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史小荣  李莉 《护理研究》2004,18(24):2214-2214
妇科腹腔镜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特点。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应用及技术的提高 ,大多数的卵巢良性肿瘤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我院于 1999年 8月— 2 0 0 3年 8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 2 96例 ,现就其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术前术后处理进行探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卵巢良性肿瘤病人 2 96例 ,年龄 16岁~ 5 2岁 ,平均 40岁。其中卵巢巧克力囊肿 10 2例 ,卵巢囊肿 5 6例 ,卵巢畸胎瘤 62例 ,卵巢冠囊肿 43例 ,输卵管卵巢囊肿 3 0例 ,滤泡及黄体囊肿 3例。肿瘤直径 5cm~ 10cm ;未生育者 2 5例。1.2 手术方法 采用奥林巴斯…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治疗巨大卵巢囊肿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治疗卵巢巨大囊肿的手术方法及其安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方法对70例经电视腹腔镜治疗的巨大卵巢囊肿(直径≥12c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除1例因术中快速冷冻病理提示右卵巢黏液性乳头状囊腺癌中转开腹,1例因囊内液体太黏稠吸引管吸不出中转开腹外,其余68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63例)及附件切除术(5例)。患者平均年龄29.59岁,卵巢囊肿平均直径17.70cm,平均手术时间72.4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3.88mL,术后平均住院日3.51d,无术中、术后并发症。结论在严格选择病例的前提条件下,应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巨大卵巢囊肿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王素芳  宋秀兰 《临床医学》1999,19(12):64-64
妇科腹腔镜手术是近几年开展的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我科自1995年12月至1997年6月共做腹腔镜手术34例,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我们总结了一些护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1995年12月至1997年6月共做腹腔镜手术34例,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8岁,均在生育年龄。其中宫外孕24例(输卵管妊娠未破裂型12例,流产型3例,破裂型但病人生命体征尚平稳,内出血少,无休克症状者3例,陈旧性宫外孕6例)。卵巢囊肿4例(良性、囊肿直径在8cm之内),输卵管梗阻(输卵管伞端造口)3例,腹腔粘连分离术2  相似文献   

4.
张星萍 《全科护理》2012,10(13):1189-1190
[目的]总结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538例妇科病人行腹腔镜手术,同时加强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一般护理、导尿管的护理、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538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min~80min,平均45min;病人术后出现肩背部酸胀痛56例,胃肠道反应24例,皮下淤血1例。[结论]加强妇科腹腔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院 1997~ 2 0 0 3年共行卵巢癌手术 14 6例 ,其中5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胃癌卵巢转移 (库肯勃瘤 ) ,占3 4 %。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 2 4~ 4 3岁 ,平均 30岁。1 2 临床表现  3例经期延长 ,量少 ;2例因盆腔包块就诊。妇科检查均触及肿块 ,最小 5cm× 5cm× 6cm ,最大 12cm× 12cm× 2 0cm ,活动度好 ,无明显压痛。仅 1例有轻微上腹部隐痛和食欲缺乏。1 3 误诊情况及确诊经过  5例B超检查均发现盆腔混合性包块 ,考虑为卵巢癌 ,1例同时行CT检查亦报告为卵巢癌。 5例均未行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 ,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先分离膀胱再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在降低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副损伤中的价值.方法 2001年3月~2008年9月,笔者采用腹腔镜下先打开膀胱反折腹膜充分向下分离膀胱再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123例、次全子宫切除术(LSH)364例.结果 TLH组及LSH组子宫大小分别为7.1 cm×6.5 cm×4.0 cm-10.8 cm×9.3 cm×7.6 cm,7.3 cm× 5.4 cm× 4.5 cm-16.4 cm×10.6 cm×9.3 cm;同时合并巧克力囊肿者分别为12例和26例;合并畸胎瘤者分别为8例和28例;有开腹附件手术史者分别为6例和23例;肌瘤剔除史者分别为7例和20例;剖宫产史者分别为12例和43例.全部487例手术均完成十分顺利,无1例副损伤及并发症发生.TLH组手术时间45-128min,平均(71.32±20.25)min,出血量50-235mL,平均(108.24±41.50)mL,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为11.38%(14/123),术后排气时间11~28 h,平均(22.64±5.23)h.LSH组手术时间39-180.6min.平均(63.28±18.62)min,术中出血30-425mL,平均(65.18ml±27.32)mL.术后发热的发生率9.62%(35/364),术后排气时间12~28 h,平均(21.33±5.16)h.结论 腹腔镜下先打开膀胱反折腹膜充分向下分离膀胱再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方法可有效地避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电手术对膀胱和输尿管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妊娠期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7年10月该院收治的妊娠15~26周、盆腔肿块直径6 cm患者17例,采取腹腔镜下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完成卵巢囊肿剔除手术16例,其中单侧卵巢囊肿13例,双侧3例;子宫浆膜下肌瘤剔除术1例.平均手术时间32.7min;术中平均出血3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5.8d;未发生手术并发癌.17例均已妊娠至足月分娩,在早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和阿氏评分未发现异常.结论 妊娠期腹腔镜手术对母体或胎儿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肖凤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2):2987-2987
我院2006-06- 2011-06共收治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148例,其中72例施行保留患侧附件的保守手术,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72例保守手术中行腹腔镜手术者20例,开腹者52例;已生育者42例,未生育者30例;年龄11~42岁,平均26.5岁;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21例,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45例,双侧卵巢囊肿蒂扭转6例;扭转圈数1/2~3圈;扭转时间2 h~4 d;根据囊肿性质的不同分别行囊液吸引术和囊肿剥离术.72例患者因体位改变或性生活后突然出现一侧下腹疼痛,进行性加重,多数伴有恶心、呕吐,至手术开始疼痛时间最短2h,最长96 h.妇科检查或肛诊64例触及盆腔包块,下腹压痛及反跳痛阳性,8例触诊不清;所有病例均无发热,其中4例血常规白细胞略升高.妇科超声检查均提示附件囊性或囊实性包块,直径5~14 cm.  相似文献   

