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小剂量氯胺酮联合吗啡在妇科开腹患者术后静脉镇痛中的临床效应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并探讨氯胺酮的合适剂量。方法将99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M组接受吗啡0.02mg/(kg·h),MK1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4mg/(kg·h),MK2组接受吗啡0.15mg/(kg·h)+氯胺酮0.07mg/(kg·h)静脉术后镇痛治疗。分别于手术结束后6、12、24、36、48h记录疼痛、镇静评分、发生的不良反应(瘙痒、恶心呕吐、精神症状)。结果MK2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M组和MK1组在相同时间点的疼痛评分(P〈0.01),而M组和MK1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之间的镇静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M组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28.5%)明显高于MF2和MF1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均未出现具有精神症状的病例。结论小剂量氯胺酮[(0.07mg/(kg·h)]在妇科开腹患者静脉术后镇痛中能够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减少吗啡的用量,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玲  任祖华  吕蕾 《浙江医学》2006,28(5):406-408
当前临床上常用连续的硬膜外或静脉给药进行术后镇痛,虽然效果较好,但也常会碰到一些问题,如硬膜外导管扭转、堵塞、脱落或静脉留置针移位致药液外渗等情况,从而导致镇痛不全或失败.蛛网膜下腔注射吗啡术后镇痛国内曾有报道.我们对择期妇科手术病人在蛛网膜下腔应用0.2mg吗啡进行预处理,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与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小剂量吗啡 (2mg)硬膜外腔注射 ,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与常规用量 3mg~ 4mg进行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比较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急诊剖宫产手术 80例 ,年龄 2 1岁~ 3 6岁 ,体重60kg~ 85kg ,有产科手术指征。随机分为试验组 (A组 )40例 ,对照组 (B组 ) 40例 ,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2 方法术前均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安定 1 0mg ,入室后用多参数生理监测仪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 80例均选择L2~ 3 ,行硬膜外腔穿刺 ,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 3cm~ 4cm注入 1 .3 3 %利多卡因 (…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手术后应用吗啡与吗啡复合氯受酮行PCEA的效果以及氯胺酮对吗啡镇痛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ASA1~2级择期在腰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吗啡(M)和吗啡复合氯胺酮(KM)两组,每组20例,术后连接GRASEBY9300型PCA泵,镇痛药液中M组含吗啡20mg,KM组含吗啡10mg+氯胺酮100mg。分别于术后4、8、12、24h进行随访,记录病人首次按压  相似文献   

6.
吗啡注入硬膜外腔用于妇科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福云 《浙江医学》2001,23(10):639-640
吗啡注入硬膜外腔用于术后镇痛可减轻患者痛苦 ,有利于术后恢复。现对本站妇科手术后采用该法镇痛的效果及副反应作一分析。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Ⅱ级、硬膜外阻滞效果满意的妇科手术患者共120例 ,其中子宫全切除术25例、子宫次全切除术41例、附件肿瘤切除术54例。用抽签法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60例。镇痛组年龄 (36.5±10.5)岁 ,体重 (58.3±12.6)kg;对照组年龄(35.4±9.6)岁 ,体重 (56.2±11.9)kg。两组在年龄、体重、手术类别、时间、局麻药用量等方面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 (均…  相似文献   

7.
患者自控镇痛 (patient -controlledanalgesia,PCA)是镇痛的一种新方法。我们应用氯胺酮静脉微量输注做术后镇痛 ,旨在避免阿片类镇痛药给药时肌肉、静脉或椎管所伴有的副作用和并发症 ,如尿潴留、瘙痒、呼吸抑制等 ,寻找术后多模式互补镇痛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选取 2 0 0 3年 3— 6月ASAⅠ~Ⅲ级患者 90例为观察组 ,男 38例 ,女 5 2例 ,术前心电图异常 2 8例 ,占33.5 %。普外手术 2 8例 ,泌尿科手术 10例 ,胸外科手术 9例 ,骨科手术 2 1例 ,妇科手术 2 2例。年龄 12~ 82岁 ,平均(4 9.4 5± 11.36 )岁。另选同期一般…  相似文献   

