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神经节苷脂(GM1)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96只,分为对照组、NGF组、CM1组和NGF+GM1组,将大鼠坐骨神经造成5mm的缺损,术中将远近神经断端纳入硅胶管内局部滴加药物、术后于大鼠损伤侧小腿肌注药物..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定及传导速度(NCV)检测;电镜下观察再生坐骨神经纤维数量和髓鞘厚度的变化。结果:术后4、6周时。NGF组和CM1组SFI、NCV及再生坐骨神经纤维数量及髓鞘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俨均〈0.01);NCF+CM1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NGF组和CMl组(P均〈0.01);而在术后8周时,NCF+CM1组、NGF组、CMl组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各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①CM1能够介导NGF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效应,并且效果优于单用NGF,GM1;②与单用NGF或CM1相比,NCF+CM1能更早期的在坐骨神经损伤后发挥再生及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采用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2 d后对电针组大鼠“足三里”和“环跳”进行电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并分别在7 d和14 d对大鼠坐骨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治疗结束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坐骨神经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rve growth factor,BDN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进行检测,同时在光镜下观察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明显增加,最大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明显加快,潜伏期明显缩短。病理检查显示电针组神经纤维排列相对整齐,空泡样变性减少,可见到施万细胞的增殖。坐骨神经中BDNF、NGF和GAP-43表达明显上调。结论 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可能与其上调BDNF、NGF和GAP-4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SC)过表达神经生长因子(NGF)对神经元缺糖缺氧(OGD)模型中神经元损伤的修复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和培养大鼠MSC并过表达NGF,收取MSC蛋白,Westernblot法检测NGF的过表达效果;同时分离培养大鼠原代神经元,制备大鼠神经元OGD模型,然后将MSC培养上清液加入大鼠神经元OGD模型中,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保护性信号通路磷酸化Akt(p-Akt)表达情况。结果AdNGF腺病毒感染的MSC培养上清液可明显上调原代神经元p-Akt表达水平,过表达NGF后的MSC培养上清液可以进一步修复原代神经元损伤,抑制原代神经元凋亡。结论过表达NGF的MSC可修复神经元损伤,NGF联合MSC移植治疗神经元损伤或为临床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建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大鼠模型,研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对DPN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坐骨神经组织NGF mRNA的影响,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DPN的可能机制。方法 连续4周以高脂饮食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模型法复制DPN大鼠模型,自第5周开始,黄芪桂枝五物汤高、中、低剂量组每日分别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19.40、4.85、2.43 g/kg灌胃,连续给药12周;甲钴胺组每日采用甲钴胺0.25 mg/kg灌胃。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坐骨神经中NGF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1β、TNF-α、NFG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NGF水平显著降低(P<0.05),坐骨神经中NGF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黄芪桂枝五物汤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清IL-1β、TNF-α水平,升高血清NGF水平和坐骨神经中NGF mRNA表达水平。结论 黄芪桂枝五物汤可减轻周围神经组织炎症损伤,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与再生,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上调坐骨神经NGF mRNA的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电位的影响,评价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评定,观察坐骨神经修复情况,结果:sNGF治疗可使伤后SEP、MEP提早出现。结论:蛇毒提取的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联合应用NGF和CNT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FT)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12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6mm缺损,随机分为4组,分别行NGF+CNTF、CNTF、NGF、生理盐水(NS)靶肌肉注射。术后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电生理检测、病理学检查。结果 联合应用NGF和CNTF组SFI恢复率、各项电生理及轴突图像分析指标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结论 联合应用NGF和CNTF可明显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陈良  刘阳 《四川医学》2011,32(3):320-323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生长因子(NGF)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SCI后10minBMSCs移植入损伤区,应用west-ern blot观察BMSCs移植后,大鼠脊髓损伤区NGF和BDN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各时间点上NGF、BDNF蛋白在BMSCs移植组较对照组表达明显增强。NGF表达水平在3d达高峰后开始下降,BDNF3d达高峰后到14d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脊髓损伤后BMSCs移植可上调脊髓损伤区NGF、BDNF的表达,是修复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蛇毒神经生长因子(s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诱发电位的影响,评价蛇毒种经生长因子在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钳夹模型,局部滴加药物和术后肌注sNGF,通过脊髓诱发电位(SEP)、运动诱发电位(MEP)评定,观察坐骨神经修复情况.结果:sNGF治疗可使伤后SEP、MEP提早出现,结论:蛇毒提取的N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行为学、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Tr-kA)的影响,探讨推拿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生物学机制。方法采用神经夹持损伤的方式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通过斜板实验、热痛阈实验观察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推拿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脊髓内NGF及TrkA表达情况,进而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行为学检测表明坐骨神经损伤后大鼠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明显降低(P<0.05),推拿治疗后斜板实验及热痛阈实验评分明显升高(P<0.05),并在治疗20 d后与正常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对照组及推拿组NGF及TrkA免疫组化表达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推拿组NGF与TrkA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治疗可以通过提高机体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提高NGF的高亲和力受体TrkA释放,从而抑制细胞抵抗凋亡,促进神经元存活,最终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运动及感觉功能。  相似文献   

10.
