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糖尿病足是其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等。近年来介入治疗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方法。本文综述了目前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介入治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现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下肢动脉的血管改变,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5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并同时与血管超声进行对照,其中13例节段性狭窄行介入治疗,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与6个月后血管造影或血管超声复查.结果 糖尿病足下肢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13例行介入治疗者均有腘动脉以上的慢性损伤,术后11条患肢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溃疡面治愈,2条患肢在外科拉栓术后截肢.结论 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阻塞部位及程度,对糖尿病足的下肢动脉介入治疗疗效满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残率.  相似文献   

3.
李艳稳 《疑难病杂志》2011,10(8):641-643
<正>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据流行病学统计,大约15%~25%的糖尿病患者一生中会罹患糖尿病足,国内每年因糖尿病足导致的截肢患者约占50%。糖尿病足深度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临床上糖尿病足的常规治疗主要是保守治疗或者外科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血糖的控制,局部清创等治疗手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13例患者,累及血管包括股浅动脉、胭动脉和胫、腓动脉,其中15支血管行血管内球囊成型治疗,3支血管行腔内支架植入术,同时结合控制血糖,局部换药等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血管内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肢体血供明显改善,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渍疡愈合。[结论]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脉灌注抗凝溶栓和球囊扩张术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0例糖尿病足行下肢动脉造影,同时行介入溶栓治疗.其中101例节段性狭窄行下肢动脉灌注抗凝溶栓,19例行血管球囊成形术治疗.术后均给予常规抗凝治疗,68例6个月后行血管造影复查.结果:120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120例行介入治疗者均有腘动脉以上动脉的慢性损伤.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液灌注,通过控制血糖和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结论:动脉血管造影可以准确了解阻塞部位及程度,行介入治疗糖尿病足创伤性小,对糖尿病足治疗的疗效满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残率,溃疡的愈合时间缩短,是微创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1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鹏  谢春明  杨敏玲  庞宁东 《当代医学》2009,15(35):650-651
目的评价糖尿病足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13倒患者,累及血管包括股浅动脉、胭动脉和胫、腓动脉,其中7例行血管内球囊成型治疗,6例行腔内支架植入术,同时结合控制血糖,局部换药等治疗措施。结果所有患者血管内治疗均获成功,所有患者肢体血供明显改善,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结论DSA血营造影可以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程度、范围。介入治疗能改善患足的血供,从而预防控制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糖尿病足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及探讨糖尿病(DM)足患者下肢血管介入治疗术后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将46例2型DM合并DM足患者分为A、B两组.A组:患肢股动脉药物注射加基本治疗;B组:下肢血管介入治疗加基本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及长期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内径变化,P<0.05,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A、B两组患者疗效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DM足介入治疗效果满意,明显改善下肢血供,降低者的病残率,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部分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动脉病变患者,共78条肢体,Fonfaine分期Ⅰ~Ⅱ期3例,Ⅱ—Ⅲ期35例,Ⅲ~Ⅳ期22例,采用新se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行糖尿病足动脉病变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部分联合支架植入术。结果78条肢体中技术成功69条(成功率885%),临床成功73条(成功率925%)。观察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皮肤温度,踝肱指数,跛行距离分别较术前增加,与术前相比较,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的肢体症状均没见加重或复发。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部分支架植入术,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动脉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有效改善远段肢体血供,有效防止糖屎病足动脉病变发展,促进肢端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近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讲一步堆广.  相似文献   

9.