8.
张平  高培珍 《包头医学》2008,32(4):205-206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小刑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130例ASAl-2级患者手术结束前20分钟自静脉缓慢注入1%氯胺酮0.3~0.5mg/kg观察30分钟无并发症发生,即送回病房,由专人记录镇痛时间及并发症发生. 结果:130例各类手术后镇痛时间超过48小时者有70.76%,而达到72小时者有40.76%,镇痛有效率为93.84%.130例中无一例发生呼吸抑制. 并发症主要为精神反应(9.23%)、恶心反应(6.15%)、血压波动(6.92%),结论:静注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镇痛时间长、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此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术后镇痛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术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上腹部手术有无超前镇痛的效应。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法,40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全部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法,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KAT组)20例,手术前15 min静脉给予氯胺酮0.3 mg·kg~(-1),继之持续静脉输注氯胺酮3 μg·kg~(-1)·min~(-1)至手术结束前15min;对照组(NS组)20例给予同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患者术后均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在麻醉恢复室和术后3、6、12、24、48 h随访PCEA用量、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及患者有无精神异常。结果KAT组术后3和6hPCEA用量显著少于NS组,VAS评分显著低于NS组,其余各时点无显著差异,两组未有精神异常发生。结论 术中静脉给予小剂量氯胺酮能提高术后早期PCEA镇痛质量及减少阿片类用量。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小剂量氯胺酮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妇科手术患者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所有患者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经L1~2向头端置管,硬膜外用2%利多卡因维持麻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比较术前预先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术后应用及单纯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在妇科手术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将90例ASAⅠ~Ⅱ级的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术前10min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手术结束时注入吗啡1.5 mg;Ⅱ组手术结束时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吗啡1.5 mg;Ⅲ组手术结束时注入吗啡2mg.记录术中数据,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结果 VAS评分术后4h内Ⅱ组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Ⅰ、Ⅱ组显著少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镇痛效果Ⅲ组与Ⅰ、Ⅱ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硬膜外吗啡预先应用,镇痛效果更佳,可填补因硬膜外吗啡起效较慢导致的术后镇痛空白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氨酮复合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应用于老年病人的临床效果和并发症,并与单纯芬太尼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行胸腹部手术后老年(年龄≥65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氯氨酮-芬太尼组(联合组):氯氨酮0.5mg/ml 芬太尼5.0μg/ml 咪唑安定50μg/ml;单纯芬太尼组:芬太尼7.5μg/ml 咪唑安定50μg/ml。各组镇痛泵中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00ml。观察各组患者术后镇痛48h内的静息镇痛评分、镇静评分以及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幻觉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用药总量及PCA量均相似(P>0.05)。两组术后各时段静息镇痛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在各时段的镇静效果明显地优于单纯芬太尼组(P<0.05)。在术后镇痛48h内,联合组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芬太尼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幻觉发生。结论小剂量氯氨酮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可明显减少芬太尼的剂量,并使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降低,而镇痛效果并无差异。  相似文献   

13.
曲马多与吗啡静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等效剂量的曲马多与吗啡单独用于PCIA治疗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择期手术 4 0例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2 0例。曲马多组于术后以曲马多 3 0mg/kg的负荷量静注后 ,再以 0 3mg·kg 1 ·h 1 的剂量静脉维持 ,吗啡组负荷量是 0 2mg/kg ,维持量是 0 0 2mg·kg 1 ·h 1 。治疗过程中患者仍感疼痛时自行按压PCIA泵的自控按钮。结果 :4 8h镇痛药液累积用量、镇痛效果VAS评分、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两组均未发生延迟性呼吸抑制 ,仅吗啡组出现皮肤瘙痒 ,尿潴留发生率吗啡组多于曲马多组。结论 :曲马多用于静脉术后镇痛 ,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 ,副作用更少  相似文献   

