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5%亚硝酸钠溶液-10%硝酸-4%氢氧化钠溶液为显色系统,测定滇桂艾纳香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10nm。结果:芦丁在0.0108~0.0645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A=12.363C+0.0055(r=0.999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7%(RSD为0.66%)。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作为滇桂艾纳香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测定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二者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进行薄层色谱的比较研究。[结果]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的薄层色谱在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白花九里明与滇桂艾纳香可能含有相似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的红外光谱鉴定方法。方法:对10批不同产地的滇桂艾纳香进行红外光谱鉴别,建立参照图谱,并进行匹配度计算。结果:获得了10批不同产地滇桂艾纳香的红外光谱,匹配度均大于0.9。结论:建立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可用于滇桂艾纳香的鉴别。  相似文献   

4.
滇桂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治平  孟祥平  樊化  李久香  王-飞 《中草药》2005,36(8):1138-1139
滇桂艾纳香来源于菊科植物滇桂艾纳香B lum ea rip aria(B I.)DC.的干燥全草,为壮族民间草药,主要产于云南东南部和广西西南部。具有活血、止血、利水作用。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产后浮肿、不孕症、阴疮等[1]。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有文献报道。本实验采用GC-M S技术,分析滇桂艾纳香挥发油化学成分。1仪器与材料美国菲尼根TRACE GC-M S联用仪,DB-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μm),滇桂艾纳香药材购自广西壮族自治区药材公司,经TLC试验,结果与滇桂艾纳香对照药材(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提供)图谱一致,鉴定为菊…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药材中总黄酮及原儿茶酸含量的测定方法,通过考察不同产地不同采集期滇桂艾纳香中总黄酮及原儿茶酸含量的变化,为滇桂艾纳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滇桂艾纳香药材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10 nm;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儿茶酸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Hypersil ODS C_(l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10∶89∶1),检测波长为256 nm,柱温为室温。结果:(1)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Y=0.012 3X-0.001 2(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8%,RSD=1.4%(n=6);测得那坡县10月份的药材中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36 mg/g。(2)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标准曲线方程为Y=5.849 9×10~3X+48.393 0(r=0.999 4),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5~1.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RSD=2.1%(n=6);测得田林县11月份药材原儿茶酸含量最高,为88.93μg/g。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可对滇桂艾纳香药材的采收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滇桂艾纳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概述了滇桂艾纳香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与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为滇桂艾纳香的进一步开发与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滇桂艾纳香为壮医常用妇科产后止血药材,疗效好,临床应用广泛。滇桂艾纳香的质量标准不够完善,随着近年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不断深入,使其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预测成为可能。对滇桂艾纳香进行本草考证、化学成分和主要药理活性总结,并在此基础上结合Q-Marker的核心概念,从化学成分特有性、有效性、可测性和可入血成分方面对滇桂艾纳香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可推测滇桂艾纳香中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的含量比例或许可作为滇桂艾纳香化学成分特异性不足的Q-Marker专属性补充,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壮族习用药材滇桂艾纳香为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 (Bl.) DC.的干燥全草,其与传统中药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 DC.种属上相近,但在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有较大差异。滇桂艾纳香在广西民间主要用于经期提前、产后血崩等症,艾纳香则主要用于抗炎、抗菌,二者均含黄酮类、甾醇类化合物,而滇桂艾纳香中还含多糖类及水溶性活性成分,艾纳香则主要含挥发油类活性成分。为梳理滇桂艾纳香的独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特性,尤其是阐明其与中药艾纳香的具体区别,文章对近年来围绕滇桂艾纳香及重要艾纳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80nm。建立滇桂艾纳香指纹图谱,并对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10批滇桂艾纳香药材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5个共有峰,指认了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芦丁4个指标性成分。10批药材相似度均>0.9;聚类分析结果将药材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影响药材质量的5个主要组分。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及其分析模式稳定可靠,可为滇桂艾纳香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桂艾纳香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滇桂艾纳香中原儿茶酸的方法。方法:滇桂艾纳香水提液醋酸乙酯-乙醇(4∶1)提取,薄层色谱分离,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μbondapak 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水-冰醋酸(19∶80∶1),检测波长260 nm。结果:进样量3.31~41.8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8.05%,RSD=1.94%(n=6)。结论:该法为开发利用滇桂艾纳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山豆根种子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方法。