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股动脉穿刺点三种不同止血方法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将39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患者按股动脉穿刺点止血方法不同分为手工压迫组162例、Femostop组106例及Perclose组128例.评价各组止血操作时间,出血、血栓事件发生率,术后舒适性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Femostop组与Perclose组止血操作时间与手工压迫组相比均缩短(P<0.01),Perclose组出血发生率均低于Femostop组、手工压迫组(P<0.01),Perclose组术后舒适性各指标均优于手工压迫组(P<0.01),Femostop组术后舒适性各指标与手工压迫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rclose缝合器缝合止血法与Femostop器械压迫止血法均可缩短压迫止血操作时间;Perclose缝合器缝合止血法可降低术后出血发生率,改善术后患者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脑血管造影术(DSA)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传统绷带压迫法止血与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经股动脉穿刺行脑血管造影术患者186例随机分为传统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组(76例)和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组(11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舒适度.结果 动脉压迫止血器组鞘管部位渗血、血肿形成、迟发出血、迷走反射、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及腰背酸痛、术肢疼痛、腹胀、排尿反射及烦躁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传统绷带压迫止血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可减少术后穿刺局部的并发症,并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是一种安全、有效且能减少患者卧床时间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3.
肖青 《当代护士》2006,(3):40-4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点最佳的止血时间。方法选择100例病人,设对照组50例,按压穿刺部位时间10~15min,实验组50例按压时间为20~25min。结果实验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了50%,无1例发生血管并发症及尿潴留,而对照组发生穿刺部位肿胀4例,尿潴留2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手工按压时间延长,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PTCA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两种加压止血方法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5.
陈市芳 《护理学报》2005,12(10):56-57
报道经双侧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本组23例患者,存在焦虑、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出血倾向、排便习惯改变等护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协助患者正确移动躯体及为患者解决排尿不方便的难题.术后本组3例患者穿刺处出现轻度出血,2例发生术后低血压,1例因不习惯床上排尿致排尿困难需留置导尿,经及时处理无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方法和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咏梅 《天津护理》2009,17(6):361-36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是心内科检查和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股动脉途径入路是术中最常采用的方式。术中留置的鞘管需要根据术中肝素的用量来决定拔除时间并进行止血治疗。既往多采用手工压迫止血。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机械压迫止血和血管闭合器止血方法。止血的效果与患者的临床转归直接相关,了解各种止血方法的优缺点可帮助我们减少术中术后的并发症,达到最好的治疗、护理效果。本文就介入术后止血方法及护理要点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可靠,效果肯定的治疗心律失常的新疗法。术后对其穿刺点进行有效的止血周定,是防止术后并发症的有力措施,作对218例行股动脉穿刺的病人,采用了不同的止血周定方法,结果表明:股动脉拔管后立即以绷带卷加压、“8”宇绷带包扎腹股沟部的方法是最有效的,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无创股动脉止血贴在冠脉介入术后止血中的疗效,并探讨应用股动脉止血贴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9例经股动脉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分为止血贴组 (n=40)和对照组(n=29),观察2组患者在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卧床时间、穿刺口出血并发症、患者术后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 止血贴组在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卧床时间上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因卧床制动引起的不适感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穿刺点出血并发症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 无创止血贴用于冠脉介入术后的股动脉止血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止血按压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出血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对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优力舒加沙袋压迫、沙袋压迫及绷带加压包扎3种方法的止血效果,以选择更好的止血方法.方法:将207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优力舒加沙袋组105例、沙袋组62例和绷带组40例,分别采取3种不同止血方法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局部压迫,分别观察并比较其止血效果.结果:优力舒加沙袋组穿刺点渗血及皮肤受损情况均明显低于沙袋组及绷带组,优力舒加沙袋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优力舒加沙袋压迫,其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分别采用优力舒加沙袋压迫、沙袋压迫及绷带加压包扎3种方法的止血效果,以选择更好的止血方法。方法:将207例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优力舒加沙袋组105例、沙袋组62例和绷带组40例,分别采取3种不同止血方法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股动脉穿刺点进行局部压迫,分别观察并比较其止血效果。结果:优力舒加沙袋组穿刺点渗血及皮肤受损情况均明显低于沙袋组及绷带组,优力舒加沙袋组与其它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经股动脉穿刺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优力舒加沙袋压迫,其股动脉穿刺点的止血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且操作简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管缝合器结合精准化护理在脑血管病股动脉穿刺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20年11月30日收治的106例行股动脉穿刺介入的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标记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观察组采用血管缝合器止血结合精准化护理;比较两组基本手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传统压迫止血与缝合器止血的效果,为术前指导和术后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9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按止血方法分为传统压迫组117例和血管缝合组7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传统压迫组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3例、局部血肿7例、局部出血9例、下肢动静脉血栓形成2例、排尿困难18例、感觉舒适度差105例、失眠62例、焦虑83例、穿刺部位疼痛明显11例,血管缝合组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3例、局部血肿2例、局部出血4例、排尿困难4例、感觉舒适度差9例、失眠5例、焦虑12例、穿刺部位疼痛明显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缝合器止血较传统压迫止血护理操作更加简便,安全性相对比较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止血方法比较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的止血方法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从徒手止血到生物医学止血方法的演变。