14.
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皮下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皮下自控镇痛(PCSA)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60例择期腹部手术的病人,年龄28~63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A组(n=20):术后镇痛给与0.04μg/kg·h舒芬太尼;B组(n=20):术后镇痛给与0.06μg/kg·h舒芬太尼;C组(n=20):术后镇痛给与0.08μg/kg·h舒芬太尼。手术结束前30min给与负荷剂量舒芬太尼0.1μg/kg,手术结束后于病人三角肌处埋针置管连接镇痛泵。分别记录术后4h、8h、16h、24h、48h各时间点的生命体征,VAS评分,Ramsa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B组和C组间VAS评分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Ramsay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多于A组和B组(P〈0.05)。结论0.06μg/kg·h舒芬太尼用于腹部手术术后病人皮下自控镇痛效果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静脉氯诺昔康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妇科术后镇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静脉氯诺昔康联合硬膜外单次吗啡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的患者自控镇痛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寻找更加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方案.方法:110例择期妇科开腹手术患者,随机分为C组、F组、L组、M组和ML组(n=22),术后行镇痛治疗.术毕,C组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5mL,F组应用芬太尼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L组应用氯诺昔康静脉PCA,M组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2mg,ML组硬膜外腔单次注射吗啡1mg复合应用氯诺昔康静脉PCA.术后8,16,24,36和48h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结果:术后各时间点,F组、L组和ML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C组(P<0.01),ML组的VAS评分也低于F组(P<0.01).术后8,16,24和36h的VAS评分,ML组和M组分别低于L组和C组(P<0.05).L组氯诺昔康用量(27.6±4.4)mg,ML组氯诺昔康用量(19.2±3.6)mg.ML组的用药量明显低于L组(P<0.01).L组、M组和ML组的胃肠道副作用发生率低于F组(P<0.05),四组分别为13.6%(3例)、4.6%(1例)、9.1%(2例)和31.8%(7例).结论:氯诺昔康联合硬膜外吗啡用于妇科开腹手术后的镇痛治疗可以提高镇痛效果和减少各自用药量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林  肖飞  张引法 《浙江医学》2014,(14):1242-1244
目的 观察腹横肌平面(TAP)阻滞联合患者静脉自控(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择期拟在全麻下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多模式镇痛组(Ⅰ组)和PCIA组(Ⅱ组),每组20例.手术结束后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Ⅰ组每侧注射0.375%罗哌卡因20ml,Ⅱ组每侧注射等容量0 9%氯化钠溶液.术毕所有患者均行PCIA.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8、12、24h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24h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PCIA的用量.记录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Ⅱ组相比,Ⅰ组术后2、4、8和12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按压次数减少(P<0.01),镇痛总体满意度评分升高(P<0.01),术后24h内PCIA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与TAP穿刺相关的并发症.两组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及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P阻滞联合PCIA多模式镇痛用于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后镇痛,能明显减少PCIA的需要量,增强了术后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硬膜外持续泵注吗啡与布比卡因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或下肢手术患者600例,相应椎间隙穿刺行硬膜外麻醉,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接镇痛泵,其内含复合液100ml(吗啡4mg+布比卡因100mg+氟哌利多2.5mg+东莨菪碱0.3mg+生理盐水),以2ml/h持续恒速注入,观察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镇痛效果优良544例(90.7%),可36例(6%),差20例(3.3%),无呼吸抑制及硬膜外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低血压等一般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结论小剂量吗啡合用低浓度布比卡因加入适量辅助药硬膜外持续恒速注入是术后有效镇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沙芬复合小剂量吗啡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上腹部手术病人131例随机分为4组,即A组(吗啡30 mg 右美沙芬10 mg)、B组(吗啡30 mg 右美沙芬20 mg)、C组(对照组吗啡30 mg)、M组(吗啡50 mg),术后均使用100 ml一次性镇痛泵镇痛。记录术后3、6、24、48 h VAS、Ramsay镇静评分、活动后VAS评分和48 h内使用吗啡总量并记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结果]术后6、24 h M组、B组VAS明显低于对照(P<0.05),A组6 h明显低于对照(P<0.05)。活动后VAS在6、24 h吗啡与B组明显低于对照(P<0.05),而A组与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在6 h显著高于M组(P<0.05)。各组术后镇静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48 h吗啡总量M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 0.05),A、B组明显低于C(P<0.05)组。术后恶心呕吐病例吗啡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沙芬与吗啡联合应用可增加吗啡的镇痛效果,减少吗啡用量和副作用,发挥节约吗啡作用,并减少自身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谢国柱  钱涛  姜琳 《海南医学》2011,22(21):48-50
目的探讨地佐辛用于妇科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60例择期行开腹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D组予地佐辛0.6 mg/kg+托烷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F组予芬太尼15μg/kg+托烷司琼0.1 mg/kg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行PCIA治疗,分别记录术后4 h、8 h、12 h、24 h、48 h VAS疼痛评分及Ramsay镇静、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PCIA有效按压次数,患者总体满意度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镇痛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F组(P〈0.05),D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地佐辛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同样能提供满意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赵迅  朗中兵 《重庆医学》2006,35(15):1386-1388
目的探讨氟胺酮与吗啡用于硬膜外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90例择期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与C3组,每组30例,均采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腰麻用药为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mg,然后硬膜外腔置管。A组于腰麻液中加入吗啡0.25mg,B组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C组则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2mg加氟胺酮1.2mg/kg。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BCS(bruggrmann comfortscale)舒适评分,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与A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amsay评分和BCS评分两组明显高于B组(P〈0.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两组明显增加(P〈0.01或P〈0.05)。而A组与C组相比较,两组术后VAS评分、Ramsay评分和B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吗啡联用氯胺酮术后镇痛与蛛网膜下腔吗啡镇痛均有镇痛效果确切、持续时间长、术后镇静满意、患者感觉良好的优点,但硬膜外吗啡联用氯胺酮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蛛网膜下腔吗啡术后镇痛组,是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