33.3%,3型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3型食管胃连接部腺癌其临床病理特征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目前对它们的确切关系仍不清楚.TNM分期、手术切除的完整性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是预后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辅助疗法对N1 期食管鳞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 年3 月- 2013 年2 月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N1 期食管鳞癌患者136 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单纯手术组(57 例)和辅助疗法组(79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状况,并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 辅助疗法组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高于单纯手术组(P <0.05)。 男性、ECOG 评分>2 分、肿瘤直径>5 cm、低分化、术前血红蛋白>135 g/L、颈部吻合、淋巴结转移、脉管 瘤栓、神经侵犯、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低,诸多因素与N1 期食管鳞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的 生存状况有关(P <0.05)。ECOG 评分>2 分、低分化、未接受辅助治疗是影响N1 期食管鳞癌患者外科治疗 后生存状况的危险因素(P <0.05)。结论 辅助疗法能够延长N1 期食管鳞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的生存时间,是 影响患者生存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目前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尚无特异性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关键作用。p63可能在鳞状细胞癌发生中起癌基因的作用。文中观察MMP-2和p63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其作为食管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的13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标本,每例标本均取食管正常黏膜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灶组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MMP-2和p63的表达。结果 MMP-2和p63在正常食管黏膜、癌旁和癌灶3种组织中均呈递增性表达,MMP-2在3种组织中表达水平两两比较,P值分别为0.010、<0.001、0.005。p63在3种组织中表达水平两两比较P值分别为0.019、<0.001、0.016。MMP-2和p63蛋白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2和p6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MMP-2和p63蛋白表达水平均与食管鳞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2种蛋白可能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对食管癌的诊断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法检测食管鳞癌及食管正常粘膜HGF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组织、食管正常粘膜HGF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1);并且,食管鳞癌组织H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HGF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中起重要作用,对评估食管鳞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及癌旁组织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食管鳞癌、13例原位癌、1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和47例食管断端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结果:Ang-2的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的胞浆和胞膜.食管鳞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组织(P<0.01)和癌旁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P<0.05);重度不典型增生上皮组织中Ang-2的表达也高于食管正常鳞状上皮(P<0.01),但食管鳞癌组织和原位癌组织中Ang-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结论:Ang-2的阳性表达是食管癌鳞癌发生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20.
人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性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食管鳞癌细胞的体外培养及生物学性状。方法自原发食管鳞癌组织中获取标本,应用消化培养法培养出可连续传代的肿瘤细胞,对培养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鉴定;MTT法测定细胞数,绘制生长曲线和计算细胞倍增时间,平板克隆实验以测定平板克隆形成率、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分布。结果30例患者的肿瘤组织有6例成功体外培养出肿瘤细胞,培养出的细胞符合鳞癌特性;细胞生长具有平台期,细胞倍增时间(33.12±6.10)h,平板克隆形成率(15.73±4.46)%;(77.57土6.57)%细胞处于细胞增殖的G0、G1期,少数细胞处于活跃的增殖期。结论人食管鳞癌细胞成功获得了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同,只有少数细胞增殖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