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德勇 《中外医疗》2014,33(7):62-63
目的研究并分析后路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融合效果。方法选择该院于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4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单纯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组(非融合组)与行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并融合组f融合组),记录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两组术后1周、3个月、1年、固定物取岛1年后Cobb角变化与伤椎高度压缩百分比。结果非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0.45)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79.3±45.8)mL,融合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3±0.46)h,平均术中出血量为(408.2±55.4)mL,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详见表1。两组患者在术后1周、3个月复查x光片,在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缘高度与Cobb角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与固定物取出1年后,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节段脊柱融合术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无必然的联系,建议对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实施后路短节段内固定同时进行植骨融合的方式进行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和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与采用传统后入路手术治疗的42例对照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24h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14.3%,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和伤椎后缘高度均明显大于术前,术后Cobb角和椎管容积减少比较术前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Frankel分级评定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半椎板切除脊髓前后减压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手术操作简便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固定可靠,对患者脊柱结构造成的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减压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4月我院外科收治的胸腰椎结核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前路病灶清除联合GSS内固定和与后路病灶清除联合GSS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Cobb角和ESR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植骨融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Cobb角和ESR变化分别为(19.52±5.01).和(18.65±4.58)mm/h,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后路减压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可有效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治疗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可行性。方法选择锦州市传染病医院、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陈旧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后凸角度〈70°12例患者(A组)给予截骨+闭合矫形治疗,后凸角度〉70°多椎体融合18例(B组)行后凸融合节段截骨+双轴旋转矫形+前柱重建,患者术后每6个月随访1次,均完成2年随访。观察患者脊柱后凸角度改变情况及脊柱矢状位平衡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定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患者生活质量,采用满意指数(PSI)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术后随访显示全部患者脊柱后凸角度和腰椎前凸角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柱总体矢状位平衡者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患者Frankel分级及ODI评分较术前明显好转(P〈0.05)。患者对治疗总体满意度为93.3%。A、B组后凸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陈旧结核性脊柱后凸患者根据后凸程度不同选择后路截骨矫形手术效果良好,矫正率高,可有效改善生活功能障碍情况及神经功能.临床可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术后应用中药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90例四肢骨折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骨折患者仅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肢体肿胀程度经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胀消失时间平均(7.5±0.7)d,对照组的肿胀消失时间平均(12.1±2.4)d,观察组的肿胀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骨不愈合1例、感染1例、脂肪栓塞1例;对照组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术后感染2例、骨不愈合2例。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7%)明显低于对照组(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7.325,P〈0.05)。结论将中药应用于四肢骨折术后疗效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后路减压术后功能恢复及脊柱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腰椎后路减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功能恢复和脊柱稳定性相关因素。结果功能改善优良率为86.61%。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位移和成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长度、术前JOA评分、手术椎板数的功能恢复欠佳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病程长度、手术椎板数、手术小关节数△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程长度、手术椎板数、手术小关节数△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术前JOA评分是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P〈0.05),病程、手术椎板、手术小关节是脊柱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术前无失稳存在的患者术后随访时间内效果均较满意,病程、术前JOA评分、手术椎板数、手术小关节数与术后功能恢复和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予以评价,并与前路手术进行比较。方法13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病中行前路手术65例,其余65例行后路手术,对后路手术与前路手术的手术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后路手术与前路手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手术比前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后路手术组术后1年脊柱植骨融合率优于前路手术组(P〈0.05)。前路手术和后路手术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有差异(P〈0.05),前路手术组较后路组压缩程度重。术后随访,椎体前缘丢失率前路、后路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1),椎体后缘丢失率前路、后路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Cobb角由术前恢复到术后,前路、后路手术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随访,前路无明显丢失,后路丢失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后路手术同前路手术相比,出血少、手术操作简单,效果一样,但后纵韧带要完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共纳入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给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措施;B组给予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术治疗措施。所有患者均行影像学观察与测量随访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的压缩率、椎管狭窄率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术组疗效明显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达B级以上,C级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级及 E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联合经皮椎体内植骨术治疗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减少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损伤,且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采用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0例脊柱结核患者作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就传统开放手术(对照组)与微创手术(观察组)预后加以对比,分析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褥疮形成等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结核采用微创手术治疗,与开放手术比较,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加快术后康复进程,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纯开窗减压术与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治疗Ⅰ、Ⅱ度真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75例Ⅰ、Ⅱ度真性腰椎滑脱症住院患者,按手术术式分为单纯开窗减压组(A 组,35例)和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组(B 组,40例),比较2种术式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3个月、1 a 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变化。结果A 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 B 组(P <0.05),A 组有4例患者术后根性症状缓解不明显,其中2例随访观察3个月后症状缓解,2例行复位融合内固定术后症状缓解,1 a 后随访有4例患者腰椎滑脱程度加重并出现根性症状。B 组术中1例出现脑脊液漏术中行缝合修补,神经根损伤1例。3个月时两组 JOA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 a 时两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3个月、1 a 时腰腿痛 VAS 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其中术后3个月时 A 组与 B 组腰腿痛 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术后1 a 随访时腰腿痛 VAS 评分与 B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1 a 行腰椎X 线复查,A 组滑脱率、滑脱角度及椎间隙高度无明显改变。B 组术后3个月、1 a 复位情况良好,术前术后滑脱率、滑脱角、椎间隙高度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单纯开窗减压术与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2种术式治疗Ⅰ、Ⅱ度真性腰椎滑脱症早期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前者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所以患者耐受较好,但单纯开窗减压术的远期疗效不如减压复位融合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1.
