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创化理念的迅速普及, 微创设备的高速发展, 外科医师可以熟练的运用各种微创化器械使患者在短期内迅速康复. 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转变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或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取石,或胆囊切除, 术前或术后应用十二指肠镜取出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十二指肠镜、胆道镜的三镜联合应用将会是今后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现代外科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2.
背景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当前较为常用的有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前者因术后需放置T管引流、后者因破坏Oddi括约肌而有一定的争议.本研究经胆囊管途径取石,避免了损伤胆总管和Oddi括约肌切开所造成的损伤,在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01/2013-12的成功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125例患者进行5年随访,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2例患者成功完成了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手术成功率97.6%,平均年龄58.21岁±13.01岁,手术时间为87.95min±39.12min,术中出血11.27 mL±6.85 mL.所有患者均行球囊扩张,其中33例行胆囊管汇合处微切开, 5例行胆道镜下碎石术.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为32.48 h±17.85 h.术后住院时间为2.03 d±1.62 d.短期随访并发症5.74%,共7例,其中术后胰腺炎4例,经奥曲肽、乌司他丁等对症治疗后治愈,发生胆漏2例,经ENBD引流后治愈,手术切口感染1例,经换药后治愈. 5年远期并发症4.92%,共6例,胆总管复发结石4例,其中1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胰腺炎2例.死亡患者4名, 2例心梗, 1例肺部感染, 1例车祸,均与本手术无关.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近期及远期效果较好,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在临床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30岁,1年前因"车祸致肝破裂"在当地医院行肝修补术.术后间断发烧、黄疸.1个月前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发现胆总管下段有小结石,取出结石后放置T管引流.近2周大便颜色变浅,T管引流流量明显增多,每日600~800 ml,T管造影示胆总管下段完全阻塞(图1).入院诊断:肝外伤T管引流术后,胆总管下段梗阻(炎性狭窄可能).行ERCP检查见主乳头形态正常,反复插管胆管未显影,切开乳头后仍未能进入胆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胆囊管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的有效方法 和适应证.方法 选择疑有胆总管结石及有探查指征的61例患者,在胆囊切除时将胆囊管残端稍为留长,以便于提取牵拉.选用OLYMPUS-P20型胆道镜沿胆囊管轻柔插入,如胆囊管尚不够粗,可先予扩张.胆道镜发现结石后,以取石网篮套取拉出.如结石较大难以通过胆囊管者则常规切开胆总管取石.镜检及取石结束后经胆囊管注入庆大霉素8-16万单位后予胆囊管结扎.结果 29例在胆总管下端发现结石,其中24例在胆道镜下予取石网套取除,5例因结石较大常规切开胆总管取除,32例未发现结石.61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无胆漏、胆道出血发生.B超随访或术后T管造影无结石残留.结论 经胆囊管行胆总管探查及取石术是一项较为有效的微创技术,可使部分患者减少创伤,缩短治疗周期,但其主要适用于胆总管继发性小结石同时伴胆囊管增粗者.  相似文献   

5.
61名病人胆道手术后T管造影发现胆道有残余结石。4例结石自行排出,57例术后第6周经T管通道取石。取石前一天开始用抗生素,术后继续用2~3天。手术方法:经T管插导丝入胆总管,拔出T管。若T管长臂小于16~18F或结石较大(6~10mm),则将扩张用的塑料管套在导丝外扩张T管通道。将导丝穿进纤维内窥镜活检通道,在X光透视下将内窥镜插入胆总管,然后在内窥镜直视下用取石网篮捕捉结石。如果取石网篮无法插过结石,可用4F动脉气囊导管将结石夹在内窥镜头端与气囊之间取出。结石取出后再插导尿管于胆管内引流胆汁,3~4天后作胆管造影,若无结石即可拔管。 57例中,1例“结石”为纤维蛋白凝块,1例为乳头状  相似文献   

6.
1990年 ,我们用胆道镜和气囊导管扩张治疗胆管狭窄及结石患者 42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 8例 ,女 2 4例 ;年龄2 9~ 74岁 ,平均 5 5 .4岁。其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 AOSC)急症胆道取石 胆囊切除 胆总管 T管引流 35例 ,左外侧叶切除 胆囊切除 胆道探查 T管引流 4例 ,胆道探查 胆囊造瘘 胆总管 T管引流 3例。本组均经 T管造影和 B超或 CT、胆道镜证实胆管狭窄。本组左肝内型 2 5例 ,右肝内型 1 1例 ,左右肝内型4例 ,肝外型 2例。膜状狭窄 1~ 2 mm9例 ;段状狭窄 2~ 3mm1 7例 ,…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2016年67例接受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的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行一期缝合,33例放置T管引流,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一期缝合组肛门排气时间(2.0 d±0.6 d)、术后住院时间(9.6 d±2.2 d)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一期缝合组患者术后出现胆漏1例、结石复发1例,T管引流组术后出现水电解质紊乱2例、残余结石1例.结论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在LCBDE后,如严格掌握适应证、操作技术熟练,一期缝合是安全、有效的,且相对T管引流,患者的生活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王翔  张彤  孙仁海 《肝脏》2008,13(6):488-489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或高度怀疑合并胆总管结石,传统多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近年来,由于微创、内镜技术的发展,采用三镜联合(腹腔镜、十二指肠镜、纤维胆道镜)治疗日趋增多,但各有其优缺点。我院自2002年至2007年采用不切开胆总管、经胆囊管纤维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术后不放置T型管,共实施96例,其中证实结石并取出者62例,保持了胆道的完整性,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避免了胆总管切开后置T型管引流带来的不便和潜在的并发症,对胆总管无结石者避免了胆道探查带来的损伤,患者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对93例胆石术后T形管引流的病人提前夹管,取得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均为单纯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或慢性胆囊炎症者。其中行单纯胆总管切开取石2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并胆囊切除67例。一次夹管成功38例(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腹腔镜术中联合胆管镜或十二指肠镜治疗胆囊疾病合并细径胆总管(≤0.8cm)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首先完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管镜法:经胆囊管残端扩张、经胆囊管胆总管汇合部切开或经胆总管前壁切口入路,采用胆管镜取石网取石和液电碎石取净结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或行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术。十二指肠镜法: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结果191例患者进行了联合治疗。联合胆管镜法治疗117例,术中胆管镜下均取净结石,平均手术时间114min;术后胆漏7例,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影像学复查,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区呈现轻度狭窄影像2例。联合十二指肠镜法治疗74例,68例乳头切开和取石成功,5例乳头切开成功,1例中转为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97min;术后轻症胰腺炎6例。两组均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病例合适,腹腔镜术中联合胆管镜或十二指肠镜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且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