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hu-PBL-SCID人鼠嵌合体细胞免疫的建立及其免疫功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后,SCID小鼠能否重建人的细胞免疫系统,并观察重建后免疫系统的特点与功能。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得到CD4+T淋巴细胞,腹腔注射至SCID小鼠体内,并予以rIL-2刺激。注射细胞6周后,分批处死动物,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SCID小鼠是否表达人的淋巴细胞DNA 及其T,B淋巴细胞表型;移植异种移植物后测定血浆中人IL-2,TNF-α,INF-γ含量。结果: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脾脏体积增大;外周血PCR扩增可见人淋巴细胞HLA-II恒定区DNA片段;肝、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到大量的人CD4+T淋巴细胞,而没有CD8+,CD19+T淋巴细胞;移植后重建SCID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人IL-2,INF-γ。结论: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可选择性重建SCID小鼠人细胞免疫系统;方法简单、迅速、供体来源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HSC)在NOD/SCID小鼠模型体内体液免疫功能重建的作用。方法从新鲜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MNC),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CD34+造血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的NOD/SCID小鼠体内,移植后4、6、8、10周分批处死存活的小鼠,取其脾脏和外周血,分别进行细胞表型分析、体液免疫分析,监测小鼠体液免疫功能重建情况。结果照射2周后,阴性对照组小鼠全部死亡,6周后移植组小鼠存活率为37.5%,空白对照组小鼠存活率为100%。移植4、6、8、10周移植组外周血人CD45+细胞表达(%)分别为4.87±1.23、9.22±2.07、12.34±2.38、8.14±2.36,CD19+B淋巴细胞表达(%)分别为1.07±0.50、2.17±0.95、3.34±0.90、1.67±0.90。移植后10周,在移植组小鼠脾脏可见CD19+B淋巴细胞分布。结论经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通过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可建立起人鼠嵌合免疫模型。缺少相应细胞因子刺激,CD34+细胞分化能力随时间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具有人免疫学特性的肾癌SCID小鼠模型.方法:SCID小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皮下接种人肾癌细胞,观察小鼠的生物学及免疫学特性.结果:(1)免疫重建荷人肾癌组小鼠成瘤率为100%,较荷瘤组成瘤潜伏期显著延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P<0.01);(2)第2、4、6周时小鼠外周血中人IgG分别为(394.86±16.70)μg/ml、(629.83±35.03)μg/ml、(994.96±70.11)μg/ml;(3)第6周小鼠外周血中人CD30 T淋巴细胞为(12.31±0.86)%;(4)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肿瘤和脾脏中存在人CD30 T淋巴细胞.结论:成功建立免疫重建荷人肾癌SCID小鼠模型,为肾癌治疗的研究提供了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具有人免疫学特征的NOD/SCID小鼠模型,并观察其对三阴乳腺癌的免疫应答。方法筛选无免疫渗漏NOD/
SCID小鼠24只,分成4组,免疫重建组提前3 d腹腔注射250 mg/kg环磷酰胺(CTX),后经腹腔注射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同时背部皮下接种人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单纯免疫组只注射CTX 及PBMC;单纯荷瘤组只接种
MDA-MB-231;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定期观察各组小鼠生物学及免疫学特征。结果免疫荷瘤组成瘤潜伏期(10~12 d)
较单纯荷瘤组(8~10 d)延长,肿瘤生长速度减缓,第5周末肿瘤体积分别为1244.82±792.82 mm3和4308.77 mm3(P<0.01),生存
率提高(P<0.01)。接受免疫重建的小鼠外周血人IgG于第2周即可测到,并逐渐上升,较未接受免疫重建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1)。外周血中CD3+细胞比例于第2周逐渐下降,但于第9周仍可测到。第9周小鼠脾脏细胞中CD3+T细胞比例高达
55.3%(免疫荷瘤组)及52.7%(单纯荷瘤组)。免疫荷瘤组小鼠脾指数9.64 mg/g明显高于单纯免疫组3.82±0.31 mg/g及空白对
照组1.51±0.14 mg/g。结论成功构建稳定的具有人免疫学特征的NOD/SCID小鼠模型,并观察到其对三阴乳腺癌产生免疫应
答,可为三阴乳腺癌免疫治疗研究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
Liang ZX  Cheng Q  Chen HZ  Xie X  Ye DF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7):1465-1469