9.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病,但巨大的卵巢囊肿少见,我科收住一名患者,卵巢囊肿约40×60cm经手术治疗及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获得成功,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良性卵巢囊肿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技巧。方法 腹腔镜下行卵巢囊肿剥除术107 例,附件切除术56例。结果 手术时间30~120min,术中出血20~150ml,术后6h下床,肛门排气时间6~24h,术 后住院时间4~6d。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囊肿具有微创及保留卵巢功能两大优势,其适应证在不断延 伸,此手术已逐渐成为良性卵巢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李力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4):376-376
超声波引导下经阴道或腹部穿刺诊断和治疗妇科盆腔包块是近年开展的方法 ,相关报道多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1 ]。近年我院采用超声波引导穿刺方法治疗附件囊肿 ,效果满意。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没有急性炎症 ,月经干净后 3~ 7天的患者 16例 ,年龄 2 6~ 5 0岁。临床和 B型超声波检查诊断卵巢囊肿 13例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3例。包块最大直径为 10 cm,最小直径 4 .5 cm。其中 6例是妇科子宫切除术后卵巢又生囊性包块 ,最短术后 3月 ,最长术后 18月 ,6例均为单房性卵巢囊肿。 16例中单房性囊肿 13例 ,3例为子宫内膜异位多房性…  相似文献   

12.
毛波  邹同荣  陈国双  吕英  杜永贵  吴琛  张攀 《华西医学》2011,(10):1474-1475
目的总结臀骶部褥疮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自2006年3月一2011年5月收治骶尾部、坐骨结节及大粗隆褥疮20例26处,年龄19-61岁。其中骶尾部褥疮12处;坐骨结节褥疮11处;大粗隆褥疮3处。褥疮直径最小3cm×2cm,最大25cm×22cm。根据患者褥疮部位、范围及深度等情况,在控制感染、营养支持等全身治疗同时,采用局部旋转皮瓣修复2处,皮瓣范围5cm×4cm~10cm×8cm;筋膜皮瓣修复12处,皮瓣范围11cm×9cm~18cm×l5cm;臀大肌肌瓣+筋膜皮瓣修复6处,肌瓣范围9cm×6cm~12cm×8cm,皮瓣范围12cm×10cm~16cm×l2cm;肌皮瓣修复6处,皮瓣范围12cm×9cm-20c×l2cm。结果20例26处褥疮中,I期愈合17例,发生并发症3例,其中1例骶尾部褥疮坏死组织切除不彻底,术后创腔渗液,经再次扩创修复;1例阔筋膜张肌皮瓣远端4cm范围坏死,经换药后植皮愈合;1例股薄肌皮瓣术后血肿致皮瓣坏死,肌瓣存活,后经局部旋转皮瓣修复。有12例获6个月~4年随访,褥疮手术部位无复发,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1例因其他部位再次发生褥疮而入院。结论术前充分准备及选择适宜的皮瓣、肌肉瓣修复臀骶部褥疮,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刀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148例。结果148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其中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8例,子宫全切术14例,卵巢囊肿剥除术45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3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23例,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清除术11例,盆腔粘连松解术9例,输卵管造口术5例。手术时间30~90min(平均45min),术中出血5~30ml。术后无出血等并发症,术后平均4d出院。结论应用超声刀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使手术的安全性更高,创伤更小,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下妇科手术90例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们共收治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0例,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均为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38.9岁.卵巢囊肿剥除术26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7例,异位妊娠手术13例,卵巢瘤剔除术13例,输卵管阻塞再通术12例,子宫全切术5例,子宫次全切术3例,慢性盆腔炎症包裹性积液手术1例.  相似文献   

