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芪竭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芪竭颗粒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作用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临床随机分为2组比较疗效。治疗组用芪竭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疗效,并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治疗前后变化。(2)观察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功能紊乱的模型,将动物分成6组,观察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系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08%,愈显率63.08%,愈显率63.73%;对照组总有效率84.29%,愈显率39.29%,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2)对T淋巴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可提高NK细胞活性,使CD4/CD8比值趋于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环磷酰胺造模后小鼠CD4异常升高,CD8明显下降,芪竭颗粒大、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CD8水平,使CD4/CD8比例趋于正常,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芍活血行气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8例用丹芍活血行气汤(处方:丹参、赤芍、牡丹皮、乌药、川楝子、延胡索、香附、桃仁、败酱草、当归)治疗,对照组78例用妇科千金片治疗。2组均以2月为1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96%、87.96%和20.51%、61.5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丹芍活血行气汤能改善血影度,对T淋细胞亚群有调节作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丹芍活血行气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好,毒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丹芍活血行气汤对慢性盆腔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芍活血行气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芍活血行气汤,对照组予以妇科千金片,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两组基本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37.96%、87.96%和20.51%、61.54%,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血液黏度、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结论丹芍活血行气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良好,毒副反应少;其作用机制可能为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慢性盆腔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1周;评价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之7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T细胞亚群变化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强免疫功能是丹参注射液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部分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自拟芪竭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致小鼠免疫功能紊乱的模型,将动物分成6组,观察小鼠免疫器官重量系数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采用苯酚糊剂注入大鼠一例子宫内致炎造模,将动物分组观察,子宫标本作组织部镜检,并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胀进行实验观察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环磷酰胺造模后小鼠CD4异常升高,CD8明显下降,芪竭颗粒大、中剂量组能明显提高CD8水平,使CD4/CD8比例趋于正常,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亦能增加小鼠胸腺重量;对苯糊致炎的大鼠子宫炎症模型,亦能明显减轻子宫的炎症反应;对二甲苯所致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毒性试验表明,小鼠未出现明显的毒副反应,最大耐受量LD50-348g/kg。结论:芪竭颗粒对慢性盆腔炎小鼠有明显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袁万青  田涛  员丹丹 《陕西中医》2008,29(12):1621-162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黄芪注射液(黄芪皂苷)静注配合西药化疗(长春新碱、柔霉素、左旋门冬酞胺酶)治疗白血病5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对照组总有效率61.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养阴,调节细胞免疫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8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紫癜灵治疗慢性难治性 ITP患者 2 8例 ,疗程为 6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相关抗体、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血小板相关抗体明显降低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CD4比例明显升高 ,CD8比例明显降低 ,CD4/CD8明显升高 ,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紫癜灵对慢性难治性 ITP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张燕萍  周晓慧  祝方良 《新中医》2015,47(3):191-19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中医辨证选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亚群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2%,高于对照组7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及CD4+/CD8+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芪藤止痛汤口服配合槐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20例口服芪藤止痛汤并用槐芩汤保留灌肠,B组20例只口服芪藤止痛汤,C组20例口服盆炎康合剂。结果:临床总有效率A组95%,B组80%,C组为85%,A组与B组及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总积分均下降,但A组与B组及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A组优于B组及C组(P<0.05)。结论:口服芪藤止痛汤配合槐芩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柳叶蜡梅灌肠剂对慢性盆腔炎大鼠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IL-2、IL-6、TNF-α的影响,探讨柳叶蜡梅灌肠剂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混合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大鼠慢性盆腔炎模型,实验分成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庆大霉素)组和柳叶蜡梅高、中、低剂量组,分组给药14天,采血检测大鼠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IL-2、IL-6、TNF-α浓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均能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CD4+含量,降低CD8+含量,显著提高CD4+/CD8+比值,统计学分析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各药物组均能明显提高IL-2水平,明显降低IL-6、TNF-α水平,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柳叶蜡梅灌肠剂能够明显改善慢性盆腔炎大鼠免疫功能,调节炎性因子的分泌和平衡。  相似文献   

11.
腹丛刺合骶髂刺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腹丛刺合骶髂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采用腹丛刺合骶髂刺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妇炎康片治疗.将两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5.7%,总有效率97.1%;对照组治愈率37.5%,总有效率85.0%.两组间疗效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腹丛刺合骶髂刺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火针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李和  李景芬 《中国针灸》2002,22(5):2-10
目的 :观察火针应用于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 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采用火针治疗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治疗疗程、复发率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 =18 80 ,P <0 0 1;χ2 =14 2 4 ,P <0 0 1;χ2 =6 14 ,P <0 0 5 )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火针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疗效高、疗程短、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补肺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杨春  王乃红  王娜  刘冠萍 《中医杂志》2002,43(11):828-830
目的:观察中药补肺颗粒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2例患者分为补肺颗粒组(治疗组)、玉屏风颗粒(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近期疗效的临控显效率达77.42%,远期抗复发疗效的显效率达74.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5.16%和38.71%(P<0.05);治疗组能提高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D_3的含量,降低过氧化脂质(LPO)的含量,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补肺颗粒可改善气虚证、增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免疫功能,从而起到抗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来探讨该方对CA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是否有调节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对治疗组(解毒祛疣汤)66例及对照组(正常人)14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行两组间治疗前后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A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升高(P0.05)。治疗后未复发组45例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明显升高,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复发组16例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CA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中药解毒祛疣汤对其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国  陈洪沛  王燕 《中国针灸》2004,24(10):691-692
目的:对比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与口服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采用耳穴贴压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8.0%,对照组痊愈率为25.0%,两者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治疗组对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效果,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健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健心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气虚(阳虚)血瘀、水饮内停证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心颗粒,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及心功能、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心功能均有明显改善.且BNP水平均下降;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健心颗粒,可以进一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及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且末出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仁术健胃颗粒治疗胃癌前期病变8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仁术健胃颗粒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胃粘膜癌前期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和胃复春片对照组(42例)进行观察,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为92.0%,对照组为73.8%;治疗组临床疗效为94.3%,对照组为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胃镜有效率为73.9%,对照组为52.4%;治疗组萎缩有效率为79.5%,对照组为59.5%;肠化治疗组有效率为80.8%,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治疗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改善率为65.4%,对照组为48.3%。结论:本药通过改善HP感染,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等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陈蓉  黄健玲  贡欣 《辽宁中医杂志》2012,(10):2036-2038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0例,分成2组,治疗组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口服40例,对照组单纯用盆炎清胶囊口服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组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盆炎清胶囊组。结论:针灸结合盆炎清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增加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是探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又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肺源性心脏病(下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选择50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同对照组)外,均采用自拟益气活血化瘀汤与水蛭注射液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客观指标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细胞总数和分类2组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刺对女性低度炎症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及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对照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片组)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方面,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测定方面,两组组内C反应蛋白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对于改善女性低度炎症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症状及降低C反应蛋白值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