目的 建立人免疫重建荷人人乳头瘤病毒 (HPV) 16阳性宫颈癌 严重联合免疫缺陷(SCID)小鼠模型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对SCID鼠腹腔注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hu PBL)后2 4h ,皮下接种HPV16阳性的人宫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建立人免疫重建荷人HPV16阳性宫颈癌SCID鼠模型 ,观察荷瘤鼠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异种移植物抗宿主病 (XGVHD)情况 ,检测血清中人IgG含量、外周血和脾中人CD3 、CD4 和CD8 T细胞、脾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以及脾细胞毒杀伤功能。结果 免疫重建的小鼠成瘤率为 10 0 %。未发现异种移植物抗宿主反应。荷瘤第 5天 ,血浆中人IgG水平人化组 (0 98μg/ml± 0 2 0 μg/ml)、人化荷瘤组 (1 39μg/ml± 0 2 5 μg/ml)均显著高于空白组 (0 2 0 μg/ml± 0 11μg/ml) (t=7 6 5 5、9 937,均P =0 0 0 0 ) ,人化荷瘤组显著高于人化组 (t=3 2 0 0 ,P =0 0 0 6 ) ,荷瘤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t=0 0 90 ,P =0 930 )。 30d内免疫重建组血浆中人IgG水平随重建时间延长而升高 ,与未人化组比显著升高 (P <0 0 5 )。外周血和脾中人CD3 ,CD4 和CD8 T细胞均显著升高 (P <0 0 5 ) ,脾重显著增加 (P <0 0 5 )。组织学观察到移植瘤局部TIL浸润并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人CD4 T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脐血CD34+造血干细胞在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 obese diabetic/severe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NOD/SCID)小鼠模型上造血重建的作用。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新鲜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利用免疫磁珠分选法筛选CD34+造血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入经亚致死剂量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体内,移植后3、7、10、14 d分别用断尾法取小鼠外周血,血常规计数外周血动态变化情况;移植后4、6、8、10周,取其外周血,运用PCR法检测外周血中人特异性Alu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磁珠分选得到的CD34+细胞浓度达91.2%,照射后小鼠骨髓腔内有核细胞和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消失,达到清髓目的。移植后第3天移植组小鼠外周血各系细胞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移植后第7天,移植组小鼠外周血象开始恢复,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白细胞:(3.90±0.53)×109/L vs(1.30±0.18)×109/L,血红蛋:(139.8±5.0)g/L vs(79.8±11.0)g/L,白血小板:(253.0±17.5)×109/L vs(52.0±6.9)×109/L,(P<0.01)],移植后第10天,移植组小鼠外周血象恢复到辐照前水平,与正常组无差别。移植4周后,PCR方法在小鼠外周血中可检测到人特异Alu基因序列,未移植组小鼠照射后2周内全部死亡。结论经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通过人脐血CD34+细胞植入可建立起人鼠嵌合模型。NOD/SCID小鼠经照射后,不破坏骨髓造血微环境及造血基质,可用于异基因细胞移植模型。人脐血CD34+细胞移植入NOD/SCID小鼠,其造血系统能有效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CD34~+细胞在NOD/SCID小鼠体内造血重建的影响.方法 将3.5×10~5个脐血CD34~+细胞单独(单移植组)或与5.0×10~6个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同(共移植组)输入经~(137)Cs 3.0Gy照射后的NOD/SCID小鼠体内,观察移植后6周内小鼠外周血象的变化情况.于移植后第6周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骨髓、脾脏及外周血人源细胞(hCD45~+)含量,并分别检测小鼠骨髓中人源淋巴系(CD3/CD19)、粒系(CD33)、单核系(CD14)、血小板(CD61)、红系(CD235a)等各系血细胞比例,比较间充质干细胞共移植对CD34~+细胞植入率的影响.结果 移植后3周,两组小鼠外周血象开始有不同程度恢复;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均已达高峰,明显高于单移植组(P<0.05),两组小鼠的红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骨髓及外周血中人源细胞hCD45~+CD34~+比例分别为(42.66±2.57)%和(4.74±1.02)%,明显高于单移植组的(25.27±1.67)%和(1.19±0.54)%(P=0.006).移植后6周,共移植组小鼠骨髓内的CD19~+、CD33~+、CD14~+、CD61~+和CD235a~+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移植组(P<0.05),CD3~+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单移植组(P=0.003);CD19~+B淋巴细胞得到优势扩增,明显高于其他各系血细胞比例(P<0.05).结论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脐血CD34~+细胞共移植可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缩短CD34~+细胞移植后造血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NOD/SCID小鼠的主要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细胞比例。