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病人最佳的吸氧方法。[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腹部大手术后胃肠减压病人60例,分为3组,分别采取与胃管同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留置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给病人供氧,于吸氧前及吸氧20h后分别采集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厦病人的舒适度。[结果]3种吸氧方法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但留置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病人舒适感优于留置胃管同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和面罩吸氧法。[结论]一般全身麻醉腹部大手术后胃肠减压的病人选择留置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病人更愿接受。  相似文献   

2.
氧气吸入是临床常见救治急危重症的重要手段.在需要留置胃管时,传统的鼻导管吸氧与胃管将双侧鼻孔堵塞,得不到病人的配合,临床疗效不佳.自2002年4月-2005年6月我们对104例留置胃管的重症病人采用面罩吸氧并与传统的鼻导管吸氧进行比较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巫英红 《护理研究》2007,21(2):408-408
临床病人吸氧多采用面罩吸氧和鼻导管吸氧两种方法,但对于留置胃管的胃肠道手术病人,尤其是老年病人、婴幼儿及躁动病人.上述两种方法不能达到良好的给氧效果。为此,我科护士针对此类病人,改进给氧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吴立青关军  张玉梅 《现代护理》2007,13(29):2813-2815
氧气吸入是临床常见救治急危重症的重要手段。在需要留置胃管时,传统的鼻导管吸氧与胃管将双侧鼻孔堵塞,得不到病人的配合,临床疗效不佳。自2002年4月-2005年6月我们对104例留置胃管的重症病人采用面罩吸氧并与传统的鼻导管吸氧进行比较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2年4月-2005年6月收入本院的留置胃管的重症病人202例。按随机法分为面罩组104例,其中,颅脑损伤48例,高血压脑出血26例,药物中毒30例;男性54例,女性50例;年龄12~60岁,平均39.5岁。鼻导管组98例,其中颅脑损伤46例,高血压脑出血24例,口服农药中毒28…  相似文献   

5.
王素芳 《全科护理》2010,8(29):2722-2722
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吸氧的方法较多,如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等,但各有利弊。对于心内科病人来说吸氧特别重要,特别是氧饱和度低的病人抢救时,吸氧更是治疗中的重要措施,但仅使用双腔鼻塞或面罩吸氧不能快速有效地提高氧饱和度,为此采用了面罩及双腔鼻塞双路吸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秦寒枝 《全科护理》2012,10(6):483-484
[目的]探讨面罩内鼻导管吸氧在无创机械通气中的应用疗效。[方法]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面罩内鼻导管吸氧无创机械通气,对照组使用面罩外接氧气无创机械通气。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后4h、12h、24h的心率、呼吸频率、pH、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的变化。[结果]面罩内鼻导管吸氧组经治疗4h、12h和24h后心率、呼吸频率、PCO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更明显(P<0.05);pH值、氧分压(PO2)及氧合指数则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面罩内鼻导管吸氧较常规面罩外接氧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能明显提高无创机械通气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常用吸氧的方法有鼻导管法、鼻塞法、面罩法等。但对于留置胃管的病人,这几种方法各有缺陷。鼻导管法:病人鼻腔已经插了一个管子,另一个鼻腔再插一个管子,病人感觉严重不适;鼻塞法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面罩法:面罩扣在病人口鼻部,氧气流量大,病人感觉压抑干燥。鉴于上述原因,我科采用输液头皮针剪去针尖部分连接氧气管给病人吸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最佳的吸氧方法。方法:选择全麻腹部术后胃肠减压患者60例,分为3组,分别采取与胃管同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给患者供氧,观察比较吸氧前及吸氧20h后血气分析结果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三种吸氧方法均有效,但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患者舒适感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论:全麻腹部术后胃肠减压患者更易接收胃管对侧鼻孔导管吸氧法。  相似文献   

9.
腹部手术患者吸氧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患者最佳的吸氧方法.方法选择全麻腹部术后胃肠减压患者60例,分为3组,分别采取与胃管同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面罩吸氧法给患者供氧,观察比较吸氧前及吸氧20h后血气分析结果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三种吸氧方法均有效,但胃管对侧鼻孔鼻导管吸氧法患者舒适感优于其它两种方法.结论全麻腹部术后胃肠减压患者更易接收胃管对侧鼻孔导管吸氧法.  相似文献   

10.
