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脾切除术后持续发热与门静脉血栓形成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持续发热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12例因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断流术及110例因外伤行脾切除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与发热的发生率。结果212例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加断流术,153例术后行彩超检查,门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38.6%(59/153),持续发热发生率17.6%(27/153);110例外伤性脾切除病例83例术后行彩超检查,门静脉血栓发生率16.9%(14/83),持续性发热患者2例(2.4%)。结论门静脉血栓形成与持续性发热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2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不合并肝癌及胆管癌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并随访236例,其中肝炎后肝硬化217例,占91.9%(217/236)。结果 围手术期止血率98.3%(232/236),围手术期死亡率1.27%(3/236)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肝功能衰竭。平均随访时间2.3年.术后复发出血率3.37%(8/236)肝性脑病发生率2.97%(7/236)。结论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效果好。为提高于术疗效应做到:合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彻底断流,熟练掌握本手术的技术要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静脉断流和介人栓塞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可行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静脉断流),对照组32例(行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细胞分析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各血细胞及肝功能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10^9/L)、血小板计数(×109/L)、红细胞计数(x10^12/L)比较,观察组为(9.53±2.99)、(272.38±80.31)、(6.13±1.80);对照组为(8.02±2.58)、(168.43±50.64)、(5.22±1.8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蛋白(g/L)、谷丙转氨酶(u/L)、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红素(μmol/L)比较,观察组为(36.56±12.87)、(42.36±9.20)、(75.01±19.89)、(24.08±5.91);对照组为(31.07±7.76)、(48.09±10.16)、(64.82±18.79)、(27.43±6.6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静脉断流治疗硬化门脉高压,临床疗效优于介入栓塞,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8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位脾切除加传统断流术18例,原位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9例。术后并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9例(10.3%),其中传统断流术3例(16.7%),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6例(8.7%)。经抗凝、溶栓治疗后8例血栓完全消失,1例基本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原位脾切除、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降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发生率。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可有效预防和治疗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5.
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联合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2年1月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静脉高压症45例(其中3例为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1/2、1、2、3、4、5、6、7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44/45(97.8%)、30/41(73.2%)、26/36(72.2%)、13/27(48.1%)、10/19(52.6%)、5/13(38.5%)、1/7(14.3%)、0/2(0)。住院期间发生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各1例。随访中共死亡14例,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9例,肝功能衰竭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有选择性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加门奇断流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提高门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照分析135例施行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和120例接受单纯断流术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后的再出血率、门静脉血栓形成率及腹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纯断流术后,而断分流联合组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原发性肝癌发生率与断流组无显著差异,围手术期死亡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改良脾腔分流联合断流术提高了门脉高压症的疗效,为外科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提供一个较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手术方式及病例选择对手术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2005-05~2011—11我院收治的60例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30例应用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对照组30例单纯行肝癌切除术。比较两组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程度、术前与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变化、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判断手术安全性及病例选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60例患者随访5个月~5年,平均(12.3±2)个月,观察组治愈20例,总有效率为96.7%,复发率为16.7%;对照组治愈15例,总有效率为80%,复发率为3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血小板、白细胞变化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血小板、白细胞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5年无瘤生存分别为10例(33.3%)和5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同期行食管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黄效廷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06-1707
<正>原发性肝癌(HCC)因多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所致,一般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使治疗复杂化,如何根治肝癌同时处理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是临床研究的热点[1],食道横断法门奇静脉断流术联合肝脾切除术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症术式能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脾切除适应证的合理选择,围术期处理以及脾切除对机体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10年781例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和部分病例的术后随访。【结果】切脾指征中以门静脉高压性病理脾最为多见(321例,41.10%),其次为腹部肿瘤联合脾切除(213例,29.32%);781例患者中共行1373例次不同类型的手术,联合手术中以分流或断流术最多(23.65%);术后共有113人(14.47%)发生202例次并发症,发生率为25.86%,以感染最为多见。对120例门脉高压巨脾切除后进行了1—10年的随访,未见有严重感染发生。【结论】门静脉高压性病理脾是我国脾切除主要适应证,且病理脾的切除对术后远期疗效是有益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切脾指征密切相关,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近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姚关兵  周军  陈念平  陈明 《医学综述》2009,15(10):1514-1517
原发性肝癌多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及脾亢在临床上较常见,对于适合的患者在外科治疗肝癌的同时一并处理门静脉高压脾亢成为可能,肝癌局部根治性切除附加门奇断流、脾切除已成为目前最佳的方法。如何选择最佳处理方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并延长生命,是肝脏外科的热点之一,如何安全合理地同期实施肝癌切除+脾切除+门奇断流术以期达到肝癌、门静脉高压症及脾亢联合治疗的理想目的,国内外许多学者作了有益的探索,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邓睿  贾蓬勃  王华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9):1188-1189,1201
