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性氧影响血管损伤后修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血管损伤会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含量的增加,活性氧通过直接作用细胞膜和胞内重要蛋白,引起细胞功能的改变,或通过影响胞内第二信使如Ca^2 ,1,3-二磷酸甘油酸的形成或本身作为第二信使,介导胞外刺激引起的信号传递,调节核内特异的基因表达,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快速增殖,促进血管损伤后修复。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动脉血管的病理适应性改变刘克强作者单位:300192天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刘克强男49岁主任医师就并发的病理过程而言,高血压可以认为是一种血管病变。增高的血压使动脉血管的内皮、平滑肌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外基质成分产生“适应性”病理变化,进而...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同源盒基因在血管发育和重塑中的作用和意义。哺乳动物的同源盒基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主控基因,在转录及翻译的不同阶段行使特定的表达调控,其功能的改变直接影响细胞的命运。近年来发现同源盒基因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血管系统的生长发育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增殖和迁移也有重要影响。现拟对同源盒基因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血管形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业已证明 ,血管形成在胚胎发育、子宫内膜周期性增殖、创伤愈合、肿瘤发生和转移及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等生理和病理状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与血管形成紧密关联 ,被认为是影响血管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现将有关该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1 血管形成相关的几个概念血管形成分为血管发生 (vasculoge-nesis)、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及动脉生成 (arteriogenesis)〔1〕。血管发生是指在胚胎期 ,来源于中胚层的干细胞增殖和分化 ,形成内皮细胞 ,进而与其…  相似文献   

5.
Ang-2与VEGF的协同作用及其在抗肿瘤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肿瘤的血管生成是个复杂的过程,其中血管生成素(Ang)家族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家族协同作用至关重要。Ang家族是唯一含受体激动剂及抑制剂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均能与内皮细胞上的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结合,参与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分泌VEGF,后者协同Ang-2促进血管的生成。对VEGF及Ang结构与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制。本文就Ang及其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Ang及其受体在肿瘤血管新生治疗中的应用,以及Ang-2与VEGF的协同作用机制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7.
数字化静脉造影在下肢血管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在诊断及治疗下肢静脉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临床疑诊为下肢静脉疾病患者352例423侧肢体,进行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结果:352例423侧肢体的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均成功,其中阴性7例9侧肢体,阳性345例414侧肢体。下肢静脉各类疾病根据其主要征象分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03侧肢体,单纯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36侧肢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09侧肢体,髂静脉受压综合征38侧肢体,静脉畸形骨肥大综合征11侧肢体,下肢血管瘤17侧肢体。结论:数字化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血管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的判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诊治下肢血管病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语言报道无院近20年来收治的48例四肢主要血管损伤处理体会,42例按不同的损伤程度分别采用一端吻合,大隐静脉及人造血管移植等方法重建血循,成功率97.6%,6例截肢,1例死亡。作者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就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和教训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许多生长因子参与血管生成的生理调节。它们各自在其中起至关紧要作用 ,他们的作用必须在时间、空间和剂量方面十分细致地组织调协 ,才能形成有功能的血管网络。这一过程是复杂的。目前用随意转入一个基因 ,希望能生长出新血管网络 ,治疗缺血性疾病 ,看来有些天真 ,有可能弊多于利 (造成易于漏出和出血的功能不良血管 )。他们辩解道 ,这些工作始于数年之前 ,当时对血管形成过程的了解比现在少得多。最近转入一种VEGF或FGF制剂治疗心肌缺血的大规模设有良好对照的临床试验未取得阳性结果 ,于是提出了下述问题 :何以动物研究和以前的较…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颅脑血管上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合理的颅内血管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技术。方法 对45例患者作3D-SCTA,在快速注射造影剂(3-4ml/s)后,收集计算机上的全部资料,用三维软件重建三维影像。结果 43例显示了非常清晰的三维颅内血管影像,仅2例因注射造影剂速度较慢而三维影像不满意。结论 3D-SCTA是一种无创性和有用的显示颅内血管三维解剖的技术,在各种技术因素中造影剂注射速度和CT阈值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损伤肢体功能,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我科自1995年10月-2003年10月采用自体血管移植治疗动静脉损伤4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二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2D TOF MRA)技术在血管模型中的应用分析,评估其价值和限度。方法分别在不同流速、不同成像角度、不同程度狭窄与成像角度的情况下行2D TOF法MRA,测量其MR信号值。结果当液体流速为10滴/min时,其MR信号与静止液体的MR信号差异有显著性。该方法依赖于成像的角度,当成像平面接近平行时,MR信号明显减弱。狭窄程度与成像角度间亦存在协同作用。结论液体流速、成像角度与狭窄程度均对该方法有影响,该方法普遍适用于下肢静脉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刘文国 《华西医学》1999,14(4):465-465
我科自1992年10~1998年5月共收治四肢血管伤共计9例,现将其资料及处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1例,年龄20~30岁。锐器伤6例,爆炸伤1例,砸伤2例。其中股动脉4条,肱动脉1条,尺、桡动脉各2条,伴行静脉6条。合并神经损伤3例、骨折1例,休克4例。伤后半小时~25小时入院。12 伤后处理:伤后2小时以内处理6例,4~6小时以内2例,24小时以上1例。8例行血管对端吻合,1例行自体静脉移植。13 结果:9例无一死亡,所有血管均重建成功。1例遗留小腿肌肉缺血挛缩,神经功能不全损害,踝、膝强直。2 处理体会21 重视早期诊断:本…  相似文献   