氧疗是指通过吸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增加动脉血氧含量(CaO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促进组织的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缺氧的基本手段,目前常用的吸氧疗法有鼻塞、鼻导管和面罩吸氧法,其中鼻塞吸氧法以其简单轻便、氧疗效果肯定、不影响咳痰和进食、患者耐受性高等优点,成为临床常用的吸氧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两种给氧方法吸氧前后血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塞及鼻导管吸氧对静脉血氧分压的影响。方法 将30例需给氧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鼻塞法及导管法吸氧,两组患者在吸氧前于肘静脉采血1ml,然后给氧。吸氧时嘱患者闭口,一律经鼻呼吸,氧流量为5L/min。吸氧30min后再取同一静脉采血1ml,再将吸氧前后的2次血标本送实验室作血气分析。结果 吸氧后两组患者酸碱度(pH)均有轻度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CO2)有轻度下降,鼻塞组的静脉血氧分压(PO2)有上升,而导管组反而下降。经统计学测验,两组之间的pH、PCO2与P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鼻导管给氧法可因导管有时被呼吸道分泌物阻塞使供氧效果差,又可因导管插入鼻咽部使患者感到不适,而面罩法给氧虽避免了上述缺点,但耗氧量大,鼻塞法吸氧可以避免上述常见缺陷,临床应用效果好。经血气分析优于其他给氧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临床上,一般吸氧病人均使用一次性吸氧导管进行吸氧。一次性吸氧导管采用无毒聚氯乙烯材料制造,经环氧乙烷灭菌消毒,临床上病人经常会因不能耐受吸氧导管的异味,而拒绝吸氧,或拒绝护士每日更换双鼻氧头。为此,我院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消除这方面的因素,使用后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鼻导管吸氧法导管插入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探讨鼻导管吸氧时导管的适宜插入深度 ,将鼻导管分别插入1.5cm、2cm、3cm及5cm ,观察记录吸氧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 ,吸氧 8h后导管前端分泌物粘附情况及病人的感受 ,并分别与传统组进行对照。结果显示 :各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血氧饱和度及其他生命体征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 >0 .10 ) ,而在导管分泌物粘附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1)。提示 :采用鼻导管吸氧时导管插入深度以2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吸氧面罩在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3例不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生命体征稳定的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研究组采用吸氧面罩加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对照组采用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观察两组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和痰痂形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吸氧面罩微量泵湿化鼻导管给氧优于传统的微量泵湿化和鼻导管给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3种吸氧方法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 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对心血管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3组:鼻塞组、双鼻吸氧管组、头皮针导管组,每组70例.鼻塞组选用一次性鼻塞吸氧,双鼻吸氧管组选用一次性双鼻吸氧管,头皮针导管组选用一次性静脉输液头皮针,将头皮针导管与吸氧导管相连接,给患者吸氧.结果 3组患者吸氧30 min、60 min后,3种吸氧方式均能使血氧饱和度提高(P<0.05),达到吸氧目的.3种吸氧方法吸氧前后血氧饱和度的比较,3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3种吸氧方法之间吸氧效果相同.结论 头皮针导管吸氧与鼻塞吸氧、双鼻吸氧管吸氧一样能达到吸氧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邹泉 《中国临床护理》2013,5(5):390-390
临床工作中采用鼻导管法、鼻塞法吸氧,患儿不能正常配合.我科将一次性30ml注射器和空气压缩雾化装置中的面罩、一次性鼻氧管相连,采取面罩式给氧,经临床实践,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龙颖  谢小梅  涂超群  钟敏珍  黄琴凤  易治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7):130-133,i0008