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静  童强  徐梓辉  徐静  郑宏庭  严峻 《西部医学》2009,21(10):1657-1658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糖尿病足下肢动脉血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DSA)检查,同时行PTA并支架植入治疗。术后常规抗凝治疗.并跟踪随访3月。结果治疗大动脉3支,全部成功;中动脉5支,成功4支;小动脉16支成功12支。介入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肢缺血,缓解糖尿病足患者的疼痛、乏力等症状。结论下肢动脉介入治疗近期效果令人满意,术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及降低患者截肢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血管腔内联合介入治疗糖尿病足性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新炎  王鹏  蹇兆成  孙业全 《当代医学》2010,16(23):416-417
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支架植入术治疗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8例糖尿病足血管病变患者,Fontaine分期Ⅱ-Ⅳ期,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法,行糖尿病足下肢动脉PTA术,同时联合支架植入术。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皮肤温度、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间歇性跛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所有18例病人,靶血管共26条,全部行PTA,同时联合支架植入6枚。PTA成功率91.4%,皮肤温度、踝肱指数、跛行距离分别较术前增加。与术前相比较,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严重肢体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和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在DSA下行双下肢血管造影,参照泛大西洋协作组共识(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股·动脉的分级标准,符合其中的A、B级;按照Wagner分级3级以下,共62例糖尿病足患者,在每一级中进行随机分组,分为介入治疗组32例和传统治疗组30例。介入治疗组根据血管状况采取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等方法进行治疗,传统治疗组给予静脉改善微循环、口服抗凝等药物治疗。观察溃疡处颜色、肉芽生长情况、溃疡深度变化,观察足部感觉变化和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情况,测定踝臂指数(ABI)和经皮氧分压(TcPO2)。结果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恢复有效率为87.5%,传统治疗组有效率为60%,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ABI和TcPO2。结论介入治疗对糖尿病足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许学明  黄鹏 《当代医学》2010,16(35):655-657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足下肢的DSA改变及治疗方法,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及DSA检查,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9例12条下肢节段性狭窄动脉行介入治疗(7例10支血管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2例2支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3到6个月后血管造影或血管超声复查。结果 9例患者中10条患肢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溃疡面治愈,2条患肢术后截肢。结论 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阻塞的部位及程度,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供,通过控制血糖和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郑里  谢春明 《当代医学》2009,3(5):32-34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足下肢的DSA改变及治疗方法,观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2型糖尿病足患者行下肢动脉血管超声及DSA检查,糖尿病足下肢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与阻塞同时存在,细小动脉多有闭塞,5例7条下肢节段性狭窄动脉行介入治疗(5例5支血管经皮血管球囊成形术,5例6支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术后3到6个月后血管造影或血管超声复查。结果5例患者中6条患肢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溃疡面治愈,1条患肢在外科拉栓术后截肢。结论DSA检查可以准确了解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阻塞部位及程度,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液灌注,通过控制血糖和改善血液循环,其治疗的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细菌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征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细菌感染伴下肢血管病变者为研究对象,按大西洋学会联盟(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Consensus,TASC)分型分为A组(A型)18例、B组(B型)20例、C组(C型)26例、D组(D型)16例,并进行细菌培养,持续随访12个月,观察其预后结局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4组患者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培养10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64株(62.75%)、革兰阳性菌30株(29.41%)、真菌8株(7.84%);A组轻度感染率高于其他3组(P<0.05),而在中度感染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重度感染率低于其他3组(P<0.05);A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足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细菌感染程度同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趾–肱指数(toe brachial index,TBI)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糖尿病足细菌感染者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下肢血管病变程度加重、细菌感染程度也严重,愈合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初步了解本院缺血性糖尿病患者足病的发病比例,并评价以血管重建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足病患者,根据体格检查、踝肱指数测定和血管影像学检查结果 筛选出下肢缺血患者,并计算其所占比例.同时予血管重建术治疗为主,结合抗感染等综合疗法,并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糖尿病足病患者81例,确诊为缺血性糖尿病足病11例(13.58%),其中接受外科血管重建术治疗者10例,手术成功率为90.9%;9例患者创面愈合,2例截肢,临床成功率为81.9%.结论 明确缺血性糖尿病足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予针对性治疗,可大幅提高保肢率、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足作为长期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另一个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足是截肢的主要原因,而引发糖尿病足截肢的重要原因是PAD,因此必须有效治疗PAD,避免肢端缺血坏死,减少截肢。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的优点,可显著降低其对患者机体的刺激,对患者的机体创伤小,可反复操作,安全性高。目前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已经成为PAD合并糖尿病足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对介入的深入研究,其运用价值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结果与其临床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并采用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对其进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B、C、D四组,比较四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踝臂指数(Ankle arm index,ABI)、治愈率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四组患者的基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ABI值为(0.86±0.12)、B组为(0.69±0.08)、C组为(0.54±0.09)、D组为(0.42±0.07),四组间ABI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122,P=0.000<0.05),四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B组为96.83%,C组为92.86%,D组为10.71%,四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总有效率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下肢血管超声检查存在明显异常,且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根据超声检测分组可以对患者治疗预后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