彭余江  李慧勇  何玺君 《浙江医学》2015,37(3):197-199,215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转染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和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缺血、缺氧脑损伤的Wistar 大鼠模型,同时分离培养hUC-MSCs,并将腺病毒介导的NGF转染hUC-MSCs。将转染成功后的hUC-MSCs移植入大鼠模型中,饲养4 周后采用足印分析试验、平衡木试验分别对大鼠的运动功能进行评价。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hUC-MSCs 分离培养成功,hUC-MSCs 可过表达NGF 蛋白。与hUC-MSCs 组比较,NGF-hUC-MSCs 组幼鼠右侧足印步态重复间距和平衡木通过时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左侧足印步态重复间距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GF 联合hUC-MSCs 移植能促进实验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和并发症预防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渝  王大勇  翁政 《重庆医学》2008,37(4):393-395
目的研究应用PHB复合神经生长因子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的疗效。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PHB神经导管移植组、自体神经移植组、免疫抑制下的异体神经移植组和PHB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导管移植组,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检测和神经电生理测定进行神经功能测试。病理学检测和电镜观察神经解剖结构。结果PHB导管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和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异体神经移植组和PHB神经导管移植组;病理学和电镜检测显示PHB导管复合神经生长因子组髓鞘再生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似,而显著优于其余两组。结论在坐骨神经损伤修复中PHB导管复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神经修复效果与自体神经移植相似,而显著优于异体神经移植和PHB神经导管移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78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损伤对照组与实验组,后两组切断右侧坐骨神经并缝合。实验组给予银杏酮酯每日200mg/kg溶于1mL生理盐水中灌胃,损伤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mL灌胃,正常组不做处理。分别于术后1、3、7、14、21及28d取吻合口远段的神经、相应节段的脊神经节及脊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所取组织中NGF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实验组坐骨神经、脊神经节及脊髓中NGF蛋白免疫阳性区域面积和平均灰度值在术后7、14、21和28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用银杏酮酯治疗,在早期可促使坐骨神经及相应节段脊神经节和脊髓组织中的NGF蛋白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13.
神经生长因子对损伤坐骨神经的修复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r growth factor,NGF)对损伤神经的修复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45只,制备坐骨经夹损模型。术后每日分别局部给予一定的NGF和等渗不共14天,检测大鼠趾间距和诱发电位,以观察其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NGF治疗组大鼠的趾间距及诱发电位在2~3周就已人武部恢复正常,而员伤组和盐水治疗组则到术后4周才恢复正常。结论 外源性NGF能明显改善损伤坐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节细胞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 SD大鼠36只,制备大鼠左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分为3组:EPO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和生理盐水(NS)组.3组分别腹腔注射EPO、NGF和NS.术后第7...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o study the protection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 to sciatic nerve injury in rats.Methods: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group,model group,treatment group 1(20mg/kg.d),treatment group 2(40mg/kg.d).The left sciatic nerves of rats were performed with chucking method to establish sciatic nerve injury model,injection continued for 6 weeks from then on.Observe the temperature of left foot skin,the rat sciatic nerve function index(SFI),the sciatic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and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erve tissue,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nd Western Blot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Results: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20mg/kg.d,0mg/kg.d)can raise the rat skin temperature,promote the function recovery of sciatic nerve,accelerate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sciatic nerve,make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of nerve tissue better,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is two treatment groups.Conclusions:Protective effect of acanthopanax senticosus injection 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n rat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promoting the expression of nerve growth factor.  相似文献   

16.
成少安  李志跃 《浙江医学》2006,28(5):353-355,357
目的观察坐骨神经损伤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制作成年SD大鼠坐骨神经夹伤(用血管钳压榨坐骨神经,达二度损伤)、切断伤(于梨状肌下孔下方1cm切断坐骨神经)动物模型,于损伤后第1、2、4、6、8周取材,按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1)正常坐骨神经中有较弱GDNF表达;(2)坐骨神经损伤后GDNF的表达增强;(3)坐骨神经损伤方式不同,GDNF的表达变化方式不完全相同;切断组神经组织GDNF的表达先增强后减弱,远段神经GDNF的表达于第2周达高峰,近段于第4周达高峰.夹伤组损伤远、近段神经组织GDNF表达变化基本相同,呈缓慢递增趋势,于第8周时表达最强.结论在损伤刺激下周围神经组织出现GDNF的高表达,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参照此规律运用外源性GDNF治疗神经损伤可能会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过表达microRNA-224(miR-22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对大鼠坐骨神经损 伤的治疗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MSC组(坐骨神经损 伤+BMMSC)、LV-BMMSC 组 (坐骨神经损伤+LV-BMMSC) 和 miR-224-BMMSC 组 (坐骨神经损伤+ miR-224-BMMSC),利用钳夹法复制坐骨神经损伤模型,BMMSC组、LV-BMMSC组和miR-224-BMMSC组 大鼠分别于手术当天注射BMMSC、LV-BMMSC和miR-224-BMMSC。检测各组大鼠在手术当天、术后第12天 和第24天的BBB运动评分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蛋白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坐骨神经 的凋亡情况。结果 5组大鼠的BBB评分和SFI在不同时间、不同组间及变化趋势上有差异(P <0.05)。与模型组 比较,BMMSC组BBB评分升高,SFI降低(P <0.05);与BMMSC组比较,miR-224-BMMSC组BBB评分升 高,SFI降低(P <0.05)。miR-224-BMMSC组坐骨神经组织BDNF、MAP和GAP-43蛋白相对表达量高于模型 组和BMMSC组(P <0.05)。miR-224-BMMSC组大鼠坐骨神经凋亡率低于模型组和BMMSC组(P <0.05)。 结论 过表达miR-224可以增强BMMSC对坐骨神经损伤的治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BMMSC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NGF对坐骨神经损伤后腰髓与损伤神经MBP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相应神经与疹髓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含量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行单侧坐骨神经切断,断端采用硅胶管桥接,管内注入NGF,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腰段脊髓和损伤坐骨神经组织MBP含量的变化,实验分为I组:生理盐水对照;Ⅱ组:硅胶管内给NGF;Ⅲ组:硅胶管内给NGF+每日肌肉注射NGF(500ng/kg连续2周)。结果:治疗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24h、2周时MBP含量较伤前显著升高(P<0.01),4周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NGF治疗能减少MBP含量,且以局部应用加肌肉给药治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