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体感及运动诱发电位检测对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后可出现交感神经反射活动的抑制。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技术可以定量评价急性脑梗死后交感神经的功能状态;体感诱发电位(SEP)体现了中枢感觉传导通路的功能,并在预测脑梗死患者功能恢复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运动诱发电位(MEP)主要反映锥体束的功能状态,故所有影响到运动中枢和运动传导通路部位的梗死,患者MEP异常率高。MEP检查对判断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MEP可定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缺损情况,并作为运动功能恢复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156例2型糖尿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ympatheticskinresponse ,SSR)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敏感程度。 方法 对 15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依病程分为 4年内 (87例 )及 4年以上 (69例 ) 2组。行常规SSR、周围神经传导速度 (NCV)检查及体感诱发电位 (SEP)检测 ,分析各组SSR异常率并与NCV及SEP异常率比较。结果 两组SSR总异常率与NCV及SEP异常率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均 <0 .0 1)。在≤ 4年组中 ,SSR异常率与NCV及SEP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均 <0 .0 1。而在病情 >4年的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 ,P均 >0 .0 5。结论 SSR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可作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早期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81例T2DM患者进行SSR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①两组SSR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69例(85.1%)患者至少有一肢SSR异常;②与血糖控制满意组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的下肢起始潜伏期延长(P〈0.05),下肢波幅降低(P〈0.05),而上肢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起始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可作为评价T2DM自主神经损害的客观电生理指标;T2DM患者SSR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与病程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法的特点,总结其在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病变中的诊断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50例,对其行SSR检测,并与正常健康者2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SSR检测,两组在波幅及潜伏期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总异常率为78%,其中存在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患者的异常率(93.5%)要明显高于无自主神经病变症状患者(52.6%)。结论: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法在检测过程中,对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较为敏感,在临床上可作为主要检测诊断方法,值得予以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植物神经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阳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2,19(5):637-639
目的 :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SSR)检测在评价 2型糖尿病 (NIDDM)植物神经损害中的意义。方法 :对 5 7例 NIDDM患者 (NIDDM组 )和 34例健康者 (正常对照组 )作 SSR检测。结果 :NIDDM组 4 7例 (82 .5 % ) ,139只肢体 (6 1% ) SSR异常 ;两下肢共 77只 (6 7.5 % ) ,两上肢 6 1只 (5 3.5 % )肢体 SSR异常 ,异常率下肢高于上肢 (P <0 .0 5 ) ;NIDDM组 2 4例 (42 .1% ) ,30对肢体 (2 6 .3% )两侧不对称 ,不对称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IDDM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SSR潜伏期(L at)和波幅 (Am 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NIDDM组病程 <5年与病程≥ 5年比较 L at和 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正常 NIDDM组与 Hb A1C增高组比较 L at和 Am 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DPN)组与非 DNP组比较 L at和 Am 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SSR可作为评价NIDDM植物神经损害的指标 ,NIDDM植物神经损害下肢较上肢明显 ,左右两侧并不都对称 ,病程长者损害较重 ,血糖控制不佳者较血糖控制正常者重 ,合并 DPN者较重 相似文献
7.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并与60例健康者对比分析。结果:两组SSR的潜伏期、波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2DM组病程〈5年与≥5年比较,潜伏期、波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感神硅皮肤反应是检测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 (V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体感诱发电位 (SEP)、事件相关电位(ERP)的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的关系。方法 :用NicoletVikingTV型肌电图 诱发电位仪对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DM组 )及年龄和性别与之匹配的正常人 30例 (对照组 )进行VEP、BAEP、SEP、ERP检测。应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DM组的诱发电位(EP)表现及其与临床参量 (病程、血糖、血脂、肾功能、血管病变 )的关系。结果 :DM组①VEP异常 2 0例 ,BAEP异常 18例 ,MNSEP异常 2 0例 ,PTNSEP异常 2 2例 ,ERP异常 11例。②VEP的P10 0潜伏期 (PL)明显延长 ,BAEP的左侧Ⅰ波PL、双侧Ⅴ波PL、波幅 (Amp)和各波间期 (IPL)明显异常 ,SEP周围电位N9至皮层电位P2 5 P38的PL、Amp以及ERP中N2、P3a、P3b的PL、Amp都有明显异常 ,与对照组比较P <0 0 5 ,P <0 0 0 1。③EP改变与各临床参量有关。结论 :糖尿病患者VEP、BAEP、SEP、ERP都有不同程度异常 ,其异常程度和病程平行。控制血糖、血脂、保护肾功能、防治血管病变有利于阻止神经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采用短潜时体感诱发电位(SL一SEP)对老年糖尿病患者30例的SL—SEP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及方法1.l对象糖尿病组按1980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的我院门诊或住院病人30例。28例为Ⅱ型糖尿病,2例为1型糖尿病,其中男26例,女4例,年龄62岁~84岁,平均73. 相似文献
11.