目的:在多人氧舱内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气管切开昏迷患者给予人工鼻吸氧,观察人工鼻吸氧方式对舱内氧浓度.理论通风换气量和实际压缩空气使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0-08/2005-08暨南大学第一、二临床医学院高压氧科收治的行高压氧治疗的4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另选择440例行高压氧治疗的清醒患者,两类患者在年龄、原发病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本实验操作过程均为常规临床技术操作,遵循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所有患者及家属都被告知实验目的并同意参加。①高压氧治疗方案:0.20MPa,30min&;#215;2+10min,1次/d,10d/疗程,间歇吸氧。②高压氧吸氧方式:按国标要求440例清醒患者采用常规面罩和呼吸回路连接吸氧。而40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采用如下吸氧方式:人工鼻吸氧(20例):将人工鼻置于人工气道外接口和吸排氧回路的“Y”型管之间,连接时动作轻柔,检查人工鼻连接的密封。护理人员用手轻扶人工鼻,防止人工鼻重力压迫、刺激气管;局部面罩一级供氧吸氧(10例):将面罩罩于气管切开外套管处,局部一级持续供氧、舱内排氧。传统头盔吸氧(10例):一级持续供氧、氧舱内排氧。舱内吸氧休息阶段,摘除带有“Y”型管的吸氧回路,人工鼻保留在气管外套管上;其他吸氧方式完全移开吸氧回路。停止吸氧和一级供氧,直接呼吸舱内压缩空气。③分组:每舱吸氧总人数均为12例,气管切开昏迷患者与常规面罩吸氧患者同舱治疗,分为4组: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人工鼻吸氧患者2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0例;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局部面罩一级供氧吸氧患者1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1例;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吸氧患者1例,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1例;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患者12例。④随机选取每组10个舱次的氧浓度记录和与之相应的压缩空气使用量,观察各组高压氧治疗过程氧舱内氧浓度、氧舱内理论通风换气量和实际压缩空气使用量的变化。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行卡方检验、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的LSD检验。 结果:①各组氧舱内氧浓度的变化: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舱内平均氧浓度分别为(21.98&;#177;0.26)%和(21.95&;#177;0.22)%,均小于国标规定界限23%,两组比较基本相似(P〉0.05)。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舱内平均氧浓度分别为(24.82&;#177;0.31)%和(25.12&;#177;0.41)%,均大于国标规定界限23%,两组比较基本相似(P〉0.05)。②各组氧舱内氧浓度监测图的变化: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氧舱内氧浓度虽随着吸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至吸氧结束时舱内氧浓度最高值分别为22.1%和21.9%,均低于23%,两组舱内氧浓度曲线相同。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随吸氧时间的延长氧舱内氧浓度明显增高,至吸氧结束时分别达到23.8%和24.1%,均超过23%,两组舱内氧浓度曲线相同。③各组高压氧治疗压缩空气实际用气量及理论通气量的比较:人工鼻+常规面罩吸氧组、常规面罩吸氧组高压氧治疗压缩空气实际用气量及理论通气量均明显少于局部面罩+常规面罩吸氧组、传统头盔+常规面罩吸氧组(P〈0.01)。 结论:气管切开昏迷患者在多人舱内使用人工鼻吸氧,氧舱内氧浓度〈国标规定界限23%,且高压氧治疗期间理论通风量和压缩空气的使用量少。不仅保证了高压氧治疗的安全,同时节省了高压氧的成本消耗。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资料女 ,3 2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术后患者呼吸 3 4/min ,口唇发绀。在全身治疗的同时 ,予左鼻孔常规置入 12号导管吸氧 ,当导管插入至 5cm处时感有阻力 ,用力后导管顺利通过 ,按鼻翼至耳垂 2 /3长度置管并固定。鼻导管接氧气湿化瓶 ,按 3L/min的流量吸氧。当吸氧约 1小时后 ,患者诉面部及颈部疼痛。检查见面颊、下颌及颈部弥漫性肿胀 ,皮下有捻发感 ,以左侧为著。请耳鼻喉科以喉镜及鼻镜检查证实患者鼻道狭窄 ,置入导管时损伤鼻及咽部粘膜。遂即拔除导管 ,改口罩法吸氧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阐述了气管切开术后,为解决吸氧管与气管套管不能有效衔接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吸氧方法。方法头皮针管接吸氧鼻塞放入气管套管内吸氧;橡皮筋固定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管及无菌纱布;改良小便杯制吸氧面罩;制作3孔鼻导管吸氧;铝质外瓶盖制作氧气固定架;人工鼻吸氧;透明饮料瓶制作面罩;橡皮塞连接高压氧舱吸氧管;头罩和自制球囊连接管;双孔鼻氧管。分析了气管套管内给氧中易忽视的问题:消毒规范、污染等。结果提出了如何把好各种自制吸氧装置的消毒关及对气管切开患者吸氧的规范性操作思考。结论提倡从源头上把关,对气管套管进行改进,以满足临床使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鼻塞导管吸氧法是输氧管及其垂直连通且相互平行的鼻插管构成的吸氧装置.鼻插管放于鼻前庭内,并与鼻腔紧密接触吸氧.目前临床使用鼻塞导管为一次性材质,每3天更换1次.间断吸氧患者吸氧停止摘下吸氧管后,鼻插管处如不精心管理易造成污染.为此,我们设计了一次性吸氧管保护装置-H型套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