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曰:诊脉之道,观人勇怯,肌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浓。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所以肥人贵脉浮,瘦人贵脉沉,躁人疑脉缓,缓人疑脉躁,以其不可一概述也。试陈一二,可以  相似文献   

2.
<正>经曰:诊脉之道,观人勇怯,肌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治法迥别。所以肥人贵脉浮,瘦人贵脉沉,躁人疑脉缓,缓人疑脉躁,以其不可一概观也。试陈一二,可以例推。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通报》2012,(1):13-13
经曰:诊脉之道,观人勇怯,肌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凡人之形,长不及短,大不及小,肥不及瘦。人之色,白不及黑,嫩不及苍,薄不及厚。而况肥人湿多,瘦人火多,白者肺气虚,黑者肾气足。形色既殊,脏腑亦异。外证虽同,  相似文献   

4.
疾病的历史和生命一样古老,个体生命所经历的疾病都有确切的客观状况。然而,世界各民族不同的生产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氛围,蕴孕了各民族大相异趣的民族医药学思想体系和多姿多彩的预防保健及治疗经验,构成了中华民族医学之林生动丰富的一个个鲜明画面。 朝鲜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息在白山黑水之间,朝鲜族传统的医药学体系,有着极为丰富的内蕴和悠久的历  相似文献   

5.
口味异常是指人们在进食时或平常口腔内有异味的感觉,如酸、甘、苦、辣、咸、淡、臭等,这些感觉虽然不同,便可探索病之症结所在,寻求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的脏腑是解剖的脏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医脏腑理论中的脏腑概念,来自古代的人体解剖,是指人体内的实质性器官.对脏腑功能的认识,是在人体解剖的基础上,联系生活中、临床上以及尸体解剖时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推理得来的.对脏腑功能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解剖观察错误和修理错误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脏腑歌     
五脏心肺脾肾肝,六腑肠胃膀焦胆。五脏藏精而不泻,六腑传化实不满。奇胆脑髓骨脉胞,形似六腑功脏般。脏腑功能虽不同,分工合作紧相关。一脏一腑表里配,腑表脏里经脉连。  相似文献   

8.
Lavender  周卉 《东方养生》2006,(11):66-69
津巴布韦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以及享有南部非洲第一规模称号的伟大的津巴布韦遗迹。可以在广阔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狩猎,在高原上漫步旅行,坐游艇巡游于湖上……[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津巴布韦有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大瀑布以及享有南部非洲第一规模称号的伟大的津巴布韦遗迹。可以在广阔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内狩猎,在高原上漫步旅行、坐游艇巡游于湖上……  相似文献   

10.
吃出新口味     
双休日,笔者应中学时的几位同学之邀,来到了老同学黄凯家相聚。女主人李英热情地给我们每人倒了满满的一杯啤酒。“哟,××啤酒呀?我挺喜欢这清香味。”“什么新鲜菜?”  相似文献   

11.
自察     
凡病必先自己体察,因其所现之征,原其致病之由。自顶至踵,寒热痛痒何如,自朝至暮,起  相似文献   

12.
临床经常遇到口味异常的病人,诸如口臭、口苦、口成、口淡、口涩、口甜、口腻、口辛(辣)、口酸、口腥、口涩、口香等多种,分型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王致效 《东方养生》2006,(5):100-102
今有夏炎,害于脏腑,名者当以为戒,以此道承之之: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今有夏炎,害于脏腑,名者当以为戒,以此道承之: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炎热的夏季,有机体或是无机体的新陈代谢正在以看不见的速度加快.躁动起来。我们赖以生存的脏器也不例外。面对着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它们也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夏季  相似文献   

15.
论脏腑风湿     
痹病包括五体痹和五脏痹,外感风寒湿邪和脏腑功能不足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黄帝内经》痹病基础上,提出脏腑风湿的概念,涵盖了以外感风寒湿等外邪为始动因素的多种疾病,强调外邪伏留致病的重要作用,并指出祛邪外出是脏腑风湿的首要治则.其论治范围较五脏痹和五体痹更为广泛,不仅风湿系统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诸多免疫相关性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1型糖尿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以及一些疑难杂病如原发性脑瘤、病毒性心肌炎等,其发病与外感病邪,邪气伏留密切相关,而一些祛风湿及解表祛邪药如雷公藤、防风、细辛等也常用于治疗慢性肾炎、原发性脑瘤等.因此,以上诸多疾病可从脏腑风湿论治.脏腑风湿概念的提出为一些疑难顽症的治疗提供了审因论治的思路,尤其在病机不明或久治不愈的情况下,从脏腑伏邪论治,给宿邪以出路,或可收佳效.  相似文献   

16.
“肝喜条达”、“肺性肃降”、“六腑以通为用”……这些医学术语,乃是广大中医所熟知的,我们现将其称之为脏腑的特性.五脏六腑是否都有各自的特性?每一脏腑的特性是根据什么而确定的?脏腑特性与脏腑功能关系如何?明确脏腑的特性有何意义?对于这些问题,可惜历来未作系统整理,在此我们试初步论述如下.所谓脏腑特性,是对每个脏腑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等从整体上所作的高度抽象.早在《内经》中,已有关于脏腑特性的记载,如《素问·五脏别论》说:“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  相似文献   

17.
18.
脏腑按摩源于中国传统医学,它吸取了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之精华,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从脏腑治疗着手,调理脏腑气血,恢复脏腑机能,通过对人体某些部位辨证施治,对症酌定,对症对人施用手法,起到了对内脏功能有明显的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一、舌、脉与心的联系是怎样的? 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舌与许多脏腑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病理变化也受这些脏腑的影响。但是,舌是重要的语言器官,《灵枢·忧恚无言篇》说:“舌者,音声之机也。”言语能直接反映出心神的盛衰,俗曰“言为心声”。另外,心的经脉上连于舌,舌体直接接受心血的滋养。所以说,舌与心的关系更为密切,称舌为心窍。窍现心神,根壮苗旺。心血足者,舌红活灵敏;心血亏者,舌淡无华;痰迷心窍,则舌强不语;心血瘀阻,则舌紫瘀斑。另外,舌司味觉,“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相似文献   

20.
脏腑开窍律     
目的论证五脏开窍在临床有效性的前提下必须符合严格的哲理、数理、物理。方法从古典哲学元素潜在的思维模型、数学模型以及数学模型公式,推导中医理论同构律,并精确计算官窍发生之原流、数量、分布规律,抛弃基于唯有效性上的五脏开窍臆构。结果中医理论潜在着基于统一哲理、数理基础上的同构律;奇数演化律是生物发生根本规律。结论窍的发生和窍与五脏-腑联系符合中医同构律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