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无症状低血糖事件的重要意义。方法:将87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HbA1c〈6.5%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CGMS组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CGMS组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SMBG组每天监测8次毛细血糖,共3 d。比较两种监测方法对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检出率。结果:SMBG组患者监测3 d发现12例出现16次低血糖,其中4例无症状低血糖5次;CGMS监测72 h发现29例出现108次低血糖,其中23例无症状低血糖65次,以夜间多见,66.7%见于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结论:CGMS在HbA1c〈6.5%的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可作为监测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CGMS)及自我血糖监测(SMBG)两种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56例(GDM组)及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34例(2型DM组),均应用CGMS动态监测72 h内动态血糖变化,同时应用SMBG记录每日0点、三餐前30 min及餐后2 h共7次末梢血糖值,观察并记录两种监测方法测得的血糖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记录患者血糖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分布时间,分析两种监测方法对患者血糖波动特点的反映准确性。结果 GDM组患者CGMS及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及平均值均显著低于2型DM组患者,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CGMS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与SMBG测得的血糖最大值、平均值均显著相关(P<0.01)。GDM组患者两种监测方法结果对比,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早餐及午餐前(P<0.05),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0:00~5:59(P<0.01);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及晚餐后(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6:00~7:59(P<0.01)。2型DM组患者两种监测方法结果对比,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午餐前(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小值主要分布于0:00~5:59(P<0.01);SMBG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晚餐后(P<0.01),而CGMS显示患者血糖最大值主要分布于6:00~7:59(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较GDM患者更难控制,SMBG及CGMS两种血糖监测方法均能准确反映患者血糖水平,但CGMS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反映更加详细、完整,对于夜间无症状低血糖及早餐后高血糖的监测优于SMBG。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糖化血红蛋白(HbAlc)<6.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无症状低血糖事件的重要意义.方法:将87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HbAlc<6.5%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CGMS组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CGMS组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SMBG组每天监测8次毛细血糖,共3 d.比较两种监测方法对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检出率.结果:SMBG组患者监测3 d发现12例出现16次低血糖,其中4例无症状低血糖5次;CGMS监测72 h发现29例出现108次低血糖,其中23例无症状低血糖65次,以夜间多见,66.7%见于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结论:CGMS在HbAlc<6.5%的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可作为监测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中无症状低血糖事件的重要意义。方法:将87例使用胰岛素治疗的HbA1c<6.5%的T2DM患者随机分成CGMS组和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CGMS组进行连续72 h血糖监测,SMBG组每天监测8次毛细血糖,共3 d。比较两种监测方法对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检出率。结果:SMBG组患者监测3 d发现12例出现16次低血糖,其中4例无症状低血糖5次;CGMS监测72 h发现29例出现108次低血糖,其中23例无症状低血糖65次,以夜间多见,66.7%见于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结论:CGMS在HbA1c<6.5%的T2DM患者胰岛素治疗中可作为监测低血糖尤其是无症状低血糖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程国强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9):686-688,692
目的探讨应用胰岛素泵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联合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 60例初诊T2DM患者分为指尖自我血糖监测(SMBG)组和CGMS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 h、午餐后2 h、凌晨200、晚2200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SMBG组(P<0.05);治疗后2组晚餐后2 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2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GMS组患者血糖达标所需胰岛素用量少于SMBG组(P<0.05)。CGMS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SMBG组(P<0.05)。2组治疗后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CGMS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高于SMBG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联合CGMS治疗T2DM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少低血糖发生。  相似文献   

