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区自1972年开始全面使用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灭活疫苗预防接种,对儿童6个月开始进行基础免疫,以后每年加强。1980年将乙脑列入计划免疫,免疫程序为1、2、6、10周岁。1981年乙脑发病率比1974年以来任何一年都高,为此我们抽样调查和重点分析了免疫程序对1981年乙脑发病的影响。方法与结果对吴县、无锡县的21个公社(每个公社发生乙脑5例以上)进行整群调查,并对乙脑病人作个案调查,还根据公社、大队的儿童计划免疫帐册核对1979~1981年三年的乙脑疫苗免疫情况。1981年7月11日至~8月4日共发生乙脑  相似文献   

2.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 (以下简称乙脑疫苗 )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为预防此病 ,于 1995年 4月份对全镇 1— 15岁儿童进行了乙脑疫苗预防接种。在接种过程及接种后 ,部分儿童出现了较强反应 ,且反应率较高。经调查分析认为 ,此系一起由乙脑疫苗接种引发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疫苗来源及接种 本次接种乙脑疫苗系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由省防疫站冷藏保存逐级发放。疫苗批号为 94 12 14— 1,效期 96 11;止痛剂为硫酸氢钠 ,批号为 830 80 6— 2 8,无效期。接种对象为 1— 15岁儿童 ,接种方法按“乙脑疫苗接…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279例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加重反应的原因、防治及应吸取的教训。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接种乙脑灭活疫苗共302人,男148人,女154人,平均年龄10岁,(7~13岁)。本组观察的对象,住院141人,家庭病床138人,均为1991年10月27日经注射91002批提纯乙脑灭活疫苗后7~72小时间出现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者共279例。 2.临床表现:发热:209例,37.5℃~39℃不等,占74.99%,但48小时后,体温在37.6℃~38.5℃  相似文献   

4.
免疫预防接种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在出生后要进行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腮腺炎疫苗、乙脑疫苗、流脑疫苗等一系列预防接种。预防接种后机体可能会有一些反应 ,大多属于正常反应 ,但也有不少病例是由于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接种而引发的 ,如在疾病的急性期 ,未询问病史就接种而造成严重后果。经查阅 1986~ 1996年国内医药杂志 ,对不良反应加以归纳 ,现报道如下。11年间共有 87篇 331例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报道 ,其中百白破疫苗引起的 141例主要为无菌化脓性感染 ( 12 9例 ) ;乙脑疫苗引起的 83例 ,主要为Ⅰ型变态反应 ( 5 1例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查明接种乙脑疫苗引起群体性异常反应的性质 ,并探讨发病的原因。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 ,结合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共接种 6~ 11岁小学生 14 8名 ,出现反应 71人 ,总的反应率是 4 8%。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疼、恶心、腹疼”等 ,但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症状与体征不符。各班级反应人数分布与年级、年龄呈现明显的正相关 (P <0 .0 5 ) ,在性别分布之间未见明显的差异。结论 该小学集体接种乙脑疫苗引起的群体性异常反应为癔病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对接种乙脑疫苗不良反应的不当宣传及惧怕注射 ,引起学生心理恐惧 ,在体质较差者出现异常反应后 ,其它学生因恐惧、谣言等所致  相似文献   

6.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注射致过敏反应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君 《中国乡村医药》2004,11(5):52-52,58
1临床资料 2003年5月在我院组织的疫苗接种期间,共发生5例小儿接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简称乙脑疫苗)后引起的过敏反应.5例患儿中,年龄3~6岁,男4例,女1例.均按常量注射乙脑疫苗[生产批准文号:卫制(82)京(2)01号]0.5ml,注射前接种者均无发热、咳嗽等症状,亦无明显过敏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上报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为疫苗安全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2011年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上报的328例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涉及疫苗前三位的为人用狂犬病疫苗80例(24.4%),含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成分疫苗75例(22.9%),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38例(11.6%);异常反应类型分布为一般的异常反应291例(88.7%),严重的37例(11.3%),其中新的异常反应为13例;37例严重异常反应中有25例为发热或高热症状;不良反应预后为治愈212例(64.6%),好转113例(34.5%),有后遗症2例(0.6%),死亡1例(0.3%)。结论应重点关注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新的不良反应和人用狂犬病疫苗引起的过敏反应,并从多渠道加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以科学准确的评价疫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宁洁  邓志刚 《医药导报》2002,21(12):772-772