方法选取5周龄和10周龄的NOD/SCID小鼠,测定主要脏器重量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选取6周龄的NOD/SCID小鼠,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T细胞及其亚群(T细胞-CD3+、T细胞亚群-CD4+T细胞、CD8+T细胞)、B细胞(CD19+或B220+)、NK细胞(NK1.1+)和粒细胞(CD11b+)。结果同性别NOD/SCID小鼠,不同周龄的双肾、肝脏、心脏和肺脏重量,血生理指标RBC、HGB、HCT、MCV、MCH和RDW,血生化指标TP、ALB、ALP、CHO和TBIL具有显著差异;同周龄的雌雄相比,血生理指标HCT,血生化指标GLOB、A/G、CHO、TG、TBIL和UN有显著差异。NOD/SCID小鼠无T细胞(0.37±0.26)%、CD4+T细胞(0.35±0.13)%、CD8+T细胞(0.47±0.10)%、CD19+B细胞(0.13±0.05)%、B220+B细胞(1.20±0.44)%),有低水平NK细胞(6.90±0.82)%,粒细胞比例为(47.88±15.54)%。结论 NOD/SCID小鼠表现为为T、B、NK细胞联合免疫功能缺陷,周龄和性别对其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的NOD/SCID小鼠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与国外生产的相同品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免疫缺陷小鼠中的人肝癌细胞生长情况以及 T,B淋巴细胞的免疫作用 ,探讨免疫缺陷小鼠肿瘤模型制作的意义 .方法 将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接种到四种免疫缺陷小鼠 ,分别为 :B细胞缺陷的 CBA/N,T细胞缺陷的 BAL B/c- nu,T,B细胞缺陷的 SCID及免疫重建的 SCID小鼠 ,观察其生长特点 ;作鼠脾细胞毒试验 ,测定外周血 CD4 + ,CD8+ 数分数和荷瘤鼠血清 Ig含量的变化 ;作肝癌细胞凝集试验 .结果  CBA/N和用 BAL B/c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 SCID(B- PBL- SCID)鼠不成瘤 ,nude,SCID和用 CBA/N鼠外周血淋巴细胞重建的 SCID (C- PBL - SCID)小鼠全部成瘤 ;SCID鼠的瘤体比裸鼠瘤体长的更快 ,肝内接种转移率更高、转移范围更大 .接种瘤细胞的 BAL B/c和 CBA/N鼠脾细胞对癌细胞杀伤力较强 ,免疫重建的 SCID鼠脾细胞毒杀伤较小 .接种瘤细胞的鼠 CD4 +数分数都下降 ,CD8+变化不大 ,CD4 + /CD8+比值下降 .具有 B细胞的实验鼠均测得 Ig在 mg· L- 1 水平 ,并能使癌细胞产生凝集反应 .结论  SCID鼠是建立肿瘤模型和免疫重建研究的理想小鼠 ;小鼠成瘤率与 T细胞相关 ,T细胞在异种瘤移植排斥中起主要作用 ;B淋巴细胞及其产生的抗体在抗肿瘤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磺酸钠(genistein sodium sulfonate,GSS)对小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调节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0.1 mg/kg GSS组、0.3 mg/kg GSS组、阳性药物对照组(2.5 mg/kg联苯双酯).采用腹腔注射10% CCl4,体积为0.1 mL/10 g,持续6周,制备小鼠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各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GSS、阳性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6周.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并计算AST/ALT比值;HE染色,观察肝组织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CD4+及CD8+ T淋巴细胞亚型,并计算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结果:(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大量肝细胞呈气球样变、脂肪变性、胞质凝聚、或肝细胞变性坏死;GSS实验组肝组织未见明显的脂肪变性或炎性病灶.(2)模型组小鼠血清AST及ALT含量升高,GSS实验组小鼠血清AST、ALT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3)模型组小鼠CD3+细胞比例升高,CD8+ T细胞比例降低,CD4和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D4+/CD8+ T淋巴细胞比值升高;GSS治疗后,CD3+细胞比例降低,CD8+ T 淋巴细胞比例升高,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降低,CD4和CD8双阴性T淋巴细胞比例降低.结论:GSS对CCl4诱导小鼠慢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免疫功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SPF级Rag2敲除小鼠的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等生物学特性指标和免疫细胞。方法分别选5、10周龄的Rag2敲除(knockout,KO)小鼠测定主要脏器重量,并测定主要血生理、生化指标。选取6周龄Rag2 KO小鼠,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T细胞-CD3+、T细胞亚群-CD4+、CD8+)、体液免疫(B细胞-CD19+、B220+)、NK细胞(NK1.1+)和粒细胞(CD11b+)进行检测。结果同性别NOD/SCID小鼠,10周小鼠脑、肺脏、脾脏、肝脏、心脏、双肾脏重、TBIL、WBC高于5周龄。同周龄的雌雄相比,雄性小鼠心脏、双肾脏、肝脏、脾脏重量、AST、ALP、A/G、GLU、PLT、PCT、WBC、LYM%高于雌性。Rag2 KO小鼠无T细胞(0.36±0.15)%、CD4+T细胞(0.21±0.06)%、CD8+T细胞(0.23±0.07)%、CD19+B细胞(0.28±0.04)%和B220+B细胞(2.03±0.42)%)。NK细胞比例为(24.13±3.62)%,粒细胞比例为(57.20±3.85)%。