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窄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附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大伟  袁志兰 《眼科学报》1993,9(4):167-170
本文对9例(16眼)窄角型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简称“窄角慢单”)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指出窄角慢单是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的建立,除了符合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般定义外,低眼压及高眼压状态下,房角形态无明显差异,均呈窄房角开放状态为其特征.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可作为鉴别诊断手段之一,亦可防止这类患者随年龄增长,晶体增大导致瞳孔阻滞而引起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样的发作。窄角慢单的治疗,作者主张首选药物治疗,对于药物不能控制者宜及时采用滤过性手术。  相似文献   

2.
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血液流变学检测的对比观察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眼科吴小影,夏晓波,黄佩刚关于开角型青光眼血液粘滞度可以增加,文献早已有报道,但对干两种不同类型青光眼血液流变学检测有何特异性少有报道。本研究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青光眼作红细胞变形性,全血比...  相似文献   

3.
关于原发性青光眼分类的回顾和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陈晓明 《眼科》2005,14(2):65-66
由于目前青光眼分类尚不能很好地反映其发病机制,因此进一步完善青光眼的分类急待解决。本文复习了青光眼分类的历史和现状,并就此提出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李美玉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野缺损的一种眼病。个体眼球对眼压的耐受力不同,有些眼球眼压高于2.8kPa(1kPa=7.5mmHg)可产生视乳头和视野损害,形成真正的青光眼;有些眼压虽高出正常值,却不产生视乳头和视野...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和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在眼压降低后视野是否发生改变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原发性慢性青光眼32例(44眼),其中PACG19例(25眼),POAG13例(19眼)。眼压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全部患者均行Humphrey静态自动视野(HFA)24-2全阈值视野检查。比较眼压降低前后视野平均缺损(MD)、模式标准差(PSD)的变化,分析眼压降低幅度、年龄及视神经杯盘比与视野MD改变是否相关。结果治疗前MD为-13.58±9.31,治疗后MD为-12.08±8.37,治疗前后M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P=0.002);治疗前后MD差值与眼压降低幅度呈正相关(r=0.341,P=0.027)。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校正年龄和HRT的杯盘面积比后,治疗前后视野MD的改变与眼压降低幅度呈正相关(F=4.706,P=0.037)。结论原发性慢性青光眼眼压降低后视野有所改善,视野改善的程度与降压幅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色觉异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FM100-色彩有试验,对开角型与闭角型青光眼色觉损害的情况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发现,两类青光眼色彩分辨力的损害,无论在波长区域或程度上,均无明显差异,认为眼压升高是引起色觉异常的始发因素,据此可以对两类青光眼色觉损害的相似性作出较为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8.
9.
对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的盘沿面积进行了测定及研究,结果如下:两型青光眼盘沿面积较正常眼明显减少(P<0.0005);两型青光眼的盘沿面积总值及各分区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两型青光眼发病机制各异,但同样表现为慢性眼压增高的过程,因而对视乳头产生的损害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及慢性PACG与急性PACG的视野损害特点.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应用Humphrey Ⅱ型(750)视野分析仪的中心30-2程序进行静态阈值视野检查,采用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学眼科学组(ISGEO)的分类系统,选取早期青光眼干预性研究(AGIS)评分在1~11分之间的早中期青光眼患者纳入本研究对象.其中慢性PACG组患者53例,急性PACG组患者42例,POAG组患者42例.根据患者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各类青光眼患者的视野损害特点.采用SAS 9.1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组间视野平均缺损值、模式标准差值、鼻侧视野和全视野AGIS计分比较采用2×3析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上、下半侧视野AGIS计分比较采用具有一个重复测量的三因素设计定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各组间中央视野受累率、早期鼻侧视野受累率及视野受累最重象限之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1)与POAG组比较,慢性PACG组(t=4.24,P=0.0000)和急性PACG组(t=3.28,P=0.0013)患者下半侧视野AGIS分值均较高;慢性PACG组(t=1.35,P=0.1808)和急性PACG组(t=0.55,P=0.5824)患者各组内上、下半侧视野计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AG组上半侧视野AGIS计分大于下半侧视野AGIS计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2,P=0.0000);慢性PACG组模式标准差值明显高于急性PA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青光眼患者中央10°视野的受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5,P=0.006),POAG组患者中央视野最易受累,而慢性PACG组患者最不易受累.(3)各组青光眼患者早期鼻侧视野普遍受累(X2=2.518,P=0.641),受累最重象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73,P=0.954).结论 PACG与POAG组患者比较,其上、下方半侧视野损害无明显差别;急性PACG组与慢性PACG组患者相比,急性PACG组患者上、下方半侧视野损害更弥散,中心视野受累更明显.(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4-20)  相似文献   