20 0 2年 ,我院儿科共接种适龄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疫苗 13 8例次 ,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2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接种乙脑疫苗 13 8例次 ,其中 8个月~ 6岁 3 7例次 ,剂量0 .5mL ,~ 10岁 10 1例次 ,剂量 1mL ,均在院内接种。注射部位 :上臂三角肌皮下。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和无菌操作常规 ,所有接种均在早餐后进行。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简称乙脑疫苗 ,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批号 :2 0 0 0 0 40 2 ) ,有效期内使用 ,稀释液为同批号产品 ;一次性 2 .5mL注射器 (湖北天宇医药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3 15 0 2 4) ,…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吉水县2010~2012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探讨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及减少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AEFI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吉水县2010~2012年报告AEFI共56例,发生率为10.76/10万,涉及疫苗13种,其中以麻疹疫苗、百白破疫苗的AEFI报告居多.AEFI以一般反应为主,占94.64%(53/56),异常反应占3.57%(2/56),偶合症占1.79%(1/56).接种后1d内出现反应者47例,占83.93%.结论 吉水县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较低,疫苗接种是安全的;接种疫苗后1d内是监测重点;加强AEFI监测,可提高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预防和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马集镇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于2012年4月至2017年4月报告的引起疑似异常反应的疫苗种类,以及关于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好发年龄和发生率,选择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析。结果:引起疑似异常反应的病例有36例,其中偶合症1例,一般反应29例,异常反应6例。无群体性AEFI,同时无接种事故和心因性反应,以及疫苗质量事故;36例病例主要来源于2013、2014、2016年份,分别报告了7例、10例、13例,共计30例(83.33%),2012年报告数最少,且报告发生率为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0岁组和1岁组的AEFI报告病例的年龄较多,分别占18例(50.00%)和9例(25.00%),总27例,占总例数中的75.00%;所有的EFI报告病例中,在接种后2~3天发生的病例数有4例,而发生在接种疫苗后0~1天的占据29例;共有10类疫苗引起AEHI病例,其中白破、麻疹、百白破、23价肺炎、Hib疫苗高居报告发生率的前五位;引起疑似异常反应病例36例中,硬结、发热、红肿为主,占据27例(75.00%),而次之的是过敏反应占据5例(13.89%),除此之外还包含卡介苗淋巴结炎、无菌性脓肿等反应,但是均无较多病例数。结论: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马集镇的疫苗安全接种工作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1.
菏泽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菏泽市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菏泽市2011年报告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菏泽市各疫苗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3.52/10万剂次。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共383例。其中一般反应364例,异常反应17例,偶合症1例,待定1例;发生AEFI的疫苗共有27种,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发生数最多;全市8县1区均有AEFI报告,病例中0~1岁组239例(62.4%)、1~2岁组58例(15.1%)。临床症状以发热/红肿/硬结(316例)和过敏性皮疹(1例)为主。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在0~1 d的288例(75.2%)。结论菏泽市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率在全国试点估算报告发生率范围内,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较高,应进一步规范预防接种门诊与操作,选用免疫效果好、安全性高的疫苗,加强疑似异常反应监测,从而减少预防接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影响乙脑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乙脑疫苗应急接种对乙脑流行特征影响,探讨乙脑防制策略.方法 对应急接种资料及乙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发放乙脑疫苗211280人份,接种适龄儿童195230人,接种率达99.71%.无严重接种反应发生.由于应急接种,2003年乙脑发病流行期比1990~2002年乙脑流行期缩短.讨论 乙脑应急接种控制乙脑流行效果显著,在乙脑流行期接种乙脑疫苗安全,可行.建议将乙脑纳入计划免疫,必要时可扩大接种对象年龄范围.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与1999年两个年度中,821名儿童乙脑疫苗在初种与夏种的过程中发现多例疫苗接种后有反应。根据接种记录和接种反应的现象分析,发现与年龄有自接关系,现报告如下。 1 接种对象、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 1998~1999年利津路管区内一岁、两岁儿童。 1.2 疫苗 1998年使用的乙脑疫苗为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批号为960233-2、有效期为99、2,每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江县儿童乙脑发病的影响因素,给控制乙脑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配对方法,以开江县2006~2007年发生的乙脑,经血清学确诊的32例,按1:1配对的健康儿童为对照,搜集病例和对照的父母文化、家庭经济收入、室内和室外环境卫生、防蚊灭蚊情况、室内蚊密度、蚊虫叮咬史、养猪情况、监护人乙脑防治知识了解情况、乙脑疫苗免疫史等影响因素信息。