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在发生或可疑发生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在发生或可疑发生的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采用固尔苏治疗,用药后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辅助呼吸;对照组除不予固尔苏治疗外,余治疗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PaO2、PaCO2、pH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用CPAP时间及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PS治疗RDS,可以减少用药次数,减少机械通气,减轻病人的负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临床价值.方法 将80例胎龄小于34周的高危早产儿随机分为预防组50例,对照组30例.预防组出生2 h内行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PS;对照组除不滴用PS外,其余治疗同预防组.观察2组临床表现、血气指标和RDS发生率.结果 预防组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均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8年1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高危早产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30例出生后lh内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对照组30例出生后1h内未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死亡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危早产儿产后早期预防性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 (Pulmonary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 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 18例 ,采用PS制剂 ,给药剂量 12 0mg/(kg·次 ) ,给药时间为生后 1~ 18h ,平均 (3.7± 2 .4)h ,给药途径经气管插管内滴入 ,疗程为 3~ 5d。并予以机械通气 ,平均上机时间 (5 6± 12 .8)h。结果  14例患儿应用PS后青紫消失 ,皮肤转红润 ,TcSO2 达 90 %以上 ,胸廓运动幅度明显变大 ,改良Sliverman评分分值显著降低。肺氧合功能 :PaO2 :较治疗前明显升高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FiO2 :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P <0 .0 1)。呼吸机参数 :治疗后MAP明显降低。 18例患儿治愈 15例 (治愈率为 83.3%) ,死亡 3例 (病死率为 16 .7%)。结论 PS经气管插管注入肺内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能快速、完全、有效地改善肺氧合功能 ,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特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超  张桂欣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8):623-624,62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74例晚期早产儿RDS分为2组,对照组36例给予机械通气、预防感染和脑损伤、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等治疗,观察组3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气管内滴入治疗;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24、48 h进行血气分析,并判定疗效。结果 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前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P<0.01),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晚期早产儿RDS可以有效改善低氧血症。  相似文献   

6.
7.
唐告胜 《黑龙江医学》2013,37(7):601-602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02~2012-08间收治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率,胸部X线改善率,机械通气率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改善率分别为42.7%,40.0%;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改善率分别为86.7%,80.0%;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气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儿血气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1年9月来广东省东莞市寮步医院就诊的3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将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后,显效20例(57.14%),有效13例(37.14%),无效2例(5.71%),总有效率94.29%。患儿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其肺功能均明显改善,经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予以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顺应性,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高危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28例高危早产儿气管内滴注单剂预防量PS,与同期未用PS的30例高危早产儿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在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重症HMD(三、四级)发病率、上机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S预防性给药可缩短氧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重症HMD(三、四级)发病率,减少上机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定  金松华 《浙江医学》2006,28(7):564-56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早产儿常见的危重症,表现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而肺表面活性物质(PS)缺乏是引起NRDS的主要原因。自1980年日本学者Fujiwara首先报道从牛肺中提取PS治疗NRDS获得成功后,PS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相当好的疗效。现将我院收治的NRDS患儿应用PS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效果。方法58例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肺表面活性物质可显著缓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的发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不同应用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6例NR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均经气管导管使用一种天然的肺表面活性物质Curosurf(固尔苏)注射液,一组按不同体位分次注药,另一组取仰卧位一次注药。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血气指标、用药后机械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用药后48h各氧合及肺功能指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在用药及用药后2、8、24h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机械通气和总用氧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S的不同应用方式在治疗NRDS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等方面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3例,根据随机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应用猪肺磷脂注射液。检测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12h、24h的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比较两组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12h及24h,观察组患儿PaO2、PaCO2及PaO2/FiO2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患儿感染、颅内出血、呼吸暂停、肺气漏及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基础治疗方法均相同,研究组加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呼吸窘迫综合征分级(1级、2级、3级、4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PaCO_2、PaO_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PaCO_2、PaO_2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和对照组预后存活率分别为78%、70%,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能明显提高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患儿4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24例。所有患儿均经气管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A组患儿150 mg/kg,B组患儿50 mg/kg。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儿在吸氧6 h、12 h和24 h的吸入氧浓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吸氧时长较B组显著缩短(P<0.01);A组患儿共有5例(20.83%)行机械通气,所占比例低于B组9例(37.50%)。72 h吸氧之后,A组患儿的动脉氧分压(Pa O2)高于B组(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 CO2)低于B组(P<0.05),动脉血p H值高于B组(P<0.05)。结论:150 mg/kg剂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RDS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MIST)技术的观察组(MIST组,30例)和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INSURE)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技术的对照组(INSURE组,30例),收集和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比较氧代谢指标、二次PS应用、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死亡发生率及72 h内机械通气比例、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 在6、12、24、48 h时,FiO2、PaO2、P/F、PaO2/PAO2指标MIST组明显低于INSURE组,而PEEP/EPAP、PaCO2指标相比,MIST组明显高于INSURE组,MIST组与INSURE组二次PS应用率(3.33%vs. 20.00%)、气胸(0.00%vs.16.67%)、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IST组与INSURE组72 h内机械通气(0.00%vs. 3.33%)、BPD率(0.00%vs. 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早产儿死亡。 结论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MIST)技术治疗早产儿RDS,可明显改善患儿氧代谢指标、减少二次PS应用、气胸比例,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胎龄26~32wk、体重1000~1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出生后2h内气管内滴入PS,对照组不用PS,两组患儿均给予相同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NRDS的发生率、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机械通气的时间及胸片改变的严重程度。结果预防组NRDS发生率,需要机械通气的比例及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组胸片改变程度比对照组轻。结论早产儿出生后预防性应用PS可以降低NRDS发生率,减轻NRDS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20.
肺表面活性物质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慧敏 《当代医学》2011,17(31):61-62
目的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08年5月~2009年3月产科住院分娩的40例随机分为预防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早产儿常规处理。预防组于生后5~15min内给予固尔苏200mg/kg,气管内滴药。对照组不使用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NRDS的发生率及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新生儿NRDS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预防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防用药组血气分析结果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NRDS有显著的预防作用并可以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