11.
开角型青光眼诊治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难点及其对策(I)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亮 《眼科》1996,5(1):56-59
  相似文献   

13.
青光眼住院病人的构成及变化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了解青光眼住院病人的内部构成比变化 ,为青光眼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1996 7~ 2 0 0 2 6期间在本院住院的青光眼患者 5 2 2 2例 ,按出院诊断、性别、年龄分组 ,分析其内部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继发性青光眼各占青光眼总数的5 4 42 %、 2 1 73 %、 3 3 5 %、 6 3 2 %和 14 17%。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 ( 2 2 5 4% )逐年下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构成比则逐年升高 (P <0 0 5 ) ;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包括GIG)中 ,年龄大于 40岁的占 80 97% ,其中闭角型青光眼占82 0 9% ,年龄小于 40岁的 ,开角型青光眼占 89 62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1∶1 5 3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男∶女 =2 5 5∶1;皮质类因醇性青光眼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 10~ 3 0岁 ,占 77 71%。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仍然是我国青光眼的主要类型 ,但开角型青光眼的防治研究不能忽视 ,40岁以上的女性人群应特别注意闭角型青光眼的筛查 ,40岁以下的男性群体则是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观察假性剥脱性青光眼(PX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患者巩膜筛板曲率(SLC)的差异并分析其意义。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7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苍南医院)眼科中心检查确诊的PXG (PXG组)、POAG (POAG...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小粱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资料及方法1.一般资料:2000年1月~2004年10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127例(134只眼),发生浅前房56只眼(41.79%),在浅前房的病例中闭角型青光眼46例(47只眼),开角型青光眼9例(9只眼),继发青光眼1例(1只眼)。2.前房情况:按Spaech分类法[1],浅Ⅰ级35例(36只眼);浅Ⅱ级20例(20只眼);浅Ⅲ级1例(1只眼)。3.浅前房出现的时间:术后1~3天出现者34例(35只眼),4~7天后出现者22例(22只眼)。4.浅前房的治疗措施:局部涂1%阿托品眼膏麻痹睫状肌,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4天后浅前房未愈,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连续2~3天,基本不用滤过泡处加压包扎。二、结果…  相似文献   

16.
17.
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我国青光眼防治工作的重点。长期以来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作了大量深入的系统研究,有了较统一的认识,但至于缺乏症状、病程隐匿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尚缺乏足够认识,对其诊断标准、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及其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异同等一系列问题尚无统一意见。我们认为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不同于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有必要对其作出完整的认识。本就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定义、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和治疗原则等方面作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慢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难点及其对策(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亮 《眼科》1997,6(3):182-185
慢性开角型青光眼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上篇(见《眼科》)1996年第56页)介绍了此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难点何在?本篇将介绍其解决途径和发展趋势。1青光眼分类的新概念随着青光眼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1996美国新版的《青光眼》(TheGlaucomas)及1995年美国眼科学会年会上对青光眼的分类提出了修正,取消了带有人为划分因素的青光眼两大分类概念,“原发性”(primary)及“继发性”(secondary)青光眼。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指导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将各型青光眼的病程分为五个阶段,并针对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