目的:探讨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术在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大出血中的效果。方法:对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消化道大出血32例患者行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手术,其中ChildA级者4例,B级12例C级16例。结果:经随访1~7年,31例中26例无并发症发生,生存质量较高;1例术后近期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手术后1年死于肝衰;1例术后3年死于消化道出血;2例在随访中出现腹水。本组出血控制31例,出血控制率为96.88%,3~5年生存率为90.63%。结论:胃周血管离断及胃底环扎术对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发大出血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余正堂 《中原医刊》2011,(8):60-61,63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急诊手术的疗效。方法对因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34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中急诊止血32例(94.1%),手术死亡2例(5.9%),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肝肾功能衰竭。随访29例(90.6%),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随访3.9年,1年生存率为96.6%,3年生存率89.7%,5年内生存率82.8%。结论急诊脾切除贵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可抢救大部分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乐清市人民医院及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肝癌合并门脉高压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选择性人肝血流阻断法进行血流阻断,对照组患者行全人肝血流阻法进行血流阻断。分别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对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肝功能相关生化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并观察、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67.43±121.23)mL]及术中输血量[(1.2±0.6)U]少于对照组[(445.23±145.56)mL、(2.2±0-8)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PLT)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ALT[(42.33±7.44)mmol/L]、AST[(48.56±11.42)mmol/L]、TBIL[(108.23±43.25)μmol/L]、DBIL[(42.34±14.23)]xmol/L]、PET[(134.33±45.34)×10^9/L]等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73.23±14.26)mmol/L、(88.34±13.27)mmol/L、(182.35±81.28)μmol/L、(88.34±21.34)μmol/L、(201.24±36.34)×10^9/L],ALB、Hb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合并门脉高压外科手术中,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减轻肝功能损害,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介入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5例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及脾大、脾功能亢进症患者进行PSE,栓塞剂使用明胶海绵,导管尽可能超选择到脾脏中下极分支。介入治疗术前、后定期复查血常规,CT测定脾脏大小,并对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25例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栓塞25例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超选择插管和栓塞全部成功。25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和上腹部疼痛等栓塞后综合征的表现,经对症处理逐步缓解。栓塞面积〈40%者5例,40%~60%者16例,〉60%者4例。除2例栓塞面积〈40%者外,另外23例患者术后外周血细胞均逐步上升,术后1周患者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由术前的(2.34±0.53)×109/L和(34.45±7.34)×109/L分别上升为(7.65±2.34)×109/L和(79.36±22.38)×109/L。术后1个月患者的WBC、PLT分别为(5.78±1.21)×109/L和(97.34±21.32)×109/L。术后3~6个月CT复查,脾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栓塞面积〈40%者无并发症,栓塞面积40%~60%者1例、栓塞面积〉60%者2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包括左侧胸腔积液1例,左下肺炎症2例。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能有效缓解肝硬化患者的脾功能亢进症引起的血细胞减少。掌握合适的栓塞面积、术中严格的无菌操作、术后加强抗炎及对症处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脾切除(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方法对采用Hassab术治疗的22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8例均经Hassab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38例,择期手术150例,预防性手术40例。急诊手术止血率71.1%,手术总死亡率6.58%,其中急诊手术死亡率28.9%,择期手术死亡率2。66%,预防性手术无死亡。近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腹腔内出血合并休克,膈下脓肿并胸腔积液、肺部感染,食管胃漏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远期主要死亡原因: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并发原发性肝癌。远期再出血率:5年为6.48%,10年为12.o%。结论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不仅可控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而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断流术彻底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联合手术治疗的可行性、适应证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5年1月~2002年1月联合手术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45例(其中3例为肝癌术后肝内复发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疗效。结果无手术死亡。术后1/2、1、2、3、4、5、6、7年绝对生存率分别为44/45(97.8%)、30/41(73.2%)、26/36(72.2%)、13/27(48.1%)、10/19(52.6%)、5/13(38.5%) 、1/7(14.3%)、0/2(0)。住院期间发生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各1例。随访中共死亡14例,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2例;死亡原因:肝癌复发9例,肝功能衰竭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例。结论有选择性地对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联合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的,肝癌切除联合行脾切除或/和加门奇断流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胆管结石症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和处理。方法报告32例胆石症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情况。结果本组病例治愈27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15.6%。其中4例患者因死于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1例因同时合并重症化脓性胆管炎,于术中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采取分期手术解除胆管梗阻,尽量取尽残石,建立充分的胆管内或外引流,积极护肝治疗,改善肝功能,积极控制并发症是降低胆石症并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瘟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癌(PHC)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2年7月武汉钢铁(集团)第二职工医院PHC患者76例(PHC组)、肝硬化患者53例(肝硬化组)和正常人群50例(对照组),采用酶偶联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GP73、AFP检测,分析两者单独及联合检测在早期诊断PHC中的价值。结果①PHC组患者血清GP73[(208.3±53.6)μg/L]AFP[(871.2±497.6)μg/g/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74.8±26.4)、(91.7±68.5)μg/L]±11对照组[(31.6±7.7)、(12.7±7.9)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HC组患者血清GP73和AFP阳性检出率[81.6%(62/76)、63.2%(48/76)1分别高于肝硬化组[15.1%(8/53)、17.0%(9/53)]和对照组[0.0%(0/50)、0.0%(0/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联合检测对PHC诊断灵敏度[96.1%(73/76)]高于GP73和AFP单项检测[81.6%(62/76)、63.2%(4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检测的特异性与单项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C患者血清中GP73和AFP水平较高.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对PHC早期诊断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