结论 Rag2 KO小鼠与C57BL/6J小鼠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周龄和性别因素对其脏器重量、血生理生化指标都有一定的影响。Rag2 KO小鼠T、B淋巴细胞缺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载顺铂转铁蛋白长循环脂质体(transferrin modified cisplatin—loaded long circulating liposome,Tf-LDDP)对肺癌A549小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一超声法制备空白脂质体,硫酸铵梯度法包载顺铂,巯基化TfR(transferrin receptor)共价结合顺铂脂质体制备Tf-LDDP。建立肺癌A549小鼠移植瘤模型,以顺铂(cisplatin—loaded long circulating liposome,CDDP)组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为阴性对照组,Tf-LDDP为实验组,经尾静脉注射给药,然后观察实验组对肺癌A549小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各组小鼠移植瘤接种成活率均为80%。Tf-LDDP组移植瘤体积明显小于CDDP组[(309.24±160.90)mm’vs(386.33±129.12)mm^3,P〈0.01];同时Tf-LDDP组移植瘤体积增殖率显著低于CDDP组[(1.38±0.19)I)vs(2.46±0.25),P〈0.01]。结论Tf-LDDP对肺癌A549小鼠移植瘤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将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经腹腔移植于T、B细胞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的SCID小鼠后,成功地建立了hu - PBL- SCID小鼠模型。在移植后4 周,其小鼠血清中存在人免疫球蛋白,其脾淋巴细胞中,所检测的8 种免疫表型人淋巴细胞亚群均存在,表明人淋巴细胞在SCID小鼠体内出现了增殖或重建。但hu- PBL- SCID小鼠及未免疫重建的SCID小鼠体内人肺巨细胞癌PLA- 801DL的生长及转移情况未见明显差异,提示hu- PBL- SCID小鼠体内的人淋巴细胞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4.
哮喘小鼠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气道炎症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哮喘小鼠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数量的改变及其与气道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健康6周龄SPF级BALB/c小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B组以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方法建立小鼠哮喘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CD4^+CD25^+Treg占淋巴细胞的比例;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细胞数;BALF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分别与外周血CD4^+CD25^+Treg作相关分析。结果A组、B组小鼠外周血CD4^+CD25^+Treg占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5.81±0.76)%、(3.21±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LF炎症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数与外周血CD4^+CD25^+Treg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和-0.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哮喘小鼠外周血CD4^+CD25^+Treg占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且与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胰腺前体细胞及胰岛细胞移植治疗非肥胖糖尿病/严重联合免疫缺陷(non-obese diabetic/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t,NOD/SCID)小鼠的可行性.方法 体外分4阶段诱导hESCs定向分化为胰岛细胞:①诱导分化形成定型内胚层;②诱导胰腺细胞定向分化;③扩增胰腺前体细胞;④促进胰岛细胞成熟.观察诱导各阶段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鉴定胰十二指肠同源异型盒基因(PDX-1)、胰高糖素(glucagon)、胰岛素(insulin)、C肽(C-peptide)、葡萄糖转运子2(Glut-2)的表达.3阶段及4阶段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别植入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诱导形成的NOD/SCID糖尿病小鼠一侧附睾脂肪垫内,观察血糖变化.结果 hESCs诱导4阶段细胞表达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lut-2;共表达PDX-1和C肽;流式鉴定诱导4阶段胰岛素阳性细胞为17.1%;体外检测有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反应;3阶段及4阶段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别植入NOD/SCID 糖尿病小鼠体内可逆转其高血糖至少12周.结论 体外定向诱导hESCs分化形成的胰腺前体细胞及胰岛细胞分别植入NOD/SCID小鼠可逆转其高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