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57例(65椎)单纯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X线侧位片评定椎体高度恢复,采用VAS评分评定疼痛,对手术前、后的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57例均成功施行椎体成形术,9例出现渗漏,术后椎体高度及疼痛评定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平均14个月(6个月~4年),伤椎高度保持;相邻椎体再发压缩骨折3例,均行PKP术治愈。结论单侧经椎弓根途径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能有效止痛并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2.
张禹  段荣华  高波 《中原医刊》2011,(4):39-40,42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06年10月至2009年6月间共收治35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经皮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12~24个月随访。术后24hVAS评分为2.4±1.1,VAS评分术后较术前(8.6±1.5)显著下降(P〈0.05),疼痛缓解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例骨水泥渗漏到椎弓根内,未发生骨水泥毒性反应。术后12个月VAS评分为2.2±0.5,疼痛未复发。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有效的微创技术,能迅速缓解疼痛,增强椎体稳定性,保留椎体活动节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经皮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32例48椎,观察对比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及活动能力,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其中术后1周患者疼痛VAS评分(2.2±0.6)较术前(7.6±0.7)明显下降,(P<0.01);活动能力评分(1.2±0.4)较术前(2.4±0.6)明显改善,(P<0.01).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6个月.近期效果满意.结论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供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宗贵  戴海  毋强华  李志强  袁海涛 《广西医学》2006,28(10):1509-15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冶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7例共72个椎体,术前VAS评分平均7.5分。其中54例共59个椎体直接在“C”型臂光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向椎体注射低粘度显影的骨水泥;13例术前先行闭舍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椎体高度及并发症。结果6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2例椎体穿刺不成功。62例术后72h内腰背疼痛缓解或显著缓解,VAS评分平均1.8分,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3例无效。59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VAS评分平均为2.1分、2.25分,与术后72h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高度:13例恢复或基本恢复,2例椎体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9例,胸腰段后凸畸形疼痛4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部分适合病例术前采用闭合复位,可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1铡患者46个椎体,其中胸椎18个,腰椎28个。在透视监控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人路,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结果椎体容积由术前的(21.8±8.4)cm^3增至术后的(24.5±6.4)cm^3,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例术后2d能佩戴腰围下床活动。31例病人疼痛在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疼痛强度评价的视觉类比评分术后48h为(2.4±3.5)分,较术前(8.2±1.4)分显著下降(P〈0.01)。24例患者术后3d出院,5例患者术后7d出院,2例患者术后14d出院。5个椎体(12.2%)发生骨水泥外溢。术后随访8~18个月,平均14个月,无椎体塌陷、疼痛复发,无神经根及脊髓损伤。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比较安全、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及有效缓解疼痛和稳定椎体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 (PVP)治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初步临床疗效并分析其止痛机制。方法 自 2 0 0 3年 1月~ 2 0 0 3年 11月 ,使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 (CPC)为充填材料 ,在透视监视下 ,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穿刺行椎体成形术治疗 2 3例 31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椎体。结果 CPC平均充填量胸椎 3 1ml,腰椎 4 0ml;术中CPC渗漏者 4例 4个椎体 ,但无 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根据Huskisson目测疼痛评分法(VAS)评定 ,并经 3~ 10个月 (平均 6 6个月 )的随访 ,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P <0 0 1)。结论 PVP可安全有效地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脊柱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4例(15节椎体)老年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单侧椎弓根入路PKP治疗,观察椎体内骨水泥扩散及术后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本组14例(15节椎体)患者均耐受手术,椎体穿刺操作全部一次性完成。5节椎体塌陷的终板恢复至接近正常高度,余10节椎体高度略有恢复或无明显变化;均未发现骨水泥渗漏,未引起神经症状。术后6个月11例患者腰背疼痛完全消失,3例患者诉稍有疼痛,偶尔服药,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结论单侧椎弓根入路穿刺法PKP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有效缓解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及射线损害,特别适用于老年性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侧与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2例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入路40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32例,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伤椎前缘恢复高度、后凸Cobb's角纠正度数、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双侧组的左右两侧椎体高度差值、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较单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恢复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经双侧椎弓根入路在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及伤椎左右两侧高度差值方面优于经单侧椎弓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期间对16例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行单侧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患者,MRI确定责任椎体22个。记录手术时间及透视次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程度及日常功能。通过X线测量评估患者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畸形纠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患者出现少量椎间隙骨水泥渗漏,但无症状性并发症,1例患者出现肋间神经受损的症状。平均手术时间为31 min,透视次数为19.1次。术后胸背痛明显缓解,随访12~24个月(平均14.2个月)。VAS评分术前为(8.2±1.1)分,术后3 d时为(2.6±0.8)分,末次随访时为(2.8±1.1)分。ODI评分术前为(69.2±1.2)分,术后3 d时为(32.2±1.1)分,末次随访时为(35.1±1.8)分。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中部高度及Cobb's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椎弓根外途径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是有效的,能减少术者及患者的放射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手术技术及适应证等相关问题.方法 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53例,采用经皮穿刺单侧椎弓根人路,单枚球囊依次撑开压缩的椎体,每个椎体充填骨水泥.结果 53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在术后24 h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8°.随访6~18个月,患者均恢复伤前生活状况,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渗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能达到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的且的,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必须熟练掌握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经皮穿刺技术、骨水泥灌注技术及掌握手术适应证,才能保证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采用单侧和双侧椎弓根入路治疗老年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48例(56椎),包括单侧椎弓根入路组27例(33椎)和双侧椎弓根入路组21例(23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4个月,平均14个月.