陈素琴 《河北医学》2013,19(4):526-52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优势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纽应用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比较二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d血清IL-2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但术后5d观察组基本恢复,而对照组仍明显低于术前,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清IL-4水平与术前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创伤小,并且可以减轻创伤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抑制,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在开颅手术后早期的应用效果。方法82例接受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2例患者在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匀浆膳食;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学指标、免疫学指标及治疗期间的感染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前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营养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各项营养学指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观察组患者营养学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叭或P〈0.05)。2组患者手术前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前后各项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4+/CD8+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4d,观察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血清c一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感染率分别为9.52%和27.50%,观察组患者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开颅手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以维持患者营养状况,增强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对比经腰椎间孔人路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TLIF)与后路腰椎椎体间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骨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的患者,将其分为TLIF组和PLIF组,每组各40例。TLIF组给予TLIF术治疗,PLIF组给予PLIF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椎体间融合率、融合时间、VAS和ODI评分、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TLIF组手术时间与术巾出血量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LIF组VAS、ODI评分与改善率与PLIF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LIF组总有效率为90.0%,PLIF组总有效率为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与PLIF相比更有效、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宋忠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9):115-116
目的观察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符合胫骨平台骨折的患者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围手术期情况及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6.00%,对照组76.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骨折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5.
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冷冻干燥辐照灭菌同种异体骨腰椎间移植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43例(实验组),以同期椎间融合器结合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37例作为对照组,通过临床观察、X线检查评价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对照组分别有4例和3例患者出现浅部伤1:2并发症(P〉0.05),分别有8例和4例患者术后体温偏高(P〈0.05);随访12~36个月,实验组、对照组优良率分别为88.4%、86.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平均5个月出现了骨愈合,骨性融合率达100%,术后12个月未出现移植骨的吸收;术后X线与最终随访x线片对照,实验组、对照组相对椎间隙高度丢失平均值分别为12.3%、1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冻干燥辐照灭菌同种异体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椎间融合率高,可以较好地维持椎间隙高度,无明显免疫排斥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桃红四物汤治疗腰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七厘胶囊口服;治疗组术后给予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观察术前、术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抽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的变化。结果:两组术后APTT均无明显变化;术后第5天PT均较术前缩短,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0天PT进一步缩短,治疗组变化不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和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d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桃红四物汤可有效改善腰椎术后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血浆D—D水平,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曾巧平 《海南医学》2010,21(5):92-93
目的探讨宫颈钳在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300例接受高频电波刀治疗的患者,其中术中活动性出血62例,随机将32例行宫颈钳辅助止血患者作为实验组,30例常规止血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修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创面修复情况(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钳辅助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中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出血量,不影响术后修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烧伤吸入性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浆中心房肽(ANP)、脑钠肽(BNP)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55例烧伤患者根据临床诊断,分成吸入性损伤组和非吸入性损伤组,吸入性损伤组中再根据损伤轻重程度分非气管切开与气管切开2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患者血浆中ANP、BNP浓度,同时查动脉血氧分压(PO2)。比较吸入性损伤与非吸入性损伤患者ANP、BNP、PO2差异,比较气管切开组与非气管切开组血浆ANP、BNP、PO2差异,比较气管切开组术前、术后ANP、BNP、PO2差异。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55例烧伤患者血浆中ANP、BNP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01);吸入性损伤组ANP、BNP浓度高于非吸入性损伤组(P〈0.001),PO2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ANP、BNP高于非气管切开组(P〈0.01),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切开组术前、术后ANP浓度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BNP浓度下降、PO2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烧伤后血浆中ANP、BNP浓度明显上升;合并吸入性损伤的患者早期ANP、BNP浓度明显高于非吸入性损伤,ANP、BNP浓度的变化比PO2早且敏感,能较好的反映吸入性损伤程度,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后路270°减压重建与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三柱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1年3月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采用手术治疗的32例胸腰椎三柱骨折伴不全瘫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14例,采用后路270。减压重建;B组18例,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临床评价措施包括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肺功能、Frankel分级、美国脊柱损伤学会(ASIA)运动神经评分等。影像学评估方法为在侧位X线片上测量Cobb角,以评价脊柱节段性后凸情况。结果①A组手术时间【(171.5±26.6)min】、术中失血量【(805.6±170.1)mL]显著低于B组[(225.3±22.8)min、(1126.0±175.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末次随访呼吸道感染以及肋问神经痛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血气胸、术后腹胀以及便秘发生率等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肺活量[(2.7±014)L1大于B组[(2.3±0.5)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术前Cobb角比较[(26.4±4.2)°、(27.9±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的Cobb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ASIA运动神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椎管减压、脊柱稳定性重建以及矢状位对线维持方面,两种术式效果相当,但后路270°减压重建手术的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腰椎后外侧融合术和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09年9月~2011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两组,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的52例作为A组,采用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54例作为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A组的总有效率为84.6%,明显低于B组的9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椎间高度、节段角度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A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B组为3.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获得更佳的临床效果且安全性可靠,能更有效地改善椎体间融合情况,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