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青光眼住院病人流行病学调查--疾病构成及其变化特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病型构成、性别、年龄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尤其是原发性青光眼内部构成的变化,为制定青光眼防治的新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眼科1978年1月~1981年12月以及2001年1月~2002年12月所有青光眼住院病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占所有青光眼住院病人的81.3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lq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在原发性青光眼的比例于1978.1~1981.12为11.3%,2001.1~2002.12为23.9%。经检验POAG构成比增大有统计学意义。先天性青光眼(Congenital Glaucoma,CG)和继发性青光眼(Secondary Glaucoma,SG)分别占整个青光眼住院病人的5.05%和13.59%.其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变化。PACG中位数年龄在1978.1~1981.12为54岁,在2001.1~2002.12为63岁;POAG则分别为47.5及47岁。女性患者在PACG与POAG分别占64.8%与25.8%。结论:原发性青光眼在青光眼住院病人中占绝大多数,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仍占主要部分,但POAG的构成有增多的趋势,分析可能有诊断,屈光不正,全身情况,环境,遗传以及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用23G针头直接穿刺制作巩膜隧道的方式植入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观察44例44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应用23G针头直接穿刺制作巩膜隧道,行青光眼阀植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眼压、视力、并发症,并与术前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患者成功率84.1%。术前眼压:52.1±10.1mm Hg,最后一次随访眼压15.6±6.9mm Hg。视力提高者11眼,视力无改变者27眼,视力降低者6眼。并发症包括:浅前房4例,脉络膜脱离3例,引流管移位1例,前房积血6例,引流管阻塞1例,脉络膜驱逐性出血1例,引流盘包裹5例。结论:直接穿刺巩膜隧道的方法植入青光眼阀,手术操作简单可行,避免了制瓣及异体巩膜移植,并简化了手术操作,防止术后房水管周渗漏,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低,为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难治性青光眼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难治性青光眼(Intractable Glaucoma)系指常规的滤过手术成功率低,手术预后较差的青光眼,又称为"顽固性青光眼"或"复杂性青光眼",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多次滤过手术失败者、复杂眼外伤后青光眼、无晶体性或人工晶体性青光眼、视网  相似文献   

4.
色素性青光眼和囊性青光眼: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色素性青光眼7例(13眼),囊性青光眼9例(12眼)。眼前段色素播散和剥脱物质沉着分别是色素性青光眼和囊性青光眼的特征性改变,而囊性青光眼也可见非典型眼前段色素播散。小梁标本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色素性青光眼中色素颗粒,囊性青光眼中剥脱物质和色素颗粒在阻塞房水排出通道中起重要作用。本文还讨论了这二型青光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李美玉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个体眼球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球眼压高于2.8kPa(1kPa=7.5mmHg)可产生视乳头和视野损害,形成真正的青光眼;有些眼压虽高出正常值,却不产生视乳头和视野...  相似文献   

6.
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新观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纳  刘磊 《眼科》1997,6(4):208-209
恶性青光眼或称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眼疾,若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在1995年里我院共收治了24例恶性青光眼病人,在保守治疗无效时,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成功。现对其具体分析,并就其发病机理提出一些新的见解。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病人  相似文献   