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室内卫生好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9.3889,P<0.01,OR=0.1250,95%CI:0.0139~0.5317),室外环境卫生好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7222,P<0.01,OR=0.2000,95%CI:0.0371~0.7070),室内蚊密度高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6923,P<0.01,OR=12.0000,95%CI:1.7755~512.9727),有蚊虫叮咬史的比例病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6923,P<0.01,OR=12.0000,95%CI:1.7755~512.9727),有乙脑免疫史的比例病例组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5.4286,P<0.01,OR=0.0500,95%CI:0.0012~0.312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使用灭蚊器蚊香、蚊虫叮咬史,乙脑疫苗免疫史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室内卫生、室外环境卫生及乙脑疫苗免疫史是儿童乙脑发病的保护因素,使用灭蚊器蚊香、室内蚊密度、蚊虫叮咬史是儿童乙脑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乙脑疫苗)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2种规格(1、5次人用剂量)的成品乙脑疫苗进行(25±2)、(37±2)℃条件下保存的加速稳定性试验,以及2~8℃条件下的长期稳定性考察,检定关键质量指标,并对长期稳定性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4批1次人用剂量、2批5次人用剂量疫苗于(25±2)℃、相对湿度(60±5)%存放3个月,(37±2)℃、相对湿度(75±5)%存放14d,其外观、病毒滴度、水分、pH值均符合质量标准.9批1次人用剂量、7批5次人用剂量疫苗在2~8℃存放24个月的检定结果均符合质量标准.回归分析显示,在2~8℃存放时间每增加1个月,1、5次人用剂量疫苗的病毒滴度分别平均降低0.020和0.017 lg蚀斑形成单位/ml,水分分别平均增加0.055%和0.047%.根据回归方程因变量均值95%置信区间计算出的乙脑疫苗有效期远长于现行注册标准规定的18个月.结论 被检乙脑疫苗质量稳定性良好,产品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中心预防接种不良反应(AEFI)的发生规律及特点,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2014年上报的129例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报告,数据以EPIDate和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筛选,对AEFI报表进行分析评估.结果:AEFI报告主要来源计划免疫接种的病例,涉及12种疫苗,其中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联合疫苗的AEFI发生率居首位,依次为流脑和乙脑.根据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表现,一般反应108例,异常反应21例,未发生偶合事件和死亡事件.结论:应加强和重视社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与川崎病发病的相关性,为疫苗安全接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对1名女童在菏泽市开发区岳程办事处某卫生室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发生接种反应并被医院确诊为川崎病的事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该女童接种灭活乙脑疫苗后引起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该儿童很可能在接种灭活乙脑疫苗之前就处于川崎病发生的潜伏期,接种疫苗可能是其促发因素之一,或者川崎病只是接种灭活乙脑疫苗的偶合症,其具体原因,需要进一步考证。结论接种乙脑灭活疫苗不是本病例川崎病发生的直接原因,二者之间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我省1995-200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情况,为我省的乙脑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江西省1995~2006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乙脑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1995~2006年江西省共报告乙脑病例3857例,死亡189例,年平均发病率和死亡分别为0.86/10万和0.0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7~8个月,占全部报告病例的72.02%;赣州市和上饶市乙脑发病一直居全省前列;病例主要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占全部报告病例的90.67%.结论 加强乙脑疫情的监测,在薄弱地区努力提高乙脑疫苗的接种率,积极开展以防蚊、灭蚊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是今后我省控制乙脑流行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药实践》2015,(12):932-934
目的:分析2012年—2014年文水县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情况,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和改进疫苗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2014年文水县报告的AEFI案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文水县AEFI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文水县2012年、2013年、2014年AEFI分别报告8例、18例、32例,共计58例,48 h内报告率为100%,需要调查的AEFI 48 h内调查率为100%,AEFI分类率98.28%,男女性别比为1.3∶1(33/25)。其中,一般反应占89.66%(52/58),异常反应占5.17%(3/58),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及待定各占1.72%(1/58)。<1岁病例占34.48%(20/58);AEFI发生在接种后24 h内的占82.76%(48/58)。病例主要集中在6月份。发生AEFI的疫苗共有9种,其中以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发生数最多,占56.90%(33/58)。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异常反应发生率7.04/100万。结论:文水县AEFI监测指标达规定要求,但监测系统的敏感性特别是对AEFI报告意识尚需提高。完善AEFI报告制度,加强监测督导和业务培训,宣传疫苗接种反应相关知识,有助于提高监测系统的质量和敏感性,减少AEFI对免疫规划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乙型脑炎患者免疫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1981年7~9月收治的99例乙型脑炎(乙脑)息者进行了体液免疫功能(循环免疫复合物)检测,同时对其中97例进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PHA皮试)测定。92例作乙脑补体结合试验,结果83例阳性,8例阴性,1例抗补体。98例查HBsAg和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一、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测定采用聚乙二醇(PEG)沉淀法检查120名正常人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