15.
大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38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大卵巢囊肿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1年12月 ̄2003年12月该院收治直径>10cm的卵巢囊肿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手术方法。结果38例大卵巢囊肿均在镜下完成,手术40 ̄140min,出血20 ̄100mL,术后24h均下床活动,术后病理均为良性。结论腹腔镜下大卵巢囊肿手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特点,适合于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6.
我院从1996年3月开始,开展妇科腹腔镜手术,一年来手术治疗妇科良性卵巢囊肿30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30例为1996年3月~1997年6月确诊的卵巢囊肿病人,经临床及B超检查排除恶性可能。年龄21~47岁,平均30.6岁。未婚1例,已婚未产4例,余25例至少1次足月产。有腹部手术史2例、28例为择期手术,2例因卵巢囊肿扭转急诊手术。本组中卵巢上皮性囊肿10例,其中1例合并浆膜下子宫肌瘤。畸胎瘤16例,其中2例为双侧性。卵巢巧克力囊肿4例。1.2手术方法30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取臀高头抵平卧位,采用德国Storz公司腹腔镜手…  相似文献   

17.
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2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的方法,提高手术技巧。方法29例肾囊肿患者于全麻下行经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男性12例,女性17例。年龄42~76岁,平均61岁。左侧16例,右侧13例,囊肿大小5.0cm×5.2cm~7.8cm×9.1cm。结果29倒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30—75min,平均42min。术中出血平均30ml。术后住院时间3~10d,平均5d。无严重手术并发症。29例随访5~36个月无复发。结论经后腹膛途径行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是治疗肾囊肿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及肾窦囊肿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后腹腔镜肾盂旁囊肿去顶术5例患者及肾窦囊肿切除术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肾盂旁囊肿患者5例,囊肿大小约2.6 cm×3.7 cm×4.8 cm~3.3 cm×4.6 cm×10.8 cm,肾窦囊肿患者1例,囊肿大小3.8cm×4.5cm×5.5cm.结果 手术均成功,手术时间60~8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术后3~5d出院,术后随访无复发.结论后腹腔镜治疗肾盂旁囊肿及肾窦囊肿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我科 2 0 0 1年 9月— 2 0 0 2年 12月对妇科 10 8例阴式手术病人采取硬膜外麻醉 +腰麻一点穿刺联合麻醉。麻醉手术平面满意 ,肌肉松弛适度 ,副反应小 ,术后护理工作量明显减少 ,病人创伤修复顺利 ,平均住院日缩短。1 临床资料1.1 对象  10 8例均为女性 ,年龄 30岁~ 6 0岁。其中阴式子宫全切术 86例 ,阴式卵巢囊肿摘除术 14例 ,子宫肌瘤挖除术 4例 ,阴道修补术 4例。1.2 方法 采用BD公司生产的硬腰联合麻醉包 ,穿刺部位选择L1~L2 、L2 ~L3 间隙。常规消毒 ,局部麻醉后选用 16G硬膜外穿刺针穿刺 ,突破黄韧带感觉有落空感后 ,从硬…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腰背部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完成的采用经腰背部小切口技术行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共80例病历资料,均为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结石最大25mm×13mm,最小12mm×10mm,病程1~5年。结果80例手术均成功,切口长4—5cm,平均4.5cm,手术时间30~80min,平均45min,取石完整,无残余结石,术中出血量平均约20ml,无腹膜损伤。住院时间6~8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61例随访3~12个月,肾积水明显减轻,无输尿管狭窄。结论行小切口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不切断肌层、不损伤神经,符合患者生理特点,术后恢复快,无并发症,是值得无条件开展微创手术的医院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