6.
陈彬  刘福平  张星光 《中国热带医学》2011,11(10):1258-1258,128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胰岛素泵(CSⅡ)(双"C"治疗)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为84例糖尿病患者佩带CGMS 72h后分析其血糖波动特点,其中40例使用CSII治疗(CGMS+CSII组),44例使用自我血糖监测(SMBG)的CSII治疗(SMBG+CSII)。结果 CGMS+CSII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与SMBG+CSII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C"治疗可以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短期内达到理想而稳定的控制目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降糖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2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血糖监测组(CGMS组)和常规血糖监测组(self-monitoring of blood glucose,SMBG组)。CGMS组患者行3 d CGMS监测,SMBG组采用八点法测定血糖值,分别根据各自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患者均佩戴3 d CGMS。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同时比较CGMS组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血清糖化清蛋白(GA)、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分别为(17.0&#177;2.9)%、(7.5&#177;3.2)mmol/L、(3.2&#177;1.0)〕显著低于SMBG组〔分别为(18.5&#177;4.1)%、(9.9&#177;3.0)mmol/L、(5.6&#177;2.1)〕。CGMS组调整治疗后GA、MBG、MAGE较治疗前〔分别为(21.8&#177;5.0)%、(11.6&#177;3.6)mmol/L和(5.5&#177;1.1)〕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GMS监测血糖调整治疗后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监测的患者;根据CGMS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后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明显改善,CGMS是改善血糖控制效果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8.
武晋晓  陈彬  吕肖锋  许秀萍 《西部医学》2014,26(11):1457-1459
目的 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监测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Ⅱ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CGMS组和对照组,CGMS组采用连续72小时监测血糖.对照组给予每日7次指尖血糖监测方法,两组均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皮下注射2次/d,并根据各自的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及治疗方案,2周后两组均采用CGMS监测血糖72小时,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前后的血糖波动情况,分析CGMS组的CGMS监测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病例的空腹血糖(FBG),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5);餐后2小时血糖(2hBG)降低,治疗前和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CGMS组和对照组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17.9%.HbA1c水平两组治疗前较随访3个月后均有明显降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病例的平均血糖水平(MBG),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CGMS组MBG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 采用CGMS监测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价糖尿病病人血糖的波动幅度,更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和健康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李莉  朱凤兰  赵瑞娥 《中外医疗》2011,30(31):61-6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与传统手指测血糖在反映波动趋势、漂移的细节及指导治疗等方面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4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CGMS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CGMS监测与手指血糖监测2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CGMS调整治疗3d后患者各时间段的血糖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无症状性低血糖19例。结论临床试验结果表明T2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雷兰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联合应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控制血糖,对照组(CISS组)采用血糖仪每日8次监测手指血糖;治疗组(CGMS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对两组治疗模式对比分析。结果CGMS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CGMS监测时发现的无症状性低血糖事件明显高于指血组(P〈0.01),夜间明湿;CGMS组的平均血糖漂移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血糖达标后胰岛素剂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GMS联合胰岛素泵控制血糖所需时间短、安全,优于指测血糖联合胰岛素泵。  相似文献   

11.
彭方书  王凌  张彤  吴月美  吕燕  宋成 《甘肃医药》2014,33(3):177-179
目的:动态监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漂移的细节及波动趋势,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31例T2DM患者进行连续72小时的血糖监测.结果:CGMS所测的血糖值与指端血糖值呈显著正相关(r=0.92,P值<0.01),按照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结果调整治疗后,血糖控制至正常范围的比例由62.7%上升至86.8%,同时低血糖发生率由4.7%降至1.7%.结论:动态血糖监测能较详细地显示2TDM患者血糖水平波动的特征,对拟定更为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刘朝晖  杨阳  朱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31-3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肾病及胰岛素分泌功能与血糖波动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T2DM患者188例,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24h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DN)组96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对照组)92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监测2组72h血糖变化,计算平均血糖的标准差(SDBG),比较2组的血糖波动。采用HOMA-β评价β细胞分泌功能。结果 (1)DN组SD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HOMA-β明显降低(P〈0.01)。(2)HOMA-β与病程、SDBG、FINS、24hUAER呈正相关(P〈0.01或P〈0.05);DN影响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DBG、病程、UAER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对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较持续性的高血糖更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16例合并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与16例不伴乙肝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糖相比较。结果与不伴乙肝的糖尿病对照组比较,合并肝硬化组24h最高血糖较高([17.7±2.2)mmol/Lvs(15.9±2.0)mmol/L,P〈0.05],而24h最低血糖较低([6.3±0.7)mmol/Lvs(7.0±0.5)mmol/L,P〈0.05],白天平均血糖较高([12.9±1.8)mmol/Lvs(11.7±1.4)mmol/L,P〈0.05],夜间平均血糖较低([7.6±0.7)mmol/Lvs(8.2±0.8)mmol/L,P〈0.05],合并肝硬化组及对照组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分别为(7.0±1.6)mmol/Lvs(5.4±1.0)mmol/L,P〈0.05,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为(3.4±1.1)mmol/Lvs(1.8±0.9)mmol/L,P〈0.01。肝硬化组餐后血糖峰值均高于对照组,且早餐后血糖波动幅度较大,P〈0.05。两组患者餐后血糖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偿期肝硬化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更为明显,治疗合并代偿期肝硬化的2型糖尿病需注意其血糖波动。  相似文献   

14.
Lü LF  Wang C  Yang YZ  He LP  Liu GJ  Chen DW  Zhong L  Chen LH  Tian HM  Zhou J  Jia WP  Ran XW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2):2967-2970
目的 评价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正常人、糖调节异常和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7年1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门诊/住院受试者162例,其中糖调节异常5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56例,糖耐量正常53名.所有受试者佩戴CCMS 3 d,同时每天输入7次指尖血糖(SMBG)值进行校正,以评价CGMS的准确性及其与SMBG值的相关性,用Clarke误差表格进行两者一致性分析.结果 所有受试者均完成人均(75.6±8.3)h的动态血糖监测(CGM),获得4324对CGM值和SMBG值,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43,P=0.000).87.16%的CGM值在SMBG值的±0.8 mmol/L或±20%范围内,CGM值与SMBG绝对差值的中位数为0.5(0.2~0.9)mmol/L,绝对差值的相对数的中位数为7.55%(3.33%~14.09%);Clarke误差表格分析显示CGM值87.5%在A区(临床准确区),12.1%在B区(临床可接受区).结论 CGMS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