7.
8.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目的评价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近期和中期疗效,探讨术中、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方法对20例难治性青光眼施行颞上象限前房到赤道部区域的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9例,无晶体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7例,先天性青光眼3例,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结果术后1个月,眼压≤2.8kPa(1kPa=7.5mmHg)者15例,总成功率为75.0%;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55.6%,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90.9%。85.0%的患者视力提高或不变;随访6个月以上者12例,总成功率为58.3%;其中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成功率为40.0%,而其它类型青光眼成功率为71.4%。并发症包括短暂性前房出血,术后早期低眼压,引流管内、外口阻塞,引流管接触晶体或角膜,引流管外露,渗出性脉络膜脱离,植入盘脱出。结论尽管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并发症,但仍不失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低眼压等.针对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引流物和手术方式.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GDD植入术后引流管的形态和位置,对术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另外,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在GDD植入术中的应用,将可能开创引流物植入手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18例,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术后平均随访3~12mo。结果:术后1mo时眼压由术前51.53±6.57mmHg降至16.82±5.63mmHg,总成功率为95%;随访3mo时,眼压由术前51.53±6.57mmHg降至17.14±6.38mmHg,总成功率为89%;随访≥12mo者15眼,眼压由术前50.36±7.92mmHg降至18.35±7.24mmHg,总成功率为73%。结论:采用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眼压控制较理想,保存患者残存视力,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难治性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目前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已成为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主要方法,因其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等优点,青光眼引流装置在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近几年大量临床应用与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创新发展,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展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本文总结分析了青光眼外引流装置(Molteno、Schocket、Baerveldt、国产HAD房水引流物、Krupin、Ahmed、Joseph、Whites、Optimed房水引流物)及青光眼微创手术(Ex-PRESS青光眼引流器、Xen凝胶支架、CyPass微型支架、小梁消融术、Schlemm管支架、iStent引流器、SOLX Gold Shunt等)的结构特点和临床疗效,就青光眼引流装置植入术在治疗难治性青光眼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手术治疗是青光眼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目前已经和未来即将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青光眼手术方式,根据不同降眼压机制分为增加房水引流和减少房水生成两大类。根据房水引流途径,将增加房水引流类分为外引流和内引流两个手术亚类,并将内引流进一步分为Schlemm管途径引流和脉络膜上腔途径引流。减少房水生成类手术分为睫状体光凝术、超声睫状...  相似文献   

13.
窄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大伟  袁志兰 《眼科学报》1993,9(4):167-170
本文对9例(16眼)窄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简称“窄角慢单”)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指出窄角慢单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的建立,除了符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般定义外,低眼压及高眼压状态下,房角形态无明显差异,均呈窄房角开放状态为其特征.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可作为鉴别诊断手段之一,亦可防止这类患者随年龄增长,晶体增大导致瞳孔阻滞而引起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样的发作。窄角慢单的治疗,作者主张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不能控制者宜及时采用滤过性手术。  相似文献   

14.
青光眼住院病人的构成及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 4 42 %、 2 1 73 %、 3 3 5 %、 6 3 2 %和 14 1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 ( 2 2 5 4% )逐年下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则逐年升高 (P <0 0 5 ) ;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包括GIG)中 ,年龄大于 40岁的占 80 97%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占82 0 9% ,年龄小于 40岁的 ,开角型青光眼占 89 62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1∶1 5 3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2 5 5∶1;皮质类因醇性青光眼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0~ 3 0岁 ,占 77 7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 ,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 ,40岁以下的男性群体则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低眼压等.针对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引流物和手术方式.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GDD植入术后引流管的形态和位置,对术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另外,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在GDD植入术中的应用,将可能开创引流物植入手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低眼压等.针对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引流物和手术方式.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GDD植入术后引流管的形态和位置,对术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另外,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在GDD植入术中的应用,将可能开创引流物植入手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低眼压等.针对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引流物和手术方式.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GDD植入术后引流管的形态和位置,对术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另外,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在GDD植入术中的应用,将可能开创引流物植入手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8.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低眼压等.针对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引流物和手术方式.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GDD植入术后引流管的形态和位置,对术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另外,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在GDD植入术中的应用,将可能开创引流物植入手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低眼压等.针对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引流物和手术方式.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GDD植入术后引流管的形态和位置,对术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另外,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在GDD植入术中的应用,将可能开创引流物植入手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GDD)植入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滤过泡的纤维化一直是导致GDD植入术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有多数学者致力于从病理组织学角度解释纤维化形成的原因及纤维化对GDD植入术临床疗效的影响.抗代谢药物曾被认为可以抑制滤过泡的纤维化,但近年来的临床试验却对此观点提出了挑战.尽管GDD植入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难治性青光眼的高眼压,但这种手术也存在较多严重的并发症,如眼内炎、角膜内皮失代偿、低眼压等.针对现有房水引流装置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引流物和手术方式.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技术可以显示GDD植入术后引流管的形态和位置,对术后的治疗有指导意义.另外,新型材料和纳米技术在GDD植入术中的应用,将可能开创引流物植入手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