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地黄,又名地精、地髓、阳精等。中药学以地黄的根和根状茎入药,有鲜、干、生、熟之分,刚采收的新鲜者称“鲜地黄”或‘鲜地生”,采收后晒干者称“干地黄”或“生地”,经过加工蒸制后的称“熟地黄”或“熟地”,其性味、主治功能也不相同,各有所长。在民间,人们常用地黄配以各色食物制作食疗养生保健的药膳,常见的有粥类、点心、菜肴等,品种繁多。其中,地黄粥最为人们所称道。现录几款地黄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夏季良药:野菊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花脑的头状花序。每到秋季花盛开时采收,经晒干或烘干后,即可入药。野菊花晚秋初冬开花,有黄、白紫等色,分布于田野菊花,也有人工栽培的。民间多在秋季开花时采后阴干或晒干备用。野菊花可泡茶饮用,但更多的是药用。  相似文献   

3.
山查为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小植物野山楂或山楂的果实。我国大江南北及东北很多省分都有出产,秋末冬初采收。山楂营养丰富,酸甜可口.除了具有极高营养价值外,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集食品、药品于一身。自古至今广泛的受到人们的重视,认为是理想的食疗佳品。  相似文献   

4.
牛膝别名有怀牛膝、牛踝膝、山苑菜、土牛膝等,为苋科植物牛膝的根.多年生草本,呈细长圆柱形,表面灰黄色或淡棕色,质硬脆,以根长、肉肥、皮细、黄白色者为佳。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一般在秋末冬初采收后扎把、晒干。  相似文献   

5.
何时采药好     
我国的药用资源十分丰富,各地都出产许多药材。由于中草药的生长和成熟各有一定时期,药用部位又有根、茎、花、叶之分;有效成分的含量,会随着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同时还受气候、土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必须掌握中草药生长变化规律,适时采集才能保证药材的质量。一般的采收原则是: 一、根和根茎类:宜在植物生长停止、花叶萎谢的深秋,或在春季发芽前采集。但也有例外情况,如柴胡、党参在春天采为好,孩儿参则在夏季采较好,延胡索立夏后地上部分枯萎,不易寻找,故多在谷雨和立夏之间采挖。 二、叶和全草类:应在植物生长最旺盛时采收,如艾叶、大青叶等。也可在花蕾将开放时,或在花盛开而果实种子尚未成熟时采收,但桑叶需在经霜后采收。 三、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此时有效成分含量较  相似文献   

6.
沙棘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冬二季果实成熟或冻硬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或蒸后干燥后入药。  相似文献   

7.
孢子肺是从事食用菌栽培人员的一种职业病,本病主要表现剧烈咳嗽,咳痰、痰中带有血丝,并伴有胸闷,气喘等不适。其预防关键是减少或避免吸入蘑菇孢子。严格掌握采收时机,做好个人防护。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采用综合性治疗措施,目前未见特殊药物治疗,但一些民间验方,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枣仁,又名酸枣仁、酸枣核、山枣、野枣等。属鼠李科植物酸枣的种子。人中药一般多在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枣肉,碾破枣核,取出种子,晒干,生用或炒用。入汤剂则应捣碎.并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者为佳。主产于河北、山东等地。  相似文献   

9.
《rrjk》2017,(14)
金银花又名二花、双花、金花、银花、忍冬花。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也是功能饮品,作为花茶来饮用。其来源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储藏方法为: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采收加工方法和储藏方法不同,使得金银花的品质不同。本文对金银花的采收加工和储藏养护方法对金银花外观质量的影响来研究,以保证金银花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0.
佛手,为芸香科植物,其花、果实皆可入药入食,为疏肝理气佳品。 佛手花,又名佛柑花,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干。中医认为,佛手花性味甘、平、入脾、肺、肝经,有破气行痰、化痰止咳、理气开胃之功,适用于肝胃气痛.咳嗽等。《药材资料汇编》言其“平肝胃气痛”。  相似文献   