[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山豆根种子进行光谱鉴别。[结果]在紫外-可见光谱的鉴别中,山豆根种子的石油醚提取液在232.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乙醇提取液在201.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丙酮提取液在328.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峰,氯仿、乙酸乙酯提取液分别在241 nm、262 nm处有较强吸收峰,但不明显,特征峰不强。[结论]本研究可为山豆根种子的鉴别提供辅助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药材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芦丁4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同步测定4种成分含量,为滇桂艾纳香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转换波长法,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25 min,10%~18%A;25~45 min,18%~40%A),检测波长256 nm(0~15 min,原儿茶酸),327 nm(15~30 min,绿原酸、咖啡酸),360 nm(30~60 min,芦丁),柱温20℃,流速1.0 m L·min-1。结果:滇桂艾纳香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芦丁进样量分别在0.007~0.13μg(r=0.999 98),0.219~4.38μg(r=0.999 94),0.014~0.28μg(r=0.999 97),0.049~0.98μg(r=0.999 97)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84%(RSD 2.2%),101.16%(RSD 0.9%),98.00%(RSD 2.8%),101.73%(RSD 1.4%)。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百色平果县所产药材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和芦丁含量均较高,百色靖西县和四川药材咖啡酸含量较高。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滇桂艾纳香药材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芦丁4种成分的含量,可为滇桂艾纳香药材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滇桂艾纳香对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大鼠在体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影响.方法 运用BL-420生物信号系统记录子宫平滑肌的活动,观察不同剂量滇桂艾纳香水提液及含药血清对子宫平滑肌的影响.结果 滇桂艾纳香水提液、含药血清均可显著提高小鼠离体子宫的收缩频率(P<0.05),且水提液能提高在体子宫的收缩强度(P<0.05)及收缩频率(P<0.05).结论 滇桂艾纳香可增强离、在体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频率及收缩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柚子皮的紫外光谱鉴别特征。[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对广西和福建两地的柚子皮进行鉴别。[结果]不同产地的柚子皮紫外-可见光谱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结论]本研究可为广西和福建两产地柚子皮的鉴别提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5.
<正>滇桂艾纳香又名白花九里明、华艾纳香,来源于菊科植物假东风草[Blumea riparia(Bl.)DC.]的干燥全草,主要产于广西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常见生于林边、山坡灌丛或密林中[1]。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正丁醇部位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含量。方法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2012年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SPSS 2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数据分析,同时测定6种成分含量。结果 12批滇桂艾纳香有12个共有峰,各批次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批滇桂艾纳香药材可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689%。6种成分在其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7.1%~102.7%,RSD为1.81%~2.82%。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为滇桂艾纳香正丁醇活性部位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滇桂艾纳香正丁醇部位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C含量。方法分析采用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建立HPLC指纹图谱,采用2012年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SPSS 2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及主成分数据分析,同时测定6种成分含量。结果 12批滇桂艾纳香有12个共有峰,各批次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9。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批滇桂艾纳香药材可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表明,前2个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689%。6种成分在其各自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的RSD值均小于3%,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97.1%~102.7%,RSD为1.81%~2.82%。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可为滇桂艾纳香正丁醇活性部位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滇桂艾纳香的显微特征。方法:对滇桂艾纳香的根、茎、叶横切面及全草粉末进行显微观察。结果:根内皮层明显;在皮层及韧皮部薄壁细胞处多见分泌腔。茎横切面木质部连成环,中柱鞘明显,髓部宽广。叶主脉上突明显。粉末中菊糖结晶、分泌物碎块、非腺毛等易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滇桂艾纳香不同提取物对小鼠出、凝血时间,以及对家兔体外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 方法 :小鼠ig不同剂量的滇桂艾纳香水提取物、70%乙醇提物、50%乙醇提取物,采用剪尾法及毛细管法、玻片法测定各组小鼠出、凝血时间;在家兔新鲜血浆中加入滇桂艾纳香水提取物、70%乙醇提物、50%乙醇提取物测定血浆复钙时间。 结果 :滇桂艾纳香不同提取物均有一定的缩短动物出、凝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间的作用;其中70%乙醇提取物ig后可明显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P<0.01)、毛细管法凝血时间(P<0.01)、玻片法凝血时间(P<0.01)并且可显著缩短家兔体外给药血浆复钙时间(P<0.001); 结论 :滇桂艾纳香70%乙醇提取物凝血作用较其它几种提取物强。  相似文献   

20.
综述近10年来壮药滇桂艾纳香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工艺研究、质量控制、繁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其开发利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