通过对心血管患者心导管拔鞘管后采用人工压迫止血与经皮血管闭合器(ACD)止血方法的多项临床对比文献回顾,显示应用ACD的患者,止血时间与下床走动时间显著缩短,而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与其他止血方法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血管闭合器价格昂贵。因此,决定使用哪种止血方法既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也要兼顾其费和效益比。对于不同的止血方法,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使患者得到最佳效果,获得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应用常规人工压迫止血、YM-GU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和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3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362例,均经股动脉径路接受PCI手术治疗,按术后采取的股动脉压迫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常规人工压迫止血组(A组)116例,YM—GU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组(B组)122例,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组(C组)124例,比较三组患者止血操作时间、制动时间、舒适感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A组、B组和C组止血操作时间分别为(25.30±6.33),(2.63±0.73),(6.83±1.00)min,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3,P〈0.01);B组与c组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62,32.06;P均〈0.01)。A组、B组和C组肢体制动时间分别为(14.76±4.58),(9.85±1.44),(6.94±1.43)h,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62,P〈0.01);B组与C组明显短于A组(t分别为11.26,18.10;P均〈0.01)。血肿、皮肤披损发生率等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患者舒适度差的发生率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1)。结论PCI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采用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及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能有效缩短止血操作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使用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因患者有较好的舒适度和较少的血管并发症而更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操作方便、快捷,是目前冠脉介入手术最常用路径。但由于治疗中各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常规应用,穿刺部位出血成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尽管近年来血管封堵和缝合止血方法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费用昂贵,操作相对复杂,限制了临床应用。因此,徒手压迫仍然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止血方法。但传统压迫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压迫过程中术者较易疲劳,患者不适感较多。为了继续寻找冠脉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简便有效的止血方法,我院2004年3月-2005年10月开始观察了3种不同压迫止血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和治疗冠心病的方法之一.介入治疗中常选用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由于动脉压力高,不易止血,且病人术前常规运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可诱发术后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因此术后穿刺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点出血、血肿及血栓形成,如对其处理不当,可造成有效循环血量下降,严重时危及生命.我院自2008年起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带压迫股动脉穿刺点,减少了术后穿刺点出血、血肿、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邓少娟 《护理学报》2009,16(9):30-3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口的最佳包扎止血方法。方法将92例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按手术时间顺序分为循证组(48例)和对照组(44例),循证组按照循证护理原则确定穿刺口包扎止血方法:用桡动脉止血带注气15州、定时减压、低压力水平维持8-12h包扎;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包扎止血。观察两种包扎止血方法术后手部肿胀、麻木、发绀,穿刺口渗血、血肿,桡动脉闭塞,血管迷走反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循证组手部肿胀、麻木、发绀和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两组局部渗血、血肿和桡动脉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循证原则确定桡动脉穿刺口的包扎方法,能减少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可靠的证据指导临床实践,达到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丽 《护理研究》2006,20(4):1098-1099
冠状动脉介入检查或治疗常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法,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一般采用人工或机械压迫的止血方法。但由于术中肝素及常规治疗中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的应用,术后常规压迫止血所需时间往往较长,病人被压迫过程中及卧床时不适较多(如疼痛、排尿困难等)。而血管封堵和缝合止血方法费用昂贵(3000元~4000元),操作相对复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我院对272例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病人进行了2种压迫包扎方法止血比较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处理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点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 将648例经股动脉介入诊疗患者随机分为改良组224例、传统组21 3例和止血器组211例,3组分别采用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法、传统的压迫止血加压包扎法和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法。观察3组的徒手压迫时间、止血费用、制动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在制动时间及局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改良组和止血器组较传统组减少了徒手压迫时间,传统组和改良组较止血器组降低了患者的止血费用。结论 改良的敷料绷带加压包扎方法减少了徒手压迫时间,同时降低了患者的止血费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寻找一种最有效、经济的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方法,旨在促进临床护理工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5例PICC术后患者分别采用相同规格的纱布、明胶海绵、藻酸盐敷料三种压迫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比较三组患者穿刺后24h局部渗血情况及一周内的换药费用。结果:①明胶海绵和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与纱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但明胶海绵与藻酸盐敷料的压迫止血效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明胶海绵压迫穿刺点的费用最低。结论:明胶 海绵较藻酸盐敷料和纱布压迫PICC置入术后穿刺点的止血方法更为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