惊恐障碍患者听觉诱发电位和交感皮肤反应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治疗前后听觉诱发电位(AEP)和交感皮肤反应(SSR)的动态变化。方法记录29例PD患者(PD组)服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12周、24周后的AEP和SSR,并与29名健康人(NC组)比较。结果(1)与NC组比较,PD组AEP-N2潜伏期延长[(237.88±16.64)msvs(223.48±18.27)ms,P<0.05],N1-P2波幅降低[(4.29±2.02)μVvs(8.39±2.49)μV,P<0.01],P2-N2波幅降低[(4.05±1.57)μVvs(7.65±3.54)μV,P<0.01];PD组SSR波幅增高[左上(2.98±1.69)μVvs(1.67±0.96)μV,右上(2.75±1.72)μVvs(1.68±0.93)μV,P<0.05]。(2)治疗后,PD组患者随着情绪和行为改善,HAMA分数降低,AEP-N2潜伏期逐渐缩短,SSR波幅逐渐下降,至治疗24周时均接近于正常,余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D患者存在AEP和SSR异常,经药物治疗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电生理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该检查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血管管腔出现粥样硬化斑块、闭塞以及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以足背动脉病变最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对患者的防治以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惊恐障碍(PD)患者的人格特征、交感皮肤反应及血清白介素-2(IL-2)水平.方法 对32例PD患者(PD组)和32名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评定其人格特征,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定其焦虑程度及心理健康水平,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仪记录其交感皮肤反应(SSR).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2水平.结果 (1)PD组EPQ评分的神经质和掩饰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HAMA评分、SCL-90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D组的N分与SCL-90中的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及HAMA评分存在Spearman正相关(P<0.05).(2)PD组SSR波幅较NC组显著增高[左侧:(3.03±2.43)mV,(1.22±0.7)mV(P<0.01);右侧:(2.33±1.41)mV,(1.26±0.71)mV(P<0.01)].(3)PD组血清IL-2水平显著低于NC组[(2.18±0.87)ng/ml,(5.0±1.5)ng/ml(P<0.01)].结论 PD患者存在高神经质、情绪不稳定的人格特征,并且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PD患者交感神经活性增强;PD患者免疫功能失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周围交感神经受损的情况。[方法]对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了上下肢的交感皮肤反应(sympathetic skin response,SSR)检测。[结果]SSR的起始潜伏期,上肢:糖尿病组(1385.3±246.7)ms与对照组(1361.2±123.2)ms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下肢:糖尿病组(1858.9±527.5)ms与对照组(1742.8±225.2)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上下肢SSR波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组SSR总异常率为41%,上肢异常率为17%,下肢异常率为41%,下肢异常率明显高于上肢,P〈0.001。[结论]SSR是检测糖尿病交感神经损害的一种客观的、敏感的方法。此方法简单且无创伤,可作为糖尿病的常规电生理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脓毒血症发展过程中大鼠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SEP)的变化,探讨脓毒血症时脑电位变化的病理生理基础.方法:10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脓毒血症组,每组50只.脓毒血症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术复制脓毒血症模型,假手术组除不做盲肠结扎穿刺术外余同脓毒血症组,2组又按术后时间分为4、8、12、16、20 h 5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状况及CSEP正波与负波潜伏期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1)假手术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脓毒血症组大鼠精神萎靡,呼吸明显加快. (2)脓毒血症组大鼠随术后时间延长,CSEP正、负波潜伏期有延长的趋势,术后12、16、20 h组的正、负波潜伏期明显长于术后4.8 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血症组12、16、20 h CSEP正、负波潜伏期与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脓毒血症过程中随病情的发展大鼠CSEP正、负波潜伏期有逐渐延长的趋势,为脓毒血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技术的准确性、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脊柱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监测,观察术前、术中、术后以及重要手术步骤的CSEP变化,结合术后脊髓功能改变,判断CSEP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结果120例患者CSEP术中检测正常者112例(93.3%),术后无脊髓功能损伤;6例(5%)患者术中CSEP达到预警值标准,告诫术者注意手术操作,术后无脊髓损伤,本体感觉无异常;出现假阳性2例,术后本体感觉正常。结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体感诱发电位可以较准确地对脊髓功能进行监测,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良好脊柱手术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