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1):1084-1087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14(CDC14)与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5(CDC25)是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表达的一类特殊的高度保守的双重特异性磷酸酶,在真核细胞中发挥稳定生物学作用。CDC14广泛参与有丝分裂、胞质分裂、减数分裂、DNA损伤修复等生理、病理过程,CDC25的表达与细胞增殖和发育有关。真核生物可通过CDC14/CDC25途径调控G2/M期转换从而控制细胞周期进程。目前我国关于CDC14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对CDC14的结构、功能以及与CDC25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交替性文氏周期(Alternating Wenckebach periodicity)是以房室间2∶1传导为基础,下传的激动呈文氏周期的心电图表现.交替性文氏周期于1973年由Halpern正式提出,同年Kosowky等[1]提出交替性文氏周期A型和B型,国内1978年孙瑞龙[2]报道交替性文氏周期A型2例,其后陆续有少量病例报道,1999年张念智等[3]提出并报道交替性文氏周期C型.今报告病例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丘映  莫凤媚  邓李文 《广西医学》2009,31(9):1249-1250
目的研究比较在自然排卵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宫腔内供精人工授精的101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213个促排卵周期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结果自然排卵组年龄为(30.4±11.4)岁,不孕年限为(5.6±4.5)年;促排卵组年龄为(30.6±12.1)岁,不孕年限为(5.3±4.8)年。两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21.89%,流产率为19.82%;促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6.43%,流产率为20%。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排卵治疗下施行供精人工授精,不能提高临床妊娠率,但可以获得与自然排卵周期相同的临床妊娠率,若女方有自然排卵,不必进行促排卵治疗。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比较自然周期与人工周期内膜准备方案冻融胚胎移植(F-ET)的临床结局。方法:264个F-ET周期,其中自然周期冻融胚胎移植180周期,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84周期,比较各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基础内分泌(FSH、LH、E2)水平、移植日内膜厚度、平均移植胚胎数、移植胚胎级别、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分娩率等指标,并比较移植日不同子宫内膜厚度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胚胎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多胎率分别为:自然周期组29.4%、51.1%、82.1%、13.4%、16.4%;人工周期组31.3%、47.6%、80.0%、13.3%、16.7%,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周期和人工周期方案在F-ET中的临床结局相似。  相似文献   

6.
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IUI)是将丈夫精液在体外经过处理去除精浆,集中活动力较强的精子,注入女方子宫腔内,从而获得妊娠的一种辅助生殖技术.IUI操作简单方便,侵袭性小,无痛苦,易被不孕不育夫妇接受,但妊娠率低是其弊端.笔者分析就诊于桂林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的284对夫妇577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不同促排卵方式对IUI结局影响,以期找到最佳的个体化促排方式.  相似文献   

7.
8.
观察628例脑出血患者发病的昼夜周期,发现在24小时内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其平均发病高峰时间分别为9:47±2:56和18:09±2:30,尤以前者发病数为多。有两个发病低峰期即12:44~15:35和20:43~6:50。并发现本组患者发病的昼夜周期与成都地区绝大多数人的昼/夜,工作/休息的社会生活节律基本一致。 作者认为:已有病理改变的脑血管对内外环境周期变化的同步适应性降低可能是这些患者发病昼夜周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影响胚胎着床的相关因素.方法162个IVF-ET周期,按治疗结局分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用阴道超声监测其自然周期和随后的超排周期卵泡的生长发育情况,分析对治疗结局的影响.结果自然周期中各排卵类型并不影响超排周期的治疗结局.自然周期中有排卵型周期排卵日卵泡直径在妊娠组与非妊娠组间有显著性差异[(17.65±1.72)mm,(16.83±2.52mm)],P<0.05.超排周期卵泡于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前7d开始发动,并呈直线生长,且当这天卵泡直径<8mm时,周期妊娠率高(61.5%),但随后的各级次卵泡直径及生长速率不影响治疗结局.结论促排药物可促使多个卵泡发育,并有利于达到卵泡发育基本同步化.卵泡受体内激素调节生长情况较好的自然周期后的超排周期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10.
闭经的中药周期调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闭经不是一种疾病名称,而是由于某些全身疾病或局部多种因素所引起的一种症状,因其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疗效也很不一致,故笔者从多种治疗方法中,试用中药周期治疗,略述一些体会于后。  相似文献   

11.
周期疗法治疗青春期功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徐婷 《大家健康》2006,(8):42-42
如果你是男友,与恋人情意绵绵,却不知道如何真正走进她的心灵深处;如果你是丈夫,平淡的生活将婚姻充淡得像一杯白开水。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周期数列的概念在现行数学教科书中未涉及到,但其概念和性质对解决一些数列问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本文对此做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4.
15.
-新的研究表明,睾丸在胚胎期便加速生长以成为未来的精子工厂。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促进或阻断生育。伦敦医学研究理事会临床研究中心的Paula Timmons及其同事发现,远在青春期到来和产生精子之前,胚胎睾丸中的不成熟细胞就已经做好了准备。在小鼠胚胎中,为精子生长提供营养的滋养细胞显示出基因活性。  相似文献   

16.
月周期节律诱导法调理月经周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月周期节律诱导法是按月经周期演变的规律,着重在经间排卵期及行经期两次节律转变时期进行诱导;必须注意两次消长期的调养.诱导法的中心是心理疏导,以及有关部位的按摩、针灸等,医患合作,反复多次施行,重建和恢复排卵功能和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17.
对400例难产和正常产产妇的生物周期变化情况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产妇的生物周期变化对分娩确有一定的影响,其中以体力周期和情绪周期变化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8.
天麻在贵州的生长发育周期,经试验由一般3~4个整年缩短为2个整年。  相似文献   

19.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凯 《中国医刊》2007,42(12):61-62
目的探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不调的方法。方法对60例经过口服中成药、中药或肌肉注射黄体酮等治疗,效果不甚满意的月经不调的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结果60例中治愈3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结论以月经周期改变为主的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的患者,采用中药周期疗法治疗,可获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上海医学》2005,28(11):915-915
我国将近8%~10%的育龄夫妇不孕不育。自1978年西方医学界首次成功施行体外受精以来,体外受精作为一种辅助生殖技术迅速地在全世界普及。在竞相开发更高端、更人工化技术的形势下,常规刺激周期疗法应运而生,这也是目前医疗机构经常采用的一种体外受精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大量的促排卵药,造成女性在一个周期内产生多个卵泡。然而,常规刺激周期治疗法所使用激素的剂量会超出常规,大量应用刺激卵巢的激素会引起卵子质量劣化,反复刺激会带来诸如卵巢功能不全等危害,导致更严重的医源性不孕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