11.
种植青海抱茎獐牙菜中微量元素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青海地道中藏药材抱茎獐牙菜人工种植试验初见成效。为了对比成熟种子采收前(花果期)和采收后微量元素的变化,分别采集种子采收前和采收后的种植青海抱茎獐牙菜全植株,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分析测试铜、锌、铁、锰、钴、镍等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地区抱茎獐牙菜成熟种子采收后较采收前铜、铁、钴、镍等元素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12.
孙川 《长寿》2005,(2):39-39
决明子是一味常用中药,是豆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草决明的成熟种子,主产于安徽、四川、广西等省,秋季种子成熟时采收,洗净晒干备用。决明子甘苦微寒,既能清肝益肾、祛风明目,又能宣散风热,自古为眼科常用之要药,其得名就是以其有明目之功。临床凡肝胆郁热、风热外袭所致的头痛目赤、羞明泪多,或肝肾阴亏而致的目暗不明者,皆常用之。  相似文献   

13.
杨冬梅 《长寿》2013,(5):31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茵陈当柴烧"。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芳草吐绿,正是采收茵陈的好时节。茵陈俗称柏蒿,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茵陈蒿或滨蒿的幼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每年春季幼苗高约三寸左右时采收,入药以质嫩、绵软、灰绿色、香气浓者为佳。中医认为,茵陈性味苦、微寒,入脾、  相似文献   

14.
认识中药     
山茱萸为山茱萸科落叶小乔木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成熟果。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秋末冬初采收。用文火烘焙或置沸水中略烫,及时挤出果核。晒干或烘干用。  相似文献   

15.
在自己家的阳台上或庭园内种点花,既可美化环境,又可陶冶情操,有益健康。殊不知用这些花还可以方便家庭治病。菊花:味偏甘,白色或甘色为佳品。霜降前花正盛开时采收,拣去叶梗、花柄等杂质,用微火烘干或用文火炒至微黄或  相似文献   

16.
周玲 《东方药膳》2006,(3):41-41
旋覆花又称金钱花、金沸花、夏菊、金盏花、伏花等,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干燥头状花序。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本,均为野生,多生于山坡路旁、湿润草地、河岸和田埂。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在夏、秋两季当花刚开放时采收,晒干即可。此花以色浅黄、朵大、花丝长、毛多、无梗叶等杂质者为佳。  相似文献   

17.
虞美人又名赛牡丹,百般娇等,入药名丽春花。4~6月开花时采收。具有止泻、镇痛、镇咳的功效。 治痢疾:虞美人花三克(或鲜全草15~30克,或干全草15~18克)煎汤分两次内服。  相似文献   

18.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生机蓬勃,此时也正是某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甲型肝炎易在此季猖撅。甲型肝炎最大的特征是导致黄疸,如目黄、身黄、尿黄,同时伴有胁痛、纳差、恶心欲呕等。对黄疸病,我国古代就发现了良好的诊治方法和药物,所应用的药物最主要的就是茵陈。说到茵陈,人们对其并不陌生,此药早在汉代就用于治疗黄疸病了。茵陈一般在农历三四月间采收,谚云“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意思是说茵陈应在春天采收作药物,到了五六月就不能人药了,只能当柴火烧。三四月采收的茵陈称“绵茵陈”,秋季采割的称“茵陈蒿”…  相似文献   

19.
木棉花,又名攀枝花,暮春时开花,花朵硕大,红艳娇美,恰如绫幔,宛若锦云,绮丽炫目。木棉花野生或栽培,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等地。木棉花可入药,宜于春天鲜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中医认为,木棉花性味甘、凉,有解毒、清热、止血之功,主治泄泻、痢疾、血崩、金创出血等症。常用验方有:咯血、呕血:木棉花14朵,咯血加冰糖,呕血加猪瘦肉,同炖服。细菌性痢疾,急慢性胃肠炎,腹泻,便血:①木棉花60g,冲蜂蜜或冰糖、白糖适量服。②木棉花、金银花、凤尾草各15g,水煎服。小儿夏季身热:木棉花6g,…  相似文献   

20.
甘蔗,又名糖梗、秆蔗,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杆,产于温带及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各省均有栽培,秋季采收,洗净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