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术前、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及双侧入路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C”臂照射时间及骨水泥用量均显著小于双侧入路组(P<0.05).结论:采用单侧及双侧入路进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没有差异,但单侧入路具有手术时间短、“C”臂照射时间短、骨水泥用量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本组22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脊椎骨折部位为Tq~L5)在单C臂DSA机透视引导下于俯卧位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术前、术后3d、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时间3~20个月。结果22例48个椎体手术操作全部成功。骨水泥注射量1.5~4.0mL/椎体。患者术后4~24h开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VAS术前(7.2±1.1),术后3d(2.5±1.0)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随访时为(2.2±1.0),比术后3d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d(1.5±0.4)较术前(2.5±0.7)明显改善(P〈0.001);随访时为(1.4±0.5),行动能力较术后3d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医学技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 年1 月-2016 年3 月针对伤椎椎弓根直径细小、椎弓根外展角度较小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8例,采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分别记录术前1 天,术后3 d、1 个月和3 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水泥注入通道尖端可顺利到达椎体中线,椎体内骨水泥填充满意。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均有减轻,随访3~12 个月,术后VAS 评分及ODI 值较术前均降低(P <0.05)。结论在伤椎椎弓根直径细小及椎弓根外展角度较小时,采用单侧经椎体侧方后上角穿刺入路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椎弓根穿刺于病椎内置入球囊扩张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将骨水泥填充物注入球囊扩张后形成的空腔内,恢复病椎的高度及稳定性。结果:本组3例,其中2例术后随访3个半月,1例随访5个月。术后病椎高度恢复满意,后凸畸形矫正明显,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损伤小,效果满意,患者可早期活动,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32例进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在C型臂X线机下,采用经皮穿刺,经椎弓根或椎弓根外侧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置入球囊,加压注入造影剂扩张球囊复位骨折。记录球囊压以及容量,抽出造影剂取出球囊,注入骨水泥,骨水泥固化后拔除工作套管,完成手术。结果 32例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6~8h后可以离床活动,术后X线确认压缩骨折椎体复位明显,后凸畸形平均矫正8°(5~16°),术后随访1~12个月,腰背痛无复发,伤椎高度保持。结论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经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6—2013.07在我院行PKP治疗的58例(76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经双侧椎弓根穿刺,30例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术后患者均得到随访,根据VAS评分、影像学资料、Oswestry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疼痛、椎体高度和Cobb角、日常活动功能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疼痛缓解明显,病人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有7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术后3天、12个月时,两种穿刺方法椎体高度、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虽然单侧及双侧入路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侧入路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用量显著小于双侧入路组(P<0.05)。结论:两种不同穿刺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是安全有效的;在伤椎高度的恢复、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评分方面,单侧穿刺组临床疗效与双侧穿刺组相似,但单侧组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用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从2009年3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从2009年3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21例使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16例,男5例;年龄51~75岁,平均63.5岁。所有患者经骨密度检测均为骨质疏松。均表现为骨折椎体局部疼痛,无双下肢神经症状。骨折椎体共25个:T101个T117个T128个L13个L34个L42个。其中9例患者术中经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12例患者术中经双侧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3.5±0.50ml。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模拟评分(VAS),测量X线侧位片骨折椎体后凸角,CT或MRI上受损椎管狭窄指数,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1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例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对症治疗后治愈。术中3例患者出现骨水泥渗漏;2例渗漏至椎体前方,1例渗漏至后丛韧带处,渗漏率10.45%;均无神经压迫症状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32±1.1分,较术前的6.58±1.3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角为-3.36°±15.75°,较术前后凸角-5.32°±16.15°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受损椎管狭窄指数(85.14%±10.11%)与末次随访时(84.08%±11.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爆裂骨折,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003年4月-2008年1月应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骨水泥渗漏原因,防治骨水泥滲漏.方法:本组43例患者,男27例,女16例;年龄65~92岁,平均67.7岁;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共66个椎体,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最多一次穿刺四个椎体.根据X线片对骨水泥渗漏的原因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者有明显缓解,66个椎体共5个椎体发生骨水泥渗漏.发生率7.6%,所有病例均随访6个月以上,无不良后果发生.结论: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能够迅速地改善临床症状,骨水泥渗漏是其主要并发症,但一般无不良后果发生,只要病例选择合适,手术操作规范,骨水泥渗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7例共21个椎体良恶性病变,其中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4例18个椎体,椎体血管瘤2例2个椎体,椎体骨髓瘤1例1个椎体。在x线透视下,经皮穿刺到椎体病灶后,用1ml注射器将调制成糊状的骨水泥均匀缓慢注入病变椎体,单侧椎弓穿刺17个椎体,双侧椎弓穿刺4个椎体。胸椎填充3、0~4.0ml,平均3.5ml;腰椎4.0~5.50ml,平均5.0ml,使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铸形。术后观察24h,抗感染1~3d。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X线平片显示椎体内骨水泥呈不均匀点状分布,密度增高。CT显示椎体内不规则密度增高影。术中未见有骨水泥向椎旁组织及向血管内渗漏现象。17例治疗都获得成功,随访3~12个月,15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2例有所缓解,所有患者疼痛无复发,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及椎体转移瘤引起的疼痛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侧椎弓根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以单侧PKP对43例(49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单侧行PKP治疗,随访期间进行模拟视觉评分(VAS)及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对其近期疗效和脊柱后凸角度的改善进行评估.结果 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7.51±1.65vs1.93±1.55,P<0.01);手术24h后可离床活动,功能改善明显,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14.42±3.49 vs 22.58±3.46,P<0.01);X光片确认术后脊柱后凸成角显著减小(18.88°±8.36°vs 6.58°±4.12°,P<0.01),提示后凸畸形得到有效纠正.在随访期内,除1例患者出现临近椎体压缩骨折,其余患者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侧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缓解理想,脊柱后凸成角改善满意,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