14.
血管移植术的护理观察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大、中血管移植术71例,作者就血管移植手术的手术前准备、手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现将护理体会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58例,女13例,年龄8-76岁。其中胸主动脉瘤4例,腹主动脉瘤7例,周围动脉瘤15例,慢性动脉闭塞疾病24例,上腔及下腔静脉闭塞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6例,各种血管损伤11例。移植血管采用人造血管22条,自体大隐静脉53条,共75条血管;血管直径0.4-2.2cm,长度2-70cm。本组术后2例死于创伤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死于心功能不全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经半年一6年,平均3年的随访…  相似文献   

15.
16.
作肌血管因素、血流流速剖面等方面,对多普勒超声在周围血管及内脏血管的流量测定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必须使用新颖超声技术,在瞬时内同时获得血管截面及流速剖面真实信息,方可获得比较精密的流量。  相似文献   

1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涛 《临床荟萃》2002,17(23):1412-1413
血管通路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至关重要 ,可以说是这些患者的生命线。如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选择并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12月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 4 5 2次 ,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 ,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 9例。男 2 19例 ,女 190例。年龄 15~ 90岁。共行各种术式血管通路手术 4 5 2次。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红斑狼疮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尿路结石和肿瘤以及化学药物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18.
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与骨髓血管生长程度及血管生成调控因子高表达密切相关。因此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封闭刺激因子受体以及阻断VEGF相关基因的表达等抗血管治疗策略有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缺血性脑血管病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志坚  何俐 《中国临床康复》2004,8(7):1319-132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迄今为止已知的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其由多种正常细胞产生和分泌,特异性作用于存在VEGF受体即flt—l(VEGFR—1)或KDR(VEGFR-2)的血管内皮细胞(VEC)而实现其生物学效应。除人们所熟知的可以增加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生成,维持血管功能,修复损伤后血管的功能外,更有研究表明其对神经细胞有直接保护作用并可促进神经元的生成。缺氧为VEGF/VEGFR表达的最强调节因素。许多实验都证实了脑缺血过程中均伴有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VEGF作为一种功能强大且能产生多种效应的细胞因子因其潜在的治疗前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
背景: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种子细胞是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先决问题。目的:改良血管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原代培养技术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以细胞为培养对象,观察性实验,于2006-12/2008-03在江西省分子医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新西兰家兔,体质量2kg左右,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以胶原酶胰酶序贯消化法获得血管内皮细胞、快捷贴壁法培养血管平滑肌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免疫细胞化学法对两者进行鉴定;流式细胞术检测第2代和第6代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指数。结果:培养的种子细胞符合各自特征,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其为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第2代和第6代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20.87±2.05)%和(9.75±1.76)%。结论:胶原酶胰酶序贯消化法和快捷贴壁法可以较稳定地获取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第2代的内皮细胞较第6代更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